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寅龙 《南方文物》2005,(4):68-68,75
西山故居位于浦城县仙阳镇仙阳街,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参知政事(副宰相)真德秀(号西山)的故宅。真德秀(1178 ̄1235年),字景元,更字希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是继朱熹之后,声望很高的学者。后世对他的学术地位有众多的评说。《宋元学案·序录》中说:“西山之望,直继晦翁。”清初著名朱子学家全祖望在《西山文钞序》中称;“先生(指真德秀)之学卓然有体有用,得孔孟之心传,可以继朱文公后而成一代大儒也。”清代朱子学的代表人物蔡世远,在《进呈大学衍义序》中称:“尝谓有宋道学五子而外,断推西山为第一。体用兼优,才德俱茂,恨不究其用耳。…  相似文献   

2.
杨远辉  才云 《中华遗产》2007,(5):112-115
在中国书法史上,“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的说法由来已久。大字之祖《瘗鹤铭》就保存在素有“东南第一碑林”之称的镇江焦山碑林。素素有“东南第一碑林”之称的焦山碑林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与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领风骚。如果说西安碑林是雄浑的黄河文化的象征,那么焦山碑林则是清奇的长江文化的凝结。  相似文献   

3.
张天社 《百年潮》2014,(6):71-73
蒋介石关于西安事变经过的记载,可考证的最早是事变后不久的1937年2月,公开发表的《西安半月记》。《西安半月记》是以日记的体裁出现的。发表《西安半月记》的目的,蒋在其“引言”中说,一是因为“诸同志及各方友好,均以不能明悉当时实情为缺憾”,所以他“检取当时日记,就一身经历之状况与被难中之感想,略纪其概,以代口述。”供人们了解、参考。二是记载他“谋国不臧与统率无方之罪”,自我反省和检讨,这当然是蒋介石的客套话而已。  相似文献   

4.
林霞 《福建史志》2002,(3):44-45
张际亮(1799~1843年),榜名亨辅,字亨甫,早年曾号松寥山人,自署华胥大夫,福建建宁人。著作今存《张亨甫全集》、《思伯子堂诗集》、《金台残泪记》、《南浦秋波录》等。他是我国近代爱国诗潮涌动之初出现的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外海凭凌、民生凋敝的年代,常怀忧国忧民之心,其诗作倾注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和对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陈其寿谓其“高青邱后罕有其匹”,林昌彝的《射鹰楼诗话》称其:“天才俊逸,腾骧变化,雄视一代。其于诗刻意为之,而性情气格两两俱胜。”符保森的《国朝正雅集》更认为“嘉庆、道光以来作者,未能或之先也”。林则徐亦称其有经世之才。  相似文献   

5.
藕心钱小议     
1995年11月,在西安八仙宫古玩市场见到藕心钱三枚,还有与之相配套的外函二件,均为生坑,其中二枚藕心钱能装入其中一函。可惜这批实物去向不明。近读《钦定钱剥得知:“洪志引旧谱曰,世有此钱状如博棋,下IW如藕,挺中破状,其上有首形如称锤,鼻有孔,号为藕心钱”。《古泉汇·续泉汇(中)》说:“钱函俱方,函面正中凸起尖乳,乳之中开一孔至未,背及左右俱平钱之长及函之半,函上口八齿,齿之凹凸与钱之凹凸恰好符合。”又记载:“藕心钱面文元延四年王政背文都昌侯。”称其钱“隶体精严其为汉京古物无疑。”丁福保《古钱大辞典》…  相似文献   

6.
商国号考说     
有关商国号的由来与取义,迄今的研究仍有许多不明确之处;又文献中,普遍存在着殷商混用或殷商合称的情形。本文指出:商是本号、自称,殷是别号、他称。商早于殷。商起初是作为族名使用的,这一族名出现于该族凤凰图腾成立以后,时间上不晚于传说中的商族始祖契;商族名形成的地域,则应在东方,今鲁西南地区。又商从族名上升为“有天下之号”即国号,始于汤;汤定“有天下之号”为商,不仅光显了商族的功绩,而且具有神化其政权的功用。至于商之别号、他称“殷”,本起自周人之泛称东方民族为夷;周灭商以后,周称商为殷也并不含贬义。  相似文献   

