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古代诗人的心目中,黄河的伟大与非凡是可与至高的上天相提并论的。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历代名士、诗家咏叹的对象,流传至今的“黄河古诗”不计其数。尽管由于古代交通条件和诗人活动范围所限,黄河古诗多是描写黄河中下游的情景,很少涉及中上游的状况,但总的看来,这些古诗在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同时,更堪称珍贵的史料,它们以特有的艺术语言向今人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古代黄河画卷。 在黄河古诗中,描写最多的是黄河那壮阔宏大等明显的气势特征,这些天然的景象极大地冲击着诗人的…  相似文献   

2.
“河洛”一词是我国史学界近年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地域概念。广义上讲,它指的是黄河中游、洛水流域这一辽阔的范围,具体的说,就是黄河从河曲(风陵渡)向东经三门砥柱。过孟津直达荥阳、郑州这段大河以南。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包括颍水上游登封等地,古时称河南地,也叫河洛地,而狭义的河洛则仅指洛阳。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程有为研究员主持撰写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利史》一书,近期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付梓,与读者见面。1998年我国的大江大河发生了大洪水,全国人民紧急动员,抗洪救灾,于是再次引起人们对黄河这条历来“多灾多难”的大河的关注。本书作者为了对黄河水害水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申报并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黄河中下游水利史研究》,本书即最终成果,也是一部关于黄河水利史的新著。  相似文献   

4.
孙周勇 《文博》2002,(6):53-61
“河套”一词,最早见于《明史》(卷四十二志第十八):“北有大河,自宁县卫东北流经此地,西经旧丰洲西折而东经三受降城南,折而南……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近现代所称的河套,大致地域包括了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黄河两岸平原。按照现今通行的地理区域概念,  相似文献   

5.
铜瓦厢改道后清政府对黄河的治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855年8月1日(清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黄河于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北流,穿运夺大清河入海,结束了七百多年来南流入海的局面,形成黄河变迁史上的又一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恰恰发生在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历史转折之际,黄河河务因之大变。截至清朝覆亡的1912年.黄河除了极少数年份“幸获安澜”外,“几无岁不决,无岁不数决”。大河流域内,滚滚浊流.纵横泛滥,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巨大而深重的灾难。尤其是山东省,受害最为严重。据统计,该省在改道后的五十六年中,决口成灾的竟有五十二年之多,决口总数共达26…  相似文献   

6.
河南与黄河文化黄保信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而后绕积石,穿峡谷,跃龙门,跨平原,千曲百回奔腾驰驱万余里注入渤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炎黄子孙喻为“母亲河”。它以博大的胸怀,沿途接纳了70余条支流和众多的大小川溪...  相似文献   

7.
鸭公岛上     
去了趟西沙,上了三个小岛,鸭公岛,银屿岛,全富岛. 下面两则是鸭公岛上所闻所见所思. 1.珊瑚的世界 东经111度41分、北纬16度34分,我踏上了一座珊瑚岛,整个岛,没有一粒沙. 从航拍的效果看,这座岛,外形有点像卧在水中的鸭子,人们就谐称她为鸭公岛.岛微型,面积零点零一平方公里,却是南中国海上一个清晰的标点符号. 这个符号,是数千年来,中国人生产生活历史记录簿上的粗黑墨点.  相似文献   

8.
禹王峡之行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雪域之地汹涌而来,向渤海奔泻而去.大美青海是黄河流经九省区中的第一省,而地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的峡口(也叫寺沟峡、禹王峡),则是黄河流经青海的最后一峡.随着2002年喇家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峡口这个貌似普通的地方再次将考古者的目光聚焦.人们惊喜地发现,这里曾是大禹“斧劈积石,疏导大河”的圣迹!  相似文献   

9.
说不清,道不明,我为什么会对黄河如此情深。 沿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已从刘家峡、兰州、银川、龙门、风陵渡、三门峡、洛阳、郑州、济南、东营共十处地方横跨过这条由清而黄再浊的大河,可是,我的内心仍未得到满足。到底想从黄河身上捞取点什么,实在又难以言明。不过每接触一次,便有一次新的体验与启迪,心灵亦得到一种深层次的升华。河中的激浪,两岸的黄土,还有她孕育的炎黄子孙,皆与我惰深意笃,因为我也是从黄河冲积的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黄河子孙。  相似文献   

