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鹿原》就被改编为秦腔、话剧、舞剧、泥塑、连环画等,但都不太成功,电影改编的难度更大。原著与电影在情节和叙事方面有较大的出入。本论文从叙事角度和结构方面对原著与电影的再现和改编做了系统的分析。一、白鹿原、《白鹿原》、电影《白鹿原》陈忠实出生的地方,也叫白鹿原。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后来被陈忠实经过酝酿,写入了小说,白鹿原边上走出的陈忠实,用文字虚构了"白鹿原",再现了那块土地上作家不曾经历的历史和传奇、不曾谋面的祖先。《白鹿原》做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  相似文献   

2.
《风景名胜》2015,(3):23
十数年来,凭借在新西兰拍摄和制作的六部巨制《指环王》与《霍比特人》三部曲,新西兰"中土世界"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在电影《霍比特人》三部曲完结篇——《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在中国上映之际,更多奇幻"中土世界"的美景呈现在了影迷们眼前,而这些如梦如幻的美景就"真实"地存在于新西兰。新西兰是电影《指环王》三部曲与《霍比特人》三部曲全球唯一取景地,新西兰境内超过150处景点被用作电影场景。游客可以通过多种  相似文献   

3.
论文通过对《南洋商报》刊载抗战电影传播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梳理了自1937年中国抗战全面爆发至1942年新加坡沦陷这段时间内,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过程、接受程度及产生的深刻影响。结果显示,在1937年中国抗战全面爆发至1942年2月15日日军占领新加坡期间,一批优秀中国抗战电影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新加坡本地出版的《南洋商报》刊载的相关抗战电影信息,生动纪录了这一段时间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历程。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鲜明呈现了中华民族海内外同胞同仇敌忾、全民族投身抗战的时代景观,同时也积极肯定了华侨对中国抗战胜利所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赵博君 《丝绸之路》2013,(14):40-41
宁瀛是中国当代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其创作的"北京三部曲":《找乐》、《民警故事》、《夏日暖洋洋》,在当代电影创作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本文以"北京三部曲"为例,分析宁瀛电影创作的"新现实主义"纪实美学风格及其对现实社会生活真实、深刻的揭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电影《决战之后》是根据作家黄济人的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改编的。在原报告文学中,写了这样一件事:国民党战犯们刚被关进北京功德林监狱时,管理员曾向战犯文强请教国民党监狱的规矩。说是因为文强在1931年时,曾受国民党中央派遣,到重庆了解四川军阀对中央的态度,到重庆后被在川军任职的黄埔四期同学认出,刘湘即将文强逮捕,关进了巴县监狱。因此,文强有了坐国民  相似文献   

6.
论文从"族裔认同与书写动机"、"追寻真实与伸张正义"以及"张纯如的书写启示"三个方面对张纯如的《蚕丝:钱学森传》、《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及《美国华裔史录》等英文作品的书写脉络进行解读。认为张纯如的英文书写基于大量的口述采访和历史考证,其作品兼具文学和史学价值。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张纯如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深植于心。书写华人相关题材和探求历史真实,构成张纯如书写的两条基本脉络。她试图在文学和历史之间达成某种书写默契,去揭露一些本应被铭刻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被遮蔽了的事实。张纯如不仅是一位畅销书作家,更是一位历史学家和人权斗士。  相似文献   

7.
王世英 《百年潮》2014,(12):1-1
正《百年潮》2014年第12期的出刊,意味着改制后的《百年潮》又走过了一年。回首一年,本刊秉承"揭示历史真相,展示世纪风云"的宗旨和"信史、实学、新知、美文"的风格,使《百年潮》成为读者喜欢阅读的大众刊物,让历史贴近读者,让读者感悟历史,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还在路上。让历史贴近读者,让读者感悟历史,就要揭示真实的历史。只有真实的历史,才能"鉴今育人",总结规律,认清道路,坚定信念。揭示真实的历史,要靠掌握大量的、新发掘的史料并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秉笔直书和"亲历、亲见、亲闻"的当事人的回忆。今年本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7月的一天,我陪着老父亲观看了电影《一九四二》。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等大腕明星主演。这部电影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当时逃荒路上的民众,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冷漠和腐败,民众在水深火热中痛苦挣扎的历史场景。看完电影,82岁高龄的老父亲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个从那个风雨飘摇年代里艰难走过来的河南人,父亲对我讲起了当年他所经历的  相似文献   

9.
"历史本不应该被曲解和淡忘。"1月3日记者去采访左太北时,她正为一不留神被网络"炒"了一把而哭笑不得,她"怒斥"电影《色·戒》的消息正被网民热议。直率的她显然已被当下某些影视作品中误读历史的做法所激怒。左权将军的唯一骨肉左太北,有着父亲性格中的那份刚毅和血性。  相似文献   

