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生俱来长着一张嘴,从呱呱坠地,到老死入土,其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个不教自会、无师自通的本领就是:吃。我们认其为人之天性,这在两千年前的老祖宗那里,已经告诉我们了。《礼记·礼运》:“钦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说得再简单明了不过。一个是吃,一个是性,是人之本能的两大核心和支柱。然而,诚如人类的性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动物性本能的问题,而是一种十分高级、十分丰富、十分深广和十分具有诱惑力的大幅射面的文化现象一样,人类的吃,如果我们把它单纯地看作是一种动物性生理本能的话,我们就大错特错了。它同样是一种十  相似文献   

2.
四赋赤水     
我似乎有割舍不断的贵州情绪,每每踏上这方水土,总能被它感动。这一次吸引我的是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那片因在长征中留下了神来之笔而闻名的地方──赤水。豪情篇 卧铺车开始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我知道我们已从重庆进入到了“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地界.而标志当然就是这种一上下翻飞“的感觉.记得几个月前我从黔东南去广西时。也是躺在这样一个卧铺车上当我的头不再撞击车顶时驾驶员就说了一句“终于到广西地界了”.其实。这次我们本来不必享受这样的“礼遇”,因为现在从重庆到赤水的车大都先走高速到沪州。再有两个小时到赤水,…  相似文献   

3.
眼神     
正这是几个月前的事了,不过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有趣的眼神。几个月前,别人送我一只小仓鼠。拿到仓鼠后我欣喜万分,立马给它盖了一个大豪宅:一个跑轮、一个饮水机、一个食物盒、一个滑梯、一个小房子和一个干净的盆子。刚开始,仓鼠的胆子很小,对周围很陌生,一点都不敢动。它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好像在对我说:"你是谁,干嘛看着我?我好害怕!"看着它害怕的眼神,我在它面前放了一些食物,这才慢慢地和我熟悉起来。可能是我给它的食物盒太高了,它总是吃着吃着就掉了进去,把我  相似文献   

4.
阿里的诱惑     
柴火 《旅游》2000,(8):18-20
西藏阿里出来快一年了,只字未写。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我未懂,我没有能够读懂西藏。1997年从罗布泊出来,我写了一本长篇报告文学,还编了一本大型画册,可谓收藏丰厚,那是因为我读懂了它。但西藏就不行了,尽管它带给我的震撼比罗布泊凶猛得多,但是我对它的感觉却只足以意会难以言传。我在《魂系罗布泊》一书的序言里表达过这样的感受:罗布泊、西藏,是我生命中无限渴望的两大情人。我像一个待嫁的少女,怀着无比的渴望、冲动、好奇、恐惧……不知道相拥的是怎样的一个男人。现在我能说出我的感觉了:罗布泊像一个外向型的男人…  相似文献   

5.
故乡在翠竹与松柏掩映的渭水源头的—个百户人的大村,似乎也勉强算得上一个小镇——我们小时,村中心有—个“官场”,一条不甚规则的小街,街两旁有几家店铺和斗行,每逢农历二、五、八,有集日,在僻远的山乡,在童年的我们的眼里,算得匕是热闹的大场面了。而每年农历二月二、四月八,在“官场”搭台唱大  相似文献   

6.
正一、永远的谜题数学的追求是人类精神中一种神圣的存在。它的结果——确定性知识的建立和应用,正是对这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的一种强有力的对抗。(1)数学是知识的"炼金术",它把人类从现实的经验世界中解放出来,从混杂不清、不甚可靠的感觉经验中,锻造出一个具有完全确定性的理想知识体系。经过两千年来特别是最近这三百多年的发展,数学和由数学支撑起来的科学已经深入到人类感觉经验无法触及的层面,我们依靠它可以获得  相似文献   

