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香港经济发展的轨迹及因素探析张脉强香港自古以来属中国领土。从1841年1月被英国占据后, ̄①迄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香港经济并不发达。战后,由于一系列国际、国内条件和诸种因素的"合力"作用,香港经济持续迅速发展。1992年,香港生产总...  相似文献   

2.
访港杂谈     
一九九二年十月,我们从香港访问归来,不少朋友见面就问,对香港的印象如何。我说,过去,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球”;现在,人们把香港誉为“亚洲四小龙”。我认为这是名符其实的。香港是一块弹丸之地,全境面积仅一千多平方公里,但人口却将近六百万,地少人多,人口密度居世界首位.市区人口最密的深水埗,每平方公里有十六万人之多。香港虽然没有什么驰名于世界的名胜、古迹,但是每年都有三百余万人次的游客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云集香港。吸引人们来香港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例如,现代化的工业、商业、贸易和金融业的迅猛崛起,城市现代化服务设施的日臻完善,社会环境的传统美,地理环境的自然美等等,都是吸引游客的因素,但是,我认为还应当指出的是,香港作为中西方经济、科技、文化、思想、习  相似文献   

3.
1956年,英格兰著名足球俱乐部托特纳姆热刺的铁杆球迷、29岁的大卫·齐德站在北京机场的到达大厅。为了这个时刻,他从伦敦坐飞机到香港,从香港坐火车到广州,从广州坐飞机并在中途转机  相似文献   

4.
近代香港主要依仔于转口贸易,基本上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社会,故对货币金融有很大的依赖性。香港近代货币制度形成沿革过程,主要有三件大事,即:钱币体制从杂乱走向划一;从金属货币、纸币并用过渡到纸币本位;从银本位走向金本位(英镑汇兑本位)。1935年的币制改革,终于确立了香港的货币体制。  相似文献   

5.
1842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后,香港便作为中国与西方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和枢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香港更是成为了抗战战略物资的重要转运港口。笔者从战前香港贸易(1931-1936)、战时香港的贸易(1937-1940)、日本占领时期(1941-1945)三个不同时间段,通过考察香港进出口贸易量、贸易对象以及贸易结构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香港这片土地充满深情,为促使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从80年代初他即与香港众多知名人士有过多次交往,向他们传达中央政府关于香港前途的信息,鼓励他们到大陆投资,支援祖国的四化建设。《邓小平与香港知名人士的交往》一文中记述了邓小平与“大侠”金庸、船王包玉刚以及霍英东、李嘉诚、安子介等人的往来,再现了这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伟人风采。  相似文献   

7.
香港主权的沦丧与回归──从南京签字画押说起文/平涛最近,港台一些新闻媒体,相继来到南京,寻觅与香港问题有关的史迹和史料,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南京与香港之间存在怎样的渊源关系呢?请看来自本刊记者的报道随着从1997年7月1日零时起,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  相似文献   

8.
一、贵州人旅港的时代背显贵州人移民香港的历史,追溯起来并不久远。自一八四一年香港开埠以来,至今一百五十余年的悠悠岁月中,香港居民从初期的五千余人发展到今天的近六百万,人口增长了一百多倍,香港也从一个偏僻的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贵州人士对这颗“东方之珠”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最早进入香港并留居下来的贵州人,确切年代尚无考证,但是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一批贵州人去到香港从事商品贸易,却是无可争辨的事实。然而,较大规模移民香港则是四十年代以后的事了。其中突出的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9.
作者青年时期在香港生活过,亲身感受到殖民地里作为一位中国人的种种复杂的情愫和深厚的历史感。 新近,趁国家旅游局推出“97中国旅游年”活动,在香港即将回归的时候,怀着深厚的历史感重游香港,一睹在改革开放以来和《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后,香港经历的深刻变化。经历了10余年的风风雨雨,虽然还不是污垢尽除的新香港,但香港同胞却走过了从疑虑、观望、到增强信心、热情参与的心理历程。在访亲探友的短短几天里,给我的最深印象是:市民对香港前途的信心不断  相似文献   

10.
吃不尽的香港张志和香港素有“美食天堂”之称,满街的酒楼、餐厅、食档,从清早到深夜,人潮涌动,足见香港人爱吃、会吃、能吃、舍得吃。“苏眉”、“青蜓”、“带子”,听过这些怪名字吗?都是味美价昂的海产。吃海鲜是香港人的一大乐事,亦是外地客游港必不可少的“观...  相似文献   

