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琳 《黑龙江史志》2008,(20):100-100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态度、情绪、情感等,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全面发展。生物教育中通过实施情感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认识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发掘,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高大勇 《神州》2013,(5):82-82
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做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应以它特有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育规律和教育效果,发挥其育人的特殊作用。健康的体魄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也为事业的成功和开展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要让学生学好体育就得先让他们爱上体育,怎样让学生爱上体育?  相似文献   

3.
张雪风 《神州》2012,(36):112-112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应该是爱孩子。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因此班主任首先必须具备爱心,细心,耐心;其次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黄敏 《丝绸之路》2011,(2):125-126
现行教学实践以理智教育、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情感特征,没有把健康的情感作为教学、教育的目标来设立,没有明确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措施,使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发展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训练。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中学教育实践中研究、实施情感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贾志文 《丝绸之路》2011,(24):106-108
素养教育和理想主义因崇真、求美、向善而契合。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用理想主义者的胸襟和行动,潜移默化地培育着学生的公民素养,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新社会的合格公民。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首先明确的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教育的主要实践者,教师应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应将教育提炼成一种感人肺腑的艺术和精神去影响学生、点化生命,这是培育学生公民素养之必需。  相似文献   

6.
郭丽杰 《神州》2012,(6):190-190
生本教育就是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一切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即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自主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教育。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相似文献   

7.
杜娟娟 《神州》2013,(36):40-40
近年来,在学校中,由于师生关系带来的恶性事件频繁发生,教师和学生在沟通交流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普遍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因此,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学校教育素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罗薇薇 《神州》2014,(18):133-133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培养以培养职业为本位,能力为基础,就业为导向的高级社会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高职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及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意识日益增强,日渐成为体现学生自我价值与先进性的内在需求和增强学生党团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过去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学生倾向于采取被动接  相似文献   

9.
张卫星 《神州》2011,(9):93-93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注重学生的情感、兴趣、需要、信念和情感等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具备稳定的情绪和调控情缘的能力,具备完善的意志品质、个性特征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创造性。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也越来越成为学生人格教育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开发、塑造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而情感教育是一种伴随知识输入而又融进学生的美好的教育方式。因此,教师的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相似文献   

11.
刘伊 《神州》2012,(14):76-76
高职院校党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学生党建团建工作、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应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党史教育,拓宽网络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把高职学生塑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陈鸣寅  沈晓海 《风景名胜》2021,(4):0116-0116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教育部门对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程度也愈发重视。由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在劳动教育的培养机制下不能“一视同仁”,特别是在学生进入社会前的高校教育阶段。本文认为,劳动教育应该具有“递进性”,也就是说对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开展与其匹配的劳动教育,并且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从而促进我国学生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孟学梅 《神州》2013,(24):117-117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的是三种角色,即教育的组织管理者、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及学科的知识传授者。多种角色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渊博的学识,还要具备较高的教育心理能力并能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进行运用,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活学习。笔者从事中职班主任工作多年,并在工作中进行了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运用。个人认为,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面对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学生群体,要想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必须不断进修、提升个人,掌握教育心理学并能灵活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历史新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课改视野下如何寓情感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挖掘历史学科潜能,塑造学生健全良好的人格。三、运用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情感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袁富洪 《神州》2011,(9S):25-25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待学生我们主张多鼓励少埋怨、多表扬少批评,这股风甚至已蔓延到了课堂,在公共场合大家都忌谈批评惩罚,总觉得这样的说法和做法不太符合当今教育思想的主流。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对犯错误的学生难免不用到批评这种教育方法。因此,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讲求批评的艺术,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周晏 《神州》2014,(14):284-28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有着一定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还要尊重学生,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进步,但是在进步中存在着不足,针对性的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们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辛月明 《神州》2011,(12):103-103
惩罚教育是指“在尊重、关爱的前提下,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以及在学生身心能够承担情况下的强制矫正措施”。惩罚的方式有多种,把简单的体罚理解为惩罚,其实是对惩罚的一个误解。惩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是与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保证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各大高校应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紧紧围绕目标、贴近学生、走进学生,不断构建和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做好各项工作,可以通过选用优秀的辅导员、加强党团建设、开展科学文化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9.
王海锋 《神州》2012,(15):47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倡导教师多运用"鼓励"的教育手段,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是非常有益的,面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面对各种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就要走出陈旧的"管卡压"的"严父式"教育方式,尝试一下"慈母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要  相似文献   

20.
王冰 《神州》2011,(8S):95-95
美的艺术造就美的民族。杨德如《语文美育学导论》中谈到:所谓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的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是~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材里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