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甲骨文里,有一个“白”字。它的常见用法有三: (1)用做黑白之白,是形容词。写作(?)。(2)假借为侯伯之伯,是名词。写作(?)。(3)假借为百千之百,是数词。写作(?)。(?)“白”字用法多样,所以极易混淆。“三白羌”误为“三百羌”即是一例。武丁卜辞说:“三白羌用于丁。”(《续》2.16.3)“用三白羌于丁。”(《燕》245)为什么要用“白羌”来祭祀于丁呢? 《礼记·檀弓》说:“殷人尚白……牲用白。”卜辞所用白牲有:白豕、自彘、白豭、白牛、白犬、白羊。这样看来,“三白羌”应该是三“白羌”而不是“三百”羌了。商王用羌,其数有:羌一、三羌、四羌、六羌九羌、羌十人、羌卅、百羌。没有超过一百的数。“三百”有整而无零,更使人怀疑它不是三百而是  相似文献   

2.
乔传义 《中国钱币》2008,(2):70-71,F0004
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的“美誉”,这一“美誉”源于早年哈尔滨曾经是俄人的天下,就连当时哈尔滨的货币都是沙俄的“羌帖”。正是这些“羌帖”曾经给哈尔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正是这些“羌帖”派生出了很多地方性纸币。本文根据史料介绍一种以羌帖为本位的特殊纸币—滨江农业银行存票(封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也谈“羌中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有的同志在探讨“丝绸之路”时,提出所谓“羌中道”。对此,笔者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望识者匡正。一什么是“羌中道”?提出所谓“羌中道”的同志认为,“羌中道,即从今甘、青交界之湟水西溯,穿行于古羌人聚居地,或北出今祁连山、抵张掖与河西大道交接:或复西进,出柴达木西缘,至新疆若羌、且末直接通连西域南道。”  相似文献   

4.
叶尔羌,在今新疆莎车县治内。维吾尔称:Tarkand。维吾尔语“叶尔”谓地,“羌”谓宽广之意,叶尔羌汗国,是明宣德年间由东察合台汗国分裂出的一个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5.
“凉州三明”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凉州三明”论陈勇东汉安帝永初年间,西北“羌患”骤然升级,帝国则开始对羌人大规模用兵。迄于桓灵之际,“羌患”始告弭平。“羌患”的蔓延,一方面造成了东汉国力的衰竭,另一方面却孕育出凉州的强劲武力。皇甫规、张奂、段(案:规字威明,奂字然明,字纪明,时...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商会发行的特殊纸币——羌帖兑换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新知  王学文 《中国钱币》2007,(1):F0004-F0004
一 羌帖兑换券的发行背景 “羌帖”是相对于当时我国东北流通的“私帖”和“官帖”而言的,是我国东北和新疆地区民间对沙俄帝国在我国发行的卢布纸币的俗称。“羌帖”流人我国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19世纪中叶,沙俄帝国通过《瑷珲条约》侵占了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羌帖”就越过边界侵入我国东北。1868年,中国商人曾向官府报称:“近来该夷商人比前倍觉诡诈,  相似文献   

7.
叶尔羌,维吾尔语“叶尔”谓地,“羌”谓宽广之意。这里在十六世纪初和十八世纪,就已是“商贾如鲫,百货交汇”,“规模宏敞,甲于回部”的最大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中心。叶尔羌汗国,是明朝宣德年间由东察合台汗国分裂出的一个地方政权。1514年6月3日,赛依德在朵豁刺惕都异密尔们的拥戴下登上汗位,定都叶尔羌。赛依德是学术界公认的叶尔羌汗国的创始人。其后,又历经11位首领更替,约于清朝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叶尔羌汗国的最后一位首领伊斯梅尔汗被准噶尔丹的白山派和卓信徒们身浮,送往伊犁。叶尔羌汗国从此后曾经历一段名存实…  相似文献   

