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司命,掌管生死离合之神。本章“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可证。——洹子孟姜壶“齐侯女丧其(臼男)”一事,铭文有云:“用璧玉备一(祠)于大巫。(祠)誓于大(司)命,用璧,两壶,八鼎。”是大司命司生死寿夭之证。于省吾先生说:“齐人已祀‘大司命’,自不应以楚俗为限。”(《泽螺居楚辞新证(上)》——《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三期第224页) 这一章歌辞的主要内容是:大司命偕少司命自天而下,他们的共同任务是“导帝子〔之〕兮九阬”。——“九阬”即九河(说见本书《楚辞九歌各章情节的地理关系》),——决定引湘君顺汉水东流入海,从九河溯流而上,登昆仑,下洋水,至涔阳以迎湘夫人;复从原路回楚,以绕过秦国在汉中东部的封锁线。大司命折疏圃之麻,使少司命持之以“续断”,以解湘君、湘夫人离居之苦。 出场歌舞此辞者,灵巫二人:大司命 少司命 说这章歌辞由两个灵巫歌唱,主要是从下面这几句歌辞看出来的: 君回翔兮以下,踰空桑兮从女。 “君”和“女”都是第二人称代词,这种对称关系告诉我们,在实际演唱中,若是  相似文献   

2.
包山简司命属于地祇,根据"野地主与后土(社)实为一神","相应地,司命与宫地主位次相当,也应是同一神祇"的认识,而将司命与五祀的中霤和包山2号墓五祀木主的"室"联系起来,进而将司命归入五祀的做法,尚缺乏足够的根据。包山简司命的神职是"主灭不详",故在神祇地位和等级上比《洹子孟姜壶》铭文中的司命低,而《洹子孟姜壶》铭文中的司命为"大司命",那么包山简司命或即"小(少)司命"。在包山、望山楚简所涉神祇中,司命只有一个,如果与《九歌》"二司命"相联系,只有"少司命"存在更多的可比性,但也仅仅是存在可比性而已。  相似文献   

3.
《九歌》之“九”考辨汪耀楠屈原的《九歌》由十一首小诗组成,它们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屈赋以"九"名的还有《九章》。《九章》由九首诗组成。同以"九"...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南分会副主席及《楚风》杂志主编林河先生撰写的《〈九歌〉与沅湘民俗》一书由上海三联书店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分为十七个部分,分别对《九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九歌》与沅湘傩文化以及《九歌》中的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夫人、大司命、东君、河伯、山鬼等做了研究,全书的特点是方法新颖而观点独到,是文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学者们值得一读的学术专著.该书作者研究《九歌》不是采用及文献到文献的考据方法,而是深入民间,调查掌握《九歌》发源地南郢沅湘之间的古老民俗,并将之与文献记载及考占发现相结合,从而提出《九歌》是2000年前沅湘风情画的论点,作者指出,迄今“不单《九歌》的原型还保存在沅湘之间,而且从许多祭祀风俗中都可看到《九歌》的影子,《九歌》中反映的大量民情风俗,也可以与沅湘及许多南方民族的民情风  相似文献   

5.
《吕氏春秋·序意》篇是《吕》书之“序”,它本应是解读《吕》书思想的一把钥匙,但由于目前无论在文本上还是思想上都还存在诸多尚未厘清的问题,故其价值尚未充分发挥。考察发现,《序意》篇内容有残损,现存内容应为“十二纪”“八览”之序的一部分。换言之,《序意》遗失了“十二纪”之序的后半部分,“八览”之序的前半部分,以及“六论”之序的全部。从《序意》篇与《吕》书整体内容的关联来看,现存内容是对“十二纪”写作目的、写作方法的说明,但没有对“十二纪”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的论述。“八览”之序的部分则正好相反,没有起首语、没有写作目的、写作形式等概述性的说明,只有关于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对清华简《尹诰》“一德”的理解存在多种意见,《礼记·缁衣》引《尹诰》,将“一德”阐释为“君不疑于其臣,而臣不惑于其君”,这应是最合理的解释。《诗经·鸤鸠》中“其仪不忒”是达成“一德”的手段,全诗则是“一德”的极好注解。“一德”应包括“相同”、“正确”、“教化万民”三层内涵。清华简《尹至》篇则叙述了伊尹和商汤达成“一德”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夜郎新议     
一、西南夷君长“以百数”, 不是“十数”。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开头就说:“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可他在文末又说:“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同是一篇《西南夷列传》,前后矛盾,究竞谁是谁非?这是《史记》留给后人的一大疑案,长期以来无人对此进行剖析,本文拟首先对此作一探讨。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司马迁对西南夷的社会状况是不太清楚的,他在为这些少数  相似文献   

8.
《经典释文》音注是多层次多体系的,其“如字”音层次为常用音的常用义。考察《毛诗音义》皇.“袋”之“如字”音读,是全面考索《经典释文》“如字”音的一次小实验。《毛诗音义》中“行”之“如字”音读为衡。  相似文献   

9.
一、《周礼》以“实柴”释“”“燎”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以下一段话:“以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沈祭山林川泽。”①上文中的“以沈祭山林川泽”,郑玄注:“祭山林曰埋川泽曰沉顺其性...  相似文献   

