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目前对兀惹城地点论述不一,综合考古资料、文献记述以及对许亢宗途经地点的考证,兀惹城应在今梅河口市海龙镇中山古城.  相似文献   

2.
定安国考论     
渤海国为辽所灭之后,其遗民聚合形成了诸多反辽势力,定安国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虽然国小势微,但由于地缘关系,定安国在当时宋、辽、女真、高丽诸势力的角逐与交往中仍然引人关注。通过定安国假女真使臣之手附表于宋、与宋联合制衡辽等事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透视当时的东亚关系,对于准确把握10至11世纪的东亚关系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燕王府位置因与元明之际宫殿的营建相关,因而成为备受学者关注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历来有燕王府沿用元大内正殿与沿用元代西内两种观点。本文在对明初王府建筑制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燕王府的建筑制度的特殊性及其与元代宫殿制度的关联,认为燕王府当沿用了元大内的正殿,并以永乐朝北京宫殿营建过程中的历史事件为旁证,进一步论证了燕王府用元大内正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龙岩城抗蒙之战的研究,限于材料,有许多问题未能深究,也存在一些误读。本文在全面释读龙岩城碑文的基础上,利用历史资料,否定了兀良合台部攻龙岩城的说法,考证出这是蒙军纽璘部将车里所为,从而补充了龙岩城之战的有关史事。同时论证了《元史》所记“马湖江”即千里川江,澄清了一个常令研究者迷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鄯善小考     
鄯善小考张建军《清史稿·地理志》鄯善县沿革自注云“汉车师前国东境楼兰”;光绪《鄯善县乡土志》亦载:“鄯善县。……汉时为楼兰国”;清末吴寿崧《辟展》诗中也有“千古楼兰道,曾劳汉使通”的句子,并注明:“辟展即古楼兰。”皆以今新疆鄯善县为汉代西域楼兰国故地...  相似文献   

6.
澳门出现的一组楚器,数量大,组合比较完整,且大多数铸有铭文,是近年来楚国青铜器的一次重要发现,它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楚王世系、青铜器铸造,以及楚国与少数部族之间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其形制、纹饰以及铭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其时代应在春秋晚期后段。盘、匜的作器者楚王酓(熊)怂,金文首次出现,亦不见于史书。经考证熊您就是楚平王熊居,您、居一名一字。您读为休,休,息止也。居,也有止息之义。名与字意义相因。鼎、簋、豆、鬲的作器者兢之定是楚国的一位封君。盘、匜是楚平王所赐。  相似文献   

7.
競之定铜器群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出现的一组楚器,数量大。组合比较完整,且大多数铸有铭文,是近年来楚国青铜器的一次重要发现,它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楚王世系、青铜器铸造,以及楚国与少数部族之间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其形制、纹饰以及铭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其时代应在春秋晚期后段。盘、匜的作器者楚王酓(熊)恷,金文首次出现,亦不见于史书。经考证熊恷就是楚平王熊居,恷、居一名一字。您读为休,休,息止也。居,也有止息之义。名与字意义相因。鼎、簋、豆、鬲的作器者競之定是楚国的一位封君。盘、匜是楚平王所赐。  相似文献   

8.
玉酒泉小考     
正酒泉,是河西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速度加快,再次唤醒了这块土地的文化热情。2010年以来,以叶舒宪为代表的中国玉文化研究学者把眼光聚焦甘肃,进行了多次地方文化调研,如发起组织齐家文化研讨会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为甘肃玉文化研究开启了新的征程。近几年来,随着马鬃山古代玉矿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为酒泉在中国玉文化史上的地位问题,提出新的探索空间。同  相似文献   

9.
王辉 《考古与文物》2020,(2):110-113
秦传世兵器二十一年相邦冉戈有地名"坏德",新出土秦封泥、传世汉印有"坏德丞印",《汉书·地理志》有"褱德"县。"坏"、"褱"均应读为坏。怀德,怀念其德。传说禹、黄帝铸鼎于荆山下,后人怀念其德,地因此得名。怀德在今何地,前人有两说:一说在今陕西大荔县与华阴县之间的洛水、渭河交汇处,即原朝邑县境;一说在富平县两南十里。本文据西周金文、《尚书·禹贡》、《后汉书·郡国志》、《水经注·沮水》、详加分析,判定后说可信。  相似文献   

