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著名作家梁晓声,很多读者都熟悉他的代表作《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师恩难忘》、《雪城》、《年轮》。他的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被称为"北大荒小说"。在他的作品中描写北大荒知青们的生活,真实、动人的记录了他们的痛苦与快  相似文献   

2.
虽然他已离开我们 8年多了 ,可熟悉他的人 ,仍在怀念着他。这位就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原北大荒文联副主席、北大荒戏剧家协会主席 ,北大荒著名的剧作家范国栋。北大荒人不会忘记在北大荒的文艺史上 ,第一部话剧、第一部电影《北大荒人》是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这两部剧本都是由范国栋执笔创作的。《北大荒文学艺术》 (北方文艺出版社19 88年版 )中这样评价他 :“晓范 (范国栋的笔名 )是一位扎根生活、风格朴实 ,对北大荒充满深情的话剧作家……晓范于 1960年创作的五幕话剧《北大荒人》 ,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优秀作…  相似文献   

3.
牛汉,这位19岁就以《鄂尔多斯草原》引起文艺界注意的诗人,生活却和他开了太多不愉快的玩笑:1955年因蒙冤案,与绿原、冀汸等“七月派”诗友一道被打成“胡风分子”;“文革”中,从1969年9月到 1974年12月,又戴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只身一人下放到鄂南向阳湖劳动改造, 他的妻子吴平原是铁道部的干部,后也被“轰”出北京城,调到汉口铁路中学,一儿一女分别在北大荒当知青和甘肃当工人……  相似文献   

4.
文史快车     
影像站北大荒的知青记忆"北大荒"即黑龙江垦区,分布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完达山和小兴安岭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从1955年到1976年,先后有10万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北大荒,为它的开  相似文献   

5.
韩书力:谁解其中味?刘涌韩书力,西藏文联副主席,西藏美协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他1948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21岁的他随着百万知青涌向北大荒,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参加劳动。在那里,韩书力在耕耘黑色土地的同时,又开辟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另一天地──绘画...  相似文献   

6.
上山下乡梦幻曲(长篇纪实文学连载)小婵,菲菲第五章知青"返城"潮1、浩浩大潮始于涓涓细流1979年是北大荒知青"大返城一的一年。在这一年,原先被煽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铁心务农"、"扎根边疆一辈子"的口号,被几十万知青毫不犹豫的南下脚步,"连根拔掉...  相似文献   

7.
田玉德 《文史春秋》2005,(10):44-46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央政府决定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这块处女地。1958年3月,在沈阳炮兵学院任教的青年教师王海波被下派北大荒,分配到黑龙江密山农垦局五分场,先后在几个分队任“特别参谋长”。刚到而立之年的王海波,在北大荒呆了两年半时间,后转业当了一名人民教师。这两年半时间的亲身经历一幕一幕在他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辽宁省鞍山市第26中学退休以后,他写下了长达数十万字的回忆录,对这段往事做了详细的介绍,披露了很多原先根本没有形成文字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感慨、有遗憾、有自豪也有反思。2003年5月26日,王海波因病去世。…  相似文献   

8.
在第14期,本刊曾发表《在北大荒的原野上》,摄影师庄艳平的镜头聚焦子北大荒的荒原、湿地以及自然保护区。将近两年过去,我们再一次踏上北大荒,庄艳平的镜头这次聚焦子人--北大荒人;是他们,用50多年的时间,浴血挥汗,彻底改变了北大荒的面貌,使北大荒变成了中国的大粮仓……  相似文献   

9.
在祖国的东北边陲北大荒。有一个活跃在中国文坛的“知青作家”群。他们分别是: 江南才女张抗抗 30年前,从遥远的西子湖畔,向北大荒走来了一个姑娘,若干年后,她成了“知青作家”中以自己清丽高洁的风格独领风骚的一位。她的作品一发表就被报刊转载,被读者注目,被专家讨论,引起轰动,她就是著作颇丰的张抗抗。 张抗抗早就表现出了自己的文学天赋。11岁,那时她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少年文艺》就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们学做小医生》。25岁那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分界线》。然而只有此刻,北大荒精神才真…  相似文献   

10.
1975年7月我高中毕业以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贵州兴仁县大山区的一个彝族村寨,直到1978年4月上大学才离开。在这短短的3年中,我亲历了回乡知青生活、农业学大寨、毛主席逝世、赤脚医生、割资本主义尾巴、恢复高考等重大事件。现仅从个人角度,记叙如下。回乡知青知识青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特殊群体。提起知青,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仅指下乡知青。其实,知青有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之分。下乡知青,是指有城镇非农业户口,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1.
1974年,我们在鲁南一个小山村插队。 那年月,知青插队"接受再教育"的第一课便是请当地老贫农"忆苦思甜"。一天,我们八九个知青正在菜地里干活,报社记者来了,说要拍个"忆苦思甜"的照片,登报宣传一下。大队书记很重视,说要去请一位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贫农来。"不用了",记者指着带我们干活的菜农说,"这位老大爷就很像个老贫农,就让他来试试吧。"  相似文献   

