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考诸史籍多有记载。医书《素问·汤液醪醴篇》就有黄帝与岐伯关于酒的对话;《酒谱》有尧酒千钟之说,到了夏朝(公元前21——16世纪)更有仪狄造酒之论。《国策·魏策》云:“昔者帝(按:指禹)女令仪狄制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  相似文献   

2.
沅湘江一带五月初五包粽子的习俗传到肃州后融了肃州当地的生产特点、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形成了肃州特有的端午文化和民风民俗。肃州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米糕,喝雄黄酒,洒雄黄水外,尚有许多本地习俗。  相似文献   

3.
一、一般习俗 藏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举行欢迎、庆贺、出殡等各种仪式时,要焚香祭神,道路上事先用白土洒布各种各样吉祥图案。迎请大活佛时要洒布八瑞祥图案,一般的庆祝仪式洒布图案,出殡时沿道路两侧洒布白线条。房屋、大树和高山顶上竖立经旗,祈福禳灾。一枝经旗杆  相似文献   

4.
酒是成礼之饮、灵感之饮,也是行乐之饮。酒中的真味、异趣或有不同,但贯穿中国五千年的宴饮场,屡盛不衰的始终有一项——行酒令以助饮。行酒令既可延展时间、尽兴合欢,合乎酒礼,  相似文献   

5.
酒在中国的历史,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强烈的渗透性。我国古人非常重视在节日饮酒,而且对于在不同的节日饮什么酒,有着独特的讲究,它显示了中华酒文化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酒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李白寒上风清羌笛声远一坛御酒落入民间溅起一方淳厚的风俗民情这儿,河的子民繁衍千年月色哗哗流经时间的长廊而落入民间的酒淡淡酒香从历史深处慢慢上浮一种文化呢喃酒泉一盏多大的酒杯唐朝月下李太白贪饮少许就贪得一袖不羁一袖飘逸狂出几阕古诗落下了诗仙美名点下这个历史的标点车马就踏踏而去了惟留下此泉一口芬芳润泽美丽的传说渴饮酒泉你酒量如何三杯已足够了可是皇恩浩荡啊盛下它得用一个千年不朽万年不枯的地名酒泉@倪长录  相似文献   

7.
酒文化在人类文化史上曾留下了无数的佳话。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咏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谓酒助诗兴,诗溢酒香。中国是世界上酒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不仅各种名酒如数念珠,而且酒名  相似文献   

8.
王鑫义 《安徽史学》2015,(5):163-165
<正>一、东汉末年谯县"九酝酒"的酿造工艺及其源头初探建安元年(196)九月,曹操迎自长安东逃的汉献帝迁都许县(治今河南许昌市东)。此后不久,曹操即向汉献帝《奏上九酝酒法》1: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清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酿法饮。曰譬诸虫,虽久多完,三日一酿,满九斛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差甘易饮,不病。今谨上献2。  相似文献   

9.
酒的史话     
在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今天,酒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商品。传统的抑制酒的法规,今天就不再谈了。在这里我想配合贵州人民出版社《中国酒典》的出版和贵州酒文化展览,说一说酒的历史。一、酒的起源《粤西偶记》说:“平乐等府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日猿酒”。从这段记载看,酒的产生,非自人类开始,早在猿类尚未进化到人类之前,就已经有酒了。当然,猿猴有意识的采花酿酒是不可能的,但是,采来的野果吃不了,藏在洞穴中,久之自然发酵成酒,倒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说爵     
西周及其前的青铜器中常见的三足爵在当今普遍被认为是饮酒器或温酒器,而《说文》中载其为礼器。本文就三足爵流长不便就饮、容量小的形制特征,以及当时饮冷酒的习俗,判断其非日常使用;又根据出土爵底部有烟炱和某些爵的结构拢火以及内盛祭神的鬯酒等判断,其实为祭祀中用于歆、的礼器,流行时限可至西周晚期。除三足爵外,另有瓒形爵,用于祭礼;以及稍后出现的雀形爵,因"爵""雀"同音,而进一步强调雀的形象;还有至南宋以后发展出便于使用的杯形爵。此外,爵还作为酒器的通称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文史博览》2007,(7):33-33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未饮完,晚辈不能先饮尽。  相似文献   