10.
一 研究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依据神话或民间传说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关于努尔哈赤祖先的发祥地有这样的一个满族传说,即“布库里雍顺”传说。有几种异文,内容基本相同,即传说天上的三个仙女来到长白山布勒瑚哩池洗浴。浴毕上岸,正要穿上衣服,最小的仙女佛库伦从衣服上得到一枚神鹊放置的红果,她吃了这个红果即感身孕,无法飞上天了。此后佛库伦生了一个男孩,因为是上天恩赐的孩子,他生下来就能说话。他长大后母亲便对他说:“上天降生你,命你去治理乱国,你应前去平乱安邦”。于是就将上天赐福给他的缘由一一讲明,并交给他一只独木舟说;“顺着这条河流去吧!”母亲说完就飞到天上去了。  相似文献   

11.
黄河源头纪行闵有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蜿蜒九曲,横贯神州大地。它养育了华夏儿女,造就了灿烂的黄河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了无穷的物质文化财富。就是这样一条万古长流的大河,它的源头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对于众多...  相似文献   

12.
李秀明30年前因出演《春苗》红遍全国,后来转行经营薯片,如今——李秀明,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的中国影坛,算得上是一个“时代人物”。甚至有人说,那时中国人在银幕上唯一见到的明星脸,就是有着一双水灵灵大眼睛的她。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人仍珍藏着当初对她的那份纯真而美好的记忆。为了追踪她的“足迹”,我们数度试图联系采访她,都被告知,她已经彻底告别影坛了。  相似文献   

13.
黄河奇石热虽然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采集收藏黄河奇石的历史却源远流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奇石是灿烂黄河文化的一脉。中华民族一诞生就与黄河石结下了不解之缘。石刀、石斧的使用,石之器乐的出现,石之装饰品的制作,无不与黄河石有密切的关系。在一些文献中,对黄河石也作过多次的记载。宋代杜绾所著《云林石谱》就有对黄河奇石的记述。文中所称黄河石为“兰州石”。他说在兰州的黄河水中,产一种大而纹理很好看的石头,其中有些石质如玉,并有图案和物像,颜色黑青者,可以试金。有一…  相似文献   

14.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黄河,知道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书本上说,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麓,九曲十八弯,浩浩荡荡汇入大海.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象她奔腾的模样、宏大的气势和那隐藏在河底的秘密.那时候就想,这是一条怎样顽强的河流,竟然如此伟大,配称作我们神圣的母亲河,又是什么样神奇的力量,可以让她无怨无悔绵延5464公里,闪烁着大地的光芒.对于没有见过大江、大河的我来讲,所有的想象都是那么美丽,每一次想象都充满了强烈的向往.终于有一 天,我悄然来到了她的身边,一住就是20多年.  相似文献   

15.
《旅游》1996,(9)
甘南藏族自治州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绚丽多姿的山水风光;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古朴原始的民俗风情,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该州最南端的玛曲县是一个有着1万平方公里的纯牧业县,“玛曲”是藏语黄河的意思,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令人向往、神秘的九曲黄河第一曲,曾被誉为黄河第一桥的黄河大桥,牧歌悠扬的草原上珍珠般的牛羊,还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勤劳、朴实、粗犷、  相似文献   

16.
林旭 《福建旅游》2004,(1):29-30
这是一座异常秀美的城市:四面环山,一条清澈见底的大河绕着她走了个“S”形,在城市中间形成了一道让你无论怎样看都看不够的江滨风景。  相似文献   

17.
<正>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从这里起源,一路奔向远方。这块地理高地,就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今年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周年。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到设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再到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相似文献   

18.
新力 《丝绸之路》2004,(4):4-16
一条大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2000年夏天的一次黄河文化采风,使一直在不停地抒写黄河的我对于“中华民族摇篮”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我相信,对于任何一个沿着黄河行走的人,黄河都称得上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大书。在这次沿黄河采风中,我时常看到一些中外艺术家、旅行家、企业家和观光客徜徉在沿黄河的名山大川和古城荒村中,这是一种充满了意趣也包含着危险的人类活动。这也使我意识到,全世界有多少人渴望了解我们的母亲河,有多少人渴望通过了解我们的母亲河来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19.
抵达之谜     
黄河从兰州中间穿流而过,这个城市被纵向切成两半。黄河南的繁荣与黄河北的荒芜形成强烈对比,城市的形态因此而不完整,并让人有所期待。精神的左岸是连片的清真寺,是川流不息的大河上飘来的声声唤拜;物质的右岸是隐隐约约的繁华,是城市亮化工程后夜晚的很多彩灯。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2014,(8):21-21
塔斯马尼亚州,澳大利亚联邦唯一的岛州,在维多利亚州以南240公里处,中间隔着巴斯海峡,主要包括主岛塔斯马尼亚岛以及布鲁尼岛、金岛、弗林德斯岛、麦夸里岛和许多沿海小岛,号称“天然之州”,亦被誉为“苹果之岛”,有“澳大利亚版的新西兰”之称,以秀丽风光和朴素人文为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