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定州地区素以雕刻工艺发达而著称于世。本世纪50年代曲阳修德寺出土大批北朝至隋唐精美的石雕佛像,被学术界誉为定州样式。然而关于定州及附近地区的石窟寺却极罕闻。1989年曾有人撰文,首次报道了邻近定州的元氏县封龙山石窟的现状,始知定州附近地区尚存北朝时期的石窟寺。因此这一资料显得十分珍贵。1994年9月,笔者有机会进行实地考察,对该石窟的开凿年代和造像题材有些新的认识,下面就此问题略作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佛教于东汉末年传人我国,由于文化和认识上的差异,起初它仅仅流行于宫廷和上流社会之间,人们也只把它当成一种神仙方术。到三国时期一些佛经才被翻译成汉语,但我国的佛教在这一时期还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直至甘露五年(260年)河南颍川朱士行出家为僧并西行求法,从此我国的佛教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3.
李峥 《文物世界》2005,(5):91-92
佛教造像最初传入我国是在汉武帝时。《魏书&;#183;释老志》载:“汉武元狩中……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教流通之渐也。”这里的“金人”就是佛教造像,这是我国历史中对佛教造像的最初记载。“帝以为大神……但烧香礼拜而已”,说明这时的造像只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神偶,给予人们的只是一种神秘的敬畏,是不存在任何艺术成分的。直到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与传播,特别是依附皇权,一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后,  相似文献   

4.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东西两峰共开凿25座洞窟,石窟始凿于北魏末至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代,至唐代达到极盛,五代宋元以后逐渐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5.
龙山石窟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还刊布了山西龙山石窟的考察报告。该石窟为我国现存不多的较早期的道教石窟之一,报告的发表对研究道教发展和造型艺术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龙山,地处太原西山,位于吕梁山脉的东部边缘,三面与吕梁山衔接,面临太原盆地,距市区20公里。主峰海拔1200米。  相似文献   

7.
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天龙山。整个石窟包括东西峰半山腰的洞窟主区和山脚溪谷旁的千佛洞区。半山腰区共计有洞窟25个,东西绵延约500米,有造像500余尊,浮雕、藻井、壁画等1144尊(幅)。  相似文献   

8.
驼山石窟开凿年代与造像题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驼山石窟坐落在山东省青州市(原益都县)城东约4公里处,山峦呈南北走向,望之如驼之峰,故曰驼山。这里松柏苍翠,环境幽雅,为高僧理想的禅修之所,至迟唐代已建有驼山寺。山巅地势略为平坦,元代建有昊天宫,碑碣遗址尚存。山之东坡近山顶处剥露出面积较大的石灰岩崖面,摩崖龛像即凿于此。现存龛像5个,从北向南依次编号,其中第2~5龛属隋龛;第1龛开凿于唐武周时期。  相似文献   

9.
天龙山石窟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龙山石窟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40公里的天龙山。山海拔约1500米,属灰白色沙岩质,易雕凿,也易风化。石窟规模不大,共计25个洞窟(其中9和13窟为摩崖龛像),分布于东西两峰南坡峻峭的山腰间。洞窟沿崖面自东而西排列,其中东峰分上下二层,上层4个窟(单独编号上层1~4窟),下层8个窟(编号1~8窟) (图一);西峰13个窟(编号9~21窟) (图二)。除11窟面东,19、20窟面西外,其余洞窟均坐北朝南。  相似文献   

10.
孔惠超造像是河南现存保存最完好的北魏造像之一,原定年代与造像不符。本文利用图像学和类型学将该造像的造像题材以及艺术风格与同期造像相比照,并对造像题记和题名进行研读,考证其准确的雕刻年代为北魏孝昌三年。  相似文献   

11.
四川道教造像龛窟的发微,最早有简阳县逍遥洞东汉顺帝时期所镌刻的“汉安元年四月十八日会仙友”题刻。洎至隋唐,潼南县的大佛寺附近,安岳县苑大乡的玄妙观,丹棱县唐河乡的龙鹄山,蒲江县天华乡的长秋山,剑阁县城边的鹤鸣山等地,以及仁寿县高家乡牛角寨,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道教造像龛窟群。到宋代,又有大足县南山、石门山、舒成岩、石篆山;富顺县罗浮洞,安岳县石羊镇附近狮子岩道教造像龛窟。明清时期,安岳县高升乡的三仙洞,泸县玉蟾山,以及大足宝顶大佛湾、资中县重龙山等地,仍开凿有一定数量的道教造像龛窟。本文根据实地考察收集的大量资料,结合有关的文献,着重从四川隋、唐、宋代的道教造像龛窟的分布概况、分期、艺术特征、道教神祗系统的发展演变与各时代道教造像题材内容的比较等四个方面,试作述议、论证和研究。一、四川道教造像龛窟的分布概况  相似文献   

