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剧沿革及其表演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泰山 《江淮文史》2004,(2):120-134
徽剧,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早期形成于徽州、池州、安庆、石牌、枞阳、桐城一带,是在青阳腔、昆山腔和俗曲等基础上,多方吸收明末清初流行的优秀戏曲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田鹏 《南方文物》2013,(3):180-182
2011年5月23日,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1项已被正式确认,江西省赣剧作为传统戏剧名列其中,成为江西省又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西省赣剧院是目前中国唯一保存和演唱弋阳腔、青阳腔,并擅演汤显祖名剧"临川四梦"的古典戏曲剧院。一赣剧是江西的古典戏剧,历史悠久,起源于明代,流行于江西东北一带,其声腔主要由高腔、昆腔和弹腔组成。赣剧的高腔包括中国戏曲史上声名遐迩的弋阳腔和青阳腔,前者产生于江西弋阳,系元杂剧与南戏声腔融合发展而成,至今有500多年历史。赣剧主要是以高腔为基础,吸收昆腔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我省戏曲剧种比较丰富,全省流行的有三十种之多.其中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首推"青阳腔"和"徽剧"."青阳腔"是弋阳高腔在安徽发展后的新产物,是我省古老的剧种之一."徽剧"是皮、黄系统的代表剧种,是在安徽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不仅我省現在流行的大部分剧种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过"青阳腔"或"徽剧"的哺育;数百年来,它们的影响及于全国.其中"青阳腔"的文学剧本还流传国外.山于旧时代的统治者,对民间艺术的摧残,"青阳腔"和"徽剧"逐渐衰落,几被淹没.解放后,"微剧"已是枯木逢春,正在对其遗产加以挖掘."青阳腔"虽然散失已久,也已找到了它的踪迹,正在进一步探索中.  相似文献   

4.
正昆曲,又被称作昆腔、昆剧,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之一。它高度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体制严谨,文辞优美,唱腔婉转,表演细腻,格调高雅,凝聚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深厚的文化意蕴。由于深刻影响了许多其他戏曲剧种的形成与发展,它被誉为"百戏之母""百戏之祖"。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苏州昆山地区。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昆曲不仅在宫廷中被尊为"官腔",在皇家贵族和士大夫阶层中备受尊崇,而且在广大普通民  相似文献   

5.
咸丰南剧     
南剧,旧称南戏,又叫“人大戏”,是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鄂西及川湘边境城乡,深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全国现存专业剧团仅有咸丰一家。南剧声腔包括南、北、上路及部分昆曲、高腔曲调,以南北路声腔为主。南北路声腔,源于荆河戏汉调,上路系弹戏、川梆子。昆曲、高腔即辰河系高腔。均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自湘西、川东传入咸丰。三大声腔同台演出,相互容纳,与地方文艺、语言、民乐、土俗相融合,逐渐衍交形成具有咸丰地方特色的剧种。因声腔艺术与宋元南戏有一些“血缘”关系,故沿其名,今称南剧。清嘉庆以后,戏班活动频繁,职业、“玩友”班社兴起。清…  相似文献   

6.
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奔腾的黄河咆哮着从它身上九曲十八拐地伸向远方。在这片古老的地域,孕育了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戏剧文化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河东地区,是我国戏剧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称。经过千百年来的孕育和演变,各类剧种不仅繁多,而且日趋成形和完美,如灿烂的星辰在山西大地上熠熠闪光。 现让我这支拙笔对植根于这块文化沃土上的戏剧剧种作一粗略扫描。 蒲剧 又称蒲州梆子、南路梆子,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 蒲剧兴于蒲州(今永济县境内),源自有二说:一曰出自北曲遗响与山陕民歌小曲、说唱结合之“弦索调”,至明代中叶受青阳腔(清戏)影响演变而成;一曰产生于山陕地区的锣鼓杂戏。一般看法是蒲剧源于明代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的三角地  相似文献   

