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倩女离魂》作为元杂剧四大爱情戏之一,以离魂这一特殊情节的创作成为区别于其他三大元杂剧,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倩女离魂》在创作上也有对《西厢记》进行吸收,使其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我曾写过《(西厢记)对(金瓶梅)的影响》一,列举了“磬槌打破老僧头”、“莺娘”、“下截”等词汇为例证,说明《金瓶梅》的作对《西厢记》十分熟悉,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不知不觉使用了《西厢记》的某些语汇,甚至在细节描写上也有参照《西厢记》之处。应该说,这些方面的借鉴还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红娘是《西厢记》中为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起牵线搭桥作用的侍女,在今天看来早已脱离了她丫鬟的身份,成了一位成就人间美满姻缘的"月下老人"。而"红娘"更成为这类形象的"专有名词",可见其影响之深。红娘成就崔张好事的行为或多或少地都反映了她这个青春少女的特有心理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伏涤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6):39-44
《金瓶梅词话》中援引提及西厢剧曲剧名、人物名、曲牌曲词、情节的地方达三十多处,分散在金书的二十多回中,援引频率极高、援引形式多种多样。《词话》中援引、指称的西厢剧曲文字极少数为李日华《南西厢记》,绝大多数为《北西厢记》。《词话》对《西厢记》的援引、化用一方面在艺术把握上极为自然妥贴,另一方面也常常表现出比类不当、庸俗发挥的不足,显示出作者淫亵化观照《西厢记》的趋俗趋恶眼光。 相似文献
5.
论凌濛初刻本《西厢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季鸿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3):54-60,80
凌濛初刻本《西厢记》受到今日学人的高度重视,《西厢记》印本一般都以凌刻本《西厢记》作为底本。凌刻本受到人们的关注绝非偶然,因为凌刻本《西厢记》系唯一未受传奇体制影响,体例保存完好、改动较小,与元杂剧最相契合的《西厢记》刊本,此外,凌刻本的校注与批评也有自己的成就与特色,所以,凌刻本《西厢记》在《西厢记》诸多版本中无疑应占据突出而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虽然对于《董西厢》中张生过多的轻狂和庸俗表现,《王西厢》中已有所删减,但在这一角色身上仍有遗留,《西厢记》中的张生仍表现出贪色的市井无赖习气与文人的软弱无能。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是封建时代男权社会的价值判断的反映,一是新的历史文化境况下作家及观众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讨论《西厢记》瓷绘艺术的文章可谓多矣,本文试从舞台演出的角度,释读历代瓷器上所绘《西厢记》画面与同时期舞台演出的关系,探讨活跃于舞台之上的戏曲艺术与瓷绘《西厢记》装饰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实甫《西厢记》最典型的语言特点是善于选择和提炼古典诗词中的佳句,并将其化用到自己的语言中,熔铸成自然而华美的曲词、意境,以营造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本文具体论述了《西厢记》对古典诗词的吸收与运用。 相似文献
9.
2008年,老舒的工厂破产倒闭,他领到了12万余元的补偿金,手里有了一点闲钱。原来的同事,有动员他入市炒股的,也有动员其投资邮票的。半年后,他综合考虑了各种意见,决定一分为二,花了6万元与侄女合伙开了一家二手房中介所,另外6万元用于投资邮票,并专门去了一趟北京邮市,买到了一定数量的T82《西厢记》套票大版和整封小型张,要知道,T82《西厢记》曾荣获过"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最佳特种邮票",可以说是一个投资的绩优品种。 相似文献
10.
陈旭耀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5):32-37
万历二十六年(1598),秣陵继志斋主人陈邦泰刊行了《重校北西厢记》,同时还刊行了《重校琵琶记》,成为明代戏曲刻书史上的“西伯合刊”本之一.陈邦泰,字大来,秣陵(今南京)人,生平事迹不详.他所经营的继志斋书坊,刻书极多,尤以刊行戏曲等通俗书刊出名①.这本《重校北西厢记》在《西厢记》的版本史上,意义重大,价值甚高,但由于此书仅日本内阁文库有收藏,国内学者难以见识其真面目.业师黄仕忠教授数年前从日本访得此珍贵善本,并将该书照片资料转赠与我,因此,笔者才有幸得以详阅此人间孤本. 相似文献
11.
冷战期间西方边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欣洁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2):22-30,145
文章对二战后至冷战结束前的西方边疆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冷战期间的边疆理论所反映的是这一历史阶段国家对自身利益界限的理解和认识,其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提高和世界形势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刘炳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4(2)
明清时期,韩城、郃阳、朝邑和潼关四县虽同处于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区域范围之内,但是其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四县面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其村民营生方式的选择也就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这充分体现了地域环境对村民营生方式选择的影响,同时,多样性的营生方式又是村民对地域环境差异性的能动适应。地域环境的差异性与村民营生方式的选择,正是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对此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人、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瑞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2)
在分析汉代免老、新傅、罷癃等制度后,认为在南郡的人口结构中:新傅、免老人数均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各侯国人口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据木牍,《秩律》各县的排名隐约遵循口数原则。 相似文献
14.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法庭判案文件,苏美尔语称为"di-til-la",意为"最终裁决".吉尔苏出土文献最多,在温马也出土了少数泥板,基本上属于财产争诉案件.与吉尔苏的相比,温马的法庭判案文件有自己的特点.本文根据出土于温马地区的20块判案泥板文书,探讨了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温马地区的民法案例以及涉及的经济和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5.
绍兴富盛跳山东汉建初买地摩崖是现存浙江境内有确切纪年的汉代摩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体积最大的买地券,被列为我国的汉刻重宝。通过追溯摩崖发现经过和结合相关史料,凸显此摩崖在金石学、社会政治经济学和书法艺术上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明代起居注制度时兴时废,但明代初期及后期历朝均有起居注存在,而且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起居注的设置和废寝,对《明实录》的编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影响:前者使实录生动而真切,后者使实录平实而枯燥。明代起居注制度的兴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儒家意识形态与君主专制制度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冲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西方近代边疆理论的初步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章永俊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2):1-11,145
文章认为,在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时期,民族国家的出现是近代边疆理论形成的重要前提,重商主义与殖民扩张则是近代边疆理论形成的内在动力。这一时期,传统边疆向近代边疆的转变、国际法的初现也对近代边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杭州在唐宋时期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是明末清初西湖小说的素材来源与情感寄托,而这在与后南宋时代的兴衰对比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与失衡。失落中的梦华怀旧情结,在小说作者的审美心理与创作动机中,以及杭州读者群的接受心境与审美情趣中是普遍存在的。这是明末清初西湖小说兴盛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现存殿本《明史》地理中的若干失误或待斟之处,多由《明史》成书时徵引原始史料的失误或不审所致;而点校本《明史》地理中的若干瑕疵,多属误校或漏校。追源溯流,查考《明史》纂修所据的若干原始文献,并认真复核点校本的若干点校,发现其中的错漏或待斟之处,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明史》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