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斯帕法里的名字和出生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75年3月,沙俄政府向清朝政府派遣了第四个外交使团,该使团团长为外务衙门首席翻译斯帕法里。 斯帕法里出生于摩尔达维亚,就学于君士坦丁堡,曾担任过摩尔达维亚大公的秘书和外交代表。他学识渊博,通晓数种东、西方语言,出入过欧洲各国宫廷,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1671年始,经人推荐服务于沙俄政府,直至1708年去世。斯帕法里的一生主要从事翻译工作,但也编撰了相当数量的著述,如《数论》、《圣徒传》、《女先知书》、《列王纪》、《论女巫师》、《俄国沙皇世系》等,还编纂过一部《希腊—斯拉夫—拉丁语辞  相似文献   

2.
为编修《广西通志·外事志》 ,我们曾广泛搜集、深入发掘广西对外关系史料。民国《钦县志·编年大事记》的一则记述 ,称清光绪十七年 ( 1 891年 ) ,“俄太子 (后嗣位俄沙皇尼古拉二世 )游历中国 ,钦慕冯子材为战胜法军名将 ,特绕道来钦谒见”。作为记述广西对外关系的专志 ,编辑室对这一记载十分重视 ,因为此前我们还不曾知道在广西历代对外交往中 ,有过如此重要的事件。感奋之余 ,我们对这则资料怀有浓厚的兴趣。一提到沙皇尼古拉二世 ,我们中国人当不陌生。此人全名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 ,是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三世的长子 ,最后…  相似文献   

3.
一刊登在《闲谈家》上的雍正遗诏1770年7月,俄国著名启蒙运动者尼·伊·诺维科夫(1744——1818)创办的《闲谈家》杂志上,在显著位置刊出了一篇中国皇帝雍正的遗诏,标题是“中国汗雍正给儿子的遗嘱”。雍正皇帝即清世宗胤禛,是清朝前期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也是一个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中国皇帝。雍正晚年虽因病缠身,但仍“照常办事”。  相似文献   

4.
鲍罗廷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1884年7月9日出生于沙俄前威贴布斯克省。在拉脱维亚度过了童年,并在那里入学启蒙。青年时代,曾进过俄国的大学求学。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1916年指出:"全世界都知道,沙皇政府压迫俄国境内其他民族的一亿多人民,已经有好几十年,俄国对中国、波斯、阿尔明尼亚和加里西亚实行掠夺政策,也已经有好几十年了。"(《在伯尔尼国际群众大会上的演说》)今天,苏修新沙皇正在变本加厉地步老沙皇的后尘。老沙皇霸占的中国领土,他们要继承;老沙皇想霸占而来不及霸占的中国领土,他们也想侵占。他们除了在中苏  相似文献   

6.
一位爱学习的皇帝康熙文/李碧宝图/周黎明翻开史书你会发现,有一位皇帝在位60余年,不仅政绩不错,而且还特别注重科学。这位皇帝就是康熙帝。康熙帝十分喜欢读书,他不仅认真读中国书,而且苦读外国书。史书《正教奉褒》中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二月廿...  相似文献   

7.
一俄国以研究中国为对象的所谓汉学,由来已久。从俄国获准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中俄《恰克图条约》(1728年)算起,至今已有两个多世纪。然而,俄国在哈尔滨的汉学,却是本世纪初的事。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俄国在哈尔滨的汉学家(包括研究日本、朝鲜等东方国家的学者)的组织——俄国东方学家协会。十九世纪末,即将发展为帝国主义的沙皇俄国,开始了对中国的帝国主义性质的侵略扩张。为了称霸亚洲、瓜分中国,争夺势力范围,沙皇俄国除了依靠它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军  相似文献   

8.
萨哈罗夫等新编《俄国通史》(前二卷)评述刘祖熙苏联解体后,我国广大世界史工作者,特别是俄国史的教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希望读到俄罗斯历史学家新编的俄国通史。由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历史研究所所长A·H·萨哈罗夫以及A·Π·诺沃谢里采夫、Л·B·米...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苏联《远东问题》季刊组织了一次所谓“园桌讨论”,恶毒攻击我国的历史科学和外交政策。紧接着,参加这个讨论会的保加利亚科学院付院长迪米特尔·科谢夫根据会议的反华基调,在苏联《近现代史》杂志上抛出了一篇谩骂我国史学界的文章。作者在苏联一些史学家的授意下,以批驳我国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出版的《苏联修正主义史学观点批判》(第一辑)为名,继续吹捧沙皇俄国“解放”了巴尔干各国人民,宣扬它的对土战争具有“客观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19世纪中叶中俄两国互赠图书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俄国沙皇向清政府索要中国图书,并指名索要佛教经卷中的丹珠尔经.经道光皇帝批准,清政府将藏于北京雍和宫的经卷800余册赠与俄国.几个月后,为答谢清政府,俄国政府回赠10箱357种共700余册俄国图书,由俄国第12届东正教传教士团随团学员携带到北京.  相似文献   

11.
1054年,基督教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分裂后,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天主教,在16世纪进行了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中形成了以路德教为代表的新教派别,使天主教又经历了一次大分裂;第一次大分裂后出现的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后来又以俄国为中心)的东正教,则一般都与所在国家的世俗政权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局面。东正教在俄国也曾出现过几次改革运动,但是在改革的内容、形式以及历史作用上,都与西欧的宗教改革大不相同。东正教在俄国,基本上是一直处于沙皇政权的控制之下的。它虽然也经历过一些改革,但始终是在沙皇授意下或直接操纵下进行的。俄国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教会改革有过四次,即:伊凡四世时期的“百章会议”、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依洛维奇时尼康的教会改革、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和彼得三世、  相似文献   

