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精粹     
《史学史研究》2012,(2):127-128
戴晋新:《班固的史学史论述与史学史意识》(《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1期)史学史的研究近年来已从文本与思想的讨论深掘到意识层面的探索,历史意识、史学意识乃至史学史意识都成为探讨的课题。对完成重要著作的史家而言,作品即思想的表现,常蕴含了他的史学史意识在其中,研究者经由史学史意识的分析,往往更能了解  相似文献   

2.
1992年7月,繁峙县工人在县城南1公里处的杏园村西施工时,掘到一座砖室券顶墓,内有已朽的木棺一具和几截骨骸。随葬品有常州制造的方形铜镜一面,瓷碗数件,铜钱数枚,均已下落不明。唯剩冯氏砖志一方,长宽各33厘米,厚5厘米,内有志铭10行,满行11字,楷书(见图)。铭文为: 维大宋政和六年岁次丙申四月甲子朔初十日癸酉,曾祖圮,赠太师,秦国公。祖祁,赠司徒,守太尉。父惠国,故任朝□大夫、知岳州。男宋伟,今扶□母太君冯氏□灵,权攒河东路代州繁峙县武周乡故城村西南平原,地去县二里。墓之铭记。  相似文献   

3.
关于传世“宋哥窑”烧造地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是,关于它的烧造地点和真实面目,一直是一个争议颇多而迄今没有解决的问题。据《天工开物》记载,哥窑的烧造地点系在龙泉华硫山下,华硫山显系硫华山之误。关于哥窑的胎骨、釉色和纹片等特征的记载,古书上都辗转抄袭,且内容贫乏,语多含糊,有的甚至前后矛盾。因此,哥窑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到今天为止,也没有能够作出肯定的结论。为了揭开这些问题的谜底,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56年以来,在龙泉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工作,结果在大窑和溪口的瓦窑垟等处掘到大量黑胎青瓷,其胎、釉外观特征与文献上所描述的哥窑的特征颇为符  相似文献   

4.
贾双喜 《文献》2005,(4):41-54
甲骨文是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纪实,从它被发现之初的私挖乱掘到其后的科学发掘,已出土的甲骨数量在15万片左右①.已出土的甲骨其中绝大部分珍藏于国内的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有少部分藏在私人手中,也有部分流散到国外,成为海外遗珍.国家图书馆珍藏甲骨35651片,约占出土总数的1/4,是中国国内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公藏单位.在这35651片的甲骨馆藏中,有罗伯昭、孟定生、罗振玉、郭若愚、胡厚宣、刘体智等私人的旧藏,也有"庆云堂"、"尊古斋"、"粹雅堂"等斋堂店铺的旧藏.其中数量最多、保存条件最好、资料性最丰者,则属刘体智的旧藏.  相似文献   

5.
史学史的研究近年来已从文本与思想的讨论深掘到意识层面的探索,历史意识、史学意识乃至史学史意识都成为探讨的课题。对完成重要著作的史家而言,作品即思想的表现,常蕴含了他的史学史意识在其中,研究者经由史学史意识的分析,往往更能了解其史学的诉求。虽然在班固的时代,"史学"与"史学史"的名词都还没出现,就语境而言,讨论他的史学史论述与史学史意识未免唐突古人,但是使用现代学术语言作为分析工具,实乃不得不然。班固《汉书》的出现,不论从体例、内容还是思想方面观察,皆有其自我的认识,这个认识与他的史学史意识或学术史意识有密切关系。本文爬梳《汉书》中有关史学史的论述,探讨班固如何看待史官传统、史籍流传、《春秋》性质、以及自己著作的学术定位等问题,并于结论中指出班固史学史论述与史学史意识的特点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美     
美的范畴非常广泛,具体来说,有自然美,社会美,人情美。就自然美来说,高山耸立是一种美,大江东去是一种美,小桥流水是一种美,百花争艳是一种美,欢歌笑语是一种美,鹰击长空是一种美,鱼翔浅底是一种美,万山红遍是一种美……就社会美来说,车水马龙是一种美,高楼大厦是一种美,歌舞升平是一种美,立马横刀是一种美……就人情美来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一种美,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尊老爱幼是  相似文献   

7.
刘卫纯 《神州》2011,(8S):140-140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相似文献   