10.
书与人     
《肖申克的救赎》1995年,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被《阿甘正传》以及《低俗小说》击败,7项奥斯卡提名最终无一开花结果。奇怪的是,这并没有使它销声匿迹,影迷们把它列为"奥斯卡十大遗憾影片"之首。电影的编剧,也就是小说《肖  相似文献   

11.
钱筱璋 《百年潮》2012,(5):26-30
今年5月23日,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的1942年5月,我的革命伴侣钱筱璋奉党组织的调遣,进入延安电影团。我依照他生前的口述和有关资料,讲一讲在毛泽东《讲话》指引下,革命根据地第一部完整电影纪录片《南泥湾》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不灭的精魂序︽敦煌之恋︾●雷达要问1996年最好的报告文学是哪一部,也许难以厘定,但是,倘要挑出1996年最好的几部报告文学,王家达的《敦煌之恋》恐怕是绝对不能遗漏的。据我所知,此书的主要部分在《当代》发表并被《中华文学选刊》转载后,已为越来越多的读...  相似文献   

13.
李文化,国家一级电影导演,著名电影摄影师。1929年生于河北滦平。代表作有《早春二月》、《泪痕》、《海囚》等。"文化大革命"中,较早被江青起用,他的电影生涯因此有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最具有艺术精神的藏语电影开篇巨作"的《喜玛拉雅王子》用后现代、后殖民手法和视角颠覆了莎翁戏剧《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着力表现"真爱与宽容"。电影揉合了中英文化、中藏文化,成功地移植了东方哲学思想、宗教文化气息,东方理念和东方神韵,让观众领略东西方文化的奇特交融。本文拟以互文性理论为切入点,解读电影《喜玛拉雅王子》对戏剧《哈姆雷特》人物关系和情节的互文与颠覆,并着重挖掘《喜玛拉雅王子》如何嫁接藏族苯教文化、汉族儒、道教文化和西方文化,全新演绎雪域王国的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5.
拾以舟 《神州》2013,(9):6-7
有关沦陷上海的历史,在近年来逐渐升温的上海史研究中仍然处于薄弱环节。2007年导演李安首度改编华文世界深受影响力的女作家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大胆地将日据上海时期女间谍色诱汉奸的故事搬上银幕,电影一经问世便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并斩获当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多个知名奖项。本文基于电影《色·戒》对日据上海镜头细节的捕捉,通过分析电影中对市民生存形态、上海都市文化以及沦陷电影业的表达,努力为读者还原一段近乎真实却又压抑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第一次批判运动是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在批判电影《武训传》初起时,毛泽东责成人民日报社和文化部组织了武训历史调查团,到山东做实地调查,形成了《武训历史调查记》,进一步推动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毛泽东的卫士李家骥曾随江青参加了武训历史调查,并在最近回忆了这一过程。现将李家骥随江青参加武训历史调查的情况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张宇 《神州》2011,(22):98-100
爱上印度电影,源于阿米尔·汗的一部《三个傻瓜》。此后的《未知死亡》和《风筝》令我对印度电影有了耳目一新之感。而他的另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更是将我对印度电影及其导演本人的喜爱推向了一个顶峰。影片讲述了一个8岁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小男孩从不被理解、受人排挤,到重拾自信、获得认可  相似文献   

18.
《赵城金藏》成书于金代,是现存各版汉文大藏经中的稀世珍品。原藏于赵城(现山西洪洞县)广胜寺,1933年夏被发现。抗日战争时期,该地区为日本占领区。1942年2月,八路军太岳第二军分区将这部近五千卷的珍贵经卷抢运出来秘密存放。1949年移交北平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收藏,成为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并列的四大"镇馆之宝"。今年恰逢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经卷入藏亦将届满七十周年。本期刊发李万里《救护〈赵城金藏〉始末》一文,通过对当事人和知情者的采访,真实还原战争岁月中革命前辈为保卫这一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立下的丰功伟绩。并寄托我国图后辈的崇敬与怀念。  相似文献   

19.
张习 《神州》2012,(31):19-19
题记:电影《罗马大帝》在尽量保持历史的真实的基础上,利用恢宏的电影的场面展现了罗马帝国的开创者屋大维传奇的一生。其中最让人刻骨铭心的便是那位帝王在面临国与家做选择时的情感与理智的碰撞。  相似文献   

20.
何志辉 《世纪》2020,(2):4-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不少人为了博人眼球,将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和演义当作历史,依据片面的不实之词将虚假历史"真实化"。对这种歪曲历史真相、混淆视听的行为,我们必须予以辨析和批驳。如近年来网络广泛流传一些文章,声称毛泽东曾在《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民主颂》。坊间以讹传讹,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正本清源,本期特刊载何志辉先生《"社论"〈民主颂〉作者并非毛泽东》一文,旨在钩沉历史真相,考证《民主颂》并非社论,作者另有其人,后因文学虚构而被牵强附会,辗转而成网传谬误。此文以翔实准确的史料和深入细致的分析让读者知悉此事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