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韦正 《南方文物》2005,(4):72-75
长江中下游、闽广地区西起巫山、云贵高原东缘,北临长江北岸,东、南两面直达大海,属于我国第三级阶地,为丘陵与平原交错地貌。江南丘陵、罗霄山、武夷山、南岭将这个地理范围分为长江下游平原、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两广和福建丘陵山地五个大的地理单元,长江、湘江、赣江、闽江、珠江是其中最主要的河流,除闽江以外,其他四条大河和它们的支流都有良好的通航性。  相似文献   

2.
从赣江中游的樟树溯袁水而上至萍乡,再顺渌水而下到达湖南醴陵,经渌口与湘江连接,这是清代江西与湖南之间重要的商业路线。太平天国时期,由于长江水运阻塞,这条通道的过境商品数量快速增长,成为西南地区连接东部的主要通道;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随着长江运道的恢复,这条商路的过境商品贸易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3.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的长江南岸,北与湖北、安徽隔江相望,东临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是我国东南大三角腹地。其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众多河流从东、西、南三面山区流向中部、北部,形成以鄱阳湖为中心自南往北的五大向心水系,直入鄱阳湖,最后汇人长江。五大水系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与鄱阳湖流域的地造天合,便形成了著名的“赣鄱平原”。在这里,低矮丘陵与盆地交错,湖泊与水网相连,自古就是人类生栖繁衍的好地方。江西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就主要活动在这里。江西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与研究工作,自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起…  相似文献   

4.
<正>宜春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西与湖南相接,北与湖北相望,南延罗霄山脉,地处长江、赣江、湘江三条大河之间,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驻地,是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第一次战略进攻(转移)的主要区域,是湘鄂赣苏区的核心地域,也是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南方地区,概而言之系指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科学的称谓应大体包括北纬33度以南直至南海诸岛。长江气势浩荡,呼啸奔腾6300公里,流经十余个省市。其上游水急滩多,中游曲流回旋,下游江宽水深,汇入东海;长江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戈江和黄浦江等支流,中游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是我国两大著名的淡水湖,长江的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公里。除长江水系外,南方地区尚有钱塘江、闽江、珠江、怒江、澜沧江等水系。这一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山川秀丽,物产丰饶。与北方相比,南方河湖密布,水源丰…  相似文献   

6.
<正>湖南东、西、南三面为山脉环绕:东面为幕阜山、九岭山和罗霄山脉,南面为南岭山系,西面为武陵山脉;北面为洞庭湖平原(通过华容隆起与湖北分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湖南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雪峰山脉,将湖南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面为湘江和资水流域,西面为沅水和澧水流域(图一)。湖南这种独特的地形特点对湖南历史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堆子岭化以湖南湘潭县堆子岭遗址为代表,是湘江流域新石器化谱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堆子岭化以红陶系为主要特征,纹饰复杂,器形以三足器为主,另有圜底器与圈足器。该化可分四期,各期有相应的承袭关系及自身特点。从其特征及源流分析,堆子岭化的来源既有本土因素,也有外来因素。洞庭湖区及汉东皖西南地区的史前化均对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堆子岭化的消失与整个长江中游的史前化变迁有关。  相似文献   

8.
千古一渠——兴安灵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渠,又称零渠、秦凿渠,明清时称陡河,民国年间称湘桂运河。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由于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从而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自秦代至民国两千余年来,成了岭南和中原交通要道。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带状的关中平原南面,一座东西连绵千余里的山脉是它的天然屏障。从地图上看,在中国版图的腹心,一座山脉东西横亘,划分了南北。这座山脉叫秦岭,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一山分南北,南北两重天。山南,归属长江流域;山北,孕育黄土文明。自古以来,秦岭就是我国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0.
<正>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建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灵渠把属长江水系的湘江与属珠江水系的漓江,神奇而巧妙地沟通在一起,从而使岭南与中原地区紧密相连。灵渠的开通对秦始皇最终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0年来,灵渠对中原与岭南文化、经济、贸易的交流与人员的往来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灵渠虽小,却是三楚两粤的咽喉要道,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存遗迹,  相似文献   

11.
萍乡位于江西省最西部,东距省城南昌294公里,西距湖南省城长沙130公里。萍乡中部高东西部较低,因地理特殊,萍乡的水向东西两个不同方向流去。东部的水系汇入袁水向东流入赣江,西部的水系汇入萍水、草水向西流入湖南湘江。  相似文献   