8.
哈尼家园     
《世界遗产》2012,(2):50-51
中国云南红河哈尼千年传承坚守家园样本哈尼的阿妈背上有九层,一层背着红河,一层背着大田,一层背着寨子,一层背着菜园,一层背着老林,一层背着牛羊,一层背着荞子,一层背着苞谷,还有一层,背着哈尼的儿孙。1300多年前,哈尼族先民被近七次大迁徙后,由平  相似文献   

9.
还是1930年12月的事:江苏省仪征县破山口(距长江北岸约六里地)农民掘土发现了青铜器一批。据传说当时有四十多件,其中一件提梁卣为当地商人刘振春盗卖,大部分被群众分散,剩下的十三件和同坑出土的一只陶罐,经地方群众收集共同保存。1939年4月被日本人山田拿铜鬲一件。解放后,前苏北历史文物保管委员会接收到铜器十二件,计四凤盘一只,龙纹盘一只,小铜盘一只,蟠虺纹尊一只,兽面弦纹尊一只,饕餮纹(?)一只,带(?)鬲一只,双耳鬲一只,铲一只,  相似文献   

10.
佛家常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而我说:一树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五四年十月六日,陝西長安縣斗門鎮普渡村農民楊忠信在院中打紅薯窖時,挖出一批銅器,由該村農民李存才介紹,送交西北歷史博物館保存。這批銅器有:盉一件,鼎三件,(?)一件,盤一件,爵二件,(?)一件,勺一件,觚二件,觯一件,卣一件,鬲二件,壺一件,共計一十七  相似文献   

12.
1、未经针线所缝, 却为好看的鞋子。 这是什么? 2、头一痛一痛, 腰一疼一疼, 脚一冷一冷。  相似文献   

13.
《江苏地方志》2012,(2):34-34
大年初一头一天,亲朋好友都拜年。拜年,拜年,洋糖一包。十三两五钱,还有一包。不是黑枣,就是桂圆。头一磕,有吃有喝。手一伸,瓜子花生。脚一跷,桔子香蕉。杯一拿,洋糖热茶。起身要走。欢喜团到手。多谢多谢,明年再会。  相似文献   

14.
寻访三星堆     
明红 《丝绸之路》2004,(9):20-23
三星堆,一段人神共舞的传奇故事,一曲古蜀明的雄浑乐章,一批举世闻名的国器重宝,一座神秘莫测的艺术殿堂,一个属于世界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西施、王昭君、貂婵、杨玉环被誉作古代四大美人,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第一首一宇诗《西施吟》:一笑一颦一捧心,一国倾废一霎间。一船一桨一生伴,一日归来一湖烟。诗中的“一笑一颦一捧心”写出了西施的迷人之美。传说西施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即“一捧心”),皱着眉头(即”一颦”),比平时更美丽。  相似文献   

16.
曹楚青 《南京史志》2014,(11):14-15
楼下有两棵树,一棵是橘子树,另一棵还是橘子树。一棵是一年前栽下的,已有半个人那么高了,郁郁葱葱,那叶片一片挨着一片,可每片都显得如此厚实、饱满。另一棵,比起来,就显得小多了,大约只有另一棵的三分之一那么高。  相似文献   

17.
高长虹 《风景名胜》2011,(11):142-142
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致意思是说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而秋天,对于临安的东天目山来说,不仅是“一叶一菩提”,从每一片树叶中、每一株小草中,都能感受到空明的禅意,更是一个赏秋叶、看秋景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18.
文革乱世。怪状迭生。十年浩劫中,伴随着一场接一场的运动.一年复一年的折腾,一台连一台的闹剧.一个又一个的冤案,社会上“全民保健养生”的花样,也是一出接一出,一幕连一幕.弄得神州大地,一片乌烟瘴气;亿万苍生,个个五迷三道:在中国当代史上留下了一幅幅令人匪夷所思的毕加索式的风俗画,揭示了深刻的思想和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丢鞋     
孔子丢过两次鞋,一次生前,被贼偷;一次身后,被火烧。每丢一次鞋,都引发出鞋文化的一次大发展,一次大风流,中华文明也随之大前进一步。孔子一身系中华文明兴衰安危,于此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较真剧中人     
世上的人有两种,一种爱看电视剧,一种不爱看;爱看电视剧的人有两种,一种爱守着电视机一天看两集,一种爱租套碟一口气看完了事;爱循序渐进看电视剧的人也有两种,一种看得糊里糊涂,一种看得很较真。我老妈属于最后一种。一两年前,电视台放连续剧《大时代》,我晚上回家晚了,搞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