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新石器时代,汕尾附近就有先民在沿海带采集,渔猎,繁衍生息。形成于明末清初的“汕尾埠”,原属海丰县金锡都辖区,后成为全国名渔港之一。1988年“依港立市”,汕尾港成为汕尾市人民政府驻地。“汕尾”既是一个特定的历史地名,有时又可代称“海陆丰”——现汕尾市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2.
“日佳丸”号外轮进武汉 1992年8月2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外轮首次进入武汉港。  相似文献   

3.
汕尾明代“捷胜所城”初探捷胜镇位于汕尾市区东部16公里处,东南滨临南海,东北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接壤,西南与市区、东涌镇相邻。这里山海风光,气候宜人,人文蔚然,民风淳厚,源远流长,有“六百年城大雅乡”之美称;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积层的历史名城。  相似文献   

4.
《汕尾年鉴》(2009年刊)于2009年12月下旬出版发行,全书设置“今日汕尾”图片、特辑、汕尾大事记、汕尾概况、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与社会民生、县(市、区)概况、人物与光荣名录、文献选编、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资料等12篇,有62章、126节,974个条目,273张彩照、30个图表,共68万字。《汕尾年鉴》(2009年刊)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汕尾市2008年度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5.
2001年10月18日,当“江申”117号轮到达上海终点港时,长航武汉客运有限公司所属客轮全部停航。至此,经营了128年的长江中下游客运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回首百年长江客运的终止,令人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印尼政府实行“印尼化”政策,引发一系列排华事件.1960年2月起,中国政府先后租用苏联等国的客轮,到印尼各港接运难侨回国.因租用外轮条件苛刻、费用高昂,中国辗转向希腊购买商船.这艘商船经过修理、改造,成为了中国第一艘远洋客轮,并被改名为“光华轮”.光华轮于1961年4月起,开始前往印尼接侨. 1966年4月,35岁的中国新闻社摄影部记者、印尼华侨张茂新,南下广州黄埔港.他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登上了停靠在珠江口的中国第一艘远洋船——光华轮. 来自新华社、中新社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和中国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的工作人员一起,组成了12人的接侨工作组,准备前往印度尼西亚,接运难侨回国.  相似文献   

7.
“知北游”是一次从香港到北京的秘密旅程的雅称。全国革命胜利前夕,应中共中央之邀,众多在港民主文化人士,由香港分局派人分批护送北上,参加新中国的筹建活动。其中较重要的一批在1949年2月28日登上一艘挂葡萄牙旗的“华中轮”离港,共有20多人,按年龄大小排列有陈叔通、马寅初、包达三、张纲伯、柳亚子、郑佩宜、胡墨林、叶圣陶、张志让、宋云彬、郑振铎、傅彬然、沈体兰、邓裕志、王芸生、徐铸成、曹禺、赵超构、刘尊棋、冯光灌、郭秀莹、吴全衡、方瑞、包启亚,还有郑振铎的女儿郑小箴,胡绳和吴全衡的两个儿子,5岁的项伊朗和1岁的项锦州。3月1日黄昏,叶圣陶出了一个谜语:谜面为“我们一批人乘此轮赶路”,谜底为《庄子》篇名一。结果被宋云彬射中为“知北游”。“知”即知识分子,“知北游”意谓文化人北上。  相似文献   

8.
胡适在广西     
胡适为了接受香港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欣然由北平南下,1935年1月4日,从上海乘“哈里森总统号”轮首抵香港。在港五日.一面观赏迷人景色;一面接受荣誉博士学位,这是他一生中所接受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所赠之三十六个荣誉学位中的第一个;一面应香港教  相似文献   

9.
凤山之巅的妈祖石雕像,给汕尾小城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是汕尾明祥和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陈謦 《福建史志》2014,(6):29-32
漳州月港兴盛于十五世纪末期至十七世纪中期,是世界大航海时代国际海上贸易的新型商港,是闽南大规模华裔华侨闯荡世界的出发港。当时,月港万商云集,驰名中外,至今还遗留下很多与古月港有关的地名。一、漳州海上丝绸之路起航港——海澄镇海澄镇古称“月港”,“在八九都,外通海潮,内楼山涧,其形如月,故名”。宋、元、明初属漳州府龙溪县始安乡惠恩里八九都,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海澄县,属海澄县的一、二、三坊和第一里。建县之前,官司隔远,威令不到,月港多乱,建县时寓“海疆澄靖”,赐名“海澄”。  相似文献   

