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妮·魏特琳(Minnie Vautrin),1886年9月27日生于美国伊利诺州司考尔镇,家中世代务农。6岁那年,其母去世。魏特琳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与田间劳动。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读书求学的兴趣。由于她出生贫苦,常靠打工维持学业,深知求学之艰难,因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魏特琳先进入伊利诺师范学校,毕业后靠打工积攒了学费,1903年又考入伊利诺州立大学学习。4年后毕业,做了一段时间的中学教师。不久,她又考入位于香槟城的伊利诺大学攻读教育学,仍是边打工边学习,直至191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由于美…  相似文献   

2.
德国商行礼和洋行的工程师克里斯卿·克罗格1936至1938年在南京生活、工作。日军攻占南京屠杀军民之际,他留在南京,协助约翰·拉贝管理安全区,尽力保护难民;同时,对恐怖笼罩下的状况作了长篇详细的记录。他的这些证词真实记述了日军屠杀、强奸、掳掠、焚烧等暴行,其中一些片段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检方证据宣读。虽然在1939年1月离开后未能再踏上中国的土地,但他对这个国度一往情深,对南京大屠杀期间遭受的苦难铭记于心,并在南京大屠杀50周年前夕,重新整理当年的目击证词,寄给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至14日,“纪念魏特琳逝世60周年暨南京大屠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港台及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等地80余名代表汇聚南京师范大学,通过举办学术研讨活动来纪念这位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挺身保护和救济成千上万名南京妇孺难民的美国友人。这次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和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联合主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美国日本侵华浩劫纪念馆、旅日华侨中日友好促进会等单位团体对本次会议也给予了积极协助。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我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翻阅了钮先铭先生的《还俗记》,其中记述了日军在南京幕府山大屠杀的许多细节,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 钮先铭先生当时是中方守军教导总队工兵营的营长,驻守光华门,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2日傍晚,他从鼓楼营部到富贵山掩蔽部总部去晋见团长杨厚采上校。他说,他得知“总退却”的事,是杨团长“候一群其他军官退出了他的办公室以后,才告诉我……总退却”的事的。  相似文献   

5.
1994年11月18日,《遵义晚报》第二版影视栏目登载一则题为“《南京大屠杀》赴日本挑演员——应征者甚众,剧组难定夺”的短消息。报纸发出后约一个礼拜,报社总编办公室收到一位读者名叫张学明的来信。我拆信一看,原来他是谈对这部影片导演及剧组去日本挑选演员一事的一些看法。《南京大屠杀》影片于1993年11月在南京开拍,1995年春关机,将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期间公映。为挑选饰侵华日军南京战区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等人的演员,导演别出匠心地到日本挑选演员,他对此持异议。他说:“中国人口众多,又有好几家电影制片厂,难道在中国挑…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屠杀目击记[编者按]今年是日本为全面侵华而发动的“七·七事变”60周年。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右翼势力掀起阵阵浊浪,矢口否认侵略罪行,否认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种种令人发指的残暴行径。为了纪念这一不能忘却的日子,为了驳斥日本右翼势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本右翼人士在否定日本侵华史、否定南京大屠杀史时一个极重要的方式,就是连年参拜供奉着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众多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其中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的甲级战犯松井石根,是一个在华活动多年的日本军国主义重要头目,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担任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指挥数十万日军进攻上海和南京,在19...  相似文献   

8.
1937年“八一三”,日寇进攻上海,掀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引发了我国全民族的八年抗战。当时我在陆军103师613团任排长(103师是由贵州25军王家烈的第1师改编的)。8月底由湖北罗田奉命,在广济武穴乘轮船到江苏镇江,登陆后车运武进(今常州市),徒步至江阴,归入“长江下游江防总司令”刘兴的战斗序列,担任常熟福山镇(不含)、八圩港(今张家港)、十二圩港之线长江南岸的江防守备。在二月余的守备中,虽然遭到日海。空军的狂轰滥炸,但并未发生陆上战斗。11月,日寇分由杭州湾金山卫及常熟的例河口登陆,正面的大场阵地被突破,上海守…  相似文献   