12.
元青花纹饰中人物题材装饰特别引人注目,故事题材多取自秦汉隋唐的著名历史人物,这些题材在元代的流行并非受元杂剧、版画的影响,主要是与元朝统治者"尚武崇文"的治国思想、"忠臣义士"的祭祀制度和蒙古色目贵族好酒习俗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古人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这一点,与通过握手表明双方手里都没有暗藏凶器的思路很接近)。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亦称“报”。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这样的札俗慢慢延伸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先喝为敬”。  相似文献   

14.
据《孔丛子》、《抱朴子》等典籍记载和考古发现 ,我国饮酒始于六七千年前的尧舜时代 ,禁酒之举兴起于周朝。周灭商后 ,周朝统治者鉴于商纣酒色误国 ,颁布了严厉的禁酒令———《酒诰》。主张饮之以礼 ,并专设刑官 ,限制饮酒。但由于生产的发展 ,周人不仅没有把酒禁绝 ,反而渐渐喜好起酒来。汉武帝曾颁布律令严禁群饮 ,规定“三人以上 ,无故群饮 ,罚金四两”。并实行酒的生产和流通全由官方控制的“榷酒” ,酒类政府专卖。而汉武帝却是个好酒之人 ,《三辅皇图》说他曾“行舟于”秦始皇造的酒池中 ,还说“池北起台 ,天子于上观牛饮者三千人”…  相似文献   

15.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这首《咂酒诗》可谓是对吸饮罐罐酒颇为形象的描绘。罐罐酒是盛行于甘肃庆阳民间的一种低浓度黄酒。饮用时,将发酵后的酒醅舀入煨罐(瓦罐或瓷罐),加水煮沸,以竹或芋子筒作为吸管,  相似文献   

16.
刘隆有 《文史天地》2014,(11):57-60
正华夏数千年青史,"酒"字常常闪现简策,那些把酒临风潇洒倜傥的片段,读来固然令人口齿溢香,心生艳羡,那些酒污斑斑恶臭熏天的篇章,却更让人拍案惊叹,扼腕唏嘘。就中尤以被旧史家称颂备至的上古三代,竟然接踵自沉酒海,最为发人深思,催人猛醒。一、夏:禹的警示与太康和桀的反弹禹是我国上古第一个王朝夏的奠基者,《世本·作篇》记载,最早发明造酒技术的仪狄、杜康,均为禹的臣属。而禹乍饮之后,就对酒本能地心生恐惧。《战国策·魏策二》对此作了颇  相似文献   

17.
焦姣 《文博》2022,(3):62-67+112
汉代铜镜铭文中涉及“酒”的文句体现了当时的饮酒风习已经对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镜铭所见“宜酒食”“饮澧泉”等表达了汉代日常生活中酒的重要性。“酒如河”“酒而河”希求体现了“酒”的社会需求程度。镜铭中“醉”“酲”“醒”生动体现出饮酒后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8.
“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这是明朝著名诗人邹辑乃《咏自洋河》的诗句。诗以写实的笔法,吟咏当年酒业兴盛、饮者云集的场面。如今,依傍着75万亩的洪泽湖大湿地,宿迁洋河、双沟酒产区依然是东部白酒之都。  相似文献   

19.
“唯酒无量,不为酒困”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善饮在朋友们中是出了名的。80岁时,他给友人的信中还说:“我能饮,朋友中知道的人不少,……至今几乎不曾间断过。”早年,叶圣陶常与茅盾、郑振铎  相似文献   

20.
金代的酒文化在女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重大活动之时都离不开酒的存在。金代独特的饮酒习俗文化,在今天的东北地区的仍有遗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