10.
《搜神记》的成书方式之一是从前人典籍中撷取素材,取自《汉书》的篇目最多,达28篇。从文字异同上看,只有少数篇目完全相同,多数有所删减或概述其意。内容上,取材篇目集中于《汉书·五行志》,而且都是“异事”,没有“灾害”事件,这与干宝作为史家,反思晋祚危亡有很大关联。叙事上,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搜神记》从《汉书》中取材,首先完成了文本上的独立,其次故事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万荣县的后土祠,据称是华夏第一祠,远从黄帝时即已在此“扫地而安九土”。然而这位“后土娘娘”究竟是何人,却是众说纷纷。万荣县的同志根据《后土祠庙像图》碑上将后土尊为“后土皇地祗”,和《风俗通义》中称女娲为“土皇”,同属大地之神为由,断定“女娲和后土是同一位女地皇的两个称呼”(万荣县地方志办公室、万荣县史志研究学会编著之《后土文化源流》第2页)。笔者以为,这样论断太过武断。先从时间上说,黄帝和女娲应是同时代人。《楚辞·天问》里有“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作注云:“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这个“七十…  相似文献   

12.
古代传注书从汉代开始即注意表现原文的语法结构,如虚词的用法、实词的句法功能义、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等。这方面笔者已有系列文章谈述。但以往传注书表现语法结构一般是采用于行为中“自然”表现的自然手段,没有什么语法术语。明确提出“句法”名称、并且迳直而广泛的依据句法结构进行解释、考证、辨析是清代经学家、训诂学家的著作中出现的。这可看作是清代经学研究,训诂考证的一个特点,也是古代经学研究、传注书释义方法在清代的一个发展。如: (1)《论语》,“《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三句是也。……伪作《君陈篇》者竟将“孝乎”二字读属上,为孔子之言。历览载籍所引《诗》《书》之文,  相似文献   

13.
《论语·八佾》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亡"一句,历来歧见不少,其主要分歧有两点:一是夷狄落后,虽有君主,不如诸夏无君;二是夷狄尚有君长,不像华夏没有君长.针对此种情况,古今学者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讨,笔者将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整个语篇的内在结构,考辩此句之含义.  相似文献   

14.
《独立评论》是我国上个世纪30年代前中期一份有很大影响的政治思想文化刊物,一批思想文化大家主导参与其中,一批思想文化新秀从这里走出. 这份著名刊物的创办经过如何?创办动议人是谁?这一直是学术界在探讨的一个话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 关于《独立评论》的创办过程,现在只有胡适先生在纪念丁文江先生文章中的“说明”:“丁文江先生是《独立评论》的创办人之一.最初我们一班人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时时聚餐,谈论国家问题,后来有人发起办一个刊物.在君(丁文江字在君——编者注)和我都有过创办《努力周报》的经验,知道这件事不是容易的,所以都不很热心.  相似文献   

15.
魏真 《史学月刊》2003,(10):116-117
中国古代民本资料中 ,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长期以来 ,人们多把这段话归之于荀子的思想 ,并且当作荀子的重要言论 ,似乎荀子是这段话的始作俑者。这实在是一个误解和误传。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解 ,其原因有二。一是这段话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见之于《荀子·王制篇》 ,二是文献资料中有几个地方都把这段话直接说成是荀子的言论 ,不可不谓言之有据。其资料如下 :《艺文类聚·舟车部》云 :“荀卿子曰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太平御览·舟部》云 :“孙卿…  相似文献   

16.
王光美在《与君同舟,风雨无悔》这篇为纪念刘少奇而撰写的文章中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史实,她说:“党的八大结束的第三天,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对刘少奇说,党的八大关于我国基本矛盾的提法不正确。少奇十分震惊,只答道:‘呦,《决议》已经通过了,怎么办?’毛主席在党的八大前和会议期间从没有提出异议。现在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意味着全党中心仍然是阶级斗争,而非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 ”字小考     
“ ”字甚僻,然韵书字书均有收载,义为鞋底或纳鞋底.如《集韵·上铣》:“ ,一曰履底.”《玉篇· 部》:“ ,履底 。”  相似文献   

18.
唐代以前,“茶”字还没出现,那时,茶的名称五花八门。《诗经》里有“荼”字,《尔雅》称茶为“槚”,《方言》称“蔎”,《晏子春秋》称“茗”,《凡将匾》称“荈”,《尚书·顾命篇》称“诧”。陆羽《茶经》总汇诸称:“茶,南方之嘉禾也……,其名一日荼、二日槚、三日蔎、四日茗、五日荈。”另外.还有一些别称,如水厄、酷奴等等。可惜没有一个字其原本含义是指茶的。  相似文献   

19.
话说太上皇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太上皇之说。颜师古解释说:“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就是说,太上皇是封建皇帝对其父的极尊之称。  相似文献   

20.
作者赞同《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9期所载初钊兴和王淑君的“形式服从内容,结构设计要为方便读者着想”两条补遗原则。并提出两点意见:1.补遗采取明补较为合适。2.在志书末尾设掌故篇(节)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