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为我国佛教大发展时期,佛教在我国各地发展迅猛。凉州地区由于特殊地理交通位置,佛教在这一时期也迅速发展起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一时期凉州佛教发展兴盛的原因作一探析,希望对这一时期佛教为何迅速发展全中国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2.
五凉佛教及其东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凉佛教及其东传陆庆夫大同云冈石窟与洛阳龙门石窟皆为元魏所开,至今垂千五百年有零,而遗迹犹存,气象宛在。拓跋氏当初兴佛之盛,由此可以想见。然而追本溯源,北魏佛教的兴起当与十六国时期凉州地区佛教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对此,《魏书·释老志》写道:凉州自张轨...  相似文献   

3.
前凉张天锡时期的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凉张天锡时期的佛教杜斗城前凉是十六国早期建立在河西地区的一个政权。其奠基者为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张轨。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张轨提出到凉州任职,晋惠帝授其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张轨即带家人离京赴任。公元314年,张轨病卒。晋愍帝以其子张为都督凉州...  相似文献   

4.
卢冬 《陇右文博》2005,(1):68-74
甘肃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和重要基地之一。三秦五凉和南北朝时期,甘肃相对稳定,丝路交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佛教和西域化艺术首先在凉州和陇右生根开花,再传播到全国,使中西交流达到顶峰,丝绸之路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和昌盛。十六国以来,历代竟相兴建寺塔,凿窟造像。莫高窟、马蹄寺、天梯山、炳灵寺和麦积山等,都是当时最名的禅林圣地。  相似文献   

5.
道安的《凉土异经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土异经录》是道安对当时译于凉州,但译人缺失,无法考定的汉文佛籍所做的编目。此《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全面的关于“凉土异经”的目录,对研究凉州佛教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七 五凉的迁徙人口 陇上黄河之西,祁连山下,西晋承汉魏之后,建置凉州。十六国时期,五凉迭居其地。凉州治所本在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皆相继以之为都城。南凉于姑臧之外,且曾都于廉川(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南),乐都(今青海省乐都县)和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北凉亦曾  相似文献   

7.
凉州历史文化源渊流长,是丝绸之路的重镇,蜚声中外,举世瞩目。为了继承、发扬凉州文化的优良传统,武威地区于1992年9月13日成立了武威五凉文化研究会,聘请省内外有关领导、专家教授担任顾问。该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古代西北地区佛教研究较多,成果颇丰.民国时期,距今虽然很近,但人们却往往不太关注,典型例子就是心道与凉州地区佛教的关系.曾经极度繁盛的凉州佛教民国时期已趋于衰落,这种状况因心道在凉州弘法才得以好转,当地佛教迎来了短暂复兴.心道在凉州地区的弘法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佛教向近代佛教转变,是民国时期佛教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后。佛教传人中国。凉州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是佛教传人中国较早且发展迅速的地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商贾、僧人等驻足其间。推动了凉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佛教的发展。竺法护、昙无谶、鸠摩罗什、玄奘等一批中外高僧曾在这里弘扬佛法、翻译佛经。凉州本土也造就了许多佛教高僧,如竺佛念、释智严、释宝云等,他们东来西去,  相似文献   

10.
北魏佛教受凉州佛教及其它十六国佛教影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文成帝复兴佛法直到北魏灭亡,佛教持续兴盛.以云冈、龙门等为代表的大量石窟寺的营建,以及其它佛教遗存都是北魏佛教发展和兴盛的实证.泰州一带,麦积山石窟也开始大量开凿,终成为陇右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寺,也成为陇右佛教的中心.史料中高僧的活动、地方官员的奉佛以及佛教势力的增长等,都表现出秦州佛教的发达,并且与麦积山石窟的开凿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阳信地处山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腹地中心地带,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发展。近年来,阳信及周边地区多有发现南北朝时期该地区佛教信众出资供养的石雕或金铜造像,其中不乏曲阳系统的石雕造像。东魏武定五年张显珍造像具有典型的曲阳系统造像风格,对研究阳信乃至山东地区的佛教发展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武威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厚的文化积绽。在进行文化建设中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工作要做,我以为有一点是应当认真做的,这就是学术研究。也就是说,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武威的历史文化进行认真的探索,挖掘真实的内涵,还历史以真实的面目。那么,研究什么呢?研究对象就是“凉州文化”。我在这里提出“凉州文化”这个概念,我想可以用这个概念代替过去有关武威历史文化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天马文化”等,因为这些概念只能概括武威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或者一个时期,而且还和别的地方文化有交叉,比如“五凉文化”就不仅是武威,武威充其量只是四凉,“西夏文化”更不以武威为中心。它们都只是某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说的凉州文化,大致指从汉武帝设置河西郡或者从“张蹇凿空”、开拓丝绸之路以后,直到清代中叶“凉州复兴”这一长达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产生在武威地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这其中有几个突出的要点应当着力把握和研究:第一,西汉后期至东汉时期,我们称之为“天马”时期,这一时期武威的繁荣,由于文献的不足,研究得还不够。第二,四凉(前、后、南、北)时期,武威是西北地区政治文化中心,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先生说凉州是中古时期(公元二世纪到公元七世纪)具有...  相似文献   

