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同志这首《忆秦娥·娄山关》词,是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娄山关战役胜利的不朽丰碑。笔者曾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工作几年,对红军长征的历史资料有所涉猎,并沿着长征的路线进行过实地考察,做过一些调查和搜集资料的工作。每次诵读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总觉得以前一些注释不尽符合当时的史实。在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的时候,把个人的意见写出来,就正于研究毛主席诗词的同志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
1935年9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后.抵达哈达铺。中央在这里做出重要决策(在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时称“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挥师北上.取道丝绸之路。然后胜利到达陕北。如果说长征在此前可以用毛泽东的一句诗词“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聊作概括.那么此后。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2015,(4)
<正>还记得《红楼梦》里的林妹妹因为经不起虫鸣和雁叫睡不着而写诗道:"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夜,本该静谧,若有声音入耳,当是蝉唱、蛙声、跫鸣和星星眨眼的声音。现代城市的夜晚,噪音早已掩盖了天籁。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城市人患上了急躁的城市病,而病因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嘈杂的生活环境——噪音。噪音是顽疾,不能放弃治疗,我们搜集了身边人们的切身感受,走访专家和有关部门,希望能引发共同思考,找出治理城市噪音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神州》2006,(10)
说起长征,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毛泽东的长征诗。他的诗不但记下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毛泽东长征诗的序曲,应该是《清平乐·会昌》。那是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前后,当时毛泽东已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但仍以战略家的眼光,指出了中央红  相似文献   

5.
正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赠品集》中,有一位淮阳籍书法家,他的四帧《七律·长征》书法条屏,和大名鼎鼎的齐白石、张大千和郭沫若等人的书法作品共列。他叫何仰羲,1957年适逢毛泽东主席诞辰64周年时,淮阳县各界共推何仰羲以书法作品为毛主席贺寿。何仰羲笔走龙蛇,神润机抒,秉烛草就四帧屏《七律·长征》,寄往北京。数月后,中共中央办公厅来函,  相似文献   

6.
作为“长征──世纪丰碑”系列活动之一的编纂《长征大事典》的工作业已完成,萧克老将军为她写了《序言》。序言介绍了这部书,介绍了长征,阐述了纪念长征的意义,进而论及了如何看待历史,如何对待前人记述的历史资料,如何对待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等等。本刊转载此文,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读到这篇《序》。  相似文献   

7.
长征,作为“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已经载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享誉全球。今天,当我们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回顾其艰难历程,缅怀为长征贡献生命的先烈,更深刻地认识这一战略转移的伟大意义,是很有教益的。一红军长征,实行战略大转移,这是由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客观条件和我党主观方面的条件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可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旅游》1998,(10)
让自然的信风吹皱沉静的生活之水,让翻飞的浪花溅起又违的激情。心的帆翼已鼓满清风,出发!《旅游》之舟将驶向梦的远方。自然的大门已经洞开,生命的绿树迸发着眩目的光彩,《旅游》是自然之神放飞的信鸽,衔着天下美景对大家诚挚的邀请。闲暇时,请打开《旅游》,原来世界可以如此精彩:出行时,请带上《旅游》,万水千山走过!改刊后的《旅游》更丰富、更精彩、更生动,愿她像一枚小小的名片,与万千的新老朋友握手。在未来的旅程中,虽然有雾,有雨,也有风,然而晨雾是诗,好风如歌,风里雾里我们将相伴而行。让我们互相鼓励,走得远…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组歌》那深沉优美的旋律又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的耳边一遍遍激越韵长、荡气回肠地唱响与飞扬,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又回顾和缅怀起那场千古卓绝、壮怀激烈的伟大长征及其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的先烈们,回忆和怀念起曾经呕心沥血情系《长征组歌》创排和演出的周恩来总理、那位创作了这首空前绝唱的从烽火硝烟中成长起来的将军和人民艺术家的萧华等相关人物。由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自1965年首演以来,至今  相似文献   

10.
“1934年中国革命的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这是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他关于中国革命的新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长征》)中的几句话。一位外国作家,早就把中国工农红军的几万里长征,当成“人类伟大史诗”而立志予以讴歌,70年代初就请求来华访问和写作此书,终于在他年逾  相似文献   

