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省(广东,编者注)长公署据视学员谢作康呈报,查视河南、芳村、花埭各私塾男女同塾情形请予取缔。当即令行省会警察函云:呈及报告表均悉,据报河南、芳村、花埭各私塾年级,男女生同学一塾者甚多。似此男女混杂,实非礼俗所宜,亟应严行取缔,以防流弊。仰省会警察厅分令该管区署,按照表开崇德各私塾,  相似文献   

2.
杨廷绪 《贵州文史丛刊》2006,(4):101-102,104
黎庶昌六岁丧父,无钱进私塾。杨开秀让他免费入塾,精心教诲,使他后来终成大器。杨先生还琢育出黎氏几昆弟,为"沙滩文化"的创建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从5岁入塾,到1906年留学东洋,在家乡读过15年的私塾、学馆和新式学堂。这段历史少有记载。他究竟进过哪些学堂?读过哪些古藉?拜过哪些老师?以后与这些老师关系如何?本文试作一番粗略探索。  相似文献   

4.
索穷 《中国西藏》2007,(4):58-61
私塾教育和寺院教育一样,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是西藏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不管是家庭里的塾馆,所谓的“团学”,还是一对一的师承教育……都曾对西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塾师     
赖晨 《文史月刊》2013,(1):62-63
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的一生中,各种能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关键期大多数是在幼儿期,1-6岁是人的大脑快速生长发育期。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幼师的职业无疑是重要的。从孔子设帐授徒以来,私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民间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塾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最基础的教育,民族传统文化基本靠它传承。私塾中,很多是塾师自设的学馆,少数是殷实  相似文献   

6.
沈宗瀚传略     
沈宗瀚,字海槎,别号克艰居士,1895年12月15日生于浙江余姚沈湾村一个典型的江南农村耕读之家。1902年,沈宗瀚入家乡塾馆读书,翌年,又随父离家就读于外塾。其时清朝实行新政,鼓励兴办新式学堂,余姚县城始设实行新式教育的县立及私立高等小学,然因收费较私塾昂贵,寒门子弟无缘问津。至1909年,私立诚意高等小学堂为资贫寒优秀学生学习,专门设立寒额,沈得免学宿膳费入校接受新式教育。在校期间,沈大量阅读了《新民丛报》、上海《神州日报》等宣扬改良和革命的报刊,“思想大受震动,激起余做新民爱国家  相似文献   

7.
王幼侨(1888—1951),河南安阳人。北京工业专门学校(一说北平第一师范)毕业。曾任河南教育厅厅长、河洛道道尹、河南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南阳县长、河南地方自治推进会委员、河南禁烟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河南省议会议员、河南省政府委员、河南省代省长、河南通志馆纂修、河南博物馆馆长,并兼河南大学教授。王幼侨自幼念私塾,旧学底子很厚,又加上习新学,因而,知识渊博,于方志学尤  相似文献   

8.
神州     
《神州民俗》2008,(4):5
1919《新青年》提倡男女公开社交;1978中央批准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1980宪法删除“四大”;1992《红太阳》在全国热销;1998中国政府取缔传销。  相似文献   

9.
《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论"在"临川四梦"中最集中的体现,其中女主角杜丽娘堪称"至情论"最佳诠释者。一部经典剧作的内涵往往不是单一的,作者在《牡丹亭》中除了建构"情教论",反科举外,还有对女性教育的思考。《闺塾》一出极为精彩,其中塾师陈最良、女学生杜丽娘及其伴读春香一同演绎了明末私塾教育的一个场景。通过《闺塾》以及相关剧情的解读,可以反观晚明社会女性教育的林林总总。如: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拟定,教育方法的采用,教育环节的把握等,这些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女性教育的情状,对当下的女性教育亦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左松濤 《中华文史论丛》2011,(3):195-219,393,394
清末十年,各種改良風起雲湧,蔚爲大觀,深刻影響後來的中國社會。時人觀念更新同時,難免追逐即時現實利益。1905年,上海人沈戟儀(亮棨)發起私塾改良總會,推廣私塾改良是其中一例。科舉停廢,舊式學塾地位看似急轉直下。候補縣丞沈戟儀應時而起,以有利條件出而宣導,暴得大名。但他不全注重公益,反有牟利嫌疑,事業遭遇困境。辛亥革命帶來的社會變動,給予沈氏新的活動空間。以公益示人的改良者實有多重人格,刻意隱去不佳形象一面,以致後來學者對此類事實了解不多。雁過終有留聲,若有心用力收集相對全面之史料,可發覆故實,窺知清季民初詭譎多變的人心世相。  相似文献   

