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父喻育之,生于1889年(清光绪15年)12月31日,同胞兄妹九人,排行第三。湖北黄陂喻家官塘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八次见到孙中山先生。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为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干事、全国学联主席。1924年5月,与共产党人毛泽东、挥代英、邓中夏、向警予等合影(见附件九)。此间,竭力促成和忠实执行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热情接待共产党人,诚直共事,努力排除国民党右派分子的种种干扰。1931年主湖北财政厅长,是年,湖北遭受严重水灾,百姓早已痛苦不堪,为防止通货膨胀,力排众议,坚拒发行无硬币储备之钞票…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制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由当时形势所决定的。西安的三个方面(张、杨和共产党)都主张和平解决事变。南京方面虽然以戴季陶、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喧嚣一时,以国府名义调兵遣将,下令讨伐张学良,但以孔祥熙、宋氏兄妹为首的主和派力主和平营救蒋介石,赢得了国民党左派、元老派(包括原西山会议派的  相似文献   

3.
贺子珍和她的兄妹——贺敏学、贺怡,在大革命时期就勇敢地投身革命,英勇奋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称“贺家三兄妹”。在红军创建初期,陈毅元帅就是“贺家三兄妹”的战友和上级,在以后几十的为共和国诞生的艰难奋战中,他和贺子珍、贺敏学、贺怡结下了很深的战友情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溃败,选择了海峡外的台湾作为最后的去处。包括60万军队在内的国民党官员、公务员和军眷等合计约120万人撤退到台湾。国民党当局为此陆续建起了近800座简陋的村舍来安置,亦称眷村。  相似文献   

5.
谢晓鹏 《百年潮》2004,(5):54-56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身为国民党的元老和孙中山的亲信,凭借其起草孙中山遗嘱、亲受遗命的政治资本,并获得国民党左派、中共及苏联顾问的大力支持,先后担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党军及黄埔军校党代表、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代主席等职,掌握了国民党和广州政府的党政军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党领袖.……  相似文献   

6.
汪精卫与三·二○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鹏 《百年潮》2004,(5):54-56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身为国民党的元老和孙中山的亲信,凭借其起草孙中山遗嘱、亲受遗命的政治资本,并获得国民党左派、中共及苏联顾问的大力支持,先后担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党军及黄埔军校党代表、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代主席等职,掌握了国民党和广州政府的党政军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党领袖.  相似文献   

7.
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在组织上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在原有存在严重不足的基础上,数量上受到了最为严重的削弱,因而,出现了极大的组织危机。本文对危机的状况、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应对危机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考察。认为,尽管国民党在加强体制建设、加强党员训练、强化国民党对政权和军队的控制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回应,使国民党从上至下,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建立起了直接控制的权力网络系统,也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国民党借助行政和军队权力系统扩大组织规模,尤其是排斥"志愿"和遴选性的强制性做法,使组织规模的扩大采取了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的方式,其结果,规模固然扩大了,但国民党组织的品质严重下降。党与军、党与政、党与群混淆不堪,流弊丛生。同时,由于国民党组织与行政、军队权力系统在形式上、人员上都严重重合,在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向官僚统治和军事独裁发展。  相似文献   

8.
曹成建 《民国档案》2007,(4):96-102
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共的严密组织以及有效的民众动员力,就给蒋介石等国民党人士留下深刻印象。国共分裂后,中共充分发挥了民众动员的能力,走上了武装割据的道路,作为竞争对手,中共在基层社会成功的动员和组织经验给国民党以极大的刺激,国民党在1930年代后期以及1940年代所采取的诸如严密地方组织,提高国民党党部在地方行政活动中的地位以及在基层民众中发展国民党党员,将国民党势力渗入各种民众团体之中,博取民众对于国民党的同情等新政策,明显受到中共相关政策的触动。国民党对中共相关政策的借鉴程度,与中共的实力发展基本呈正相关状态,但由于国民党工作重心与体制的不同,中共成功经验的精髓并不为国民党所掌握,相关政策多停留在文本上。由于国民党不便于公开宣称向被他们污蔑为"共匪"的竞争对手学习,因此中共相关政策对国民党的影响长期为公众所忽略。  相似文献   

9.
孔祥增 《民国档案》2016,(2):132-139
党营事业是由国民党投资、为国民党所管控和利用的事业类型。党营文化事业与党营经济事业是党营事业的一体两面,共同组成国民党庞大的党营事业体系。前者是以宣传党义,领导和控制舆论为主要任务的国民党文宣机构的所属事业,包括新闻报刊事业、出版印刷事业、电影广播通讯事业等。后者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创设的盈利性经济企业。它以合法取得盈余充作党务经费而实现企业养党为宗旨,大致可分为工厂实业、金融事业和商贸运销事业三类。二者在筹办的历史背景、规模体系、所担负的政治使命与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分际。国民党创立党营事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与有效维护国民党的政治统治。但规模庞大的党营事业体系未能挽国民党于大厦将倾,并最终随同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而幻化成历史的云烟。  相似文献   