7.
从明代后期开始进入宫廷的昆曲,更早一些的弋阳腔,以及清代道光年间逐步成熟的皮簧,也就是后来的京剧,共同构成了清宫演剧内容的主体。1790年,乾隆八旬万寿,徽班进京,自此大量立足民间蓬勃发展的声腔剧种开始在北京落地生根,并且迅速以极高的艺术活力占据市场。清代中后期,花部中的皮簧腔则在保持了民间活力的同时,大量吸收了昆曲和弋腔的营养,迎合当权者审美的趣味而得以进入宫廷,迅速成为了"上通天庭"、"下接地气",贯通于精英阶层和底层民众的堂皇剧种。本文尝试描摹盛况空前的清宫演剧情境下,京剧艺术是如何被催生的,以及清宫京剧精致化、规范化、高贵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皮黄源流     
西皮,系我国皮黄声腔剧种的主要声腔之一,这一曲调流传甚广,各地对它的称呼完全不同。湖南与广西的剧种称为“北路”,云南滇剧称为“襄阳”,四川称为“胡琴”,湖北汉剧、长江剧种和西北剧种及京剧称为“西皮”。虽然各地叫法不一,但曲调皆无大异,基本上同曲一源。西曲原是南北朝宫廷中的乐舞,后流落民间,它本来是阳春白雪类的曲调,只因无文土润色,逐渐成了下里巴人。数百年来,它流行于湖北荆州、襄樊,并安家落户,变成了当地的土腔土调。明末清初时,南北曲曼卓和弦索二调恳绝,流放湖北称为襄阳腔,流放陕西称为秦腔,它与各…  相似文献   

9.
黄梅戏     
正黄梅戏,又名"黄梅调"、"采茶调",是安徽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代末期,黄梅调与安庆市怀宁县等地区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其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代表性剧目《女驸马《天仙配》等,传唱至今。2006年,黄梅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昆曲     
《文史月刊》2012,(9):2-F0002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相似文献   

11.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戏剧作为中华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陕西亦源远流长。我国第一个有人物、有化装、有情节的“角抵戏”《东海黄公》,就产生在三辅地区的民间,而后经过不断地加工演出,成为我国戏剧的雏型。汉代,是我国“百戏”的繁荣时期;宋元杂剧是汉、唐杂剧的继承与发展;明代中叶到明末清初,是以秦腔为主的陕西地方剧种形成、发展和成熟时期;明代中期“秦腔”名称的出现,标志着陕西地方戏剧从金元杂剧派生出来后,成为陕西的独立剧种,同时也标志着秦腔艺术的最后形成。  相似文献   

12.
所谓宗教仪式剧,是指缘起于各种古老的宗教祭祀仪式或民间法事活动、以祭祀神灵、祈福禳灾、许愿还原为目的的戏剧演出,这种戏剧演出至始至终是与宗教法事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我国传统的宗教仪式剧是早期戏曲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初始形态的戏剧类型,在戏曲艺术发展演化过程中,各种宗教仪式戏剧一直于之相生相随,或向着戏曲艺术转化,成为新兴剧种,或吸取戏曲的艺术养料,丰富自己在法事活动中的戏剧演出。戏曲是在说唱艺术、学、歌舞、武术以及宗教音乐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也与宗教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不同的剧种、声腔有着各自的历史源流,不可一概而论。仅从四川一些戏曲剧种形成发展的历程来看,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宗教仪式剧对一些民间小戏得以形成并广泛流播曾产生过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对川剧这样的大剧种能够在清代中叶迅速流布全川也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下面试作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3.
<正>拍摄地点:安徽池州拍摄时间:1月31日INFO:Canon EOS 5D Mark III,f/2.8,1/60s,ISO1600傩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综合体,安徽池州是傩戏之乡,有"无傩不成村"之说,池州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也是皖南地区每年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项年俗活动。傩戏演出一般都会持续到深夜,不管有多少观众他们照演不误。村民们对于傩戏的执着,对于护佑自  相似文献   