7.
沙俄入侵黑龙江以前,东北亚地区只有中国、朝鲜和日本三个国家。这个地区所有土著民族的历史,最早均见载于中国东北地方古文献。爱斯基摩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方文献记载了美洲的土著民族,印第安语“爱斯基摩”是吃生肉的人。笔者在《中国和美洲关系史话》(1979年3月18日《吉林日报》)、《爱斯基摩人族源新探》(1982年第2期《社会科学战线》)等论文中探索过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其族称有他称和自称。他称的爱斯基摩人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按其自称有“因努伊特”和“于伊特”两个族称。据1980年《美国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8.
一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0,(32):13-13
红 温家宝 美国《新闻周刊》评出了“全球10位最受尊重国家领袖”,中国总理温家宝名列其中。《新闻周刊》称,温家宝在中国人心中有“温爷爷”之称,关心民众出了名,并称他为“人民的总理”。  相似文献   

9.
唐代以前,“茶”字还没出现,那时,茶的名称五花八门。《诗经》里有“荼”字,《尔雅》称茶为“槚”,《方言》称“蔎”,《晏子春秋》称“茗”,《凡将匾》称“荈”,《尚书·顾命篇》称“诧”。陆羽《茶经》总汇诸称:“茶,南方之嘉禾也……,其名一日荼、二日槚、三日蔎、四日茗、五日荈。”另外.还有一些别称,如水厄、酷奴等等。可惜没有一个字其原本含义是指茶的。  相似文献   

10.
乌台     
娄可树 《文史天地》2006,(11):60-60
在古代,人们习惯称国家监察机关御史台为乌台。典出《汉书·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千棲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由此人们就称御史台为乌府或乌署,亦称乌台或柏台。可是,李国文先生在介绍苏轼遭遇“乌台诗案”之祸时,却与众不同地把乌台解释为北宋首都开封的一个固有地名。他先在《中国文人的活法“·城东不斗少年鸡”》一文中说“:乌台是都城开封御史衙门所在地”。接着又在《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王安石之死》一文中进一步强调“:乌台是宋代开封御史衙门所在地,由于那里有几棵大树,乌鸦营…  相似文献   

11.
孙奇逢(1584—1675年),字启泰,号钟元,晚年自号岁寒老人。他终身布衣,致力于学,著述甚丰,涉及经学、理学、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爱国志士,被北方学者奉为泰山北斗。孙奇逢的经学之作分别为《读易大旨》、《书经近指》、《四书近指》及《晚年批定四书近指》。《读易大旨》写于明清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孙奇逢为寻找“天崩地陷”的原因,希望能从《易经》这部阐发“天地自然之理”的经典中,得到关于人世变革原因的启迪。《书经近指》的主旨、纲领乃一“敬”字,而“主敬存心”的功夫又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之…  相似文献   

12.
谈西郑地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书纪年》记:“穆王以下都于西郑”.[笺]曰:“颜师古谓穆王下无都西郑之事.殊不知西郑、南郑一也.自镐京视之,则郑在南.自新郑视之,则郑在西.”这一解释是把南郑当西郑,可知自唐以来对西郑地望已不清楚了.《竹书纪年》又记:“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笺]谓:“按石氏曰‘日再出为渗光,其国有兵.’《开元占经》曰‘郑当是京兆郑县,今西安府华州也,在府城东二百里有古郑城在城北.’《一统志》‘周时郑桓公始封此,其地亦名咸林,或作棫林,字近而(讠为)也.’”在这里据石氏之说,以“日再出”为“天再旦”.此说研究者多从之.而《开元占经》和《一统志》把周懿王时的西郑说  相似文献   

13.
爱新觉罗·乌尔恭额高兴璠郑慎亲王乌尔恭额,系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三弟舒尔哈齐之后裔。别号石琴道人,又号雏凤楼主人。《蠡庄诗话》称赞他“工诗善书”。《皇清书史》则称“书法赵荣禄,兼精鉴别。遇有法书名帖亲加评跋,得者珍之。”故斌良《谢郑邸雏凤楼主人书扇》诗中...  相似文献   

14.
属粤中片的客家地区(惠州市、河源市、新丰县),除客家话外,内部还有一种“蛇话”(或称“蛇声”,“蛇”为地方献用字)。最早介绍它的是周日健先生^[1],他在《新丰方言志》中说:“新丰方言有客家话和水源话两种,后又称蛇声。《长宁县志》卷八提及‘开建之始祖,自福建而来则为客家音,  相似文献   

