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文化,国家一级电影导演,著名电影摄影师。1929年生于河北滦平。代表作有《早春二月》、《泪痕》、《海囚》等。"文化大革命"中,较早被江青起用,他的电影生涯因此有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1963年,广州军区剧作家赵寰,根据1962年台湾当局派出九股武装特务,窜犯大陆沿海骚扰,被大陆英勇的海防民兵一举歼灭的故事,创作了一部多幕话剧《南海长城》。军区战士话剧团演出后,广大群众反应强烈。1964年,《南海长城》奉调进北京演出,6月19日,毛泽东和江青观看了演出,毛泽东对该剧予以肯定。之后江青又和剧团领导及作者赵寰谈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据她说有的是毛泽东的意见。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陈播拟将《南海长城》搬上银幕,并决定由我出任该片导演。此时我正在广东湛江地区拍摄《带兵的人》,巧的是这部影片也是广州军区战士话剧…  相似文献   

3.
陈伯达,“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名为中央文革小组“组长”,实为权倾一时的霸主。呼风唤雨,号令中国。他能逼死云南省委书记阎红彦,也能迫害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他能随意点名批这个批那个,其能量可谓不小。不过他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横行时间很短,他的权力很快就被比陈伯达更  相似文献   

4.
韩瀚 《江淮文史》2001,(3):72-90
(一)京郊的“幽雅一角” 关于1975年夏天的事,我不能不先说到范曾。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大地开展了活学活用毛主席作的群众运动,涌现出无数学习毛主席作的积极分子。在这“无数”之中,论名气之大,影响之广,升迁之快,首推廖初江。他不仅被名列“全国三大学《毛》标兵”之首,更是由于他这个农民的儿子,年仅33岁就担任了《解放军报》社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铸就了他人生辉煌的极点,其政治生涯与中国的“化大革命”相始相终。  相似文献   

6.
阿甲获得平反 “文化大革命”后期,从劳动改造的干校回到剧院的《红灯记》编导阿甲,刚走到大门前,就被热心的门卫师傅叫住了。  相似文献   

7.
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对于江青在戏剧界树立的“八大样板戏”是耳熟能详,尽人皆知了。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江青在美术界也树立了一个“样板画”,这就是美术界唯一的“革命绘画样板”——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尽管这幅美术作品在“文革”时期影响很大,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8.
在“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利用大字报来打倒、迫害老干部。可是,随着这场“革命”的深入,人们对林彪、江青一伙的面目也逐渐有了认识。于是,人们也用大字报去揭穿野心家的阴谋。  相似文献   

9.
我所知道的江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1年中到1953年初,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人事安排和日常工作情况的确非常特别。陆定一的正部长的职务没有变动,人也没有离开中宣部,就在中宣部工作,并且让他参加中宣部领导层每周举行一次的“部长办公会议”。可是实际上,却是由胡乔木以中宣部副部长兼秘书长的身分,领导着中宣部的工作。那时中宣部有几个副部长——除胡乔木之外,还有徐特立和陈伯达。不过徐一次没有到过会,陈在中宣部基本上也是挂名的,只是偶然到过一二次会。在开中宣部领导层的办公会议时,胡乔木当仁不让地坐在主席的座位上,听取汇报,主持讨论,分配任务。开会时陆定一每次必到,坐在同参加会议的处长们同样的座位上,脸无笑容。胡乔木对陆定一同对处长们一样,分配工作任务。陆定一一言不发,接受分配给他的任务。这样的情况,时间不算太久,也不算太短,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年多一点。造成中宣部这种情况的人我想当然是毛泽东同志,胡乔木是做不了这个主的。  相似文献   

10.
拍一部电影     
《世界》2011,(4):I0002-I0003
我时常好奇。柏林有文德斯的镜头深情抚摸,东京有小津安二郎写下动人物语,巴黎……巴黎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洛杉矶这个电影之都,反而没有导演来为她来描摹一幅美好画像?  相似文献   

11.
彭钰涵 《丝绸之路》2010,(14):87-88
改编自贾平凹同名小说的2009年贺岁电影《高兴》上映后褒贬不一,主要是因为电影和原著截然不同的叙事风格和手法。导演将影片定位为大众喜剧的模式,在保证票房的同时,通过情景细节的细腻设计,人物命运的独到安排和歌舞、民俗的巧妙融合,以幽默的方式体现了"草根"人物艰辛的生存状态,以一种悲喜剧的形式给欢笑后的人们留下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大革命”在1976年结束。毛泽东病逝,而江青则关进了秦城监狱。平反冤假错案启动,此时距离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已近半个甲子,当年一些参与批判武训的人,也开始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3.
粉碎"四人帮"之后,影评家唐纳一度成为无人不晓的名字。唐纳1914年出生在苏州。原名马骥良,从影后曾用名马季良、马继良、马耀华,在上海从事电影评论后开始用笔名  相似文献   

14.
劳章 《文史博览》2005,(4):32-32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戚本禹攀上了历史的潮头。1966年5月,戚本禹成为中央文革小组中的四枝“秃笔”之一。其间,田家英被迫害致死后,戚本禹取而代之,成为毛泽东和江青两人的秘书,掌握机要大权,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我是在延安马列学院第一班学习时认识世英同志的。当时,我只是个刚刚走进革命队伍的青年,而世英同志则是老革命。他长我十来岁,已经有十多年党龄,是位阅历丰富的老资格了。但是,他给我的印象却是像我们小青年一样热血方刚,冲劲不减。在他百年诞辰之际,我把他在延安时期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件事和“文革”初期的一件事记叙下来,聊表我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6.
拍电影的人都有这样的过程,拍的时候没法睡觉,因为需要不断想问题,想今天做的事,明天要做什么。很多人会在拍完一部电影后垮掉,生病。而我是迅速地抽离  相似文献   

17.
评柯庆施     
在中共八大的20名政治局委员中,至今没有出版传记的,只有柯庆施一位了,看来对柯庆施的评价还有难度,对柯庆施一生进行研究的人可能也不多。最近终于出现了两篇专门讲柯庆施的文章。一篇是冯锡刚的《“好学生”的最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在浙江上虞逝世。《天云山传奇》这部在今天看来较普通的电影,却是谢晋在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下拍摄的,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讲述了影片拍摄前后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朱安平 《百年潮》2008,(12):73-77
摄制于1980年的电影《天云山传奇》,系根据鲁彦周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由谢晋执导,是我国第一部触及“反右斗争扩大化”题材的影片。在它诞生之际,正值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整个社会尚处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阶段,思想解放运动刚刚起步,人们在思考为什么“文化大革命”兴起,并由此溯及1957年的“反右”之类的既往政治运动。影片《天云山传奇》正是这一“反思”热潮的产物。它一出现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同评价激烈交锋,甚至险遭“枪毙”噩运。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在浙江上虞逝世。《天云山传奇》这部在今天看来较普通的电影,却是谢晋在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下拍摄的,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讲述了影片拍摄前后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