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倩 《旅游纵览》2023,(17):67-69
本文以宁夏旅游目的地形象为中心,通过整理和分析宁夏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现状,综合运用旅游公共关系学相关知识,提出宁夏旅游目的地形象更好传播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宁夏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传播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上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国家形象大都是通过政府主导推广,如何通过文化软实力来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仍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课题。2013年3月22日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随访俄罗斯,赢得国内外一片赞誉。彭丽媛随访对提升国家形象,传播传统文化,推动本土品牌国际化,提供西方媒介视角看中国有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本文还就如何增强软实力的有效传播,提出大力发展民间公共外交,加强国际传播效果研究,提升国人自身素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展开了积极的舆论宣传。借助舆论宣传,日本营造了"正义战争"之势,成功进行了积极危机公关,传播了其"文明之师"形象,成功晋级到"文明社会"。相对于深谙舆论战之道的日本,清政府缺乏现代宣传意识,以至于甲午战争中的舆论战同武力战一样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以史为鉴,对于当前日本关于钓鱼岛争端的国际舆论宣传我们...  相似文献   

4.
对外文化传播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月明 《攀登》2009,28(1):124-128
文化的传播能力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不断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有利于拓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保证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参与国际竞争,改变中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的不利格局。对外文化传播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体系;必须积极开展文化外交和对外文化贸易,增强国家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旅游广告的传播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艳 《旅游科学》2004,18(4):34-38
旅游广告作为旅游营销的重要形式,其创作、传播中体现了哪些营销原理,哪些广告法则?本文结合中国旅游广告的实际情况,用信息传播的原理分析了旅游广告的传播过程,指出传统旅游广告的诸多弊端,并以“受众—广告信息”相互作用环的模型加以系统解决;提出了现代旅游广告的五大传播策略,即受众策略、诉求策略、目标策略、媒体策略和形式策略,最后用泰山旅游形象广告为例加以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6.
王倚天 《神州》2011,(4):66-69
大众媒介对当代社会中政治、文化、经济和日常生活的意又是毋庸置疑的。其中最强大的两大阵营——媒体与影视。不仅代表舆论,还可以左右舆论。由于媒介偏见的存在,受众接收到的信息毋庸置疑是被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因素加工过的。尤其是在外国媒体和影视塑造中国形象的时候,这种偏见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法国《世界报》有关中国的报道的分析以及对含有中国元素的、由法国导演拍摄的电影《解放军在巴黎》(1974)、《的士速递Ⅲ》(2003)、《巴黎我爱你》(2006)中中国形象的研究,来阐述法国媒体对影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鑫  吴晋峰  李蕾  郭峰 《人文地理》2012,27(5):128-133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和满意度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应用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均值比较法,探索性地研究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旅游感知形象。对外国游客认可的中国独特形象、影响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认知形象的主导因素、不同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旅游认知形象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塑造和改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三点建议:塑造鲜明国家旅游形象,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改善交通接待设施,着力优化旅游环境;更新换代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本研究可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设计和提高中国入境旅游业服务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南洋华文报纸《南洋商报》中有关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新闻报道为基础,考察了其塑造中共抗战形象的方式,分析了其编辑传播策略和历史意义。抗战时期,《南洋商报》通过宣传中共抗日方针政策、歌颂人民军队抗战事迹、介绍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展现中共领导人光辉形象、报道中共与华侨携手抗战消息等多种方式,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正面形象。同时,《南洋商报》十分注重传播策略,通过真实权威的新闻源,主旨集中的议题设置,多样适当的新闻体裁,立场鲜明的语言表达给受众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赢得了海外侨胞的认可,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的到了极大的提升。当前,我国已进入了社会矛盾凸显期,在进一步塑造和提升我国良好国家形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新时期必须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更加关注民生问题,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树立成熟的大国国民心态,争取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旅游形象定位呈现出模糊和摇摆的特征,本文通过非结构化测量方法展开研究,结合河北文脉特征,提出以燕赵慷慨侠义文化为底色,以辽阔壮丽的山海田园风光为依托的河北旅游地形象定位,并应用CIS形象系统和城市意象理论提出系统性的形象塑造策略。在旅游形象传播方面提出发动群众、由内而外地传播,成立MCN机构、培育品牌IP,打造燕赵文化旅游节等措施,以期为河北省旅游地形象重塑和推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目前已有了广义的舆论监督法。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本质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它具有国家强制的综合性、舆论指向的战斗性、舆论信息的公开性、一方主体的双重性与舆论传播的规律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10年2月23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我国教育提出新的改革与发展要求。各高校积极响应进行改革实践,并在建设自身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的实践进程中先后取得初步的实践成果。然而,尽管高校这一社会组织一直备受关注,并持续处于舆论中心,却仍有许多高校的实践与改革成果并不被社会大众所知,对自身媒介形象构建缺乏重视。本文着眼于黑龙江大学自2010年以来的相关报道,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总结分析黑龙江大学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进程中的媒介形象定位,讨论黑龙江大学在自身媒介形象塑造实践进程中的成果与不足,探求黑龙江大学媒介形象塑造的新思路、新举措,为进一步研究东北地区各高校、全国各高校的媒介形象塑造打下基础,促进高校的媒介形象构建专业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国际地位举足轻重。越来越多的中国符号出现在国际视野中,如何更好的塑造国家形象成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翻阅中国近现代史,在国家形象塑造这一方面,盛唐带给后人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即唯有政治清明、强兵富国、民族团结、对外开发、以人为本,方能彰显大国风采,令各国刮目。  相似文献   

