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6年1月,中国地矿专家张莘夫等人在东北同苏军洽谈煤矿接收时,被不明身份的人杀害,再加上这时苏、美、英三国正式披露了于一年前秘密签订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由此在中国引发了一场以维护国家主权为主题的声势浩大的反苏护权运动,迫使国民政府通过外交努力加速苏联撤军东北。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发生于中国东北的朝鲜侨民双重国籍问题涉及中、日、朝三方。当时,中国东北、华北广阔的腹地容纳了大批侨居中国的朝鲜人,日本吞并朝鲜后,以朝鲜侨民属于日本臣民为借口,加强对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侨民的控制,由此出现了归化后的朝鲜侨民兼具日本国籍现象,其实质是日本制造的全面侵略中国东北的借口。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战打早了,蒋介石上了别人的当。七七事变发生时,日本并没有全面占领中国的想法,正是因为中国的全面抵抗把两国拖人了战火,造成了战略上的失分。这样说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想过九一八,事变当时,不也看不到日本内阁和军部有全面占领中国东北的计划,但日军照样半年内席卷东北。如果按照这些人的说法,七七事变后中国继续退让,那么,如何可以排除,日军在东北的行动就不会在整个中国全面复制?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军队中最早装备坦克的军队还是东北军,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东北军就装备了法国的"雷诺"轻型坦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撤入关内,东北军的这支装甲部队大多数装备被日军接收投入在中国战场上,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伪满洲国的装甲部队。一1935年,国民政府从英国购进炮战车及两栖坦克32辆,成立战车教导营。中国"装甲兵之父"的徐庭瑶创建"陆军交辎学校"系统培养中国人自己的装甲兵。后来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的主力军,其在严密、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坚持斗争,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的斗争主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初创期、鼎盛期和后期,其中东北抗日联军的初期和鼎盛时期的斗争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但是对东北抗日联军后期的战略转移,存在着很多认识的片面和误解,本文将从战略转移必要性、后果及影响的角度出发,结合东北抗日联军后期斗争的实际,对东北抗日联军后期斗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日本入侵国仇家恨汉卿誓言当马革裹尸归故里日本久已图谋侵占东北以及全中国,借阎锡山、冯玉祥叛乱引发中原大战造成中国元气大伤,以及东北军将主力部队调进关内平乱、东北地区军力空虚的时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侵占我国领土,对中国人烧杀抢掠,使得全国人民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抗战,全国上下指责汉卿不予抵抗。事实则是东北境内久已存在日本的军队,并且布防在各要冲,日本的军力更远超1927年张学良、于凤至合影过中国的军力。东北军的将领大多是在日本学习军事,或者对双方的军队的情况有清楚的了解。所以,在军事…  相似文献   

7.
林彪,这个曾经在中国国内革命战争的万里疆场上叱咤风云,带着东北野战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的威风八面的军事家,60年代末,又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然而未及几时,却又成了谋害毛主席的元凶,令许许多多善良的中国人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8.
中岛真雄与近代中国东北的日本殖民化报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文化侵略史上,中岛真雄是一个关键性人物,在日俄战后的二十年时间里,他先后在营口、沈阳、哈尔滨创办了《满洲日报》、《盛京时报》、《大北新报》三个著名中文大报,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东北殖民地报业出版第一人。追踪和考察其创办三报的过程,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认识日本殖民文化侵略的复杂性及其作用,并推进中国报业发展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日、俄加紧了对我国东北的侵略。袁世凯为维护东北主权、利权,最早提出对东北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将军府制改为行省制,在东北全面推行新政。日俄战争后,袁世凯积极收复失地,恢复行使中国主权。袁世凯不仅是东北改革的促动者,而且在东北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洋集团在东北推行新政,加强了东北的国防力量,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袁世凯及其北洋集团的作为,是20世纪初中国民族主义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年岁大一点的人,无人不知在建国初期,有一个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高岗。 在东北,他是中共中央东北局的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又是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人称“东北卫”;在中央,他又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他是解放初期六大行政区中唯一的一位在中央兼有高级领导职务的人。当时,真是红得发紫,不可一世。  相似文献   

11.
孙瑜 《抗日战争研究》2023,(2):128-138+160
战后日本右翼分子推出“满洲国兴亡”三部曲,提出“建设东北论”。该谬论称: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是“解放”东北民族,建立“理想国家”,实现“经济繁荣”,“完备”工业体系,“奠定”东北发展基础。实际上,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是压榨东北人民,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人肉开采”,用人命换经济;打断东北正常的工业化进程,建立畸形的工业体系;消耗大量资源,严重破坏东北的生态环境。日本殖民统治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东北经济的后续发展。“建设东北论”传递错误的史实和史观,误导日本民众,催生了中国的“精日”分子,在中日两国都产生消极影响。揭示这种错误论调的来龙去脉、历史根源、社会影响,有助于两国人民客观认识近代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和侵略活动,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12.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宪兵随军队进入东北。日俄战争后,日本攫取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并在东北成立了关东宪兵队。关东宪兵队成立后,参与了侵略中国、镇压中国人民反抗和在中国刺探情报等一系列活动,犯下了滔天罪行。吉林省档案馆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关东宪兵队当年没来得及  相似文献   