9.
南京大屠杀原因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大屠杀原因探索孙宅巍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即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原因。事出皆有因,世上不存在没有原因的事件。对此,比较完整的探讨,应回答下列问题,即: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屠杀中国同胞?这场大屠杀为什么发生在南京,而不是别处?...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屠杀前夕南京人口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连红 《民国档案》2004,(3):127-13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右派学一直在南京大屠杀的人数问题上大做章,其中一个特别具有煽动和迷惑性的论点就是,南京沦陷前夕南京居民只有20万,加上5万的守城部队,“怎么会有30万人被杀呢?”日本右派学“20万说”的“根据”究竟为何?南京沦陷之前究竟还有多少人留在南京?对南京沦陷之前南京人口数字问题的解读为何大相径庭?本认为,日本右派学在论述“战前南京人口”时,在史料的选择上,他们只采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史料,而摒弃对已不利的一切史料;在论述过程中,他们经常不断置换南京市人口与南京城区人口、南京城区常住人口与南京城内人口等不同概念;在论述立场方面,则一直试图压低战前南京人口数字,以说明屠杀“30万”之不可能。日本右派学对南京战前人口问题的偏向诠释与解读,将不利于两国民众对战争仇恨的化解与共同历史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1937年12月,南京沧陷之际,一些外籍人士组成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并会同南京国际红十字会设立了难民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保护了2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难民逃过侵华日军的屠刀,被难民们称为"活佛"。提起这些可敬的"中国之友"许多人都会想到拉贝、华群(女)诸人,其实还有一位费吴生,有关报道大多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12.
南京大屠杀,是本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在其侵华战争初期一手制造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血腥大修案。它在当时就被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长期以来,由于对整个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比较薄弱,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法看南京大屠杀〔日〕新美隆引言有关国际法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所做的评价,在从1948年11月4日至12日进行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东京审判)的判决书中有详细记述,裁决谷寿夫等人的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战犯审判军事法庭的判决也有案可稽。《旧金山...  相似文献   

14.
脱胎于1988年老电影《避难》的《金陵十三钗》因为置入南京大屠杀的背景而带有了截然不同的意味。虽然评论一部电影的维度几乎是无限多元的,似对中国观众来说,南京大屠杀就像一道空前沉重的苦难之碑横亘于前,  相似文献   

15.
我于1957年秋从家乡扬州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从那时起,至今在南京已经生活了整整40年。南京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总想为南京做点什么。 古都南京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成为一片血染的土地。在1937年12月开始的举世瞩目的血腥屠杀中,30万以上同胞惨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历史使我选择了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 我国对南京大屠杀的系统研究,最早系由南京大学历史系高兴祖教授于60年代初开始进行;1979年,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一书。1983年,南京市政府成立了由省、市有关方面和驻宁部队代表参加的编写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班子。我奉派代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参加。该写作  相似文献   

16.
1937年12月发生的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制造的一起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在这次事件期间,曾有20余住外国人士留守南京,并组织有“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后改称“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和国际红十字南京分会等团体。这些外国人士在保护和救济南京难民的同时,耳闻目睹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全过程。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曾将他们所知的日军在安全区内的暴行逐日记载下来,并  相似文献   

17.
58年前的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之日起,进行了持续月余的血腥大屠杀。这一空前绝后、举世震惊的大屠杀的魁首,是为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及第六师团长谷寿夫。  相似文献   

18.
19.
一、开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1983年6月,我从党政机关“归队”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做研究工作。刚刚“归队”,个人的研究方向漫无目标,只是大致确定了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研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在学术研究的十字路口,把“终身”许诺给南京大屠杀研究的神圣事业。这年秋,南京市政府鉴于日本少数右翼势力不断否定南京大屠...  相似文献   

20.
德国档案中的南京大屠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生 《抗日战争研究》2005,12(4):147-153
德国外交部政治档案(另有少量联邦政府档案)是近年来发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重要的第三方档案资料。上世纪90年代初,部分内容经编译后发表在《抗日战争研究》上,后收录在中央档案馆等单位合编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第12卷《南京大屠杀》中。后来,日本学也发现一些相关资料。最近,我们又发现一些新的资料。这些资料,对深化南京大屠杀研究,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