12.
赵国春 《黑龙江史志》2011,(8):42-43,52
<正>今年,是祖国母亲诞辰60周年。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使我们想起了在北大荒生活过的与共和国同龄的知青们。他们和祖国一起成长壮大,他们见证着共和国的发展变化。他们中有很多已经成为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画家潘蘅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3.
八年北大荒     
北大荒的寒冬 北大荒的第一个冬天,过得刻骨铭心. 在杭州出发前,每个知青都发了草绿色的棉衣棉裤,还有棉大衣.当时说是免费赠送的,但到了农场几个月后,就开始月月从工资中扣款,由我们自己来偿还.钱未扣清,棉衣已穿在身上,肥肥大大、拖拖拉拉的,有点像当年八路军的红小鬼.每当出工时我总拉在后面,因为裤腰太肥,裤子总往下掉,时不时地要把它提一提.  相似文献   

14.
“文革”中,诞生了许多知青革命歌曲,在这众多的知青歌曲中,《南京知青之歌》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1969年9月,它被定为反动歌曲,因为它“说出了帝修反想说的话,唱出了帝修反想唱的声音”。1970年2月,张春桥指示:迅速查清此人,予以逮捕。  相似文献   

15.
白白净净的脸膛,眉清目秀。高高的个头儿,不胖不瘦。着一身极普通的灰色西装,露出洁白的衣领,并没有打上领带。说起话来,声音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弥漫着一种温和,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书卷气。 他就是亿万富翁陈玉书。 虽然,陈玉书已离开大陆去香港 定居20年了,但他对大陆,对 内地熟悉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一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内地的事儿.我是门儿清。” 你问他为什么对大陆的事“门儿清”,他会这样回答你:“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呢。” 陈玉书,香港景泰蓝富商,在港发展迄今整整20年,从一个只有50元港币的地盘工人,跃…  相似文献   

16.
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中,史志部门有着很大的优势。 黑龙江垦区发展已经历了48个春秋,在这块广袤的黑土地上,新志垦荒者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颂歌。《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全面介绍了这段历史。陆续编写出版的《北大荒英雄谱》、《长林岛史话》、《雁窝岛儿女》、《王震与北大荒》、《青春的足迹》、《北大荒画册》等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材.这些史志书籍,热情歌颂了老一辈垦荒战士的丰功伟绩,赞美了新一代北大荒人的优秀品质。这一批史志丛书描绘的人物范围广,既有工农商贸战线上的模范,又有科技文科战线上的尖兵。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北大荒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他觉得自己最有价值的研究,是在知青领域,这“是跟现实,跟一代人命运直接相关的”刘小萌,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赴内蒙插队,现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北大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在研究清史之余,自发研究知青史,著有《中国知青史——大潮》、《中国知青口述史》,是国内从历史学角度较为完整梳理上山下乡运动的代表著作。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出版于1998年,封面装帧是一片混沌的红,隐见风起云涌。背面用蓝色斜体字大书:“大潮涌来——几千万少男少女的黄金年华卷进了黑泥黄沙红壤,山川田野莽原。”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60年代初,我这个知青中的"小江苏"在《北大荒》内刊打工时,居然结识了丁玲、聂绀弩、吴祖光和丁聪这些蜚声中外的大名家……1960年夏秋之交,我从如皋中学高中毕业。其时,我由于复杂的"海外关系",加之整风反右中有"右倾"言论,因此"政审"时被一棍  相似文献   

19.
黑土地的主人和熟悉黑土地的人,对黑土地都有种特殊的情怀,尤其是老知青,他们把青春永远留给了北大荒那片山野,那片永远无法让人忘怀的黑土地。笔者本人1960年随父母下放到北大荒,1968年又上山下乡到北大荒,十几年的乡下生活使我深深地爱上了家乡的这片黑土地。离开乡下后,我还时常回去看看。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共和国的知青,我永远也忘不了当年与黑龙江鄂温克族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生活的日子。1970年年初,我们全班同学分赴内蒙古、黑龙江两地"上山下乡",成了当地第二批"知青"。当时,黑龙江省组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我和同学郁红松因身体原因,没有去北大荒,而被分配到黑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