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朝洪武以后实行绝对群主专制制度,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外,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则实行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建州女真则属于军政合一的都指挥使司管辖。“卫”与“府”平级,真到努尔哈赤起兵之前,都是明朝庙以东北都司之下的若干个“卫”之一。由于中国古代存在“加官”制度,使努尔喻赤及其先世虽为“卫”级,却有“都督”、“将军”之类的官称。  相似文献   

2.
军民指挥使司是明朝设置在西部边疆地区兼管军民的特殊军卫。洪武末年广西一度设置军民指挥使司,庆远、南丹、奉议三处军民指挥使司仅历数载便尽数废止而降为普通军卫,龙州军民指挥使司胎死腹中,"浔州军民指挥使司"更是子虚乌有。广西土官制度旺盛的生命力、明廷政策推行上定力不强、广西战略格局的变化、烟瘴肆虐等,是促使军民指挥使司在广西昙花一现的主要因素。军民指挥使司作为明朝早期改变桂西地区土官专治局面的尝试,对拓宽"改土归流"的研究视野、思考边疆民族地区"内地化"的明代特色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四夷馆“女真馆”和朝鲜司译院“女真语学”均为教习女真语言文字并负责翻译女真文书的“译学”机构。四夷馆和司译院培养的通汉语和女真语言文字的翻译人才,在明朝、朝鲜与女真的交涉中起到了重要的语言媒介作用。自正统年间开始,部分地区的女真人与明朝交往时,往来文书改用蒙古语,以致出现了明朝四夷馆鞑靼馆代译女真文书的现象。同样,朝鲜司译院给女真部的文书也以女真和蒙古两种文字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4.
刘媛 《文史月刊》2023,(2):36-40
<正>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的第四年,在河套地区的黄河北岸设置东胜卫,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卫城遗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双河镇。这一年,明廷还设置了河州卫(位置在今甘肃省临夏市)、辽东卫(位置在今辽宁省瓦房店市)、定辽都卫(位置在今辽宁省辽阳市)。洪武五年(1372年),  相似文献   

5.
明与北元对峙格局中的洪武朝之东胜卫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松 《史学月刊》2007,(5):35-41
明朝建立后,元朝退居漠北,史称北元。东胜地区处于明与北元斗争的前沿,洪武四年,明朝先于此地初建东胜卫,洪武五年以后内迁大同,洪武二十五年复于原地增置。这一过程反映了明与北元复杂的斗争形势。洪武后期,东胜卫的存在大幅度北移了明朝的边防线,是明与北元实力此长彼消的最终产物。因此,从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的东胜卫变迁是明朝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对边防体系做出的合理调整。这一点对于全面理解明初北边边防格局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成化年间,明与朝鲜两次征讨建州女真是由于建州女真掠夺明与朝鲜的财物造成的。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大刺激了建州女真对明朝辽东、朝鲜的人口和财富的掠夺,严重地威胁了明朝辽东和朝鲜鸭绿江畔的安全,于是明朝与朝鲜决定征讨建州女真。明与朝鲜两次征建州女真,使强盛的建州三卫衰落下去,处于分散、衰微的状态。但明与朝鲜对建州女真的征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与建州女真的矛盾,反而激起建州女真的更大仇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景泰、天顺年间建州三卫女真与明朝、朝鲜的关系进行探讨,从而得出建州三卫女真不断进犯明朝边境是建州女真对财富的需求与明朝对女真朝贡的限制所致。建州女真与朝鲜的交往和朝鲜的主动接纳,反映出朝鲜竭力同明朝争夺对女真的管辖权。这种交往虽受到明廷的干预,最终以朝鲜、女真各向明廷贡马谢罪而得以了结,但这种关系的出现,充分说明明朝国力中衰,在边疆民族和周边国家的威信下降。  相似文献   

