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如藏族人民称迪庆、丽江为“香格里拉”,傣族人民称他们的家园为“西双版纳”,彝族人民称他们的发祥地红河之源为“额骨阿宝”,意为“弯弯曲曲的一条大江的父亲”。由此开始的红河,从云南到越南,流淌出一部天人合一的壮丽史诗。  相似文献   

2.
《山茶》2009,(10):48-51
傣族人自称为“傣”,世代繁衍生息于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以德宏和西双版纳最为集中。从族源上追溯.傣族与缅甸的掸族、老挝的佬族和泰国的泰族属同源民族,均为古代越人族属。西汉时期,傣族先民以“滇越”之名见载于史籍,而后又有”金齿”、“黑齿”、“银齿”、“茫蛮”、”白衣”、“绣脚”、“绣面”、”摆夷“等别称。  相似文献   

3.
如何发展和繁荣当代民族文学创作?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看,这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年底,德宏、西双版纳两个傣族自治州文联和作协云南分会、云南省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当代傣族文学讨论会。”不少与会者都向会议提交了专题论文,对如何估价傣族当代文学的现状,如何推动傣族当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虽然有些看法似乎还不够全面,但毕竟是独立思考过的东西,值得一读。为此,本刊特选发一部分文章的节录,以供关心当代民族文学的同志一读。  相似文献   

4.
第三种傣族     
提起傣族,一般人只会想到孔雀舞中那身段婀娜,如迎风弱柳般傣家姑娘的形像。那是水傣,只是傣族的一种。此外还有“旱傣”和“花腰傣”。云南有的人知道,内地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5.
王文扬 《丝绸之路》2013,(21):25-29
我们在云南的最后一站是西双版纳。是夜,11点的飞机,快零点时来到版纳,导游玉嫩去接我们。玉嫩是一位很妩媚的傣族“骚多哩”(傣语:姑娘),声音很甜。版纳是传说中的地方,位于彩云之南更南一些,传说中的地方就有传说中的美丽和传说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是热门旅游区。而在我 们的自然来稿中亦是题材集 中的一个地方。大概“游人所爱略同”吧,确实,西双版纳是人们心中执着一游的目的地。尽管如此,做一辑版纳专页亦不失为承前启后的经典所在。也许您能从中发现新鲜内容。 去西双版纳旅游,能赶上4月14日“泼水节”固然好,平日里,这里的傣族。基诺族、拉祜族、哈尼族的聚集村寨,也以其各具民族风情的热带风光喜迎游人。虽地处亚热带,气候却是全年无寒冬,夏天酷暑的好地方。5月至10月是热季也是温季,平均气温25℃。最能消解热量的是傣族竹楼,应是投住的最佳选择。 共…  相似文献   

7.
红土高原上的第57个“民族”——记昆明登山旅游探险协会○东方英实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像56朵鲜花盛开在祖国大地上。大家都知道云南是一个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西双版纳的傣族、阿诗玛故乡的哈尼族、景颇山上的景颇族、怒江边的怒族等等,然而就在...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傣族信仰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多数村寨都建有佛寺。位于曼厅公园“瓦巴洁”佛寺是西双版纳总佛寺.每年泼水节都举行隆重的“沐佛法令”活动。  相似文献   

9.
1950年9月,我赴京参加国庆盛会,荣幸地代表云南刚解放的各族人民,双手捧着我们西双版纳傣族世代珍藏的一柄“金伞”,献给毛主席,表达对祖国的感激和无限忠诚。毛主席亲切地握着我的手说:“跟着共产党,建设好社会主义边疆!”这句嘱托使我心潮澎湃,终身为之奋斗。至今回忆起来,仍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0.
唱歌使人快乐,唱歌使人欢喜。没有赞哈的歌声,在我们生活中,就象吃菜没有盐巴,吃饭没有糯米。盐巴是五味之首,糯米是傣族的主粮。西双版纳的傣族,把专业的赞哈比作“盐巴”和“糯米”,可见赞哈在傣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探讨赞哈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我们研究傣族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赞哈的产生和发展,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但从一些零  相似文献   

11.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即元、明、清之车里,是傣族聚居区。自元在此设立车里军民总管府,明改为车里宣慰司后,土司制度一致保存至解放前。因而历史上形成的一套以宣慰使为中心的傣族政权组织也保存至建国前。在此政权中的各级官员,双重管辖既受中央的封委,又受宣慰使的封委,因此,他们既保留使用自制的动物图案圆形官印和傣文长方形官印,又使用中央或  相似文献   