12.
《文博》1994,(4)
一一一耀州窑复制厂.是国家文物复制,陕西外事礼品及旅游纪念品定点生产厂。以复仿制耀州窑青瓷为主,兼烧天目瓷.白地黑花,黑、白釉剔花瓷及青花瓷等。产品由博物馆监制。装饰手法别致,制做精细,釉色温润丰厚,极具特色。艺术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书画、金石和现代装饰于一体,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韵味和时代气息.是陕西省“名、特、优”产品之一,是收藏、馈赠宾友之佳品.是理想的各式奖品及旅游纪念品。欢迎各届朋友前来选购或合资经营或投资开发。厂址:陕西铜11黄堡镇耀州窑博物馆内。厂长:王芬联系电话:(0919)719292719413甘泉县古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绍兴现存的7处较有影响的佛教造像为例,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分析了其成像原因及造像风格。  相似文献   

14.
庆阳北石窟寺现存窟龛296个,其中唐代亩龛约占全部窟龛总数的2/3。本文特唐代窟龛分为初唐、盛唐、中晚唐三个阶段,系统地述评了它们的大致状况及其遗像特征。  相似文献   

15.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40公里的天龙山上,现存石窟25座,分列于东西两峰山崖间。石窟群虽然规模不大,却包含了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以及隋、唐四个朝代近5个世纪的作品,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国众多的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石雕造像中,天龙山石窟以技巧娴熟、  相似文献   

16.
四川摩崖造像众多,琳琅满目,名不虚传。新近在潼南县马龙山又发现一尊摩岩卧佛造像,据初步鉴定,它是我国现有的大佛中,年代最晚、身躯最长的一尊卧佛,保存完好,堪称一绝,是研究四川石刻艺术及其发展的重要材料。 马龙山摩崖造像在潼南城南百里许,位于复兴乡与新生乡的交界处。从县城驱车出发,至复兴场,再弃车往南步行八里许,即到了马龙山。马龙山摩岩造像稀疏地分布在周围的四个山上,卧佛座落在太阳坡的北侧山顶上,数里之外,就可见硕大的像身横卧山崖。卧佛为释迦牟尼涅槃摩岩造像,全长36米,宽7.5米,头东脚西,背南面北,右侧而卧;上侧的左手伸至胯,手臂阳复,掌长3.8  相似文献   

17.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天龙山上。太原古称晋阳,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被称为“乱世之强藩,治世之重镇”。北魏晚期高欢在晋阳建立大丞相府,控制了北魏政权。建立东魏后,仍长期居住晋阳宫,在天龙山上建起了避暑宫,开凿了石窟。高欢的儿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  相似文献   

18.
西海固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县寺口子,在县西南方,俗称须弥山,距城百一十余里,群山丛聚,且多峭壁,有寺河流经山下,山间苍松翠柏,杂花野卉,异常繁茂,同时历代遗留下的石刻造像等文物也很多,是固原的一个名胜古迹地区。据明成化12年(公元1477年)"重修圆光寺大佛楼记"碑记载,此处在唐代即为有名的胜刹,名石门镇,至宋崇宁5年  相似文献   

19.
仁寿龙桥乡唐代石窟造像高俊英,邹毅仁寿县龙桥乡,在县城东面29公里,地处深丘,一条发源于简阳县的绿水河横贯全乡注入兰溪至资阳县境。1987年组织文物普查时,在该乡绿水河两岸的东林、凤鸣、练武三个村,发现白艮罐、渣口岩、石佛沟、千佛寺四处石窟造像(图一...  相似文献   

20.
甘泉县古佛寺位于下寺湾乡河沟村北1.5公里的山涧中,寺前有一小河,周围人烟稀少,树木茂盛.石窟依山凿成,坐西向东,两洞以甬道相连,均为素面平顶,由南向北编号为一号窟、二号窟.一号窟为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