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育瑄 《江淮文史》2012,(3):102-110
1979年以前的20年里.我一直在黑龙江工作,从事新闻报道和报纸采编。1979年夏天.我被调入安徽日报社文艺部.担任副刊编辑,同时也作为文化记者.写一些文化消息和文艺通讯。那时,《安徽日报》在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后,正处于整顿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三·一八」南通惨案的前前后后□江苏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被国民党“接收”了的南通城里,中共秘密党组织领导革命、进步文化人士,利用报纸副刊和进步文艺社团,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介绍和传播解放区的歌曲和戏剧,揭露国民政府的黑暗和...  相似文献   

3.
作为独立于中国文学之外的新加坡华文文学 (以下简称新华文学 ) ,在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社会中 ,在经历多次起伏、迂回曲折的发展后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地域色彩 ,并成为其国家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华文学的发展 ,离不开当地报章文艺副刊和文艺期刊的培育 ,它们在传播新华文学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报章副刊 ,更是文学创作者不可或缺的发表园地。新加坡的报章文艺副刊 ,一向都是文坛的重镇 ,而文艺副刊又多集中在以《南洋商报》为首的四家华文日报上。1《南洋商报》刊出的纯文艺副刊有三种 :《新年代》、《星期…  相似文献   

4.
陶新艳 《文史博览》2013,(6):65-66,69
在中国报刊史上,副刊源远流长。在现代报纸的四大要件中,副刊依然占据一席之地。从内容上分,有文艺性副刊、综合性副刊;从版式上分,有专版型副刊、专刊(周刊)型副刊。因此报纸的副刊编辑在编辑工作中应重文化性,不可忽视新闻性;重多样性,不可忽视个性;重趣味性,不可忽视知识性。  相似文献   

5.
副刊,一般指报纸上专门登载文艺作品、消闲文字或有关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 我国报纸的副刊,发韧于19世纪末期,至本世纪30年代,一些有名的大报如《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益世报》等,都同时附有十几种副刊。副刊的内容设置,除专门的文艺性副刊外,还有大量政治、经济、工  相似文献   

6.
五1956年7月,《人民日报》改版,扩大版面,增加报道内容,并且在第八版上恢复副刊,副刊没有刊名,人们就称之为“八版”。我奉命担任八版主编。虽然上海解放前我曾经在地下党领导的《联合晚报》编过几个月的副刊《夕拾》,又因中学时代就开始向上海的报纸副刊投稿,对报纸副刊似乎尚不陌生。但是彼一时此一时也,要编《人民日报》副刊,不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幸而得到许多老中青作家的支持,出谋划策,提供稿件;当时受党中央委托主管报纸工作的胡乔木同志两次来文艺部作具体的指导,出了不少主意;加上文艺部的主要负责人林淡秋和袁水拍两位又都编过…  相似文献   

7.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09──1949的四十年间,贵州出版的各种期刊共322种(抗战胜利以前227种,抗战胜利以后95种),新闻从业人员三百余人。其中综合性的仅15种,占全部出版期刊的4%左右,而真正属纯文艺的除《离骚》杂志外寥寥无几。贵阳为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第一次出现的文艺刊物为《惊蛰)}和《劲草》这两个文艺副刊。惊蛰》是1931年冬在贵州妇女抗日救国团成立期间,由尹素坚,严金秋在《新黔日报》上创办的一个文艺副刊,每周刊出一期。后《惊蛰》改名为《芒种》。《劲草》是1933——1934年由达德女小青年教师何治华…  相似文献   

8.
孙伏园(1894—1966)是以其文名和主编报纸副刊为人所知的。上世纪20年代初,他一面主编《晨报副刊》,一面在北京大学国文系听课,以后又主编《京报副刊》和武汉《中央日报》副刊,他还曾参与发起创办和编辑《语丝》周刊。由于长期成功编辑副刊,他获得了"副  相似文献   

9.
东北沦陷初期,日伪当局通过弘报处,关东军司令部的两个机构及所谓《出版法》,来加强对东北人民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统治,凡具有民族意识的期刊,一律查禁,对革命的、抗日的、具有民主思想的著作,更是严禁的对象。这一时期,为扩大革命文艺宣传阵地,党领导的抗日文化活动,通过进步文艺期刊的形式,发表了大量直观生动、振奋人心的诗歌、漫画、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唤起了广大同胞的觉悟。这些期刊中,以《夜哨》、《文艺》、《芜田》3个文艺副刊及《大北新画报》最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创办整版副刊 毛泽东主席很重视《解放日报》的副刊。报纸创刊前,毛泽东与博古商量调著名女作家丁玲任文艺栏主编。1941年5月16日至9月15  相似文献   