8.
《故宫清钱谱》记载:“乾隆二十四年,以回部既平,从将军兆惠之请,开局于叶尔羌城。由户部颁发钱式,仍用红铜,每文重二钱(合今7.46g),文为乾隆通宝,用汉文。背铸叶尔羌城名,左满文,右用回字”。初期铸行的背文为“叶尔奇木”,乾隆二十六年后,改为“叶尔羌”。  相似文献   

9.
敦煌[2]西域之南山[3]中,从婼羌[4]西至葱领[5]数千里,有月氏余种[6]、葱茈羌[7]、白马[8]、黄牛羌[9],各有酋豪,北与诸国接,不知其道里广狭。[10]传闻黄牛羌各有种类,孕身六月生,南与白马羌邻。[1]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谓“西域”均系广义的“西域”,亦即敦煌以西的广大地区。但按照这一概念编纂“西域传”的除《汉书》和《后汉书》外,仅《魏书》、《南史》和《北史》三史,其余各史的“西域传”,包括后来的《旧唐书》和《新唐书》,均将西域事情并人“西戎传”了。其中,《隋书》和《新唐书》虽有“西域传”之名,描述的范围其实与…  相似文献   

10.
“火笼”浓缩羌族人的生活场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省理县桃坪地区的传统羌族建筑中,位于第二层的房间称为“火笼”,它在羌语南部方言里面称为“米哦”(本文所提到的羌语方言均属于理县境内羌语南部方言),原意是“火塘”,人们已习惯称火塘所在的房间为“火笼”。“火笼”是羌族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据95岁的杨步华老人介绍,以前全家人的饮食起居都在“火笼”里,把兽皮和草垫铺在火塘周围的地板上,一家人都住在这里。虽然现在我们很难再看到这样的场景,但是在传统建筑中保存下来的火笼和火塘,仍然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齐广  唐淼 《南方文物》2022,(4):151-155
“羌眇君”印是西汉政府颁发给犍为郡武阳县一带羌族首领的官印,从印的形制与出土文献来看,“羌眇君”的等级在百石一级,与乡有秩相当,职责应该是对部众的日常管理。西汉时已经设立郡县直接管辖的区域,其中少数民族首领印的印文不冠以“汉”字,至新莽时冠以“新”字。汉代少数民族首领的“君”等级不高,如参与军事活动,等级会随军职相应提高,但仍以“君”为名号。“羌眇君”墓以汉式礼仪下葬,是汉代少数民族治理政策的体现,也是西南地区开发与民族融合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2.
党项羌人的习俗陈炳应公元11~13世纪,在我国西北地区曾经崛起过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大夏国,俗称西夏。而它的创建者,就是我国古代羌族中的一支—党项羌人。“党项羌”的名称最早见于《北史》和《隋书》的《党项传》。大约在北魏与北周之际,宕昌羌、邓至羌衰...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家早已发现,宗教祭典往往具有“多义性”的特征。对于藏传佛教“羌姆”(vcham)这种极为精致和复杂的仪式表演来说,这一特征体现得尤为突出。笔者在以前的论文中曾指出:羌姆所传达的宗教奥义至少包括三个方面:①其一,作为修行的助力。对于佛教的修行者而言,羌姆其实是一种修行仪轨。参加该项仪式,即可通过身、语、意三密相应的仪式化表演,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潜藏在行者心中的“三毒”(dug gsum)或“五毒”  相似文献   

14.
东汉羌汉战争动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患”是长期困扰东汉王朝的重大问题,几乎与整个东汉王朝相始终的羌汉战争对东汉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分析史料,借鉴考古学、民族学研究的成果,尝试对东汉一朝羌汉战争的动因提出新的诠释,力图从宏观的背景、长时段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东汉一朝的羌汉战争。  相似文献   