8.
《文物》1986,(7)
印文制印年月编号文制印年月绷号大理卫指挥使司经历司之印大理卫右千户印大理卫中千户所管军印洪武十六年四月日力字第二十三号佑字第口号佑字二十三号洪武二十三年九月日}化字二号洪武十六年口月洪武十六年四月洪武二十三年九月日】化字四号洪武二十三年九月川化宇二十一号声  相似文献   

9.
洪武年间,明朝在经略辽东的过程中,为了招抚东部女真人,特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立了三万卫.三万卫是辽东都司属下25卫中最重要的卫,后来移驻于开原.三万卫最初设于何地?因它关联到建洲女真的早期活动,一向为史学界注目.过去传统的说法,初设于第一松花江下游牡丹江口西侧斡朵里城.其根据不外是《明实条》记载的“抵斡  相似文献   

10.
明朝对东北地区女真人的统治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重新研讨、重新认识的课题。明朝对女真人的统治问题,亦即明对女真的民族政策问题。迄今为止,史界论及这一问题或论及努尔哈赤与明之间战争性质问题,尚多是以明对女真实施的是民族压迫的民族政策为结论。但这一结论是与历史事实相悖的。明朝对待女真,在政治上是以女真首领治理本部,是一种宽松的民族自治;在经济上是不惜财力给予力所能及的资助;在军事上行动慎重,鲜有不教而诛。招抚女真 设卫所以治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八月明兵攻下元大都,寻改大都为北平府…  相似文献   

11.
满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过辉煌贡献的少数民族。先秦时代生活在长白山与黑龙江流域的肃慎,汉、三国时的挹娄,北朝时勿吉、隋、唐时的,辽、宋、元、明时的女真,都是满族的先人。明朝中叶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野人女真)三部,生活在中国东北广大地区。明王朝先后建置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右卫,册封的建州左卫指挥使的后裔努尔哈赤于1583年起兵,用11年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至1616年又用了20多年时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正式定族名为满洲,163…  相似文献   

12.
明代陕西行都司的治所先后经历了河州——庄浪——甘州的三次变迁。陕西行都司的前身是西安行都卫 ,洪武七年置于河州 ;洪武八年改为陕西行都司 ;洪武九年罢 ;洪武十二年复置于庄浪 ;洪武二十六年自庄浪徙于甘州。从此直至明朝灭亡 ,甘州皆为陕西行都司的固定治所。其中 ,庄浪时期的陕西行都司的性质非常特殊。史籍对此多语焉不详 ,而《诸司职掌》等书则付诸阙如 ,因此给人造成一种若有若无的假象。本文通过对有关史籍的排比、考证 ,认为庄浪时期的陕西行都司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置机构 ,它无官员 ,无所司 ,亦无属卫。产生这种特殊情况的原因 ,当与洪武年间陕西行都司的职能转变以及当时西北和全国的形势变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扈伦四部的对外关系初探赵东升I明朝后期,在东北女真地区形成了哈达、乌拉、叶赫、辉发四个海西女真人建立的地方政权,史称“扈伦四部”。对外关系,是指明季扈伦四部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同明朝、蒙古、朝鲜、建州女真以及其他各部的关系。一、同明朝的关系对明朝关...  相似文献   

14.
宽甸县地处辽东边陲,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自明代建州女真进入宽甸后,与各族人民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共同开发和建设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 一、建州女真进入宽甸 女真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长期以来居住在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从鸭绿江到黑龙江辽阔的原野上和山林里,分布着女真人的部落、村庄和猎场。 公元1115年,以完颜部女真首领阿骨打为首的女真人建立金朝。金初在宽甸南部置婆娑府路,属东京路(今辽阳)。婆娑府路辖境西北起千山山脉,东抵长白山,南跨鸭绿江。辖境皆猛安户。初置统军司,天德二年(1214年),置总管府。 明朝初年,女真分为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建州女真三大部。建州女真居住在吉林省东北部牡丹江、绥芬河流域。明王朝为了统治女真人,实行“羁縻”政策,建立许多“羁縻卫”。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设立建州卫,此后又设立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合称建州三卫。建州卫第一任指挥阿哈出,因从征有功,明赐名李诚善。建州卫的第三代首领阿哈出的孙子李满住“在永乐二十二年得明王朝准许率其部到婆猪江(今宽甸东北浑江)流域居住”。李满住率部族移住婆猪江流域,为建州女真进入宽甸之始。 宣德三年(1426年)三月,李满住袭其父释加奴(李显忠)职,被明朝政府任命为建州  相似文献   

