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贸易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贸易关系极为密切.广东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粤东潮汕地区和粤西南地区,以及广西的北部湾地区、桂西南地区和西江流域依凭13个口岸与香港展开了繁密的贸易往来.不同地区的洋货进口结构略有不同,而土货出口结构则差别极大,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此外,新辟口岸分流效应使原有的贸易路线发生转移,商路的变迁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香港与北方环渤海地区的贸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香港与北方环渤海地区的贸易关系密切,东北地区通过牛庄口岸,山东及朝鲜通过烟台口岸,直隶及广大北方腹地通过天津口岸与香港展开了繁密的贸易往来.不同地区的洋货进口结构略有不同,而土货出口结构则差别较大,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对外贸易的发展刺激了腹地外向型经济的兴起.  相似文献   

3.
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关系(1869-1904)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对外贸易枢纽由广州逐渐北移至上海.在中国沿海唯一能与上海争雄的口岸只有香港,这得益于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宽泛的贸易辐射面.本文力图阐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国内主要通商口岸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与晚清时期其他幕府相比,袁世凯幕府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色:人员来源广泛,极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娴熟的社会交际能力,对幕主的绝对效忠.之所以形成这些特色,是由于清末变革的时代给幕府人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同时也由于袁世凯的政治需要和幕府人员的积极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5.
警政建设是清末国家权力向州县以下地区进行扩张的一次重要尝试。但是由于中央政府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因此不得不谕令地方自筹经费开办。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地方政府因财力不济,不得不采取加重捐税、增加税种以及和地方士绅合作等办法开办警察。由于经费筹措的困难和税源结构的重大调整,清末的警政建设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扩张之后,逐渐走向了困顿与萎缩。兴办警政助长了士绅力量的膨胀,冲击了原有的国家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晚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对外贸易枢纽由广州逐渐北移至上海。在中国沿海唯一能与上海争雄的口岸只有香港,这得益于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宽泛的贸易辐射面。本文力图在把握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外贸易历史大环境的基础上,复原两广地区、西南地区、闽浙台地区、上海及长江流域、环渤海地区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与晚清学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0 7年至 190 9年张之洞以军机大臣管理学部 ,直接负责清末兴学国策的制定与实行。在他的主持下 ,学部于积极推动普通和实业教育的同时 ,提倡保存国粹 ,继续奖励学堂出身 ,办事方针出现从锐进而缓行、由创新而复古的变化。透过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见湖北与直隶的门户立异和人脉渊源 ,对中央教育行政的决策乃至近代教育发展的进程与样态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中外通商,欧美印度的产品随即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相比之下,日货畅销的局面似乎出现得很晚,一直要到甲午战争之后、乃至20世纪以后日货仿佛才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之下突然间铺天盖地到来,进而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实际情况并非转变得如此突然,早在甲午战争前的三十余年间,以煤炭为代表的一部分日货已经打入上海等沿海口岸城市的燃料市场,进而逐渐将其他产地的煤炭挤压至一种微不足道的地位。日本煤炭输华贸易经历的市场竞争活动和采用的营销手段,为日后其他类日本工业品称雄中国市场摸索了经验。此后其他类日货基本上都遵循了煤炭贸易的营销模式,从而在中国市场上开拓出广阔的销路。这种为学界所忽视的现象对若干约定俗成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待质人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待质人证问题表现为非法羁押手段长期存在,无限期羁押现象极其普遍,待质人证瘐毙数量极大等特点。导致待质人证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央与地方相关政策严重脱节,政府权力体系设置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关立法及救济程序缺失等等。清末法制改革前后清政府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却并未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秦彬 《广西文史》2007,(3):67-70
经纪业在我国的历史由来已久,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专事为买卖双方做媒介,促成交易以赚取佣金的行业。清末以来,随着开埠通商和内外贸易的迅速扩展,地处偏僻的广西不可避免地融入国际大市场。外国侵略者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取的特权,对广西积极开展以商品输出和原料进口为中心的侵略活动,进而促使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广西近代城镇市场体系新格局形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905年,在中国行之千余年的科举制度骤然停罢,对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对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社会整合弱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粗浅的探讨和研究。不当之处,敬请赐正。……  相似文献   