7.
找回真正的【香格里拉】○吉达香格里拉,一个美妙的名字,它给人一种安祥、平和、美丽、幸福的感觉,它自二战后便是流行一时的新名词,不少的大酒店、饭店等都以此为名。而长期以来人们并不知道真正的香格里拉在何处,只是从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纪实小说《失去的地...  相似文献   

8.
树之疡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4,(4):170-171
夜深人静的时候,只要细细聆听,就会感觉,树们很烦躁,很不安.我家楼下的那棵柏树,我确实不知它来自何处,但能体会它深深的无奈.我住五楼.一楼的前面有一个小环岛.小环岛上有一棵树.这是一棵树龄大约有几十年的樟树.我不知道它来自何方,但肯定不是从苗圃来.它独自在承担风雨.这是一棵很孤独的树.  相似文献   

9.
试论藏区部落习惯法的文化成因及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与人类共生的现象,“是一种最富有弹性的社会要素系统”①,就宏观而论,它可以大到与人类文明等量齐观;就微观而言,它可以小到一条规范、一种礼仪。我们所要讨论的藏区部落习惯法,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只不过它是大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藏区部落习惯法的形成和发展,是与藏区部落整个社会大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在这种大文化圈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质,对人格转型产生无形影响的潜性文化的一种。因此,我们研究藏区部落习惯法,就应该把它放在整个藏区社会大文化圈内进行剖析和审视。一、藏区部落社会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10.
来信邮箱thisismumu@yeah.net亲爱的木木:我认识了一个大我很多、有家、有孩子的人。那种一见钟情的感觉让我爱上他,我觉得我们是世  相似文献   

11.
满汉文化融合与“档案”词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犹如一个巨大的海洋,乃是融百川而后成汪洋。在数千年无数次多民族文化大融合中,距离我们最近、影响也较直观的是满汉文化的大融合。满族因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民族,同时又发源于我们所在的这方热土,因此,它对中华大文化的影响亦是我们极感兴趣而又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满汉文化融合是一个广阔的文化学课题。本文仅就这个大课题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说明。这个问题是历史界、文化界和档案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即满汉文化融合过程中“档案”一词的产生。“档案”一词的产生具有颇长的历史过程和很高的学术价值,它将…  相似文献   

12.
立波  战江  健民 《旅游纵览》2008,(7):72-72
<正>一个天公作美的日子,我和朋友们坐车出昌黎县城向东。车子行驶在沿海公路上,两侧是茂密的槐树林,偶有几株柳树、杨树间或其中。车速很快,两侧树木渐渐向后隐去。车继续前行,道路开始变得颠簸,海就在两侧的不远处,我忽然感觉我们已经渐渐远离了大陆,正行进在一个孤岛之上,心中不由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刺激。  相似文献   

13.
重庆变脸了     
《旅游》2005,(12):26-27
在重庆的每一天,都会有一种晕眩的感觉,老觉得自己处在一片“森林里”,太多的桥墩,太多的高楼大厦,都像是一棵棵树。有时,突然发觉,自己正站在几十层高楼的最顶上,同时,也站在几十层高楼的最底下。由大都会广场、万豪国际金融中心、重庆国贸中心、帝都广场、重庆世贸中心、重庆国际商务中心、纽约·纽约等摩天建筑群构成的重庆解放碑是一个迷人的地方。它是重庆的城市眼和商业文明橱窗:往下看是美女与棒棒同行的重庆,往中间看像香港,往天空看像纽约,有人引用建筑设计师埃利克森先生在解放碑的观后感:“真像纽约曼哈顿”。“几乎就在一夜之间,我们发现自己仿佛已经置身于一个异乡之城,那些恍如老照片中静默的风景眨眼间就被摩天楼、悄然划过城市上空的轻轨、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城市边缘的豪华别墅所取代。”一个重庆朋友如此感慨。  相似文献   

