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军  紫云 《旅游纵览》2012,(3):20-20
<正>集生态、文化、娱乐为—体的绿道建设,因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生态宜居理念、符合当代人们的迫切需求,所以当各地有识之士提出要在几年内建设完整的绿道目标时,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上述报道中不难看出,绿道建设,不仅可以让人们的步行变得更加有趣,还可以减少汽车对行人的影响,减少碳排放,又可以使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同时还能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让人们尽享原生态的自然之美。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目前绿道  相似文献   

2.
3.
审视与评估现实中高速铁路的城市联系职能,是研究高铁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基于对京广高速铁路沿线14个城市进行的实地调研和近3000份调查问卷,分析了高铁旅客在城市间的流动方向及特征,发现高铁主要承担着中心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客流联系。通过对不同城市间客流强度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发现高铁旅客在省内城市间的流动强度普遍高于省外流动强度,去往中心城市的客流强度也大于去往普通城市的,且两个城市间的高铁旅客数量与两个城市的经济水平正相关。高铁加强了中心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的客流联系,但会带来中心城市进一步的极化发展还是使中心城市更好地带动普通城市的发展,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广州旅游形象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民 《人文地理》1999,14(Z1):5-7
本文在分析广州市旅游业现实形象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广州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需要,提出广州旅游的形象定位为岭南文化名城旅游形象、华南商贸旅游城市形象、岭南大都市生态旅游形象、花园式旅游城市形象和华南旅游中心枢纽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
正On July 1st 2006,the Golmud-Lhasa section of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was formally opened.The operation of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whole world to understand Tibet,letting more people approach the region and get to know it better.Meanwhile,plenty of ordinary stories happening on  相似文献   

6.
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空间结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曹小曙 《人文地理》2007,22(6):6-10
工业化背景下,世界铁路运输发展迅速,各种大型火车站在城市迅速崛起,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城市次中心区域逐渐形成,对火车站的区域影响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城市和交通学界的重视。文章首先总结了当前火车站与周边环境关系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动向,并对国外学者关于火车站地区的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火车站与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火车站对周边地区的社会影响等研究的主要观点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综述。接着概括和分析了国内学者在火车站与周边环境关系研究的主要方面和内容。最后,针对我国的火车站地区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杨金华 《人文地理》2014,29(2):108-112
引入可达性的概念,以现阶段与预期2030年的湖南城市群综合铁路网数据为基础,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和日常可达性3个度量指标,比较分析了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湖南城市群城际间8城市可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城际之间的时空距离,将全面提升湖南区域可达性水平,促进区域均衡化空间结构的形成;另一方面,尽管高速铁路将推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形成,但对湖南城市可达性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可分为两个层级,各城市在新的交通格局下应抓住机遇,探寻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李磊  陆林  孙小龙  虞虎 《人文地理》2020,35(1):132-140
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合福高铁沿线城市和景区两个尺度上的旅游流网络结构和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合福高铁沿线旅游流网络规模大,覆盖面积广,但网络密度极低,具有显著的"中心—外围"结构;(2)合福高铁沿线核心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在网络中的功能突出、角色重要,其中高能级景区表现出较强的辐射效应,对周边节点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3)合福高铁沿线旅游景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超多强"、"双核互动"和"单节点"三种合作关系,但网络中的合作关系受行政边界的屏蔽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破坏,特别是在国家历史上对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交流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线性文化遗产亟待引起重视并得到系统保护。本文着重探讨了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的构建途径。通过将文献研究与专家问卷德尔斐法相结合,判别出了由19个线性文化遗产约250,000km线性要素所构成的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以期在国土尺度上建立一个集生态与文化保护、休闲游憩、审美启智与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线性文化遗产网络,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一个彰显民族身份、延续历史文脉、保障人地关系和谐的文化"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设我国北方集装箱枢纽港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集装箱运输是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进程中,集装箱枢纽港与支线港的形成与分化日益明显,它是集装箱运输规模效益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集装箱运量的增加,合量布局我国集装箱枢纽港和支线港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香港和上海作为我国南方和中部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已确立,而北方形成了大连、青岛、天津三足鼎立格局,合理布局北方集装箱枢纽港是我国北方各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深入分析了北方主要集装箱港口的现状和潜力,并提出了我国北方集装箱枢纽港未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Two competing discourses emerge from a careful reading of parliamentary debates in Norway on rural development. One regards rural values as intrinsic, while the other regards the rural as an actor in a play about economic growth. The 'growth' discourse has economic growth as its nodal point and fo-cuses on the freedom of an individual to establish a business wherever he or she wishes, and to migrate to any preferred destination. The 'intrinsic value' discourse places the value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cultures as its nodal point and focuses on allegedly forced migration, a nature-based economy, and local freedom of action. During the neoliberal period, starting about 1980 the strength of the intrinsic value discourse has been increasingly displaced by the growth discourse. The latter seems to match general social changes such as neoliberalism and globalization more than the former. However, analysing the fight between these two discourses is not exhaustive. A broader analytic perspective is needed if we want to understand the logic of how the meaning of rurality comes about. The meaning of rurality in Norwegian politics is made through the way the competing discourses link up to 'nondiscursive' topics that originate and evolve outside the discourses on Norwegian rural politics. We claim that topics which include economic safety and national identity/nation-state are more or less fundamental to understanding the logic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concrete discourses of rurality in Norwegian politics.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rural change is contingent not only on the meaning-making process in parliamentary debates, but on the way truth claims made by politicians are linked to general national and global issues.  相似文献   

