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耀州窑瓷是北方青瓷之代表.通观黄堡窑唐末五代青瓷,有精选胎土、纯净釉色、剔花装饰、美化造型等特点.从黄堡窑到耀州窑,青瓷艺术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橄榄绿釉刻花、印花是宋代耀州窑最典型的装饰手法,金代月白釉在釉质釉色和造型装饰上亦自有特色.  相似文献   

2.
耀州窑陶瓷的装饰技法以青瓷刻花誉冠古今,此外还有印花、划花、贴塑、绘画等多种手法.其陶瓷绘画装饰技法起自唐代,历五代、宋而盛于元.所饰陶瓷种类计有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瓷釉下绘  相似文献   

3.
一 耀州窑在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铜川旧称同官,宋时属耀州,故称耀州窑。铜川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坐落于同富县黄堡地区的耀州窑已具规模,以烧造丰富多彩的低温釉瓷为主,尤以黑瓷数量大,种类多,三彩陶亦有影响。五代时,耀州窑以烧造单色青瓷为主,兼烧黑、白、茶叶末、白釉绿彩等瓷器,其中有相当精致的带“官”字款(朝廷贡瓷)的青瓷。北宋熙宁年间(1065-1077年)耀州窑的青瓷烧造技术达到最高峰,式样  相似文献   

4.
王健丽  杨萌 《收藏家》2005,(3):15-19
我国古代瓷器的装饰艺术源远流长,装饰方法丰富多彩,一般说来宋代以前基本以刻花,划花、印花、贴花等为主要装饰方法。瓷器用彩装饰虽早在宋代之前就出现,但一直未形成主流,据考证瓷器装饰用彩最早出现在西晋晚期,在当时南方的许多青瓷上出现了由褐色斑点组成的简单图案,到了隋代便开始用墨彩点画人物的发冠、五官、和衣纹。唐代的长沙窑开启了釉下彩绘瓷器的先河,有了较成熟的绘制纹饰。而笔墨酣畅、自由奔放的宋代磁州窑白釉褐花瓷器则又使彩绘瓷器更进一步。金代、元代磁州窑红绿彩为明代成  相似文献   

5.
乐亭县出土的几件白釉釉下黑彩瓷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釉釉下黑彩是磁州窑系瓷器的主要特征之一。磁州窑系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窑场主要分布于今河北、河南、山西一带。它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烧瓷品系繁多,除白釉、黑釉外,还有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褐彩、白釉釉下黑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白釉红绿彩和低温铅釉三彩等。其中的釉下黑褐彩器和在器表题写诗句作装饰的作法,明显受到了唐代长沙窑的影响,并为元代青花瓷器的出现作了准备。根据现有考古材料表明,磁州窑本身烧造瓷器最早出现于北宋中期,元代以后衰落。  相似文献   

6.
王小蒙 《收藏家》2023,(1):60-67
耀州窑对标“秘色瓷”,在晚唐开启了高端青瓷的生产,其产品在造型、装饰等各方面都与“秘色瓷”相类。但耀州窑又不拘泥于单纯模仿,而是基于北方制瓷工艺传统,在釉色、釉质和满釉、薄胎等工艺上革新,创烧出天青玉润的青瓷品种。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金代墓葬、城址、窖藏出土瓷器的类型主要包括定窑及本地窑场生产的白瓷(土产白瓷)、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黑花瓷器、耀州窑青瓷、景德镇青白瓷器、黑(酱)釉瓷器、钧釉瓷器、翠蓝釉瓷器等。土产白瓷及白地黑花瓷的大量发现表明缸瓦窑、冮官屯窑等东北窑址在金代有新的发展,外来瓷器的大量输入则体现了金代东北与内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清宫珐琅彩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华 《收藏家》2000,(9):54-59
清宫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在故宫旧藏的档案和器物的原始标签上都是这样称谓的。中国古代彩瓷从广义而言,包括“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以及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斗彩”四大门类,具体地讲有青化、釉里红、素三彩、五彩、红绿彩、金彩、墨彩、珐琅彩等品种。最早用彩斑装饰瓷器釉面始于西晋的褐斑青瓷,此后经隋、唐,历宋、  相似文献   

9.
杜文 《收藏家》2020,(3):87-94
笔者通过搜集整理耀州窑窑址考古发掘与海内外公私藏瓷,发现该窑宋金时期青瓷装饰异常丰富,结合民间收藏的大量残瓷标本,显示该窑的造型和装饰纹饰丰富程度都在古代青瓷中堪称翘楚,飞仙、鲛人、蹴鞠、竹马、荡舟、道情文字等大量罕见装饰题材在耀州窑瓷器上陆续发现。20世纪90年代,考古发掘单位在整理宋代耀州窑器上陆续发现。  相似文献   

10.
黄秀纯 《收藏家》2006,(4):31-33
白釉红绿彩是北方磁州窑系在金代中期开创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新的装饰方法。它是在已经烧好的白釉成品瓷器上,用毛笔蘸红绿彩料,勾画各种花卉、动物等纹饰,然后再入炉用800度左右的温度加以烘烧,使彩料烧结在釉面上。彩料有红、绿、黄彩等。从出土实物看,多在白釉碗、碟上加绘红绿彩的花鸟纹,也有以黑彩在釉下描绘纹饰轮廓线,釉上填入其他彩色的。白釉红绿彩旧称“宋加彩”。山西侯马金明昌七年(1196年)墓中出土红绿彩碗及红绿彩绘瓷俑,河北邯郸“泰和三年”(1203年)崔仙汉墓出土了红绿彩瓷俑5件,河南焦作发现一座金元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1件红…  相似文献   