10.
陈红民 《安徽史学》2003,28(6):34-40
“新国民党”是1930年代初期胡汉民等人在国民党内建立的以“抗日”、“反蒋”、“剿共”为主张的政治团体。本作已以藏于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胡汉民往来函电稿”为基本史料,对“新国民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为系列论之一。它重点探讨“新国民党”在北方的活动,内容包括:“新国民党”在北方的主要成员及其以天津为中心的基本活动;地方实力派(冯玉祥、方振武等)与“新国民党”的关系;并对北方“新国民党”活动的局限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皓 《史学集刊》2023,(3):4-21
1946年10月至1947年7月,东北战场之敌我态势发生转变。歼灭国民党军8000人的新开岭战役,终结了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的发展态势。第一次临江保卫战中之辑安反击战,歼灭国民党军4000余人,开始改变敌主动、我被动的态势。第二次临江保卫战中之运动战和游击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进一步改变这一态势。第三次临江保卫战包围德惠、袭取长春后,国民党军开始被动挨打。1947年的夏季攻势,使国民党军只能龟缩在长春等据点,东北解放已成定局。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上由主动变为被动,丧失了对战场的控制权;东北民主联军则由被动变主动,掌握了东北战场。  相似文献   

12.
如果将研究视线聚焦于县及县以下的国民党地方基层党部,可以在呈现国民党组织发展普遍特征的同时,进一步解释其在基层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从1927—1931年浙江国民党的党务发展中可见,即使如浙江这样的国民党核心统治区域,其党务发展在城乡分布上亦极不均衡;但另一方面,国民党在杭州、嘉兴、湖州等发达地区和金华、衢州等相对落后地区又表现各异。"上层有党,下层无党""城市有党,农村无党"的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各地党部往往借助旧议会的权力转移、宗族和地方派系深入地方,这也成为国民党党部尤其是落后地区党部嵌入地方的重要基础。通过考察发现,国民党在浙江发达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反而远不如落后地区;受"强人政治"的影响,浙江落后地区的地方党部往往在党政冲突中处于强势。浙江国民党的"嵌入史",可为重新审视国民党的党务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正>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海军在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中的节节胜利和国民党统治区内民主运动的空前高涨,以及国民党海军内部的各种矛盾激化,特别是由于中共的各级组织和人民解放军敌工部门,主动积极而卓有成效地进行了瓦解敌军工作,于是国民党海军也和国民党陆军、空军一样,纷纷起义、投诚。从1949年2月至12  相似文献   

14.
正1947年5月至1948年初,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强大攻势,取得了重大胜利。东北地区国民党军被迫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据点,苟延残喘。当时被国民党军占领的营口市,交通已被解放军切断,国民党军内缺粮草,外无援兵,人心惶惶。敌守军嫡系与非嫡系矛盾加深,形同水火。国民党五十八师系国民党东北行辕下属第四纵队,后改为暂编五十八师。战时曾分别由国民党新六军、五十二军指挥。此时该师已处于进退维谷、内外交困的境地。中共中央东北局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通过地下工作人  相似文献   

15.
孟繁仁  孟文庆 《世界》2006,(4):72-74
女娲、伏羲“兄妹成婚”是女娲神话传说的重要内容,也是女娲对中华民族和世界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但是,对于他们二人究竟是否真正的“兄妹”关系;她们的“成婚”情况如何等等,人们却基本上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16.
彭芊芊 《黑龙江史志》2009,(4):20-20,32
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承认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以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共同领导当地的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彭德怀东渡入晋1937年9月3日深夜,陇海铁路线上的一列专用客车由西安车站徐徐开出。列车出站后便加快了速度向东方奔去。列车上乘坐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和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等高级将领。周恩来在近几个月内,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抗日统一战线,奔波于延安、西安、庐山、南京和上海之间,同国民党代表经过了反复的谈判与斗争,终于和国民党当局达成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协  相似文献   

18.
学贯中西的著名教授吴宓(字雨僧)与冲破封建藩篱的遵义才女卢葆 华(雪梅),1933至1945 ,保持了12年的亲密交往。其间,吴向卢求婚,卢婉拒,许以兄妹相称;后卢转向吴求婚,吴亦坚持认为以兄妹相处为宜。1934年,吴宓在《空轩诗》第10首中写下了“今生已许为兄妹,愿结来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于大陆失败前后在美国所进行的游说活动 ,顾维钧是主要渠道之一。他参与了雇用古德温和佩奇 ,对美国政界和媒体进行游说 ,以及资助《远东通讯》为国民党做宣传等活动。顾维钧参与的这些游说活动表明 :1948—195 0年是国民党以金钱推动游说活动的高峰时期 ;在进行游说活动时 ,国民党既使用合法手段 ,也使用非法手段 ;国民党十分注重对媒体的游说 ;这些游说活动极大地卷入了美国国内政治  相似文献   

20.
一、哈尔滨国民党改组派的形成 国民党改组派,又称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是1927年以后国民党内部的一个派别。其骨干分子之一朱霁青为东北籍国民党元老,曾为组建东北地区国民党组织做了许多工作。1925年国民党哈尔滨特别市党部建立时,曾担任市党部负责人,并参加了支援郭松龄反奉倒戈活动,自任东北国民自治军总司令。该司令部就设在哈尔滨道里区外国七道街7号。朱霁青在东北和哈尔滨国民党人中很有威信,在他的影响下,在哈尔滨的很多国民党人参加了改组派。国民党早期党员王里封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