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乾隆五年(1740)秋,北京城里死了一个石匠,他的丧仪却极为风光,轰动了整个京师。宅前车水马龙,达官贵人接踵而至。内阁学士许王猷亲自主丧,大学士徐本、赵国麟率领汉九卿至灵前俯首跪拜;詹事府詹事陈浩里外奔走,陪吊数天;连权势炙手可热的三朝元老、大学士张廷玉也差人前来送帖……事后据查,汉尚书、侍郎等九卿中仅有户部尚书陈意华几人托故未来。一时,九卿会丧被街头巷尾传为笑柄。  相似文献   

2.
王淼 《文史月刊》2009,(5):68-69
乾隆五年秋,北京城里死了一个匠户,丧仪办得极为风光,宅前车水马龙,达官贵人接踵而至,轰动了整个京师。内阁学士许王猷亲自主丧,大学士徐本、赵国麟率领汉九卿至灵前俯首跪拜,詹事府詹事陈浩里外奔走、陪吊数天,连权势炙手可热的三朝元老、大学士张廷玉也差人前来送帖……事后据查,汉尚书、侍郎等尤卿中仅有户部尚书陈意华等几人托故未来。一时间,九卿会丧被街头巷尾传为笑柄。  相似文献   

3.
祁建 《文史春秋》2014,(11):36-38
湖广会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1573—1619),首辅张居正捐私宅修建了“全楚会馆”,后来成为私人住宅。据现有史料可知,最早住在这里的是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进士,浙江盐运史张惟寅;次之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任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的刘权之;再次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状元,官至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事务,加太子太傅的王杰;最后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的叶继雯。叶氏祖孙三代世居于此。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17,(11)
正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今潍坊)人,清代杰出的收藏家和金石学家。簠斋生于潍县望族、科举世家。其父陈官俊是清代嘉道间名臣,曾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他自幼禀承父教,聪慧好学,少年时代即负诗文盛名于京师。道光二十五年以殿试二甲第三名成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方略馆分校。咸丰四年,历经父丧逼捐、厌倦官场争  相似文献   

5.
九卿在汉代经历了由最初泛指同一秩级的若干官职到逐渐特指太常、光禄勋等九个官职的演变历程。西汉前期,九卿泛指二千石中职掌实际事务的中央机构长官;及武帝前期中二千石秩级形成,改指中二千石中的同类官职。迄至西汉灭亡,九卿仍未特指九职,不过西汉后期太常九职渐居同称"九卿"的其他中二千石之上。王莽基于汉制传统及模仿尧舜禅让,缘饰以经说,创造了以三孤卿+六卿的另类九卿形式。东汉承袭王莽九卿诸多设计的同时又接续西汉传统,确立以太常九职为九卿,并通过整饬机构,最终建立成熟的九卿制度。九卿这一演变,显示其制度形成乃是经典古制、传统故事、理性行政及政治意图合力推动的结果,复古改制并非唯一动力。  相似文献   

6.
徐桐二三事     
徐桐二三事徐实曾徐桐(1819-1900),字荫轩,汉军正蓝旗人,尚书泽醇之子。他是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历任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崇尚宋儒学说,恶西学如仇,反对维新变法。他是端王...  相似文献   

7.
在东汉,有那么一段时间,一入腊月,皇帝就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发多少,有定例:大将军、三公,每人发钱20万(五铢钱,下同)、牛肉200斤、大米200斛;九卿每人发钱10万;校尉每人发钱5万;尚书每人发钱3万;侍中每人发钱2万。  相似文献   

8.
正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夜,内阁首辅、太傅兼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病逝,皇帝给予这位曾经主持"万历新政"的帝师以崇高的荣誉,谥"文忠"、赠上柱国头衔、恩荫一子为尚宝司丞、命锦衣卫堂上官与司礼监太监护丧,归葬江陵!张居正去世时,内阁辅臣只有张四维与申时行、于有丁三人,不论是排序还是威望与资历,申、于二人都难以同张四维相提并论,于是张四维顺理成章地  相似文献   

9.
在东汉,有那么一段时间,一入腊月,皇帝就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发多少,有定例:大将军、三公,每人发钱20万(五铢钱,下同)、牛肉200斤、大米200斛;九卿每人发钱10万;校尉每人发钱5万;尚书每人发钱5万;侍中每人发钱2万。  相似文献   

