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的牛节     
牛在印度非常受尊敬,并视牛如神。不过不是所有的牛都叫神牛,只有街上没主的牛才叫神牛,因为那是信徒买了放生献给神的,所以叫神牛,而家养的牛则不是神牛。  相似文献   

2.
"吃鼓藏"叫吃鼓,祭鼓。苗话叫"诺纽"努牛"等,"诺"是吃,"纽"是鼓,汉译为"吃鼓"。贵州从江苗族吃鼓藏是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仪式过程复杂烦琐,神秘肃穆,娱人娱神(鬼),而且延续时间长、规模大,其文化内涵包括了苗族的哲学、历史、宗教、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3.
徐政芸 《收藏家》2005,(12):25-30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经常与牛打交道,并留下了种种痕迹,如原始岩画和文字符号等。人类的艺术作品中,动物题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在诸多的动物形象中,牛的形象又格外引人注目。与世界上许多地区发现的岩画一样,牛也成了中国岩画着重表现的一个重要内容,云南沧源岩画绘有围猎野牛、射杀野牛的画面。这充分说明,牛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人类的伙伴,人类认识牛、猎取牛、食用牛、驯服牛,在牛身上寄托一定的精神信仰。人们把牛当作了神,牛也就有了神灵,于是也就有了神力,传说大禹治水是借助神牛的力量,李冰也曾以牛为化身征服了江神,所以后人以铜…  相似文献   

4.
转眼间,春耕到了。男人犁田耙田去了,我不会使牛,跟女人插秧去吧。先学打秧。打秧讲点儿技术,秧苗要留着根,又要不沾泥,还要捆扎好,所以叫“打秧”而不叫“拔秧”:秧不是往上拔的,而是往旁边拉,力度很讲究,力大了会伤根,或者把泥都带上来了,力小了拉不动。捆扎秧苗也不是太容易,捆紧了会伤苗,捆松了运输时容易散,到田里时也扔不远。  相似文献   

5.
当你遇见我,请举杯同饮.这一杯美味的葡萄酒。我是巴克斯,这是罗马人的叫法,希腊人叫我狄俄尼索斯,埃及人叫我奥里西斯。随便怎样都好,只要你举起杯,和我干一杯。传说我是宙斯又一次偷情生下的儿子,出生已带着享乐的遗传。我是葡萄酒神,同时又是欢乐之神和艺术之神。这其实意味着人生的欢乐、艺术都由葡  相似文献   

6.
牛公主     
一勐哈国东部的大山上,住着五百头神牛。这些神牛头上都长着一对闪闪发光的金角。领头的牛王浑身白毛,金角上生有七彩的宝石。它的身子有小碓房那么高大,蹄子就象四盘石磨。牛王下面有四个牛头领,它们身上长着红、黄、黑、花的毛色。有一年泼水节,大牛王带领着五百头神牛到勐哈国的大佛寺去朝拜。它们口念隐身咒语,来来去去,象一阵风,莫说凡人瞧不见,就是佛寺中的长老,也不知道有这回事。头一天,它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朝拜完就回去了。第二天,牛王在回山的路上被坝子里秀丽的景色迷住,一时忘了念咒语,就现  相似文献   

7.
吴珍珍 《沧桑》2014,(5):119-122
菇神崇拜是浙南庆元县域香菇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菇神崇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神位和神庙、菇神祭祀和菇神庙会。菇神崇拜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菇民生活环境恶劣,寻求心理寄托;道教文化使吴三公等道士成"神";百姓从香菇种植中受益,感谢神恩;菇神信仰形成习惯,作为一种习俗传承。庆元县域菇神崇拜现象,带有独一无二的本土化个性特征:菇神是菇民自发信仰的土生土长的历史人物,菇神不是一个,神性不是单一的,辐射范围仅庆元周边地区。菇神崇拜还具有政治、道德功能,并且孕育了"二都戏"。  相似文献   

8.
藏族有个阿古登巴,是个家喻户晓的神奇人物,简直可以同格萨尔大王齐名。 有人却把他说成是宣传佛法的智者的化身,是为人民排难解忧的智慧之神、欢乐之神。 阿古,是藏语“叔叔”之意,是对长辈的尊称。登巴,有“滑稽”的意思。按藏文原意,阿古登巴就是“滑稽的叔叔!” 也有人认为,是“顿巴”不是“登巴”,“顿巴”是“导师”、“聪明人”。 其实,这两种含义并不矛盾,都符合阿古登巴的性格特点。阿古登巴实际上是一个既滑稽幽默又聪明智慧的人物,是人们尊敬的导师。 在广大的藏区,人们多叫他阿古登巴。而在四川康巴地区,有些地方却叫他“登巴俄…  相似文献   

9.
文史精萃     
牛年说牛中国的汉字中,只要与牛配伍的,不是有那么点牛劲,就是有那么点牛的精神。在十二生肖中,牛的体积最大,所以人们在生活中,以  相似文献   