12.
清末,外国轮船大量涌入福建沿海港口,本地民船航运业备受挤压,日趋衰落。当时台湾许多沿海港口尚未开发,只有机动灵活的民间木船才能靠岸,因此,来往闽台两地的民船在闽台航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内河航运方面,因航道关系,福建民船航运业仍然十分兴盛,有力促进了各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汉英、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出版是晚清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但多年来被学术界严重忽视,以致难以描述其完整样貌.勾稽爬梳相关史料,可以确认从19世纪初叶到清末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以西洋传教士为主体,辅以少量世俗西方人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词典编纂者,共编纂出版了包括普通双语词典、汉语方言双语词典、专科双语词典三大类别在内的近70部不同规模的汉英、英汉双语词典.这一现象的出现,从传教士来说,终极目的是传教事业的需要;19世纪60年代后逐步形成的近代知识分子群渴望学习英语及西学知识的社会需求,是推动双语词典现象发展的重要动因;清末西书的大量翻译出版无疑充当了重要的催化剂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江标所编《灵鹣阁丛书》是清末重要丛书,其中15种藏器目尤为引人注目.笔者结合相关金石古籍,对比其间内容异同、完缺,考察这些藏器目的来源,确认其中大多数目录对了解相关藏家藏品、江标本人的学术交游都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俊明 《沧桑》2008,(6):83-85
刑部从隋唐开始设置后,一直是封建社会中法制制度的核心。进入近代后产生了许多弊端,有许多人提出对刑部加以改革。在清末新政中,将刑部改为法部是一项重要内容,是晚清政府对中央行政体制进行的重大调整之一,也是晚清官制改革中的一件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6.
王勇 《炎黄春秋》2000,(9):54-55
吴承仕(1884—1939),字检斋,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经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教育家。他从一名清末的举人,最后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7.
萨镇冰(1859—1952年),字鼎铭.闽县(今福州市)人,原籍雁门(今山西代县).世居福州城内朱紫坊,幼时,曾住黄巷三年。他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与解放初期三个历史时期。清末.历任“威远”、“康济”、“通济”、“海圻”舰长.广东水师提督、总理南北洋海军、筹办海军大臣、海军总制等职;  相似文献   

18.
新政初期,修订律例的进程与清末政局的变动息息相关。在修订律例收回治外法权的旗帜下,清廷中枢、东南督抚以及朝野各派政治力量的意图并非完全一致。身处夹缝之中的修订法律大臣伍廷芳、沈家本,时刻面对着跌宕起伏的政界暗潮与日愈趋新的社会舆论,个人际遇也经历了"深孚众望"最终走向"相继开缺"的命运。深入剖析修订律例过程与伍、沈个人际遇的关系,可以大致揭示出日俄战争后清国法律改革与政治改革迅速合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晚清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以外债为研究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华 《清史研究》2004,18(1):94-101
晚清中央对地方财政监管的失控 ,财权的不断下移以致崩溃 ,构成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变化的基本态势。其间外债作为晚清财政的产物 ,一直伴随和影响着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 ,并使得这一关系更为复杂和特殊。  相似文献   

20.
颜色 《清史研究》2012,(3):88-99
十八、十九世纪英国主导下的鸦片贸易给中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而英国商人及英属印度殖民政府却从鸦片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是1907年英国却主动向清政府提议并达成了减少印度鸦片出口直至最终禁绝的《禁烟条件》。本文详细分析了鸦片贸易各方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变动情况,认为英国国内产业升级带动对外贸易的转型,其国内新兴工业资本家力图扩大对华工业品输出,是导致英国主动停止鸦片贸易的根本原因。这不是绅士的慈悲,而是利益的追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