10.
秦汉王朝的行政中枢主要由三公九卿等构成。汉武帝前,国家行政权力主要掌握在三公手中。汉武帝开始,出于集中皇权,削弱相权的目的,重用尚书,使之成为发号施令的工具。这是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变化。东汉初,光武帝为进一步集中皇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对此,《通典·职官四》说:“后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事而已”。《历代职官表》也说:东汉“事无巨细,皆是尚书下三公,或不经三公径下九卿”。似乎,尚书成为行政首脑,  相似文献   

11.
阿兰泰是清康熙时期著名的满洲大臣,曾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职,雍正时入祀贤良祠。本文在对阿兰泰的满汉合璧墓碑、诰封碑进行转写、录入的基础上,结合清代的其他史料文献,对阿兰泰的生平进行考察,研究其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韩爌墓     
韩爌(公元1564--1644年),字象云,明蒲州(今山西永济县盘底村)人。1592年(万历二十年)中进士后,历官庶吉士少詹事、礼部右侍朗,泰昌元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土,人阁参赞机务。1621年天启皇帝即位后,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因忤魏忠贤去职。崇祯皇帝即位后,又召还朝廷,复为首辅。崇祯三年被罢职回乡。  相似文献   

13.
白开丽  高春平 《沧桑》2009,(6):3-4,9
在成就袁崇焕一生业绩的过程中,有4位东林党名臣功不可没。他们分别是袁崇焕中进士的主考座师韩圹、保荐他的御史侯恂、提携他的大学士孙承宗、力保忠良的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成基命。而在陷害磔死袁崇焕的密谋中,也有3位罪大恶极的阉党余孽温体仁、御史高捷、吏部尚书王永光。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为皇太极出反问计的范文程和昏暴多疑的崇祯帝。因为尽管后金的反间计和阉党的诬陷,内外呼应,表里为奸,同恶相济,但他们的一切阴谋诡计只有通过最高决策者崇祯帝才能得逞。  相似文献   

14.
《崇祯历书》,明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徐光启、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光禄寺卿李天经及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等撰。初,明钦天监本郭守  相似文献   

15.
正五、书画耀翁寿辰祝寿诗册页(图22)清康熙,绫本,十五开,每开纵26.5、横38厘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工部尚书王顼龄、经筵讲官刑部尚书加一级张廷枢、礼部尚书加一级陈诜、经筵讲官起居注吏部右侍郎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汤右鲁、经筵讲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蔡升元、经筵讲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王之枢、经筵讲官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  相似文献   

16.
史可法的“忠正”与钱谦益的“变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可法(1602--1645)和钱谦益(1582—1664)都是明末清初响当当的的大名人。两人有不少的相似之处:史可法于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钱谦益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崇祯登基后,史可法任户部主事,钱谦益任礼部侍郎;“南明”政权建立后,史可法出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钱谦益出任礼部尚书;弘光政权时,两人皆遭马士英等当权派排斥。  相似文献   

17.
正定县梁氏家族墓地出土文物刘友恒正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众多的历史名人中,以明代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梁梦龙和清初期历任兵部、礼部、刑部、户部尚书,后授保和殿大学士的著名收藏家梁清标为代表的梁氏家族,几代为官,位尊职显,是正定明清时期的名门望族。据《正...  相似文献   

18.
《沧桑》1995,(6)
魏允贞(1542—1606),字懋忠,号见泉,河南南乐人。他办事认真,性情刚直,行有情操,不随流俗。万历五年(1577),35岁的魏允贞中进士,授湖广荆州推官,开始了仕途生涯。五年后,大学士张居正归葬江陵,湖北一带地方官员争先恐后般地前往吊唁,唯有他看不惯官场趋炎附势的恶习,坚决不去,旋以“治行最,征授御史”。(1)时隔不久,万历帝对张居正的态度急转直下,朝中政局陡时大变,原来赞同改革的吏部尚书梁梦龙被罢免。按明制,九卿缺额,例由大臣多人公推,吏部奏闻皇帝择定,史称“会推”。但明中期以来,会推徒有虚名,用人权或由内阁首辅把持,或被司礼监秉笔太监操  相似文献   

19.
午亭山村(现名皇城或日黄城村),位于山西省阳城县东北20公里的樊山南麓,因清康熙皇帝御笔亲书而闻名,系康熙年间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的故居。  相似文献   

20.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明代浙江余姚人。其父王华为成化十七年状元,官至吏部尚书。王阳明自幼好学,18岁开始研究朱熹学说,28岁中进士,任刑部主事等职。正德元年,因与当朝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谢迁(余姚泗门人,成化十一年状元)等人一起力谏弹劾宦官刘瑾,触怒了刘瑾,被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