14.
赵焕军 《神州》2010,(2):1-1
斗转星移,不知不觉间我们告别了牛年,即将迎来虎虎生威的虎年。在2009年辞旧迎新之际,几场忽然降临北方各省的罕见大雪,让“年”的气息着实浓烈了起来。我们似乎隐约感觉到了龙腾虎跃的2010年新春的舞步正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5.
奥运之后"鸟巢"的营运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把"鸟巢"构思为一座公共雕塑、一个城市景观,人们能上上下下,约会,跳舞,做那些在西方城市不可能做的幻想之事这是为许多人而建的,它的设计是民主的,人们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彼此接触,在里面,你不会有好位置差位置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提到井冈山,人们很容易想到“革命胜地”、“红色旅游”这样的关键词,而忘了它还是美丽的罗霄山脉的一段。在井冈山行走时,一路遭遇的“意外”不时修正着我此前的种种观念,让我感到欣喜。同行的几个江西朋友也有相同的感觉,尽管他们已在井冈山生活多年。  相似文献   

17.
1962年秋,我从酒泉农村来到了省城兰州,跨进了甘肃师大的校门。眼前的一切都是崭新的:高大气派的校门,笔直平坦的柏油马路,挺拔伟岸的苍松翠柏,以及鳞次栉比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这一切都使我感觉一种全新的生活开始了。开学不久,几位老师在课堂上不约而同而且郑重其事地要求我们,要有一本工具书,最起码每人要有一本《新华字典》。老师们说,中文系的学生,没有一本字典、词典是说不过去的。不仅要拥有,随时翻检,而且要读它一两遍。拥有一本工具书的重要性我们理解,遇到生字、生词查字典也知道,但要“读字典”却是第一次听说,感觉很新鲜,印象也就特别深。自从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班上好多同学都陆续买了字典、词典,并且开始读起来,而我,心里却酸酸的。家里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挣不上一个工分,一个工分才值两三毛钱,哪有钱让我买字典!后来,学校开始评助学金,分甲、乙、丙三等。甲等每月3元,乙等2元,丙等1.5元。我评上了乙等助学金。第一次领到那珍贵的2元钱时,我毫不犹豫地去书店花了1.25元买了一本《新华字典》。这是我平生买的第一本工具书,也是最珍贵的一本。我把它放在枕边,当天晚上就读了起来。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可读字典跟读其他书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贵州的江水总像是心思很重,它极 富感情地喂养着沿岸的牲灵,汽 车一进入榕从公路,你就会在江水大U型拐弯处看到被环抱的村寨人家。江水绕着村寨、几叶扁舟依在榕树下,人和家犬跳下篷船沿坡路拾阶而上的情景,叫人总也看不够。 我们即将到达的村落是距从江县城几公里公路旁一个古老的村落──岜沙村。传说,古时苗族的祖先 尤被黄帝打败、就率苗人一路南下,散居在现今的湖南、江西、贵州等地,岜沙村的苗民就是其中的一支。 汽车还没到达目的地,就看到林边有十来个装束奇异的人,车上的老乡告诉我,这就是岜沙的苗人。 — —这就是岂…  相似文献   

19.
一、“众手修志”的成因与弊端中国的传统方志编修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间歇性修志。虽然修志是一项文化传统,却绝不是一项文化制度和文化事业。志书大体上是隔几十年一修(时间实际上也并不固定),临要修志,才设馆设局,采集资料,有点急时抱佛脚的味道。这样的修志因时间的大跨度和资料积累的缺乏,往往沦为对历史的抢救行为,而不是自觉的历史积累的结果。在这样的志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某些历史时期是大段大段的空白,它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粗糙的历史框架。二是官修。修志是政府的一项天职,它或是由于中央政府修国史或修一统志而…  相似文献   

20.
在陕北插队时,不认识史铁生,我们不在一个县。我回北京几年后,读了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想起我那细细春雨中的朦胧山庄,与他那种细腻深沉的插队感觉产生共鸣。就此知道我们陕北知青里,出了一位好作家。后来相识,渐渐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