14.
The 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Tibetan Studies and the Tibet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eld the2001 Beijing Seminar on Tibetology from July 25-29 at the Beijing-based 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Tibetan Studies. As the fourth of its kind (the previous three were held in 1986, 1991 and 1997 respectively), it attracted some 170 Tibetan studies workers and scholars from Tibet, the Tibetan-inhabited areas in the four inland provinces of Qinghai, Sichuan, Yunnan and Gansu, Beijing, Shanghai…  相似文献   

15.
于秋阳  杨斯涵 《人文地理》2014,29(5):142-148
高速铁路的的时空压缩优势有效的提高了节点城市的可达性,扩展了客源范围,必将对旅游产业的供给水平产生影响。本文以西安市作为实证对象,首先,通过灰色关联度和引力测度,说明高速铁路的建设对西安旅游产业产生的重要影响。据此,结合其他高铁节点城市的发展经验和国内外高铁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经验,本文着重探讨了高铁影响下西安旅游空间结构演进、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境旅游供应链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出境旅游一面是迅速发展,另一面是市场存在许多问题和不成熟的方面,如本文从出境旅游供应链角度,构建合理的出境旅游供应链,并分析其悖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信息传递风险、监管风险,通过出境旅游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管理、应急系统建设、节点企业集成、诚信体系培育等建设一个合理的、柔性的出境旅游供应链,使出境旅游各要素在链上顺畅流通,从而保证整个出境旅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农村聚落营造思想浅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金涛  张小林  金飚 《人文地理》2002,17(5):45-48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农村聚落营造思想的探索,旨在引发对现代村镇建设活动的思索。文章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了传统农村聚落建造的相关特征表现:顺应自然的村落用地选址;注重整体架构以传达传统文化意蕴的古村落空间组织;富于变化而形式多样的街巷广场;因地制宜而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传统农耕社会"天人合一"的环境观的内涵,及其体现在农村聚落规划设计中的基本思想,即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生态观、与传统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形态观、寄托民众关怀生命之情感的情态观、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意态观。  相似文献   

18.
生态伦理的建构及其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概括地分析了生态伦理的源起、生态伦理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讨了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尺度重组理论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由中央政府推行的新的区域发展政策安排,旨在调控国家、区域和城市尺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资本流动以实现特定的空间发展目标,因此可视之为新一轮国家的尺度重组。借鉴西方的尺度重组理论,本文主要从大珠三角城市在经济上的空间联系以及香港问题在政治上的领域关系等两个方面,探讨关系空间如何影响到国家的尺度重组,以及国家的尺度重组对城市的尺度重组的影响。研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于重塑资本流动的地方空间,为“资本固着”提供社会活动平台,继续参与国际劳动分工,深化经济合作,提高区域的全球竞争力。与此同时,国家也通过尺度重组来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领域政治问题,通过新的空间规划把边界问题纳入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体系之下,保证政治稳定。中央政府把国家建设的尺度下移到粤港澳地区,促进了粤港澳的城市发生多元尺度重组策略,包括城市内部的尺度上推和尺度下移,城市外部的合作联盟和尺度政治。最后,文章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影响,讨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实践对尺度重组理论的补充和对认识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13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铁路客运班次构造多中心指数来表征基于功能联系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在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基于功能联系视角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总体呈单中心化趋势,但地区差异化明显,珠三角、山东半岛和闽东南城市群已表现出多中心化特征;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多中心程度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先单中心后多中心的演变过程;城市群规模的增大和城市间联系加强促进了城市群向多中心方向演化;而面积小、三产比重高的城市群更有利于形成单中心的结构;政府干预作用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影响并不显著。鉴于不同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不同,未来政策取向应该遵从各个城市群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