11.
陈杰 《南方文物》2002,(2):60-65
所谓瓷器彩绘艺术,就是以毛笔为工具,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和线描技法运用于瓷器装饰上的一种表现艺术。在陶器上进行彩绘,最早可追溯到六千年前的半坡彩陶,继以青、甘、陕、豫等地的画彩陶器,这些彩陶以其弧线造型以及富有旋律感的图案闻名于世。而瓷器上的加彩装饰,则始于东汉三国,南京郊区吴墓出土的瓷器上已出现釉上点彩,到东晋南朝时又出现青瓷褐斑彩。但这个时期的彩绘多为简单的斑点彩或条块状纹饰,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绘画效果。入唐以后,长沙窑的工匠发明了釉下彩绘,始将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和  相似文献   

12.
五彩瓷是古代瓷器中著名的品种之一,属于釉上彩。其工艺是在烧成的白瓷釉上用红、绿、黄、蓝等多种彩料绘画,然后在低温炉中烘烤;其特点是色彩丰富,装饰效果强烈。五彩瓷起源于宋代的釉上加彩瓷,宋金时代河北定窑、磁州窑等在烧造白瓷和白釉黑花瓷的基础上,发明了釉上加饰彩绘的新工艺。宋加彩一般有红、绿、黄、金、银等几种颜色。元代五彩瓷近年陆续已有发现,比较著名的器物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相似文献   

13.
<正>青花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创造性地将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下彩工艺相结合而烧成的一个瓷器釉下彩装饰品种。明、清时期的青花釉里红虽延续生产,但由于它的烧制工艺技术复杂、难度  相似文献   

14.
<正>青瓷是中国最早的瓷器,创烧于汉,衰落于元明。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釉色有艾色、翠青、粉青等,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呈现青黄或黄褐色。越窑、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云南最早的瓷器就是青瓷。云南各个古窑址都出土过青瓷,并且,从堆积层看,青瓷都在最下层。但云南瓷器整体起步较晚,元以前先后由古滇国、爨、南诏、大理国  相似文献   

15.
<正>"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是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一位名叫张隆的文人在撰写赞颂被皇帝敕封为德应侯的耀州窑窑神的《德应侯碑》中对耀州窑瓷器精湛工艺的最为贴切的表述和赞美。宋代耀州瓷器因其精巧秀丽的造型、典雅温润的釉色、丰富多样的纹样、美观合理的构图、新颖多变的装饰手法、娴熟精妙的工艺技巧而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一、耀州窑瓷装饰纹样的特色与发展宋代耀州瓷的装饰手法比较多  相似文献   

16.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在青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为了深入研究耀州窑青瓷的热释光特性,提高热释光测定耀州窑瓷器年代的准确性,本研究测试了16件耀州窑瓷片。前剂量饱和指数法被应用于测定耀州窑青瓷的古剂量。运用厚源计数法测量瓷胎与埋藏环境土壤样品的α计数、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K含量等方法进行年剂量测定;得到了针对测量耀州窑瓷器样品的热释光特性参数,优化了测量程序,获得了更适用于耀州窑地理环境的年剂量数据,减小了未来样品的取样量,为更好地研究与鉴别其真伪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珐琅彩是一种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其制作工艺繁复考究。本文通过对故宫旧藏的雍正、乾隆时期的细白釉瓷器造型、胎体、款识等方面探赜爬梳,并与珐琅彩器物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本文结合清宫档案,考证出这一批白釉瓷器是景德镇御窑厂为清宫造办处珐琅作特制的白釉瓷坯,证实了档案中有关珐琅彩制作工艺的记载。  相似文献   

18.
陶瓷     
斗彩瓷器釉饰的一种。在素坯上用青花颜料勾画花纹轮廓,罩白釉,入窑经高温焙烧;用红、绿、黄、褐等彩料在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再经烘烤而成。创始于明成化年间。粉彩瓷器釉饰的一种。绘瓷彩料里配入含有大量铅粉的玻璃自,在烧好的瓷器上作画;或者先用玻璃自打底,再用彩料作画。画面突出于釉面,色彩柔和,层次清晰。粉彩瓷器出现于清康熙年间,雍正时得到盛行。  相似文献   

19.
明代"磁州窑类型"瓷器是对明代北方地区生产和流行的白地黑花、白地黑花褐彩、孔雀蓝釉黑花、白釉、黑釉、酱釉等器物的概括。本文以明代纪年墓葬出土瓷器为主要对象,对"磁州窑类型"瓷器进行了分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中国瓷器装饰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胎装饰、釉装饰和彩装饰三大类装饰技术相较前代均有很大进步,而瓷器装饰风格则分为官窑和民窑两个体系。官窑体系以青釉釉装饰为主,符合传统儒家文化的审美意趣。民窑体系则以胎装饰和彩装饰为主,适应当时的民俗和审美。金元时期瓷器彩装饰的繁荣与少数民族的喜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