12.
郎世宁(1688—1766年)是一位在清朝宫廷中供职的欧洲传教士画家,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来到中国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祖国意大利去。他死后葬于北京阜成门外的传教士墓地内。郎世宁在中国的宫廷中为皇帝画了数量很多的作品,按照乾隆、嘉庆时人胡敬所著的《国朝院画录》一书中的记载,收入《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的郎世宁的作品共计56件(其中包括合笔的2件),手卷、立轴、册页均有,数量仅  相似文献   

13.
解放以来,我国报刊登载论述俄国历史的文章颇多。然而,专论俄国军事史的文章却寥寥无几。吴春秋同志编写的《俄国军事史略》,是我国第一本概述“沙皇俄国从正式形成到最后灭亡三百七十年间的军事发展”的著作,值得广大读者注意。 如果拿这本书和我国出版的各种俄国史论著相比较,便可发现;作者为我们从军事上了解俄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史料和许多自己的看法。 第一,从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到末代沙皇尼古拉  相似文献   

14.
一禹始封于夏《汉书·地理志》说:“颍川郡阳翟,夏禹国。”这是大禹始封于夏的较早记载。《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括地志》说:“阳翟又是禹所封,为夏伯。”考《汉书·地理志》于偃师云殷汤所都,于朝歌则云纣所都,惟于故侯国则皆称为国。令阳翟不云夏禹所都,而曰夏禹国,可知阳翟是禹的封国而不是禹都。《汉书》注阳翟,应劭曰,“夏禹都也”,臣瓒曰,“《世本》言禹都阳城,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阳翟也”,师古曰“阳翟本禹所封耳,应、瓒之说皆非。”《水经注·颍水篇》也说夏禹始封于阳翟为夏国。这些说法是正确的。《通志·都邑略》也承认“禹封于夏”,惟以夏国在陕州夏县,则微有错误,因为北魏太和十一年分安邑县所置北安邑,十八年始改名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前后中俄关于修订《伊犁条约》的交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近代中国与沙皇俄国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当中,在陆路贸易问题上给予沙俄侵略特权最多、给中国造成损害最大的一个条约是《伊犁条约》(即《改订条约》)。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后,中俄两国曾就修订这个条约关于商务方面规定一事断断  相似文献   

16.
刘宁 《文博》2003,(1):57-58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法门寺地宫文物时,发现有熏香品9件。据地宫内《物帐碑》记载,唐懿宗奉佛的香炉3件,唐僖宗供养的“香囊两枚,重十五两三分”。这是唐代皇帝在宫廷使用熏香器的明证。 熏香,在中国起源很早,《周礼·秋宫·翦  相似文献   

17.
一《宋书》 (中华书局标点本 ,下同 )卷一六《礼志》三 :“汉献帝延康元年十一月己丑 ,诏公卿告祠高庙。遣兼御史大夫张音奉皇帝玺绶策书 ,禅帝位于魏。”按 :史籍中关于魏文帝曹丕即位的时间记载有分歧。有的认为是建安二十五年 (公元2 2 0年 )十月庚午日 ,如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和袁宏《后汉纪·献帝纪》。有的认为是建安二十五年十月辛未日 ,如《资治通鉴·魏纪》。司马光《通鉴考异》已加以辩证 ,认为当以十月辛未日为是 ,今人多从其说。那么 ,汉献帝禅位的时间必在此之前 ,《宋书·礼志》的“十一月己丑”一定有误。查阅有关…  相似文献   

18.
柳哲 《古今谈》2000,(3):11-14
曹聚仁与鲁迅非泛泛之交。1927年12月21日,鲁迅应邀到上海暨南大学演讲,曹聚仁时为暨大教授,参加听讲并将鲁迅讲演笔录成文:《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在上海1928年1月29日、30日《新闻报》副刊《学海》第182、183期上发表(署名刘率真),后收入杨霁云编的鲁迅《集外集》中。三十年代初,曹聚仁主编《涛声周刊》、《芝种》及与人合编《太白》等报刊时,鲁迅积极为之撰稿,往来书信就有40余封(据1981年新版《鲁迅全集&;#183;日记》记载:曹聚仁从1933年5月7日得鲁迅第一封书信,至1936年3月7日得鲁迅最后一封书信止,共得43封书信),单《鲁迅全集&;#183;书信》就收了鲁迅致曹聚仁的二十五封半信。鲁迅逝世时,曹聚仁集鲁迅诗意写成挽联。  相似文献   

19.
旅美俄国学者亚历山大·瓦基莫维奇·潘佐夫教授现执教于美国俄亥俄州 Capital University,今年初,英国 Cur-zon 出版社推出了他的新作《布尔什维克与中国革命(1919~1927)》(以下简称《布》)。作者据美国史料和近几年新开放的俄罗斯档案,就1919年至1927年间苏联共产党内部围绕中国革命问题进行的激烈斗争,做了目前为止最为详尽的阐述,着重介绍托洛茨基与斯大林的关系,揭示了  相似文献   

20.
埃塞俄比亚(前名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海尔&;#183;塞拉一世皇帝(1892—1975,1930—1974年在位),原名塔法里&;#183;马康南,出身海拉尔王族家庭。孩童时由法国传教士授教,15岁人新式学校学习。曾任萨拉勒、锡达莫和哈拉尔总督。1916年发动宫廷政变,自任摄政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