15.
明朝在洪武五年冯胜西征之后并没有立即实现对甘肃的完全控制,而是采取从青海到甘肃、先易后难、渐次推进的方式,直到洪武二十六年以后才最终确立在整个河西走廊的统治。洪武朝西北经略举措包含了军卫置废、军政中心转移的复杂变动,遵循了防御体制从重将镇边向塞王守边转换的总体思路。在明蒙争夺西北的博弈中,武靖卫、高昌卫、岐山卫、西平卫、岐宁卫、凉州土卫等一系列废置番卫成为特定时期和条件下明朝拓展疆土的前沿。洪武朝后期,随着河西走廊卫所的全面设立,明朝完全掌控了整个甘肃地区,这改变了自唐代吐蕃控制陇右之后的民族分布状态,再度形成了陇右内地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乾隆《泉州府志》及道光《晋江县志》关于“明代海防”的记载有几处值得商榷:一为崇武、福全、金门、中左、高浦五千户所的隶属;二是关于汤和于洪武二十一年,行视闽粤濒海地之事;三是永宁卫建置时间问题。查阅明朝时期相关史料可知,崇武、福全、金门、中左、高浦五千户所为永宁卫统管更接近史实;而有关汤和于洪武二十一年行视闽粤濒海地,筑城增兵,置永宁指挥使及崇武、福全、金门、高浦千户所之事确是史误;洪武二十七年为永宁卫建置的时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元朝统一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藏区,行使中央权力的有效管理达100多年。公元1368年,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风云中乘势而起的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号洪武,国号大明。是年秋,明军挥师北上,攻取元大都,元顺帝北逃。中国中央王朝再演鼎革故事,全国各地纷纷弃元而归附明朝,藏区也不例外。招抚藏区旧元官员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廷派遣陕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深入藏区,招谕故元官员和各部僧俗首领前来归附。洪武三年(1370年)夏,明军大破驻守在陇右定西地方的元军劲旅,并分兵力由临洮西进,一举攻下西北重镇河州。河州本元朝“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相似文献   

18.
王臻 《满族研究》2007,(4):86-92
建州女真李满住部与朝鲜王朝的关系,是彼时中朝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满住部活动于辽东地区,与朝鲜国境毗邻,于是因地理之便与朝鲜开展贸易,但由此也与朝鲜产生了诸多摩擦,因而遭到了朝鲜的多次征伐。由于建州女真为明朝的地方政权,而朝鲜又属明皇朝的藩属国,因而朝鲜在如何处理与李满住建州女真的关系问题上,就体现出了朝鲜、女真、明朝三角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嘉靖宁夏新志》卷三中卫“建置沿革”条目记载:“秦汉北地郡地。唐灵州河西地。元置应理州,属宁夏路。国朝洪武初,州废,以宁夏左屯卫军余屯种于此。三十二年,复徙屯种军余于宁夏。置宁夏中卫指挥使司,给‘宁夏中卫指挥使司印’,属陕西都司。迁实在京、在外军官六千余员名,遂为河西重地。宣德初,以都指挥守备。  相似文献   

20.
本对斡朵里女真与明、朝鲜的关系进行了考述。认为斡朵里女真自洪武初年已迁徙朝鲜吾音会,至正统五年(144)西迁苏子河畔,中间除西迁辽东凤州十余年外,一直居住图们江流域。斡朵里女真居住图们江流域对李朝政府向图们江流域拓展疆域进行了有效地抵制和斗争,致使李朝以图们江为界的欲望始终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