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瀚 《纵横》2012,(5):29-30
76年前,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从临潼华清池“捉蒋”开始的。之前,《纵横》杂志刊登了曾任张学良卫队一营、二营营长,参加担负了“捉蒋”任务的王玉瓒、孙铭九两位先生关于此过程的回忆录.20世纪80年代,全国政协文史部门还曾就临潼“捉蒋”问题召开过座谈会,邀请了部分亲身经历过男珲段历史的人员回忆了当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在西安发动震惊中外的捉蒋兵谏以后,事前并没有与陕北的中共中央取得联系,这是不争的历史。但是,许多人对张学良、杨虎城在捉蒋以后为什么电请中共代表周恩来去西安协助处理捉蒋问题,始终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甚至认为张学良和杨虎城既然在事变前  相似文献   

3.
《纵横》2012,(3):37-39
编者按:1981年12月13日,张学良原卫队第一营上校营长王玉瓒出席全国政协西安事变组召集的“确定华清池‘捉蒋’人员和‘二二事件’座谈会”。会上,他与张学良原卫队第二营中校营长孙铭九进行面对面的辩论,部分西安事变的亲历者、知情者以及西安事变史学者也均有出席。本期,我刊特别从王玉瓒整理的座谈会记录中,节选了部分辩论的内容,将这段历史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华清池捉蒋”经过为何“扑朔迷离?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而发动的西安事变,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华清池捉“蒋”的经过至今仍然扑朔迷离,莫衷一是。国内外的传闻主要有三种:一是张学良将军亲口面谕,由上校营长王玉瓒率卫队第一营步兵连(含手枪排)和  相似文献   

5.
1936年12月12日凌晨,骊山脚下的枪声,拉开了西安事变的帷幕。今天,历史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了打响西安事变第一枪者是东北军总部卫队第一营营长王玉瓒。张学良将军有两个卫队营,即卫队一营和卫队二营。我父亲王玉瓒当时是卫队一营上校营长。事变前,奉命在临潼华清池头道门负责蒋介石的警卫工作。受张学良将军指派,率兵参与了华清池“捉蒋”这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关于张学良,读者大都知道“奉军易帜”和”西安捉蒋”等史事,而张学良处决杨宇霆、常荫槐这桩历史公案,普通读者知之不多。就连一些历史学家对此事件的真相,多年来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作者通过对有关历史文献及大量原始档案材料的整理研究,并寻访了为数不多的事件知情者,拟对事件真相作一披露。  相似文献   

7.
“审蒋”无法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张伟联系到中共中央在西安事变之前已经制定了“逼蒋抗日”的策略方针,学术界仍有人认为,中共中央在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后,立即决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指导下,对蒋介石个人的处置在策略上有一个发展过程,即由“...  相似文献   

8.
1936年12月12日,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国民党内主张抗日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为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怀着善良的愿望,以惊险的手段、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捉蒋放蒋,逼蒋抗日,联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面抗日战争的发动。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个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本认为,杨虎城从事变开始便有捉蒋后放蒋的思想,正是由于有了这一思想,杨虎城置个人恩怨于不顾,支持张学良尽速送蒋回南京,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张学良被囚禁的情况下,独挽危局,采取有力措施,促使陕甘善后循政治途径解决,避免了新内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10.
正1936年12月12日凌晨,骊山脚下的枪声,拉开了西安事变的帷幕。今天,历史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了打响西安事变第一枪者是东北军总部卫队第一营营长王玉瓒。张学良将军有两个卫队营,即卫队一营和卫队二营。我父亲王玉瓒当时是卫队一营上校营长。事变前,奉命在临潼华清池头道门负责蒋介石的警卫工作。受张学良将军指派,率兵参与了华清池"捉蒋"这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西北军一位少将旅长,不顾人微言轻,在那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紧要历史关头,当众疾呼:“杀!杀掉独夫民贼蒋介石以谢天下!”他的高呼,无异于在缓解“捉蒋、放蒋”工作中又火上加油,以国是为重顾全大局的杨虎城将军好恼怒,红了眼,一掌扇去,他的面颊立浮指印,羞愧难当;愤然离开西北军,投奔河南刘峙去!  相似文献   

12.
李良志 《百年潮》2007,(7):53-58
1986年12月,我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上,就中共中央在西安事变中有关处置蒋介石的方针问题,作了一次发言,首次提出,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并非一开始就确定了“放蒋”的方针,而是经历了由“罢蒋”、“审蒋”、“诛蒋”到最后“放蒋”的思考、转变过程。嗣后我在《党史资料通讯》1987年第1期发表了《关于西安事变后我党处置蒋介石的方针问题》一文,对上述观点作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关于它的历史意义已早有定论。本文仅就洛阳在西安事变中所处的地位作一探讨。洛阳地处陇海线,是陕西的门户,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西安事变前,蒋介石为了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以在洛阳“避寿”为名,在其周围部下重兵。约有嫡系30个师的兵力部署在今京广铁路郑州至武汉段和陇海铁路郑州至灵宝段上。然而,蒋的如意算盘却把张、杨“逼上梁山”。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研究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发现西安事变之后,在1937年2月2日爆发的“二二事件”中被杀害的东北军中将交通处处长蒋斌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我的丈夫王国财曾是西安事变中带队捉蒋的领导者之一,还是参与北平和平起义的一位高级爱国将领。他名国财,号捷三,1903年五月初八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西北园子。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五访阎锡山任振河在西安事变前的1至10月间,张学良为寻找联共抗日的同路人,曾五次亲赴山西秘密访问阎锡山。阎锡山在“九·一八”事变前后,长期坚持“拥蒋剿共”和“亲日反共”的政策,直至1936年5月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后,他的政治态度才开始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7.
70年前(1936年)的12月12日,在陕西西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即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扣蒋于西安城内,逼蒋抗日。这其中《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1888—1941年)扮演的角色以及事变后该报向读者透露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特别是张季鸾与蒋介石、张学良之间的复杂而微妙关系,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8.
王玉瓒 《纵横》2012,(1):26-29
很多人读过唐人先生撰写的《金陵春梦》,看过埃德加·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这两部名著都写到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以及当时东北军卫队第二营中校营长孙铭九率部在华清池捉拿蒋介石的经过。在国内外出版的一些有关西安事变的书里或报刊上登载的文章中,对华清池“捉蒋”的记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时,张学良将军有两个卫队营,即卫队第一营和卫队第二营。我原是张学良将军卫队第一营上校营长,当年曾在临潼华清池负责过蒋介石的警卫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王鹏 《文史精华》2002,(5):23-25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扣蒋于西安城内,逼蒋抗日。这其中《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1889-1941)扮演的角色,常常被人忽略。12月4日,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欲意迫使张杨继续“剿共”。5日,正在西安的张季鸾在华清池谒见蒋介石,告以西安谣言甚盛,流行的政治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对蒋介石实行兵谏,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大约早晨7点钟,张将军派来他的一辆"雪佛兰"轿车把我从家里接到事变的临时指挥部新城大楼。进屋后我坐在高崇民旁边的沙发上,那时还没捉到蒋,室内空气凝重紧张,人人表情严肃,张学良身穿棉袍,头戴毡帽,不时地在客厅中间来回踱步,大家都在屏息等待临潼方面的捉蒋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