10.
在民和三川地区,土族群众供奉着一个叫“河州地地”的地方神。“河州”是地名,即现在的临夏;“地地”是土语,爷爷的意思。河州地地就是河州爷爷。据说这个神本是三川附近河州汉族的神,可渡了黄河就成为土族的地方保护神了。关于这个神如何安家在三川,还有一些美妙的传说呢。  相似文献   

11.
牛年说牛     
中国的汉字中,只要与牛配伍的,不是有那么点牛劲,就是有那么点牛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苗族有个人叫婆冒仁园,生个儿子取名雅力亚。小力亚生下的时候,什么也看不见啊!小力亚一天天长大,但却无法做活计,因为天地都是黑的,急得小力亚到处找办法。雅力亚很聪明,他把火把拴在牛角上,赶着牛抬着犁,到地里种庄稼。天天如此太费力,雅力亚就请黄牛叫太阳。牛的声气粗,太阳听了不敢出。雅力亚很着急,又请老虎叫老虎的声气凶,  相似文献   

13.
神顶山是完达山脉在虎林县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831米,位于北纬46°32′,东经133°25′交点上。 神顶峰山势险峻,峰峦接天,松苍柏翠,浓荫蔽日。相传很久以前,一游方道士登峰惊叹:“此地群山环抱,高山绝顶,游云如仙,真乃神仙境界!”从此,人们就把这座山叫神顶山,名其峰为神顶峰。又因其为我国东部最高山峰,故  相似文献   

14.
王贵 《中国西藏》2013,(6):62-63
拉萨河大桥,藏族人都叫它“古如桑巴”。在藏语中“古如”·是牛嘴笼,“桑巴”是桥:“古如桑巴”的意思就是“牛嘴笼桥”。什么是牛嘴笼?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这还需要从过去的拉萨河渡口和大桥的修建谈起。  相似文献   

15.
<正>泉州提线木偶的来龙去脉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偶和皮影门类里,提线木偶戏应该是最古老的一类。追溯到源头,最早的提线木偶不是作为表演艺术,而是作为宗教形式存在的,带有很浓的神秘色彩。木偶既像人又不是人,既像神又不是神,既像鬼又不是鬼,既像动物又不是动物。它是介于人和神灵、灵异动物之间的一种桥梁。在汉代以前,木偶叫做"丧家乐",是宗教仪式性的道具。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同胞过年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而且别具特色,颇有趣味。 独龙族的竹子刺牛 独龙族同胞管过春节叫“卡雀哇”,卡雀哇最隆重的活动是“刺牛祭天”。首先,由一族  相似文献   

17.
天山深处的动物奇趣○严泗波沿着天山西部一条叫克孜利亚的大峡谷,蜿蜒而上天山之巅,沿途你会发现许多动物的神奇现象,趣味无穷。群牛祭同伴天山深处的高山草地上有一种牛,特别灵性,合群,重感情,讲情义。人们宰牛时若让别的牛看见,它就会大声吼叫,唤来一大群牛,...  相似文献   

18.
哭泣的牛     
春黎 《世界》2004,(4):61-61
在印度时,曾和伙伴们开玩笑说,回去我也要像三毛一样写“雨季不再来”和“哭泣的牛”。之所以不是哭泣的骆驼而换成了牛,是因为在孟买街头见的更多的是牛而不是骆驼。当然这只是开玩笑罢了。其实,如果连印度的牛也要哭泣的话,那么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牛大概也就没法活了。  相似文献   

19.
段子     
《环球人物》2013,(7):96
女人全是优点妖的叫美女,刁的叫才女,木的叫淑女,蔫的叫温柔,凶的叫直爽,傻的叫阳光,狠的叫冷艳,土的叫端庄,洋的叫气质,怪的叫个性,匪的叫干练,疯的叫有味道,嫩的叫靓丽,老的叫风韵犹存,牛的叫傲雪凌风,闲的叫追求自我,弱不禁风叫小鸟依人,不像女人的叫超女!过去就好了晚上,室友偕女友一起去河边溜达。为了讨好女友,于是唱歌给她听。唱得正起劲,一位老大爷走到他身边驻足观看,室友害羞,停止高歌。大爷到他旁  相似文献   

20.
一西方基督教的“God”,同中国原有的“上帝”实际上并不相当。基督教是承袭犹太教的,它的“God”名为耶和华,被认为是独一的神,而不是群神之上的最高的神。明清之际来华的罗马宗耶稣会教士曾用“上帝”一词来称呼他们的“God”,十九世纪前半叶来华的改正宗即新教教士也用“神天上帝”、“上帝”、“皇上帝”这些词来称“God”。在他们,实际上只是名词的借用,并不是在“上帝”之外还承认别的神。“天上地下,惟有耶和华他是上帝,除他以外,再无别神”。洪秀全1843年初次细读的梁发所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