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同宁化及其石壁有渊源关系的人口占大多数,或绝大多数。这些同宁化及其石壁有渊源关系的客家姓族始祖是在石壁这个“客家民系胎盘”里孕育客家文化的一代或几代人,他们不仅是生产客家文化的母体,同时也是传播客家文化的最初载体。正如巫秋玉在《宁化石壁与海外客家人》一文中所说,关于宁化石壁是“客家人的中转站”、“客家祖地”等问题,人们已经作了充分肯定和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同胞 ,由于所掌握的资料有限 ,在改革开放初期 ,到福建、广东寻根问祖和祭祖的很多 ,而到河南的却很少。用部分海外华人的话说这些人是只认识“爹” ,不认识“爷” ,意思是他们只知道去敬最近的直接的祖先 ,而不知道去敬最老的隔代的祖先 ,只去朝拜中原先民举族南迁首先聚居的地方———福建宁化石壁客家公祠和长汀客家母亲河 ,而不去或很少去朝拜客家祖籍地———中原河南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马来西亚拿督、医学博士肖光麟先生就是这样 ,他 1990年出任大马客家公会联合会会长 ,在新山兴建有世界上第一座国际客家历史…  相似文献   

3.
卢斯飞   《广西文史》2006,(2):19-24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从魏晋南北朝起,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由于战争、灾祸等原因陆续南迁,在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迁徙之后,首先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山区“客而家焉”,逐步形成为客家人。如今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大约有8000万。客家人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具有自己的基本特色。客家话因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中原语俗风格的形态,被学称为“客家化的无形结晶,古中原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4.
本文说的客家人,指的是历史上在赣闽粤边区形成的汉族客家民系,而“石壁”这个话题则由客家人的“宁化石壁传说”引出。宁化县历史上曾经长期隶属福建汀州府管辖。在客家族谱的记载中,对该县的石壁地名也有过多种说法,例如“石壁峒”、“石壁寮”、“石壁寨”、“石壁村”、“石壁乡”等。  相似文献   

5.
石城古城考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及本省瑞金,西毗宁都,北靠广昌,地处武夷山脉中段。石城古城位于石城县中部,古称竹子坝,又称中心坝。自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建县以来,一直为石城县政治、经济、化的中心。石城县虽小,  相似文献   

6.
宁化石壁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清朝末年开始,便有学者从事宁化石壁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客家研究渐热,石壁研究的著作与论文接踵而来,成果丰硕,大大丰富了客家学的构建。本文对一百多年来宁化石壁研究作一述略,旨在推进客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7.
客家人作为汉族中的一个族群,历史上从中原南下并迁移到海外,他们的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包括着明显的政治地理学的意含,福建宁化“客家祖地”的建构也折射出“华夏秩序”的诸种特点。本文以此为切人点,试图对客家文化以及客家人的族群认同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8.
闽西是客家人聚居的重镇,宁化石壁更具有“客家祖地”之称。庵坝村位于宁化县城西北部,位于“客家祖地”石壁镇之西约2公里处,处于福建与江西交接地。庵坝,又称合溪口,是闽西宁化县石壁镇南田村所辖九个自然村之一;九个自然村以前是九个生产队,现在不再称队而改为组,庵坝是其中的第七组,其它依序是第一组的南田坳、第二组右坑里、第三组南田外、第四组南田里、第五组沙州段、第六组塘坑里、第八组南山下、第九组塘甲里。  相似文献   

9.
客家祖地寻根○揭建华金风送爽,秋桂飘香,我们驱车来到了被称为“客家祖地”的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据史学家考证,东晋时期,受五胡的影响,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唐末,黄巢起义,南迁的汉人再翻过武夷山来到宁化石壁,发现了这里在茂密树林掩映下的一条河很像黄河,于...  相似文献   

10.
小资料     
中央革命根据地又称“中央苏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 ,由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组成。根据地最大时拥有江西的瑞金、会昌、寻邬、安远、信丰、于都、兴国、宁都、广昌、石城、黎川和福建的建宁、泰宁、宁化、清流、归化、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等 2 1个县城及其广大农村 ,面积约 5万平方公里 ,人口 2 50万 ,成为当时全国最主要的苏维埃区域。 1 92 7年和 1 92 8年 ,共产党人赖经邦、李文林、郭滴人、邓子恢等先后领导了赣西南地区和闽西地区武装起义 ,建立了革命武…  相似文献   