11.
我是盛和塾东京分塾的成田。非常荣幸能够在盛和塾成立25周年纪念的“第16届盛和塾全国大会”上发表自己的感想。我进入分塾学习已经7年了,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站在这里发言,就像是还没有参加地区预选赛的棒球少年突然站在了甲子园的投手位置上一样,十分紧张。我非常努力的准备,还请各位多多关照。下面请让我谈谈进入盛和塾,遇到稻盛塾长后,我在思想上的转变和自己经营理念上的调整等相关领域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愚公故里河南济源市王屋山下有一个山坪村,村里有个叫郭瑞民的老人,他1923年出生,小时候仅读过两年私塾,老伴成守茹没有上过学。因为没有文化,老两口一辈子没能走出小山村。  相似文献   

13.
河南历史上的“南京”杨盛云大家都晓得江苏省会南京,乃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但也许有人并不知道河南历史上也出现过两个“南京”。一个“南京”出现在北宋时期,故址在今河南的商丘县一带。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做过后周宋州(今河南商丘)归德军节度使。后周显德七年...  相似文献   

14.
苏荣 《文史精华》2010,(9):16-22
<正>一在河南发现曹操墓引起的议论中,许多人想起了毛泽东对曹操的评说。毛泽东在1902年8岁时发蒙读私塾,1906年13岁时开始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一次在课堂上偷读《水  相似文献   

15.
谢璋 《羊城今古》2002,(1):59-60
广州芳村区花地街有三间古老的祠堂——谢氏大宗祠、碧溪谢公祠、(俗称北便祠)和观潮谢公祠(俗称南便祠)。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广州市郊区第一区农民协会首先在芳村中市的观潮谢公祠成立,成立那天,当年的《民国日报》有详细报道:“广州市郊区第一区农民协会经过筹备多日,已于8月15日成立开幕,是日假芳村谢家祠举行开幕典礼。”  相似文献   

16.
家父张斗垣,生于1887年,河南省考城县(今兰考县堀阳镇)小傅堂村人。父亲自幼在私塾饱习经书,19岁离家出走,投奔辛亥革命同盟会组织,与同盟会河南支部成员刘积学(群士)、郭仲隗(燕生)、张钫(伯英)等是好朋友。  相似文献   

17.
<正>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教育存在着严重不平等的性别差异。自夏商周三代开始,男子便基本上垄断了学校、私塾等各种官、私教育资源,而女子一般只能接受家庭教育。此外,就教育目的和内容而言,古代男女教育更是迥然相异。广大女子不能像男子一样有权读经治史,参加科举考试,而只能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私塾在中国城乡依然大量存在.新政权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积极实施改造私塾的政策,到1952年底农村私塾基本绝迹,私塾改造取得了很大成效.建国初期的私塾改造与清末以来的私塾改良一脉相承,符合小学教育现代化的趋势.新政权在改造私塾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忽视私塾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普及文化知识、不利于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村,作为岭南名花卉生产基地,与广州芳村、中山小榄齐名,共同享有岭南“花乡”之美誉。然而,由于史料零散,长期以来人们对其花卉生产历史和花卉化的研究少有关注,对其介绍也远不及芳村、小榄那样深入和广泛。这与其在  相似文献   

20.
上了年纪的,也许还能知道"私塾"这个概念,中青年人可能就对"私塾"不甚了了了。"私塾"是新中国成立前,旧社会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私塾"一般只有一名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方法,没有一定教材和学习年限。新中国成立前,即使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华东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省的乡村地区,小学也是凤毛麟角,只有大的集镇才有一所公立小学,因此大多数农民子弟求学读书都是在“私塾”。我就读过两年多“私塾”,下面就“私塾”的具体情况作一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