14.
《旅游纵览》2021,(1):154-157
本文在对无锡古运河文化带旅游进行品牌化解读的基础上,重点对古运河旅游品牌塑造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可采取的旅游品牌传播策略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塑造运河文化带旅游产品的形象,提升运河文化带的市场认知,擦亮运河"中华文明的金名片"探索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王淑姬 《黑龙江史志》2013,(11):276+286
"国家形象"是国家雄厚的无形资产,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大国"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丰富发展。本文以近现代"大国"内涵嬗变的研究为基础,探讨了服务于我国"大国形象"塑造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大国形象"塑造提供合适的教育并发挥更大实效。  相似文献   

16.
良好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已经成为旅游企业制胜的关键"DNA",本文以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为例,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对游客的目的地形象感知状况进行分析,旨在提出合理的旅游发展策略,为新乡南太行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术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论文运用传播学的内容分析法对美国华文网站的中国信息传播进行研究,从信息来源、信息类型、倾向性以及评论转载情况等方面梳理信息传播情况,分析了美国华文网站的舆论特征,并探讨了其在中国信息海外传播中的影响。本研究认为,美国华文网站是海外中文网络空间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华文媒体群,是中国境外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中文媒介。但其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本群体内部的同质化竞争和全球华文媒体间的竞争的挑战。同时,中国政治传播机制的完善,大大挤压了美国华文网站小道消息的生存空间。在中国对外传播不断透明化的情况下,美国华文网站对中国信息二次传播的作用也将受到影响。A  相似文献   

18.
在“直播+”背景下,旅游直播突破了时空界限,借以即时互动、沉浸式体验等特点成为旅游业相关主体共同认可的传播媒介,极大地影响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传播,本文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研究“直播+”背景下区域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传播,研究发现现阶段开封市旅游地形象内容呈现以宋文化为主题;旅游地形象传播主体以旅游景区为主;旅游地形象辐射范围国内强于国外。在互联网直播浪潮下,开封市应从形象丰富、渠道拓宽、团队建设和内容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开封市旅游地形象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小说集《呐喊》与《彷徨》中塑造了"五四"前后几代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他用独到的眼光和视角写到了一群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种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可分为三种: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如《药》中的夏瑜;投机取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如《头发的故事》和《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消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如《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端午节》中的方玄绰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作者通过塑造他们的形象,写出了"五四"前后的社会现实,寄予了启蒙者对革命启蒙的厚望。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7月12~13日,由安徽大学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主办,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史学月刊编辑部联合协办的第五届"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来自国内各地高校及科研机构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与新闻史研究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战时报刊与舆论动员"的主题,对战时报刊媒介话语与舆论动员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概述如下。一战时报刊与政府、国家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