15.
刘知几的《疑古》、《惑经》,是他对《尚书》、《春秋》的史学价值所做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却触怒了儒学经师,群起而攻之。自唐末柳璨别有用心地撰《史通析微》十卷。说刘知几评“汤之德为伪迹,说桀之恶为厚诬,谤周公之不臣,褒武庚以殉节”,甚至“弹劾仲尼”,遂痛斥刘氏“妄诬圣哲”(转引自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七)。宋孙何复有《驳史通》之作,宋室南渡之初,著名史学家郑樵在其所著《通志·艺文略》中,竟著录《史通》于正史类通史目中,而“博学如朱熹犹以未见《史通》为恨”(张之象刊史通序),具见自宋元以降,此书淹没不彰,为时已久。自明嘉靖以后,虽渐有刻本流传,其中以清乾隆初浦起龙《通释》传世较广且久,而浦氏于此两篇,既曲说《疑古》为“读史寄愤”,并谓其揭陈《尚书》之失,是“浮翳障日,日岂陨明”。而于《惑经》之五虚美,竟怒其“公然指斥(指孔子),罔知忌惮”(均见浦氏《通释》按语)。至纪昀作《史通削繁》遂削去《疑古》全篇及《惑经》篇中之五虚美部分,盖以其离经叛道也。今人又多盛誉其对儒家经典之“叛逆精神”,其毁誉虽有天壤之隔,然皆未能深知刘氏论史贵在直书,以征实传信。他在这两篇中,既疑《尚书》、《论语》轻事重言,其书缺略,不足以传信。又惑于《春秋》重名,势难征实。  相似文献   

16.
清代宗室受汉化熏陶,工书善画不乏其人。博尔都即是其中之一,他字问亭,号东皋渔父,辅国公拔都诲子,袭封辅国将军。工画,与大画家石涛友谊颇笃。据《百爵图》后博尔都跋语称:《百爵图》八卷得于金陵,是明季宫中遗物,他以“重赀”购得。又索石公(指石涛)摹其卷三年而成,再嘱楝亭(指曹寅)“为之一书,以并传也。”此幅行书是曹寅应博尔都之请为书“此赋以壮观其卷轴”的。  相似文献   

17.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撰联赞欧阳詹“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明代理学名臣、乡贤蔡清为《欧阳行周先生文集》作序谓:“白是,闽士始知所向慕,儒风日以振起,相师不绝。迤逦至于杨龟山(杨时)、李延平(李侗)辈,分河洛之派,授之朱子,而正学大明,道统有归,吾闽遂称海滨邹鲁矣。  相似文献   

18.
蜀人司马相如以其宏文大笔驰骋古今,为历代文人学者所推崇。东汉班固、南朝梁刘勰称其为“辞宗”,宋代王应麟、明代王世贞称其为“赋圣”,宋代邵博称其为“文章祖”。人们将其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并称为“文章西汉两司马”。然世人但知司马相如为文坛辞宗、赋家之雄,而罕知司马相如与史学有着莫大关系。他具有深厚的史学素养,撰有史学著作,其中包括最早的一部巴蜀地方史志《蜀本纪》,堪称巴蜀地区早期的史学家。其史学著作,甚至对后代史家修史体例具有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9.
论《宋元学案》的编纂、体例特点和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学案》是一部比较全面地综合了宋元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思想资料,并以学案体的形式加以编纂的学术史专著。其规模之庞大、材料之翔实、体例之严整,均超迈前此的学术史著作。因此,有必要从学术史编纂学的角度,对这部著作的成书过程、体例特点和历史地位等问题加以研讨。一、《宋元学案》的编纂《宋元学案》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成书于一时。它系由黄宗羲始纂修于清康熙十五至三十四年间(1676—1695年),后经其子百家、私淑全祖望续修,又经同郡王梓材、冯云濠校定整理,才成为百卷定本的。从宗羲草创此书至最后编定刊刻出版,历时近两个世纪。《宋元学案》初无定名,称法不一:或称《宋儒学案》,或称《宋元儒学案》,或以《宋儒学案》和《元儒学案》分称。直至道光年间,王梓材、冯云濠校定此书时,鉴于全祖望“所定《序录》,自宋及元,合为百卷”,才合称《宋元学案》。尽管《宋元学案》非出自宗羲一人之手,然而其草创之功,自不可没。他为本书发凡起  相似文献   

20.
肖振宇 《民俗研究》2001,(2):93-100
司马迁撰写《史记》多取材于民间文学,对此他有过明确的表述。如他在《报任安书》中,谈到其写《史记》的情况时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这里所谓的“放失旧闻”,主要指的就是民间文学。在《殷本纪》中,他说的更加明确具体:“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