10.
"小云南"在何处,国内学术界说法不一,成为山东、辽东民间寻根的一大"千古之谜"。通过列举历史文献中关于云南省祥云县(古云南县)即"小云南"的多处记载和祥云县"小云南"的民谣及胶东民俗,证实"小云南"确在云南,云南省"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是没有根据的。山东、山西、安徽等省并不存在具有地名特征的、相对稳定的、实际存在的、可以查到的"小云南"地名。古代云南人外迁,既有北向、东向进入内地的,也有南向经元江——红河航运,由越南泛海迁移的,而且走水路——海上丝路外迁者更多、也更为便捷。中国人口史是一部古往今来在互相交流中发展的历史,是各民族互相依存、不可分离、共同创造光辉灿烂文明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兀良哈三卫南迁气候寒冷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兀良哈三卫南迁是明代政治军事事件 ,但由于三卫恰位于农牧过渡带上 ,故兀良哈南迁也常被看作是 15世纪气候变冷的结果。气候变冷引起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研究环境变迁影响人类活动的学者比较通行的看法。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并根据现代气候状况进行推演 ,对兀良哈三卫南迁气候寒冷说提出质疑 ,进一步强调了三卫南迁中军事、政治因素的主导作用 ,从而证明要判断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南下的确切原因 ,还需要许多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要考虑到当时具体的政治、军事形势 ,而不宜简单地将其视为仅仅是气候变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元明清时代的汉文史籍称西亚里海之滨的阿萨辛派为“木刺夷”,汉文史籍记载了对木刺夷名称的不同称谓和全部的历史活动状况,包括木刺夷的由来、城堡状况、七世传人和被他们刺杀的人物状况,以及西征蒙古军与木刺夷的交锋概况。  相似文献   

13.
旭烈兀西征是蒙古人三次大规模西征的最后一幕。旭烈兀先后灭亡了木剌夷国、阿拔斯哈里发王朝,并与埃及王朝争夺叙利亚。他以此为基础创建了伊儿汗国。由于伊儿汗国地处伊斯兰世界,旭烈兀的子孙们逐渐被伊斯兰化,最终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相似文献   

14.
博格达沁古城遗址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四十里城子乡以东约2公里处。近代考古确认为我国汉唐时期的遗址。在悠久的丝绸之路上,尤其是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它是商贸繁华之地。据焉耆县志记载,这里曾经出土过许多东汉五株钱,唐朝的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及“中”“元”字青铜钱利波斯萨珊银币等外国钱币。  相似文献   

15.
鲜卑源于东胡,为东胡中最主要的部族之一,到了东汉时期,鲜卑逐渐形成自己的部族集团,兴盛发展起来,开始独立的见于史书。慕容鲜卑属于中部鲜卑的一部,东汉末季见于史书记载。慕容鲜卑从三世纪上半叶(公元221年)入居辽西至五世纪中叶(公元436年)北燕灭亡,在五胡纷争、十六国林立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杰出表现在当时中国北方诸少数民族中是不多见的,在辽西地区少数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探寻慕容鲜卑发展的足迹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6.
《左传》中"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如何断句,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一系列重大史实的解读。本文提出并论证了貊分南北以及北燕未曾灭北貊的观点;对"燕亳"中的燕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先燕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解读,论证了亳国的存在;对于陈璋壶铭文,与"内"释读为"入"的传统观点不同,指出"内"同"纳",是收藏的意思;同时对"燕亳邦"作出了解释,得出燕、亳为两个国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孙书磊 《文献》2002,(2):211-224
一 《谱定红香传》传奇,近代以前各种曲目文献皆未见著录,今人著录仅见于周妙中女士《江南访曲录要》和郭英德先生《明清传奇综录》.《江南访曲录要》云:  相似文献   

18.
先秦燕文化是构成早期长城文化带的重要范畴。燕国作为北方农耕文化中心,与周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长期对峙和交融,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格局。从西周至战国,先秦燕文化从滥觞、成熟逐渐发展至鼎盛,并强势扩张,造长城以拒内外之敌,其在北部边界抵御东胡等游牧民族的“燕北长城”及在易水流域防御齐、赵等国的“燕南长城”,是长城文化带初期成型的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对“先秦燕文化发展谱系”“战国时代的燕长城”“燕文化在长城沿线的传播与影响”三方面的探究,建立起对先秦燕文化和早期长城文化带动态而立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19.
林南中 《中国钱币》2014,(1):24-25,I0003
正葡萄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1143年成为独立王国,第一位国王是阿方索一世。15世纪初,在亨利王子的组织下,葡萄牙成为世界海洋技术及探险的领跑者。1488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好望角,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找到了通向东方的航路,随后葡萄牙船队便由印度洋继续东进,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于1516年到达广州沿海。  相似文献   

20.
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燃料公司地点战国墓M3系2011年发掘,该墓具有战国中期燕文化墓葬典型特征,出土器物较为丰富,既有鼎、豆、壶、盘、匜等较多中原式仿铜陶礼器,又有北方文化因素的双耳鼎形罐等,文化因素构成较为复杂.该墓的发掘对于丰富燕文化遗存,深入揭示燕文化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厘清本地区东周时期历史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