11.
<正>自有客家研究,随即也就有石壁研究,历二百年的客家研究中,石壁在客家历史上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课题。在广泛深入的客家研究中,石壁在客家史中的定位逐渐清晰和确定,如今取得广泛共识的是"石壁是客家摇篮"、"石壁是客家祖地"。二者相叠加的作用,在客家世界中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这便是石壁的独特价值。这一独特的价值,经宁化近20年来努力地论证、开发,如今已初步显现,而其未来的开发价值则更为可观。本文就石壁  相似文献   

12.
士心 《福建史志》2010,(5):20-21
福建客家人大量是唐宋以后陆续从河南、安徽等地迁入的.主要分布在闽西的宁化、长汀、武平、上杭、永定、龙岩、连城以及三明、清流、平和、南靖、诏安等地。客家在家族制度、婚丧喜庆、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以中原汉人风俗为基础.吸收融合多处迁移地和闽西土著的习俗.形成独特的风俗。  相似文献   

13.
畲族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和安徽等省的山区,人口共二十三万人,其中以居住在福建、浙江的为最多.福建的畲族,人口有十二万人,主要分布在闽东各个县里,占全省畲族人口六分之五;其次分布在南平、龙岩、龙溪等专区的部分山区.居住的特点是大散小聚,最大的聚居点最多不过一百多户,地点多在山腰,耕梯田,以农为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南部闽粤赣交界处的群山之中,生活着一群合族聚居的人群,他们多生活在同一栋巨大的夯土建筑内,常常是几十户上百口,彼此间有着血缘关系。他们的祖先是在动荡的年代里从中原辗转南迁的汉人,为与当地人相区别,他们自称“客家人”。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中提到,客家住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型院落式住宅,如五凤楼;另一种是平面方形或圆形的土楼,如和贵楼、承启楼等。土楼主要分布于福建境内,江西、广东部分地区亦有分布。"福建土楼"作为一个专属名词,代表了以福建为主要分布地区的客家人居住的具有极强防卫减灾性能的方形、圆形夯土建筑。  相似文献   

15.
章易 《文史春秋》2004,(4):32-34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开始突围西征。10月25日,在江西的信丰与安远间,红军冲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11月5日至8日,敌在广东城口与湖南汝城之间构筑的第二道封锁线又被红军突破;13日至15日,  相似文献   

16.
石城(∧iθιωοs Пυργοs)是中亚地区连接东西各方的商业枢纽,同时也是西方人由中亚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对于石城的具体方位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石城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塔什干;另一种把石城定位在中国境内的塔什库尔干一带。文章考察了后一种观点的不可行性,论证了石城应在帕米尔高原以西找寻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正十年前第一次来石城,那时关于婺源的主打名片还是油菜花,每年三月花开黄灿灿的季节,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一道挤在乡间田埂上,春意盎然,好生热闹。而深秋的石城,只是在各种摄影论坛中的一次次传阅,惊艳了真正迷恋秋色的摄影人。我是其中之一。那时高铁还没有建好,交通远没有现在这么便捷。我和三个同伴从不同的地方相约在南昌机场集合,然后向朋友借了台车直奔300多公里外的石城。石城坐落于婺源西北古坦乡,离县城50余公里,因多山路狭窄蜿蜒,行程需要约一个半小时。石城其实是戴村和程村统称,因村头石壁岩巍峨如古城而名。两村古树成群,其中百年红枫树有上百棵,每到深秋时  相似文献   

18.
石壁村是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现属石璧镇(前禾口乡)的一个行政村。但古代的石壁,还包括今之济村乡南部,和淮土乡、方田乡的北部。石壁客家的民间信仰,除反映客家祖地的特色外,许多方面与周边的汉族的民间信仰差不多,由此可以证明客家不但来源于北方移民,而且有接纳其他民族的宽大胸怀。  相似文献   

19.
宁都,位于赣闽粤客家大本营的最北端,赣江支流贡江的上游,东、西、北三面环山,东部属武夷山余脉,西部和北部边界为雩山山脉,海拔均在800米以上,最高峰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5米,中部和南部丘陵岗地交错,形成一个盆地。这里,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特别适合开垦种植,历史上就誉为“赣南粮仓”。 从地理上看,宁都处于古驿道的三叉路口,东经石城可进入闽西宁化石壁,南经会昌可通往粤东、梅州等地;西经兴国、于都可达赣州,越过梅关,到达粤北南雄各地,可谓是赣南闽西粤东之咽喉,中国…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古进先生的《客家人》画册上的客家人六次迁徙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客家人六次迁徙的大方向是向南、再向南。但第五次迁徙却出现了向北回迁的现象。在这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中,有一部分客家人从广东的嘉应州、福建的汀州出发,越过武夷山脉,至江西的东南部即石城、瑞金、于都、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