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民币纸币,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至今已发行了五套,它经历了从战争时期到和平年代,从依赖外援到独立设计印制,从国内发行到国际流通的过程。人民币信誉之高、币值之稳、印制之美,世界瞩目,已成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片。就人民币纸币最基本的要素文字而言,既有汉语文字,又有少数民族文字、盲人文字,还有荧光文字、微缩文字、隐形文字等,很值得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一、略论我国文字的起源文字是在原始氏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开始只有极为简单的文字,是帮助人们记忆一些简单的事物,以免遗忘。到了阶级形成、国家出现的前后,生产力有了提高,人事日繁,于是用文字以记录语言,才开始有了成文历史,可以传之远方和后世,因而就突破了语言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我国文字起源于什么时期,还是一个悬  相似文献   

3.
“假名文字论”是近代日本文字改革运动的产物,“满洲假名”是它的变异形式。在这一期间假名文字论者经历了从到外的艰辛历程。但是战后假名文字论者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原因在于“假名文字论”始终未能得到日本国民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关于文字的神话有肯定型和否定型两种类型。拉祜族的文字神话叙述了该族从有文字到无文字的过程,文字充满了神秘性和非原生物质性的特征。将文字放置在西南边疆区域社会变迁中观察,被吃掉的文字神话其实反映了历史上拉祜族在边疆族群政治结构中的边缘性地位。文字神话与地方社会权力、宗教镶嵌在一起,"创制新文字"和书写实践对于"无文字民族"而言具有重获丢失的文化财产的政治隐喻。从整体视角来审视拉祜族及中国西南藏缅语族的文字神话,拓宽了文字研究以"文/野"之别和"中心-边缘"划分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5.
1975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联合成立契丹文字研究小组。以小组的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发表为契机,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契丹文字研究热潮。这股热潮不仅影响到大陆的学界,也波及到港、台甚至国外。1991年5月,日本京都大学主办首届国际契丹文字研究学术讨论会,正是这股热潮波及的结果。香港中文大学英制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在西势东渐的压力下,中国人渐对民族文化失去信心,转而追求彻底的变革.文字改革,即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的主张也是这种反传统倾向的一种表现.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主张越来越政治化,最终一部分共产党人成为这种主张的坚决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进行新文字教育实践,在抗日战争时期更试图通过冬学等群众性识字运动推行新文字.陕甘宁边区于1940年开始在冬学运动中进行新文字教育试点,1941年冬学运动期间普及到全边区,然而很快于1942年冬学运动期间再次将新文字冬学实施范围缩小到延安县,随后停止了新文字推行工作.这次推行新文字工作的经验教训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从而影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字改革.  相似文献   

7.
从图像文字到甲骨文--史前东夷文字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东夷族文字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北辛文化的刻划符号开始,经过大汶口文化的图像文字、龙山文化文字,到岳石文化的甲骨文字.我国商代甲骨文的主要源头当来自古东夷族.  相似文献   

8.
矫石 《黑龙江史志》2013,(21):198-198
文字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人们的思想以及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关乎到一个朝代的兴衰。在我国的女真族中,在文字方面有大小字两种文字,但是对于这两种文字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区别在什么地方,一直都是考古界所研究的谜题。对于女真族文字的研究,可以折射出女真族时代发展的文化背景,通过文字的记载,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整个朝代的兴衰,对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女真族有着深刻的意义。文章中通过对女真族文字中大小字的区别进行粗浅的分析,希望得到学术界的指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文字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根据文字设计的特点和设计手法出发,指出了现如今平面广告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文字设计的意义所在。商业性是平面广告设计的突出点,进行平面设计就是要突出文字设计的重要性特征,将文字设计的创意性与广告设计相结合,创作出合理的平面广告作品。一、平面广告设计中文字设计的要点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文字设计发展到了今天,就是为了实现广告的传播目的而存在的,可以体现出具体的商业价值和既定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淇县西岗村王长安,收集到750多块明代文字砖。征得其同意,笔者将他所收集的部分明代长城文字砖整理介绍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除了刻划符号之外,到目前为止,仰韶文化(包括马家窑文化)彩陶上存在着文字的现象尚不为人们所认识。在埃及,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某些纹饰的文字意义已经被揭示出来。仰韶文化彩陶上的文字现象与此很类似。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它最初源于图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孕育了汉字的萌芽,许多图案具有了汉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石刻学刍议     
在我国历史中,石刻文字的出现是很早的。大约相当于商代的江西清江吴城遗址,就出土大量的石刻符号或文字。在河南安阳殷墟大墓中出土的石簋上已刻有十二字的记事刻辞。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古文诗"石鼓文"的镌刻。到东汉之际,我国石刻文字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当时,不仅丰碑屡见,而且更有整部古籍范本的雕刻,竖立于洛阳太学的"熹平石经"就是在这时期问世的。以后各朝代石刻文字的不断发展,成为我国罕  相似文献   

13.
概述远古图腾文字起源期,书画同源现象,图腾文字符号与原始书法雏型的关系,从自然美到朴素的形式关、形象美产生的背景及动因。史前艺术宝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和人类一样一古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语言。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没有语言,人不能称之为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与语言相比,文字的出现要晚得多,世界上出现文字到现在也不过几干年的历史。每个民族都可能有自己的语言,但不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文字代表一种文明的精神高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到2003年期间,在集安国内城和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的发掘中,新发现了一批文字瓦当,大体上有五种类型:大吉瓦当、泰字瓦当、大字瓦当、己字瓦当等等.原报告在瓦当文字的隶定、释读的顺序等方面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对几种典型瓦当的文字重新释读,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6.
从以文字为主到文、图、照、视、网多种载体并举,使当代地方志的形态和体例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的载体在连续性、概括性、形象性、精确性等维度上有不同表现。文章以《广西通志·照片志》为例,从篇目框架、图文比例、图文作用及特点,与以文字为主的志书进行比较,而照片志图片与文字志中的图片在选取上的不同点在于代表性、系统性和来源的广泛性,并指出照片志中说明文字的特点有完整性、简洁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7.
用书法文字作为装饰陶瓷器的艺术手法,过去一直很少引起人们对它的注意。但就以文字为装饰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一直伴随着陶瓷发展历史的全过程。从秦砖汉瓦上的铭字,到晚清民国瓷器上的诗配画,文字装饰艺术也有着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秦代的书体     
事物总是发展的。我国汉文字约起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到秦代已将近四千年。汉文字的初期也是绘图文字,然后发展、演变而文字化,经历了陶文(夏?)、甲骨文(商的后期)、金文(周)。秦代替了周,统一了字体,汉文字又进一步演变。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汉文字究竟形成了哪些书体?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以下简称《说文》)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辑黄伊到资料室翻看报刊,在《保卫和平》1953年的合订本里,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则资料,说是某年全世界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是列宁的著作,居第四位的是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儒勒·维恩的作品,被译成54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相似文献   

20.
刘建明  刘大为 《神州》2014,(17):216-216
多媒体是信息传递的一种综合媒介,是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资源的载体。在舞台艺术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各种声音、图片、文字信息的编制和处理,可以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欣赏到更多的舞台艺术效果,打破了传统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增加了更多的创新因素,提升了舞台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