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宋诗》中收有一首《海棠》诗,重出于陈与义、任希夷二位诗人名下.从这首诗的版本流传和艺术风格看,此诗作者应为任希夷.另有一首《海棠》诗,重出于郑刚中、陈孔硕、杜汝能和何基四位诗人名下,通过考察这首诗的流传情况、诗歌内容,初步推断为郑刚中所作.  相似文献   

2.
《潘氏八世诗集》是我省一部十分珍贵的地方文献。诗集由清道光年间潘元炜蒐集其先人八世十七位诗人的诗编辑而成。集中的诗大都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对研究贵州明、清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价值。清代著名学者莫友芝曾称“黔中潘氏乃贵州第一世家”,这并非溢美之词。潘氏自明嘉靖时,朗陵先生由翰林起家,先后有诗人十三位;其同宗另一支由潘平山先生起,三世有四位诗人,两支共十七位诗人,八世以诗世其家。这在贵州,乃至全国,亦是史所鲜见的。现就笔者浅见,谈谈潘氏诗人和他们的诗。  相似文献   

3.
陈毅元帅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但同时也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既有创业艰难的壮歌和大雪青松的豪情,也有花前月下的倾谈与慈亲至爱的叮咛。他不但爱诗,也很注重用诗对子女进行教育,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他那一首首质朴自然、情真意挚的教子诗篇,丰富了我国的教子宝库。  相似文献   

4.
马化福 《文史天地》2009,(12):45-48
稍有一点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苏轼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是一位全才,诗文词赋无所不精,音乐书画无所不能。他的诗民间都有“韩潮苏海”的说法,意思是说:韩愈的诗如钱塘潮水,苏东坡的诗像大海一样宽广。他的文正如他自己所说:“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挥洒自如,  相似文献   

5.
标题中所提“三老”,系指已故的三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叶剑英和董必武同志。他们三位不仅德高望重,而且能诗善赋,生前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其中包括不少现代咏晋诗。这三位诗人,是亲密的战友,彼此之间时有唱和。本文所赏的只是他们唱和五台山的作品。1946年和194  相似文献   

6.
斌良既是一位画家,又是一位诗人,因而他在作山水诗时以画家的独特视角来描绘眼前的景物。他有自己独特的意象群,注重色彩的选择,并将透视皴法等笔法入诗,追求意境,使他的诗呈现出清新淡雅、自然秀丽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郘亭诗论略     
莫友芝,晚清诗坛宋诗派主将,郘亭诗近千首。述怀诗,塑造了一位晚清诗坛上具有进步思想、不慕荣利、不求爵禄的诗人形象;纪游诗,表现了时局的动荡,社会的黑暗,人生的艰辛;赠答诗,表达了朋辈友谊,真挚深诚的感情;山水诗,郘亭诗之精萃,以平淡的情态表现强烈的情感;记实诗,再现了清末社会生活,记载了农民起义的史实。  相似文献   

8.
彭德怀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元帅和战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爱书写诗的儒帅。  相似文献   

9.
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初.康熙大帝亲政不久,在古城邯郸,一首题壁诗不胫而走。诗日:“富贵荣华五十秋,纵然一梦也风流。而今落拓邯郸道,要与先生借枕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言词豪迈的题壁诗抓住了一位朝廷封疆大吏的三魂六魄。此人乃是安徽巡抚靳辅。  相似文献   

10.
姚永 《神州》2012,(21):34-35
在李唐王朝,有两位伟大的悲剧诗人一直为人所关注,其中一位就是被誉为“诗圣”的杜甫,他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时期,时代造就了他的悲剧,使他生活无着落,入仕也为难,颠沛流离,终其一生;但同时也造就了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成就了他“诗中圣哲”的美名。另一位就是李商隐,正如他的诗一样,他一直是个扑朔迷离、让人欲说还休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家诗龛图,是清代嘉庆年间二十四位画家为国子监祭酒蒙古族人法式善的书斋——诗龛所绘的图卷。据扬州画家朱本所绘诗龛图的题跋说:"搜罗名画家作诗龛图数十本。"《清史稿·法式善传》说法式善"法书名画盈栋几,得海内名流咏赠,即投诗龛中"。法式善的诗龛在北京什刹后海,图出多人之手,是闻名京师和江南画坛的名作,一时传为艺林佳话。法式善究竟邀集到多少画家为他作诗龛图,诗龛中藏有多少诗龛图卷,目前尚未发现这方面的资料。但从  相似文献   

