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玉荣 《攀登》2002,21(5):42-44
村民自治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该文认为,应以村民自治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
陈曦 《神州》2014,(15):127-127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体现在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在企事业单位中主要通过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实现基层的民主。然而,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基层民主局限和力量不足等问题,在基层民主的步伐中,需要明确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时调整思路,进行问题的解决分析和对策的商议。  相似文献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两大基本民主制度,分别承载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同成就了我国民主政治的优越性。笔者希望能从厘清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中国特性着手,阐明中国民主政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广泛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孟红 《史志研究》2001,(3):53-56
村民自治,是村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是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体制的重大创新,对它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历史考察,并探讨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社会开始发生结构性变革,农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农村社会逐渐形成一种以选举为主要形式的基层民主治理模式。随着历史脚步的迈进,我国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处在新的环境和历史节点下,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和研究愈发显现出了新的问题和境况。梳理分析广大学者近年来对基层民主自治相关的概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解决途径等问题的研究文献,对于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治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立辉 《百年潮》2008,(8):53-56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基层民主获得了长足发展,以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基层群众自治成为当代中国民主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村民自治所倡导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的农村基层民主活动范围,而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通用法则。  相似文献   

8.
王芳 《黑龙江史志》2013,(14):74-76
正确认识和处理基层民主与党内民主的关系,是当前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基层民主与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个基本方面,两个民主建设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离的有机体。完善基层民主是将民主政治从外围向中心推进的过程,把民主从地方向中央推进的进程;而发展党内民主则是由核心向外围辐射的过程,从中央向基层扩散的进程。以无锡基层民主与党内民主的实践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为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进程提供宝贵经验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向往统一的新桂系领袖们,最终陷入“地方割据”的泥潭。然而,在与蒋介石的竞争中,他们在广西打造出一个模范省,一个中国的斯巴达。他们的成绩,引来许多赞美甚至模仿。他们“胆大妄为”,频频侵犯中央的权力界限,但他们的旃号是“反蒋不反中央”。更耐人寻味的是,在民主自治的建设中,他们却前所未有地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10.
马晓红 《攀登》2010,29(3):24-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制度奠基与道路探索、重新开启与理论拓展、稳步推进与理论创新、历史新起点与理论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升华。回顾并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脉络,系统阐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总结其经验,对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杰 《攀登》2003,(Z1)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对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协商式民主是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路径,并就协商式民主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宋含鑫 《神州》2012,(15):126
实行村民自治对实现基层民主政治有着重要意义,与农村地区的发展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村民自治在我国已经实行多年,但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变化,村治过程中也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村民自治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重要的民主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君如 《世界》2006,(9):4-5
既然我国的民主政治起步历史还比较短,我们更有责任来推进它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选举和协商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是我们明确的目标,这点应该是没有异议的。问题是中国这样的国情,包括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条件下,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形式,这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不  相似文献   

14.
赵可 《史学月刊》2007,26(8):49-55
清末,一些有识之士发现城市自治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性结构后,自觉地将实现民主政治的愿望寄托在争取城市自治之上。清末地方自治的实践主要侧重于城市进行,使城市自治运动实质上成为地方自治运动的主体。政治民主化城市优先发展的思路由此初露端倪,并且成为近代城市在政治层面发展的主线,影响着近代城市的发展走向。城市自治思想使近代城市的发展具有以追求实现民主政治为目标指向的主观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赵霞 《黑龙江史志》2013,(17):280-280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最基础、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好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进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刻理解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是提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之学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小泉 《史学月刊》2005,1(5):43-50
孙中山关于地方自治的思想理念,是其民权主义政治革命纲领的基本内容。在长期的民主革命实践中,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尤其是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始终坚持以地方自治为政治理想,并由此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地方自治思想体系,体现了孙中山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孙中山关于地方自治的思想理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属性,它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产物,也是近代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虽然这一地方自治思想体系带有不可避免的理论缺陷,在近代民主政治的实践过程中也遇到很多挫折和障碍,但其在学理上的意义是应当给予认真总结和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马晓红 《攀登》2013,(3):9-14
民族地区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而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形式,与我国民族地区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客观要求相契合。现阶段,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制度、进一步培育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进一步丰富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形式,是引导民族地区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其中,以居民委员会为核心的城市社区自治是我国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表现。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城市居民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家社会党与中国民主宪政党,同源于康有为、梁启超在世时的创党活动.经过较长时期的商谈,1946年8月两党在上海合并成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自身有重要特点,影响到其自身民主宪政主张的实现,影响到中国当时的民主宪政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论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是当今世界的政治主流。民主政治相对专制政治而言,它能使社会治安形势长时间地获得好转以及使社会获得持续发展。要实现民主政治必然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的相对稳定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先决条件。要实现民主政治,必须反对超然至上的政治权力,从而使各种政治权力趋向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