11.
从1943年1月中英新约签订之后到1945年8月英国重占香港之前的两年又七个月是决定香港命运的关键时期。新约签订后,中国并未因此在香港问题上放弃努力,外交上接受罗斯福的建议,拟将香港列为"自由港"以换得主权;军事上则制定了从曰军手中夺取香港的作战方案。与此同时,英国成立了"香港计划组",其工作的重点是在中国军队攻占香港的前提下如何实现重返香港。由于英国态度强硬,中国的外交努力未能奏效。1944年开始,曰军在中国大陆的一系列作战延迟了华南战场的战略反攻,日本的突然投降又使得攻占香港的军事行动未及实施即告终止。而英国殖民地部和军方积极筹谋,在日本即将宣布投降之前,派遣舰队登陆香港的决策实质上巳基本形成,英国为实现重占香港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在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大局出发,尊重香港的现实,在坚持中国拥有对香港主权的大前提下,提出了“暂时维持现状”、“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等一系列战略决策,不仅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且其中某些解决香港问题的构想还成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思想来源。同时,这些战略决策的实施,不仅充分发挥了香港与外部世界联系的作用。而且保持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为后来和平解决香港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841年1月25日上午8时15分,英国“硫磺号”军舰在舰长拜尔丘的率领下,擅自在香港的“占领角”登陆,进入香港。26日,伯麦率领英军,在香港举行了“占领仪式”。“日不落帝国”的“米”字旗,从此飘扬在本属于中国领土的香港的上空。1994年12月19日,在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历史博物馆前,一块引人注目的巨大的记时牌树立起来。它从1997年7月1日──这个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日子开始.进行倒记时。它提示渴望祖国统一的人们,香港的回归指日可待了。如果从“米”字旗在香港上空飘扬开始算起,香港脱离祖国母体已有156年了;如…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间,香港经济以很高的速度走在世界新兴工业经济地区的前列,被人们称为“香港现象”。在我国即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际,我们对香港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香港经济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是探索和逐步建立起了一种符合自身实际的市场经济模式。一香港由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变成经济资源富足的繁荣都市,成为资金充裕、商品丰富、人才济济、资讯灵通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工商业中心,从而成为一颗耀目的“东方之珠”,关键在于香港能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广泛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市场经…  相似文献   

15.
<正>香港北角渣华道303号屹立着一座25层高的蓝色玻璃幕墙大厦,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廉政公署。从1974年开始,廉政公署只用了十年时间,就使香港实现了从严重腐败到高度廉洁的转变。在国际清廉指数2013年的排名中,香港在全球175个国家、地区中高居第15位,超过了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中国大陆位居第80位。反贪不仅成就了廉洁高效的公务员系统,更直接助力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廉署40年的努力下,公平、  相似文献   

16.
陪你去旅行     
《旅游纵览》2009,(12):67-67
<正>《我所爱的香港》作者:林夕简介:香港,林夕呵护和塑造的心中之城,林夕的"家"。他爱这个"家",笔端充满了对这个"家"的关注和亲情。他看取的不是一时一地的香港,而是全球视野下的香港,转变中的香港;他从种种微末的事件中,观察香港的性格与文化,民生与政情,缺失与坚守,当下与过去,乃至香港与内地、与西方的幽隐关联。其情也真,其感也深,其思也切,其发现无疑也非常敏锐。  相似文献   

17.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得到了香港当代艺术中心出版的《跑马地香港坟场初探》一书。这本书的作者是香港历史博物馆原总馆馆长丁新豹博士。作者独辟蹊径,从葬于香港基督教坟场的历史名人和纪念碑记载的历史内容入手,诠释这批尘封百年的“历史档案”,从中探寻历史人物与香港社会历史的关系、影响以及他们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看见了台湾和香港,大陆也有想去健美的冲动都是中国女人,只是在台湾和在香港。这里的“对岸”,不仅是一种地理的表达,从心理、文化的角度看,台湾和香港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对岸。曾经流传一种说法:在学术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日子的临近,香港和内地在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华中理工大学多年前就开始了与香港几所大学的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这些合作还是系和系、教授和教授之间一般合作,因而我们对香港各大学的了解也还是比较一般的。为了加强我们与香港各大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1996年5月我随同我校校长代表团应邀访问,考察了香港的几所主要大学。通过这次访问我们看到了不少新的东西,访问给我们留下不少启示。香港是典型的中西文化交和点香港受英国的管辖和统治已有一百多年,西方文化的影响处处可见:从香…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于群程舒伟近年来,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日期日益临近,学术界对香港问题的研究也进入高潮。诸多学者从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内容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其中涉及英国对香港政策的研究成果很多,而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