14.
高腔是戏曲演唱中独具特色的声腔,是民间流传的戏曲演唱的剧种形式。将高腔技法用于声乐教学,将高腔技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有待学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海城喇叭戏     
《文史月刊》2014,(6):F0002-F0002
<正>海城喇叭戏广泛流传于辽宁省海城一带的汉族地方小戏剧种。早期的民间艺人,因受条件的限制,仅头戴一顶圆毡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带以扮演戏中各种人物,因此又称"大布衫子"戏。由于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在当地俗名"喇叭",故称"喇叭戏"。海城喇叭戏,以当地汉族民歌为基础,吸取江西弋阳腔、山东柳腔等外来声腔,兼收并蓄,形成了诸腔杂陈的民间喇叭戏声腔体系。音乐曲调欢快优美,清新流畅,跌宕起伏,火爆高亢,节奏性  相似文献   

16.
汉剧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湖北地方剧种,在声腔上,首创了[西皮]、[二黄]的合流,对许多皮黄剧种有过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表演上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即有其浓郁特色的传统.仅就近代而言,汉剧在辛亥革命前后曾有一个蔚为壮观的繁荣鼎盛时期.1921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特召汉剧进京,公演劝赈.当时由汉剧公会主持,余洪元领衔,名震京师,显示了汉剧艺术的丰厚传统和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17.
植被·根脉     
楚剧: 楚剧是流传于湖北省及周边地区的一个优秀地方剧种,发源于黄陂、孝感一带,旧称哦嗬腔。1926年正式定名为楚剧。建国后,经过戏改,剧目、声腔有了很大的发展。唱腔为板腔、小调、高腔三大体系。剧目内容多为生活戏,不断吸取民间歌舞、民俗民风,形成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代表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现有剧目约500余台。  相似文献   

18.
黄伟 《神州民俗》2007,(11):68-70
粤剧“江湖十八本”是皮簧声腔入粤之初的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它保留了粤剧作为“外江戏”阶段的许多遗存,是研究粤剧现有声腔源流的重要依据。经考证,粤剧的“江湖十八本”最初只有十大本,它来自陕西的汉调二簧,汉二簧实即历史上的秦腔,它是所有皮簧剧种的鼻祖,早在清康熙年问即已风行大江南北,粤剧是秦腔在两广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9.
徐兆格 《古今谈》2005,(3):63-64
平阳和调(后称“和剧”)源自平阳民间马灯戏。据《温州文化艺术史料汇编》记载:和调始于明中后期,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是他首先组班,名为“和合班”,以村坊马灯调、民间小调及时调为主要曲调,演员大多来自马灯班。以后吸收高腔、昆曲、乱弹曲调来丰富自己曲牌,不断完善自己,形成富有浓厚平阳乡土气息的地方剧种。降至清光绪初年,平阳新陡门村开设和调戏馆,弃高腔、昆腔,习皮簧。请徽州艺人徐小山、马四川执教,学来部分徽班剧目和唱腔并吸收部分乱弹,逐步形成以徽调为主,兼唱乱弹、时调、滩簧等的多声腔剧种。这一时期和调班社大兴,  相似文献   

20.
张辰来 《文史精华》2009,(12):32-36
丝弦戏,古名“弦索腔”,是河北省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金元时代,北曲三大摇篮之一的正定,也是这一剧种的源起和发展中心。它的唱腔,除兼元人散曲的套数、小令之外,还有官凋、越调两个板式变化。元杂剧中的曲牌如“驻马听”、“新水令”、“耍孩儿”、“雁儿落”等名目,在丝弦戏里都可寻见。其以真声唱字、然后旋律向.卜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余韵萦绕而下。声腔高亢激越,悠扬奔放,很具燕赵慷慨悲歌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