11.
陈辽 《钟山风雨》2015,(2):47-48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年代很早,但直到1937年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中才首先发表《长征》一诗。其后,美国记者斯诺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又发表《长征》,才使该诗走向世界。毛泽东的《六盘山》词,首次公开发表于1941年12月5日在上海出版的文学刊物《奔流新集》第2辑。阿英的《敌后日记》1942年8月12日则记录了两首长征诗词,即《长征》诗和《长征谣》(根据《六盘山》词略作改动后的歌谣),这  相似文献   

12.
高华在《炎黄春秋》2006年第10期发表的《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一文中说:“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2月,毛泽东在报告中首先用‘长征’一词,他说:‘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从此‘长征’一词进入史册。”毛泽东的《长征》诗(1935年10月)和他论长征伟大意义的报告,无疑对“长征”一词的传播和影响是广大和深远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长征”一词是毛泽东首先使用或首创的。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语文老师蒋老师虽然是教语文的,但是他能歌善舞,是众多同学心目中的"偶像"。记得每次写作业的时候,补充习题上总有一首歌的歌词,会被作为阅读练习。就当蒋老师在讲评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让蒋老师唱这首歌。蒋老师第一次歌唱是一首关于保卫边疆的"催眠曲"。当时的他在学校还没什么"名气",只是我们班的同学发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蒋老师用一首歌使他一"夜"成名。当时他在给我们上《七律·长征》这一课。"……这个《七律·长征》被后人改成了  相似文献   

14.
刘乾坤  任大跃 《旅游》2005,(5):74-79
毛泽东主席在《长征》诗中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组歌》里有一段: "雪皑皑,野茫茫",这就是阿坝,这就是雪山草地。1935年4月下旬至1936年8月中旬的16个月时间里,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相继经过阿坝州。红军在这里经历了长征途中最艰苦、最漫长、最危险而又最辉煌的战斗历程,有不少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发生在阿坝州,红军在这里创造了"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惊天动地、悲壮雄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人间奇迹和英雄业绩。阿坝州是最能集中体现红军长征精神的地方。美国作家索尔克兹伯所作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最精彩的篇章是在阿坝州写成的。  相似文献   

15.
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过去70余年,但红军长征的事迹,如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巧波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耳熟能详的动人事迹,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表的毛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及肖华将军的《长征组歌》等颂扬长征的诗词传唱至令,长久不衰。《闪闪的红星》、《老山界》、《七根火柴》、《飘动的篝火》等作品则是那时青少年最喜爱的精神食粮。虽然时光流逝,但长征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伴随了几代…  相似文献   

16.
吴宸 《神州》2011,(15):108-109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叫三毛的台湾女作家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她的创作把人生最美好、最纯粹的情感展示在世人面前,她的生命足迹走过万水千山,走过滚滚红尘,在时间的万古洪荒中留下了永久的烙印。尤其是她的散文集《哭泣的骆驼》,更是让我我们看到了她人生的多样性。作品中无论是她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对流浪的情有独钟,还是对异族生活的向往,都饱含着她独特的人文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7.
阿军 《文史月刊》2004,(7):35-36
《长征组歌》这首脍炙人口的音乐史诗,是迄今为止中国文艺舞台上演出最多、银幕上复制最多的作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奠基石之一的红军长征,通过《长征组歌》的传播,已经深深地印人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扉。近日,我在北京采访了原兰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肖华将军的夫人王新兰,得知了肖华创作《长征组歌》的一些内情。  相似文献   

18.
<正>"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叫'小红帽'……"有多少人的童年,是伴着《小红帽》《白雪公主》的故事长大的。《格林童话》跨越古今中外,代代相传,是因为这些经典故事能让儿童瞬间成长,让成人回到童年于是,我们自驾德国600公里长的童话大道,追寻格林兄弟的足迹,走进神秘浪漫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月,是红军主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红军长征的壮丽结局,不仅决定了红军其后的发展壮大,改为八路军、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往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致新中国的诞生。因此,名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叙写过长征;索尔兹伯里写过《长征》专著,我国记者、作家以及亲历过长征的同志写长征的作品就更多了。所以,长征中的人和事,凡是关心、了解长征的中国人,几乎都耳熟能详。那么,长征是不是已经写尽写够了呢?读了邹嘉南的《西行笔记》,方知长征是一座富饶的…  相似文献   

20.
王建柱 《文史春秋》2006,(10):41-43
《长征组歌》是一部热情讴歌红军长征精神的颂歌,在这部作品创作演出40周年之际,笔慕名来到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访问了《长征组歌》的曲作之一,75岁高龄的李遇秋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