11.
由市档案局(馆)、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出版的《汕尾大事记》(1987-2005)于2007年1月出版发行。该书记载时段为1987年12月汕尾建市筹备阶段至2005年底,记载了汕尾市行政区域的划分、变化;党政主要领导的任免;党政直属机构的建立、撤销和变动;党政领导人参加的重要公务活动;党代会、人代会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召开的重要会议,发出的重要文件;党和国家、省的有关领导在汕尾参加的重要公务活动;反映汕尾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外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的重要事件;重大节日庆祝和纪念活动;重要的外事活动;汕尾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案件、自然灾害和事故等。《汕尾大事记》为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了解、认识、研究汕尾,提供了又一重要地方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2.
1948年孟冬,淮海战役前夕,国民党毫不顾惜已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沿江沿海见船就拉差,并在长江口布雷封锁航道。民生公司用加拿大银行贷款在加拿大魁北克订造的九艘新型长江客货轮(即“门”字轮,其中主要供旅游的三艘较大,名叫虎门、玉门、雁门),陆续建成并自航回国。除荆门、夔门完工最早,已于当年秋先期进入长江外,余因航道封锁,均驶至香港待命。1949年春,成立民生公司香港分公司,开辟港穗航线,经营客货运输,用两艘小“门”字轮每日对开。这样既便利了旅客和商货,又有固定收入可应付一部分开支。我们被派往美、加实习和监…  相似文献   

13.
《福建旅游》2004,(11):20-20
本刊综合消息:据莆田市有关方面传来消息称,该市将依托湄洲祖庙,利用妈祖的知名度,建设具有南方滨海城市特色的忠门妈祖城,做到秀屿港区、东吴港区“两港”与妈祖城“一城”同步发展,形成“城以港兴、港以城用”的良性循环,使妈祖优势与港口优势有机结合,做大做强港口经济。  相似文献   

14.
一叶孤舟,扬帆破浪。仿古木制帆船“郑和一号”,从台湾基隆港出发,经过海上5个昼夜近500海里的航程,于7月7日靠泊目的地江苏太仓港码头。这是应2008年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邀请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宝岛船舶。在台湾著名旅人、船长徐海鹏的带领下,5位船员终于从踏上了当年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徐海鹏说:“我真的印象很深刻,在长江里面太仓港的规模那么大,具备万吨轮以上的停泊条件,看得出来太仓在港口吞吐量方面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汕尾年鉴》(2007年刊)=?2007年11月下旬出版发行。全书设置特辑、汕尾大事记、汕尾概况、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与社会生活、县(市、区)建设、人物与光荣名录、文献选编、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资料等10篇,有61章、134节,892个条目、彩照289张,图表29幅,共74万字。《汕尾年鉴》(2007年刊)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汕尾市上一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6.
电信通信网络是电信行业生产要素之一,是企业的基础设施;也是电信志的重要篇章,简称“网络篇”。这一轮续志对网络概念的认识不同了,和第一轮修志时的写法也不同了,这是由于电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结构的变化所决定的。第一轮修志“网络”主要指线路、电路,这一轮修志“网络”除扩大  相似文献   

17.
今年四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汕尾市城区将举办第二届中华妈祖化节暨纪念妈祖诞辰1046周年活动。本次活动由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凤山祖庙旅游区管理处,理事会承办。此次活动内容丰富,除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表演以外,还同时举办《弘扬民俗化与构建和谐社会》专题讲座及《妈祖化与汕尾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我国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和叶春生,刘志,罗学光等专家,学一百多人参加研讨会。[编按]  相似文献   

18.
太仓港,“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古称刘家港,因元时漕粮海运而隆盛,又因郑和七下西洋始发于此而名扬天下。时历六百载,古港叉起雄风,仍然是在这片江海交汇的土地上,太仓人民秉承着郑和的探索精神、开拓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续写了“以港兴市、以港强市”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19.
永乐二十二年(1424)正月,郑和奉明成祖之命。赴旧港册封济孙为旧港宣慰使。以前,有的学者说郑和不是“七下西洋”,而是“八下西洋”,就是因为加上了郑和的这次出使。实际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增加了一次下西洋的次数,而在于它突出地表明,旧港。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明初时与中国的关系达到了何等密切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了统计我国修志次数的单位名称由“届”而“轮”的变化,认为用“轮”较用“届”更为准确;指出目前开展的修志22作,就全国而言应是第三轮,而非第二轮;认为由于全国各地修志速度快慢和修志周期长短不一,最终将无法统一命名轮次序列;“二十年续修一次”是指编修一部志书的时间周期,并非指修志事业的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