12.
一开图书分类之先河孔子整理古籍是从六艺开始的。孔子的六艺是对古代群书的分类整理。六艺的大类序列是:易是哲学,指导性科学放在前面;书是政论性文献,统帅其它学科,放在第二位;诗是春秋以前的诗歌,作为政治舆论工具,排在第三位;礼是春秋以前的规章制度,放在第四位;乐是娱乐活动,放在第五位;春秋是历史,总结性科学,列在最后。六分法创始了以学科属性为图书分类的主要标准及次要标准,是孔子总结前人的知识将周代“六艺”中的礼、乐、书三种留下来,作为三大类,增加易、诗两大类,创春秋大类,形成易、书、诗、礼、乐、春秋…  相似文献   

13.
朱永明 《丝绸之路》2013,(8):110-111
《全唐诗》中出现笛意象的诗有500多首,就笛这个声象看,重咏笛的近100首,涉及诗人70多位。这些诗或以笛声表达贬谪流放与仕途失意的悲伤,或借笛声寄思闺怨,或以笛音传达思乡与回归,或表达赠别与对国破的哀怨和无奈等。针对这些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诗作,揭示笛声在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淑昭是贵州清道光年间(1826—1877)一位女诗人,《黔南丛书》辑载有其《树萱背遗诗》一卷,收诗五十六首。在当时贵州社会风气比较闭塞的条件下,一个妇女能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也算得是凤毛麟角了。特予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鲁迅旧体诗《(洞庭木落楚天高)》七绝,自鲁迅逝世70年以来,我国鲁迅研究学界对这首诗的诠释,一直争论不休,各执其辞,各圆其说,至今未能达到统一的认识,本文作者认为,多年争论的焦点不应在“诗本事”上,而应在对诗中关键词句——“眉黛猩红涴战袍”的正确理解上,只有读通了诗的词句,才能考证出“诗本事”。作者不厌其烦的以训诂的方式,从古今20多位著名诗人的诗词中,考证出他们所用“涴”字的确切意义,从而证实了与《无题》诗中所用“涴”字的意义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6.
许浑(7887—858),字用晦,一字仲晦,是晚唐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重要诗人。他以诗律纯熟、对偶精严而与李商隐、杜牧、温庭筠同列。他的名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西门城楼晚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然而至今学术界尚缺乏对许浑的深入研究,原因之一在于其诗集编纂混乱,真伪杂糅。《全唐诗》(包括《全唐诗外编》)中许浑有88首诗与其他24位诗人的作品重出互见,其数量仅次于李白、钱起而居第三位。欲论其人必先知其诗,欲知其诗必先明真伪。今将许浑诗集之流传、版本之存佚、作品之真伪情况试作考辨,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闽中十子诗》由"后七子"之一徐中行捐俸嘱托袁表、马荧编选,建阳县令李增校勘刻印而成,收录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福州一郡十位诗人共30卷1583首诗作,是福州地区最早的一部地方诗文总集。袁表、马荧编选《闽中十子诗》删诗数量较多,选诗中存在众多警句、佳句未尽收,收诗数量太少,有时选诗标准太严苛,诗歌底本搜集不全等问题,较为遗憾。但它保存了明初宝贵的诗歌文献,彰显了明初闽中诗派由宗唐复古至规摹盛唐的发展特色,代表明初闽中诗派大部分成就,仍然是一部具有较大价值的地方诗文总集。  相似文献   

18.
明朝泰州有一位为官公正严明,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才华横溢且政绩斐然,诗出众的人,他的名字叫储巏。  相似文献   

19.
叶红  熊倩 《巴蜀史志》2002,(6):43-44
在汗牛充栋的史志献中,《西康纪事诗本事注》堪称一本奇书;而此书的作贺觉非,也堪称史志学界的一位奇人。  相似文献   

20.
盛唐之时,有一位名叫孙逖的诗人住宿在浙江绍兴境内云门寺阁,写了一首《宿云门寺阁》的感怀诗。诗曰: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且不说这孙逖的诗想象如何奇诡、匠心如何独具、诗境如何雄浑,令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一千多年后,根据孙逖这首诗中的一句话编拟的科举诗题,竟让一位饱学之士、举人、进士,止步于状元门外,留下了"平身双四等,该死十三元"的千古话题。这人名叫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梦汉,字伯足,号碧湄,又号陶堂、东蠡,江西湖口县人。他出身书香门弟,自幼好学不倦,颖悟异常。咸丰元年(1851)举人。咸丰九年进士。同时代的人这样评价他——文学家王闿运在《湘绮楼说诗》中评其诗风曰:"高伯足诗少拟陆(机)谢(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