13.
程爱民 《丝绸之路》2013,(16):18-19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自古就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于咽喉"的重要地位,随着汉朝开辟河西四郡,武威逐渐成为河西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凉州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是外来文化进入内地、中原文化向外传播的必由之地,也是吸纳多种文化的最前沿阵地。大量的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物品由此涌入,往来的商旅与使团中又夹杂着佛教徒,无形中又把公元前5世纪诞生于印度的佛教传播进来,由此使凉州成为佛教东传的必由之路和佛教的第二故乡,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佛教到隋唐时期其发展进入一个高峰期,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达到新阶段,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论述隋唐佛教兴盛的原因,主要分析了佛教在隋唐时期兴盛的成就表现及特点,以揭示隋唐时期佛教的兴盛状态及其与本土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可知,公元1世纪至3世纪初(即东汉时代)西域佛教进入广泛传播时期。佛教何时传入龟兹,史料没有明确记载。龟兹佛教自公元3世纪中叶开始进入兴盛阶段,这从西晋太康五年(284)竺法护在敦煌得到龟兹佛教译文可知。当时龟兹地区大、小乘佛教并行,而以小乘佛教为主。公元4世纪中叶以后,大乘佛教在龟兹地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一直延续到公元13世纪,龟兹佛教文明才毁于一炬,最终成为一种文化遗迹。  相似文献   

16.
史轲 《丝绸之路》2010,(2):24-27
甘肃是中国石窟艺术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地处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石窟的开凿较省内其他地区偏晚,始于北魏末年,发展于隋唐阶段,兴盛于明清时期。其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受到了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毗邻地区佛教艺术的影响,且区域内呈现出不平衡的地区分布特征,明清时期这种局面得以改变,并最终形成以儒、释、道三教为核心的多神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17.
晚唐政府对河西东部地区的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历史研究》2007,(4):27-41
咸通四年,唐政府设置凉州节度,以统凉、洮等六州之地。凉州节度设置之初,唐政府多以朔方节度使兼领凉州节度。此后,随着河西地区形势的变化,唐政府将凉州节度的建制改为河西都防御,并最终易名为河西节度,其主要辖区也由陇右调整至河西东部地区,而唐政府通过凉州节度对其调整后的辖区进行了切实的管理。朔方节度虽一度不再兼领凉州节度,但其在晚唐时期仍频繁参与河西东部地区事务,反映出唐政府经营河西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21,(10)
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艺术既有几千年所逐渐形成的深厚传统,又具有丰富的多民族特色,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艺术也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早期,新疆鄯善地区的佛教艺术具有较多犍陀罗影响,而龟兹艺术却明显富有了龟兹特色,并影响到了周边地区。甘肃河西地区十六国时期出现了凉州样式,进入内地后,魏晋南北朝有了以艺术家戴逵父子、  相似文献   

19.
今日武威     
今日武威武威地区行署专员杨兴昌武威,古称凉州,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冲。汉武帝派霍去病征河西获大胜,为表彰其“军功武威”,因以为名。它曾因前凉、后凉设都而闻名天下,也以其“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理位置著名于世。这里自古...  相似文献   

20.
论丝路重镇凉州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唐之际,凉州是我国西北地区仅次于长安的最大古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以后历为郡、州、府治。它还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凉州词(曲)、西凉乐、西凉伎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之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河西军政中心和区域性古都、商贸经济和交通网络中心、文化整合和民族汇聚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