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由于对文明的要素和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未能取得共识,所以学者们在各自的著述中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明的源头当在距今6000年前后,有的学者认为当在距今5000年前后,有的则认为当从距今4000年前夏王朝开端。多数  相似文献   

2.
江苏溧阳中头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斧、石铲、石磨盘等新石器文物,经科学研究后证明距今15万年前至距今35万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物。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出现的新石器。这一重大发现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人类起源地之一。中国人的老祖宗最早出现在江苏。  相似文献   

3.
红山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红山而得名,属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红山文化的考古发现,填补了我国北方地区历史、文化延续的空白,为一直困扰史学界的夏代以前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及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与佐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苏秉琦在1986年全面投入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与1985年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的召开、夏鼐的<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文在国内公开发表、晋文化研究会和仰韶文化学术讨论会的召开等四项学术活动有直接的联系.苏秉琦在1985年形成的"古文化古城古国"概念,阐明的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发展交往的形式与作用,以及陶寺文化形成的机制与意义,为他后来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奠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明的新曙光>、<文化与文明>和<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等3篇论文,分别代表苏秉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三个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探索文明的起源来研究文献以前的历史.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宏观上描述了中原地区原始文化与辽西地区原始文化的发展交往,迸发文明"火花";并围绕陶寺文化的形成及对后来的影响,首次提出了关于中国国家形成过程三阶段的思想,为创建他的学说体系,即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阶段的三部曲和发展模式的三类型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江汉考古》2021,(1):50-55
在约距今8200至7000年之间的裴李岗时代,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聚落和人口增多,物质文化显著发展,已出现较为先进和复杂的的思想观念、知识系统和社会形态,迈开了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苏秉琦晚年的学术研究主线,正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修订于80年代中期,调整于90年代初,而最终确定为国家起源(即文明起源)和民族文化传统.苏秉琦对中国文明起源的种种论述,都是为了实现他的学术研究目的而进行的种种探索.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尧文化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3月 2 9日至 4月 2日在山西临汾市举行 ,来自我国北京、陕西、江苏、内蒙古、山西太原、临汾、运城各地和台湾地区的近 80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的 5 5篇论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关于唐尧时代的社会性质和帝尧的历史地位这是关于尧文化的历史定位问题 ,是研讨会的一个中心论题。学者们多依循苏秉琦先生关于“文明起源问题”是打开历史与文化迷宫的金钥匙的论断 ,集中围绕中国文明起源或文明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主要有两种见解 :(一 )认为唐尧时代已正式进入文明社会 ,帝尧是…  相似文献   

9.
东土古国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古文献每称黄帝尧舜禹时有万国,五帝时代是个古国时代,这是我国历史的拂晓期。“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①,国家的诞生标志着文明史的开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实质上是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还是宏观的分析讨论,为了阐明中国文明的形成,必须探索具体的古国。海岱地区是东夷部族的活动中心,商人称此为人方,周人则叫东土,在中国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上占有重要地位,探索该地区国家的诞生,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曾在一些文章中对东土古国作过探讨,但有关见解分散于各文,有的见解已有所更新…  相似文献   

10.
中原和渭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以现有的考古资料分析,以磁山、裴李岗和老官台等文化为最早,距今约有8000年左右。这时期已有翻土工具石铲的发现,说明农业生产已进入到了耜(锄)耕阶段,它距农业的产生,还有漫长的岁月,还得向上追溯。  相似文献   

11.
中原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耀利 《中原文物》2001,4(4):16-23
总观全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中原地区以它强大的文化根基,在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始终走在前面.中原地区文明的起源是相当早的,在龙山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史前方形城址的出现,最早发生在龙山时代的中原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版筑技术的成熟,审美观、世界观中独特的价值取向以及聚落发展中重视事先规划与总体布局的文化传统,为方形城址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先决条件。龙山时代中原地区社会发展中礼制建设的需要,是方形城址出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llat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of jade artifacts i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rehistoric periods and investigate the jade artifact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types, and employment statuses, to explore the jade employment features, concept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Central Plains. From the Peiligang period to the Longshan period, the jade employment culture in the Central Plains in the prehistoric periods obviously showed a formation process from scratch. The Central Plains was not the place of origin for the jade culture; instead, it was more about accepting external influences, developing its jade employment culture, and enjoying the advantages of a late-comer to develop rapidly. The late-comer advantage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historical trend centered on the Central Plains enabled the jade culture to gather, merge, and popularize in the Central Plains in the prehistoric periods. The Central Plains not only served as a transit point for jade artifacts’ continued diffusion northward and westward but also further established jade artifacts as an indispensable factor in the early ritual system civilization and in thei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hroughout historic periods.  相似文献   

14.
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古城寨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与新郑市交界处 ,在新密市东南 35公里的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村民组周围。遗址规模宏大 ,城墙高大 ,气势雄伟。城内地面高于溱水河床 1 0米 ,高于周围地面 2米~ 5米。 (图一 ;彩版二 ,1 )原据密县地方志认为古城寨城址是西周郐国都城 ,故定为郐国故城 ,1 98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通过近年的钻探调查与试掘 ,被确认为龙山文化城址后 ,于 2 0 0 1年 5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997年夏季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密市炎黄历史文化研究会和新密市文物保管所的…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新乡县后高庄遗址,发现属于龙山文化早期和先商文化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文化早期灰坑9座,先商文化灰坑1座,出土了一批富有特征的罐类器物群,为研究中原古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方燕明 《华夏考古》2012,(2):47-67,157,158
河南位于中原腹地,在龙山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河南的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进程中,对以中原为中心的趋势的形成和夏王朝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河南的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将有利于我们对中华文明形成的机制、动力和规律等问题作持续的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原龙山城址的年代与兴废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地区是发现较多史前城址的区域之一,并集中发现于王湾三期文化。通过观察发现这些龙山城址营建与废弃的时间基本一致,且延用的时间比较短暂,使用期伴出有较多海岱地区典型龙山文化和江汉区石家河文化的器物。史前大的集团或文化区之间曾屡屡发生强烈的影响或碰撞。为了抵御来自其他集团尤其是东夷集团的侵袭,华夏集团的东部一带一定区域内的中心聚落或重要聚落就会筑城自卫,这可能就是中原龙山城址出现的具体背景或背景之一,而一旦威胁解除,这些城址就无存在必要,很快又弃之不用了。  相似文献   

18.
1996年9月~11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章丘市龙山镇孙家东南遗址进行了钻探和发掘,所获遗存分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早中期等几个阶段,其文化特征与中原地区基本一致,但也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该遗址与城子崖城址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夏商时期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联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夏商时期中原地区与长江中游地区夏商时期文化因素的分析,论述了二者的关系,认为中原文化自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之时对南方大力扩张,至二里岗文化时期发展到顶峰,在殷墟文化一期阶段后退缩。作者提出,中原力量的南进与中原青铜器铸造量在峰值上完全不一致,为众多学者所强调的商人南进掠铜论的观点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中原史前文化的优势--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开华夏文明的锁钥仍然在中原史前文化中.中原史前文化的优势表现为较早地奠定了深厚的农业经济基础,并以之支撑起庞大的人口规模;向心状的聚落布局;以及先民对世俗性日常生活的关注.同时,还表现在中原地区的东西南北交汇之位、过渡之位和文化与环境的多样性之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