13.
1955年授衔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有5名满族军人获得了将军军衔.其中,有三人为原东北军将领,都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他们中间,万毅中将是我军高级指挥员中的优秀代表,郭维城少将是我军和新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而赵承金少将则为东北根据地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吴娟 《黑龙江史志》2021,(10):20-25
伪满洲国是日本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扶植建立的傀儡政权,为达到其彻底控制中国东北地区的目的,日本建立并推行了严密的"奴化教育"制度,以便从思想上完全控制东北。该"奴化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教育实践将日本军国主义的"皇国观"强制灌输给东北人民,不仅阻碍了东北地区文化发展的正常进程,更为严重的是目标直指中国人的精神层面,妄图在思想上同化、泯灭中国人民的国家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5.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便不失时机地向中国东北大规模推行日本人农业移民.以达到土地和人口的占领,进而实现长期霸占的目的。为此日本关东军等有关侵略机构便煞费苦心炮制了一系列日本农业移民用地取得的方针、政策,并以军事为后盾,对中国东北的土地进行疯狂的强行“征用”、“收买”和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6.
刘小萌 《文献》2006,194(2):31-48
有清一代,八旗(首先是满洲旗人)世家大族素有修谱的传统.在历经百年来岁月沧桑、社会动荡尤其"文革"浩劫后,旗人谱书存世者依旧不少.日本学者多贺秋五郎潜心研究中国宗谱30年,在《中国宗谱的研究》中,他把旗人谱书纳入"东北谱",下分汉人谱(居住东北的汉军和汉人)、满人谱(居住东北、北京、华中)、蒙人谱(居住东北、北京)①.近20年来,东北旗人谱书受到中国学者的重视,仅对吉林、辽宁两省的不完全调查,就发现500部以上.有人据此估计,存世总数超过千部.同时陆续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②.相形之下,对北京旗人谱书的研究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17.
有关调查侵华日军细菌部队的档案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史料选编了有关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设立细菌工厂,研制细菌武器,残害中国军民的调查材料。主要记述了日军七三一和一OO部队设立细菌工厂,专门培植和研制霍乱、伤寒、鼠疫等病菌,违背国际公法和人道主义,用活人进行试验,搜集大量黄鼠,并多次在中国城乡撒布细菌,造成严重瘟疫等罪恶行径。这些档案是侵华日军的罪证,它充分反映了日本细菌战犯杀人成性的残暴本质,是研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的重要史和。本组史料取材于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的东北卫生部档案。1950年,该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的指示,派人调查日军细菌部队的罪行,并搜集有关的资料。东北卫生部是中国东北行政区卫生行政领导机关,主要负责卫生行政、保健、防疫、制药、宣。吉等工作。其前身是1947年6月成立的东北民委卫生处。1948年8月改称为东4匕行政委员会卫生部,1949年9月改称为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1954年8月15日撤销。在以下公布的。。当案资料中包括有日本细菌部队关于征集黄鼠的档案文件更具价值,为日军在华进行细菌地提供了铁证,特予一并选编公布如后。  相似文献   

18.
《文史天地》2008,(11):64-67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集中主力70万人进行了辽沈战役。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根据东北在战争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选定东北为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战略决战的首战目标。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东北的大工业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随后,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发动平津战役。  相似文献   

19.
<正>上世纪的40年代,在中国的东北部有一座小城,曾经燃起了中国革命的火种,短短半年的时光,星星之火迅速蔓延,遂成燎原之势,革命浪潮波及北满及东北。一个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革命的足迹;其创建的根据地一时间被传称为"东北的小延安",成为北满地区建党、建政、建军及土地改革的指挥中心。而这一切均始于"走群众路线"。这个人就是陈云,这个小城就是宾县城(宾州)。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1945年11月,陈云同志出任中共北满分局书记。初到北满分局  相似文献   

20.
马秋芬 《旅游》2005,(1):10-13
说起东北,全国人民都知道铁定指向黑、吉、辽。我们要说的“大东北”还带进了内蒙的东北部,地域上更广阔些,概念上更宽泛些。这样,站在中国地图前看,用手轻轻一划,“大东北”的轮廓包括了这只“报晓公鸡”的整个头部。爱上大东北的原因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有人坐一夜火车就为嘴里喷着呵气在哈尔滨的冰灯前和吉林的雾凇下拍照留念,有人从中国的最热的地方来就为“全副武装”地感受一下中国的最冷;有人沉醉于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的壮丽山川,有人就迷恋听每年春天隆隆的“开江声”,喜欢城市气质的人心怡的可能是沈阳的铁西区和长春的电影城,有人爱的就是有着“火辣辣的情呀火辣辣的心”的火辣辣的东北人。在新一年的第一期,我们策划了这一期“大东北”,更多地关注了那里的浓得化不开的地域文化,而并没有只是停留在讲“风景”的层面上。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爱上大东北干脆不需要查找出原因,附加上条件,找寻出借口,所以,类似“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爱上大东北”的话就大可不必劳神说出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