12.
研究长江江流的清浊变化是了解历史时期长江含沙量情况的一个较好视角。根据现存历史文献资料,本文认为,历史时期长江干流出现过九次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清浊变化,汉水、湘江、赣江、嘉陵江、乌江、岷江等主要支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清浊变迁,而人类活动和气候变迁可能是造成清浊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华遗产》2014,(11):8-13
摊开中国地图,只见山脉纵横、河流蜿蜒,纠结交织,构成了华夏大地的骨骼与血脉。中国地势的总体特征为西高东低。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地形呈三级阶梯状逐级降低。从北到南横亘着天山山脉一阴山山脉、昆仑山脉一秦岭、南岭;在弧形的喜马拉雅山以内,从西到东又绵延着横断山脉、祁连山脉、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脉一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其间,以黑龙江、黄河、长江、准河、珠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为主干的水系遍布大陆。这样的山川形势和地理格局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怎样的影响?本刊特邀几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者对此进行评点。  相似文献   

14.
江汉平原出土大量商时期的青铜器,其中二里冈时期的青铜器集中出自盘龙城及其附近,指示出商人兴建盘龙城的目的应是控制长江沿岸地区而非占据江汉平原。江汉平原出土的殷墟时期的青铜器表明商文化对这一地区仍有影响,这些铜器大致呈线性分布,与二里冈文化南下的路线一致。长江以南的一些文化因素也于此时进入江汉平原的南部。湘江流域出土的商式青铜器可能由中原经江汉平原传入,但大量以动物造型的铜器为主的地方型铜器可能产于当地,它们代表了湘江流域的一支地方性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史前古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长江流域现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一)长江中游的史前城址长江中游现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主要有湖南澧县城头山、湖北石首市走马岭、江陵阴湘城、荆门马家垸、天门石家河等。据报道湖南澧县鸡叫城,也是一座史前古城。据悉,长江中游地区现已发现的史前城址还有四、五座[1]...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爱好者心目中的荆州这一地理概念,应该从汉朝说起。东汉将天下分为十三州,荆州是其中之一。当时的荆州地域广大,包括了今天湖北、湖南大部,以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分。从水系上看,这是一片位于长江中游的大地,多河流、湖泊和肥沃的平原。而今天所谓的荆州是湖北省中南部的一座城市,回溯到三国时期,这里叫做江陵。是古代的一处重要  相似文献   

17.
案发的地点及由来洞庭湖西部的子湖──大通湖,是这起民国湘鄂两省间的水利纠纷案发生之地。大通湖当时的面积为330平方公里,占整个洞庭湖面积的1/3。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洞庭湖的地理情况。洞庭湖原为我国第一大淡水猢,南钢湖南境内的湘。资、沅、澧四水,北接湖北境内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日之流。洞庭湖接纳这些水系的水后,再从岳阳城陵矾汇入长江,因而整个洞庭湖对调节长江水位,以及蓄洪和分洪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素有命湖之称。再说案发的大通湖,其蓄水量可达17多亿立方米,因此,假若大通湖不能蓄洪,其可容之水量…  相似文献   

18.
张弛 《南方文物》2006,(2):38-46,36,47
中国南方地区北接黄河流域,南连东南亚,处于东亚的中心部位。这里地域辽阔,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云贵高原,东部有南岭横亘其间,将整个区域分隔为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三个大的自然地理单元。而南岭又是南方地区的气候分界线和敏感带。因此使得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但气  相似文献   

19.
汉代岭南类型陶灶以带有前出地台、有底为显著特征,平面以长方形或梯形为主,主要流行于岭南地区,出现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以后,是受到汉文化影响而出现的。从时代、形制上看,不排除其受到徐州地区陶灶影响的可能。岭南类型陶灶在东汉时期传播到了邻近的湖南地区,其中平面为舟形的陶灶在六朝时沿北江、赣江传播到了江西地区。岭南类型陶灶基本上沿西江、桂江、漓江、湘江及北江这些主要河流分布,而这些河流正是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之间的主要交通要道。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河流众多,水系庞大,皆东西流向,而水系之间又有分水岭相隔。但古代各天然河道冲积平原之间,有许多相互交错的港汉湖泊,可以南北开凿运河,沟通各水系及天然河道之间的联系,如在今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境内的运河工程就是充分利用其地理环境而开凿的。公元七世纪初,隋代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北达涿郡(今北京)。沟通了长江、黄河、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