12.
景洪县城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它位于澜沧江畔.称“允景洪”,傣语意为黎明之城.自公元1180年帕雅真之主勐泐(即西双版纳)建立“景龙金殿国”起,西双版纳的封建领主曾多次把首府设在这里.曼阁位于允景洪城郊之澜沧江北岸,是一个傣族聚居的村寨,距允景洪公路大桥约700米,渡口在其南,距村寨约200米,是该地区历史上澜沧江的重要渡口之一(图一).1985年9月、1986年11月,由于澜沧江出现两次洪水冲垮了渡口附近的堤岸,在塌方处露出了人骨架5具和不少陶片瓷器、石器及动物骨骼.西双版纳州文物管理所于1986年12月4日至11日清理了2具  相似文献   

13.
云南的西双版纳早已名震海内外,可谓尽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地处苍凉大西北的青海高原上也有个“西双版纳”,那就是堪称塞外奇观的孟达山自然保护区。它地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南30公里的昆仑山支脉西倾北坡。凡是到过西双版纳而又来到孟达山区的人无不惊叹:这里的山水风光和天然植物,与云南西双版纳相比不仅亳不逊色,而且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云南的西双版纳早已名震海内外,可谓尽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地处苍凉大西北的青海高原上也有个“西双版纳”,那就是堪称塞外奇观的孟达自然保护区。它地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南30公里的昆仑山支脉西倾山北坡。  相似文献   

15.
傣族是云南省人口众多的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傣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傣族文化。为了更好地清理、继承和发展傣族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将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在昆明召丌开傣族文学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傣族地区的赞哈、歌手、民间艺人、作家,我省和全国的傣族文学研究工作者、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工作者参加。会议将研讨:傣族的社会发展与傣族文学的关系;歌手在傣族文学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寒江 《旅游纵览》2016,(11):62-67
正西双版纳给人的感觉一直很神秘,除了绵延起伏的热带雨林,更多是因为这里聚居了众多的少数民族。傣族是这里最大的民族,所以人们记住西双版纳更多的是傣家风情,其实在那片热带雨林中,还隐藏着数不清的神秘,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基诺族就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论傣族诗歌》,是一部难得的傣族诗歌文学论著。原书名叫《哇雷麻约甘哈傣》,直译为“论傣族的各种诗歌”,意译为《论傣族诗歌》。写于傣历九百七十六年(公历1615年),原文用老傣文,写在类似经书样式的缅纸上,约四万多字。下面,谈谈有关《论傣族诗歌》(以下简称《诗论》)的发现、搜集和翻译情况。一、《诗论》的发现和搜集过程我是西双版纳土生土长的傣族,当过三年和尚。我父亲(今年九十岁)当了十三年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代,西双版纳有一位美丽的傣族少女,第一次在舞台上扮演了傣家传说中的孔雀公主喃吾诺娜。孔雀在版纳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孔雀公主这个千百年在傣家寺庙壁画上的善良清纯形象终于告别原始森林,从版纳首府景洪飞到昆明,飞向祖国的首都北京。 扮演孔雀公主的傣族少女就是刀美兰,那一年她只有12岁。  相似文献   

19.
1953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的成立曾在泰国引发了中国企图对泰国进行渗透、颠覆和侵略的谣言。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这一问题成为20世纪50年代中泰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标志的中国外交在理论和政策上的调整,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围绕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问题的谣言逐渐消退,并由此推动了这一时期中泰关系有限缓和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我一口气读完了《论傣族诗歌》的汉文译本,心中非常高兴。试想,在三百多年前,在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能出现这样具有卓越见解、才华四溢的诗歌理论著作,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我们把傣族文学遗产中的诗歌比作花团锦簇、芳香扑鼻的沾巴花,那么,这部《论傣族诗歌》可以说是闪闪发光的红宝石。据这部著作的保存者、老“赞哈”康朗应同志讲,在旧社会,召片领和勐笼土司认为这部著作是“叛逆书”,不准老百姓阅读、传抄,但由于傣族老百姓很喜欢它,所以,尽管统治者下了许多禁令,用各种手段进行围剿,数百年来它仍然一直在群众中秘密流传。“文革”中,傣族文学被当作封建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康朗应怕这部书被抄去焚毁,就用塑料薄膜把书包裹好,放在保温桶内,埋藏在菜地里,直到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即一九七八年,才把这部书拿回家来。一九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