11.
唐明 《世纪》2022,(4):86-89
<正>著名历史学家黎澍先生(1912—1988)是我父亲唐振常先生(1922—2002)最尊重也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们于1943年底认识,至1988年底黎澍逝世,交往达45年。记者与主笔编辑1943年11月间,黎澍到重庆,准备担任《华西晚报》主笔,兼为《华西日报》编文艺副刊。12月底,黎澍到成都正式上任。父亲为这两家报纸的副刊写稿而和黎澍多所往还,又因一些他们共同的朋友的关系,更趋熟悉。父亲常去他们的住处五世同堂街谈天,也常一起坐茶馆,吃小吃。  相似文献   

12.
<正>东北沦陷初期,日伪当局通过弘报处,关东军司令部的两个机构及所谓《出版法》,来加强对东北人民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统治,凡具有民族意识的期刊,一律查禁,对革命的、抗日的、具有民主思想的著作,更是严禁的对象。这一时期,为扩大革命文艺宣传阵地,党领导的抗日文化活动,通过进步文艺期刊的形式,发表了大量直观生动、振奋人心的诗歌、漫画、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唤起了广大同胞的觉悟。这些期刊中,以《夜哨》、《文艺》、《芜田》3个文艺副刊及《大北新画报》最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忆田汉先生     
雁城聆教诲,矢志勤笔耕长沙“文夕大火”后,湖南省政府迁往耒阳,不少机关、工厂、报社迁到衡阳,出现了衡阳历史上的繁荣景象,一些文艺机构,如军委会政治部抗宣队、电影放映队、育英儿童抗敌工作团均汇集衡阳,《正中日报》、《大刚报》相继迁衡出版,一时抗日文化空前活跃。当时,我避乱衡阳,经友人介绍,被《正中日报》聘为副刊编辑兼记者。我在副刊上辟《随想随写》专  相似文献   

14.
建国前的报纸,很注重副刊。因为在当时统治下,没有真正的舆论,那些专电要闻,无非丧权失地,使人太气闷了,倒不如那副刊上,有俏皮话,有隽永的小品,有新奇的瀛谈,有连续登载的长篇小说,读起来比较爽快。副刊最能吸引人的,  相似文献   

15.
上海沦陷后的1939年的夏天,杨刚来到香港。杨刚原名杨缤,1928年的中共秘密党员,北平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北方“左联”的发起人和组织者,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她在上海“左联”工作过,被称为“敢于冲破国民党文化禁区,显示出一种解放精神的革命现实主义女作家”。抗战爆发后,她奔赴武汉、南京、上海,从事抗战救亡的宣传工作。也正是这个时候,她接到了燕京大学同学、在香港《大公报》负责“文艺副刊”的萧乾的电报,说他将去英国,要她即刻来香港接替他负责的《大公报》“文艺副刊”。杨刚送走萧乾后,很快…  相似文献   

16.
张军锋 《百年潮》2022,(10):28-39
<正>2002年,在拍摄文献纪录片《晴朗的天》期间,笔者采访了当时还健在的30多位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与会者和知情人,本文根据访谈影像整理而成,内容经受访人审阅同意。《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过程回顾(黎辛,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编辑)问:文艺座谈会开会期间副刊发过一些报道吗?答:没有发任何报道。文艺座谈会开幕,《解放日报》没有发消息,闭幕也没有发消息。对这个会议毛主席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17.
刘仁文 《名人传记》2022,(10):69-73
认识法学家刘仁文先生有很多年了,当时我正在一家报纸编副刊,时常跟刘仁文先生约稿。他像一位老到的民国笔杆子,既给评论版写评论,也给副刊版写随笔,笔锋变化多端,常有惊人之语。我在报社服务七八年后离开,之后和刘仁文先生就少有联系了。  相似文献   

18.
我是赵宗复的学生,1946年在太原克难中学工作,有时在太原报纸的副刊上写点不满现实、发抒个人情感的短文.这些短文,  相似文献   

19.
黔籍作家、翻译家谢六逸与蹇先艾、张梦麟等人于1938年在贵阳成立了“每周文艺社”,并创办了《每周文艺》副刊,在抗战时期集结了多位回迁贵州的黔籍作家,密切配合抗战宣传、针砭时事,一时成为贵州宣传抗战的重要阵地之一.只存在一年、只发行了十一期的《每周文艺》在宣传抗战的同时,用心办刊,对于提携后辈、提倡和净化大后方的文艺空气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46年,我在汉口统一街一个叫“辅仁”的教会小学读书,课余喜欢到交通路的书店看书,在街头看报。当时报纸不少,其中有一张《武汉日报》,它只有一个文艺副刊“鹦鹉洲”是我喜欢看的。第二年,我来到宜昌,不久就失学了。仍然喜欢在书店看书,在街头看报,居然发现宜昌也有一家《武汉日报》,是汉口《武汉日报》的分社。一天,在报上看到一则广告,说“本报排字房招考‘练习生”’。我走进去了。里面的人让我用毛笔写了一篇自传,录取了,从此走进了排字工人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