15.
“霍尔瓦特票”发行始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传义 《中国钱币》2007,(1):72-75,71
我国民间对沙俄政府及其后来的临时政府在我国发行的各种卢布纸币俗称为“羌帖”。在我国发行和流通的各种“羌帖”中,有一种是专门在哈尔滨发行并在中东铁路沿线流通的,这就是被称为“霍尔瓦特票”的卢布纸币。本文试就这一纸币的特征及其发行始末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6.
民国十七年(1928),在沙雅县裕勒都斯巴克(今新和县大尤都斯一带),曾出土了一枚古印章。印呈正方形,边长1.3厘米,厚0.7厘米;铜质鼻纽,纽呈半圆形,中有一孔,孔径0.6厘米;该印章刻有三行字,前两行均二字,阴文篆刻“李崇之印”,后一行字迹混浊不清,难以辨认。这枚印章只能暂名“李崇之印”。 1959年,在沙雅县玉什喀特(三重城)古城又出土一颗“汉归义羌长”古印。印呈正方形,边长2.3厘米、高3.5厘米,铜质卧羊纽、纽与印座之间有一孔,供穿佩绶之用;印用阴文篆刻,共三行。第一行为“汉”字,第二行为“归义”,第三行为“羌长”。这相隔31年一前一后出土的两枚古印章,现均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自治区博物馆有复制品展出,并注明这是两方不同的印章。 近阅沙雅县地名办公室编辑出版的《沙雅县地名图志》将“李崇之印”和“汉归义羌长”混为一谈,把“汉归义羌长”印章误记为李崇的印信。《沙雅地名图志》第153页记载:“汉归义羌长”李崇印信于1959年在沙雅县的玉什喀特古城出土”。第5页记有:“解放后(1959),从沙雅县的玉什喀特(三重城)古城出土“汉归义羌长”(西域都护李崇的印  相似文献   

17.
民国初年,“北满”(吉黑)地区及中东铁路沿线,是“羌帖”(俄国钞票)的势力范围,北洋政府财政部虽曾采取一些行政措施,中国、交通两银行也配合大力推行中交兑换券,但由于东北地方当局要推行“官帖”(地方钞票),而官帖又“毛荒”(贬值),因而羌帖不仅未能排斥掉,反而成为“本位”。  相似文献   

18.
日羌节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美吉”,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这是羌族自己的传统节日,也是羌民族一年一度庆丰收、话团圆的民族传统盛会.其内涵与汉族之春节,藏区之藏历年等民族节日相近.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以前,青海历史上尚未见到大规模铸钱的记载。1972年,有人在海晏县三角城遗址发现一块陶钱范残块。此范残长21—24.5,宽23.5,厚5厘米,上有三排31枚钱模,钱径3厘米,钱文为阳文,文字毁损严重,从残留文字看,应为大泉五十母范(见示意图)。三角城地处青海湖东北金银滩,发现于1944年,因城址呈三角形而得名。这里在西汉时属羌人聚居区。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曾派将军李息和即中令徐自为带兵进击羌人,并设置“护羌校尉”,管理青海东部的羌人。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治羌屯田,势力已达鲜水,即青海湖。西汉末年,安汉公王莽秉政,力谋开拓疆土,于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派中郎将平宪等人携大批财物“诱塞外羌”。当时在这一带游牧的卑禾羌首领良愿带属下一万二  相似文献   

20.
一、丝绸之路东段南路的开辟“丝绸之路”是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特霍芬(1833—1605年)首先使用的,他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连结中国与土耳其斯坦的路线,人们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由长安出发经咸阳——甘肃——新疆通往中亚细亚的这条路线。西域与中原的交通,依据考古资料,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1976年在河南安阳妇好墓中出土了756件玉器,取样三百多件送有关部门鉴定,除其中三件外,“均属新疆玉”。文献记载也证明了这一点,《竹书经年》记载:“(沥)十九年大早,氐羌来贡”;“三十四年氐羌来宾”,氐羌活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