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笔记小说中的案狱故事不仅描摹了司法实践活动,同时也传达了当时民众对于司法实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由此可以解读出乡民视野中对国家法律的基本态度,以及民众心目中的情、法之辩。本文以案狱故事为例,考察明清乡民视野中的法律认知与司法实践,试图彰显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另一侧面。  相似文献   

2.
堡寨是中国乡村社会一种常见的防御性聚落形态,明清华北乡村修筑过大量的堡寨,它们浓缩了华北边地数百年间的历史变迁。本文以河北蔚县作为华北乡村堡寨的个案,通过对它的研究,细致展现伴随着明清边镇战和局势、卫所制度、地方社会的变迁,乡村堡寨的修建、类型、功能、组织管理以及象征意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可考察乡绅力量的介入以及乡民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王鹏龙 《沧桑》2012,(2):103-105
山西现存大量的碑刻,涉及民间信仰与戏剧演出等多方面内容。对此类碑刻的解读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宋元至明清民间祭祀与民间演剧处于一种互动关系中,且从重传统、重祭祀逐渐向重教化、重娱乐倾斜,向秩序建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范丽娟 《安徽史学》2006,2(5):87-90
本文通过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解读,认为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着力点是文化现代化,通过文化的重建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梁漱溟文化重建的思路是建立能够沟通调和中西文化的乡村组织来重组乡村社会结构和唤起乡民的主体意识.这些观点为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代文学的宋词展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特质,宋代节日的繁荣与节日活动之丰富自然地投射到了宋词中。两宋名家,均作节序词,节序词成为宋词中极为重要的一类。节序词的繁荣与当时统治阶层对岁时节令活动的提倡,社会上宴游、享乐之风的盛行,商业文化、市民文化的兴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节序词展现了宋人拥抱现实,热爱生活的情趣。  相似文献   

6.
节令画是具有民俗特色的绘画品种。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流行于民间,同时也存在于宫廷生活中。本文勾勒了上起汉代下迄明清的宫廷节令画发展概貌,介绍了门神、钟馗、《岁朝图》、《五瑞图》、《货郎图》等宫廷节令画代表作,进一步解释了刘若愚所谓“锦盆堆”、“货郎担”等在宫廷节令画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态度的总称。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古代法律制度的研究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对于法律意识,尤其是民间法律意识的研究却少有问津。明清笔记小说中的繁多案狱故事不仅描摹了古代的司法实践活动,同时也传达了当时民众对于司法实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考察明清乡民视野中的法律意识,试图彰显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另一侧面。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降,伴随着"湖广填四川"以及战争、商贸引起的文化迁移与交融,四川地区的演剧走向繁盛,形成了"无节不演戏"的局面。四川方志中记载了大量的节庆演剧史料。节庆演剧产生了五大中心,呈现出仪式向狂欢的蜕变过程,体现了移民文化的特点,并为川剧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深圳大盆菜     
深圳河两岸的香港、深圳本土乡民,大凡春节、元宵、中秋节日庆典或嫁娶、祝寿、添丁.酬神、宗亲祭祖诸项活动,各方亲朋戚友,团聚乡间,“大棚”入围着大盆菜,数日数千数万人饮酒庆贺。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广西出现了大量竹枝词,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包括气候节令、生产生活方式、物产资源、民族习俗、民间信仰等方面,对研究明清时期广西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 节令画,即专门为年节时令所作的画。其内容或描绘节令中的风俗活动,直接表现人们的节令生活;或描绘与节令有关的景物,间接地反映节令风俗及人们对未来的良好愿望,目的都是为庆祝节令,迎祥祈吉。这类作  相似文献   

12.
王政 《文献》2004,(3):262-269
明清及民国初所修的安徽方志中,记载了一些民间演剧的具体事象及活动详情.这对研究中国民间演剧史以及江淮区域民间戏剧文化的形态特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选出部分来加以考释;并谈谈我对它们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由溧阳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实施编纂的"吾村吾民"系列丛书,是江苏省首个系统化推进的村庄口述史项目。该项目通过采访的方式,由村民口述自己的村庄记忆,汇集乡民口中的"原味",记录乡村变迁的"风云",见证时代发展的"足迹",以此传承发展乡村文化,滋养乡民精神家园,让每个村民身上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气神,从而激发广大村民投身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杨榕 《文献》2006,(3):113-126
明清时期,福建各地民俗活动频繁,城乡演剧之兴盛,已成为民众文化生活之大事.故福建地方文献中就有了戏曲活动的记载,戏曲碑刻即其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戏班、戏神、演剧、罚戏、习俗等,折射出民间演剧之缩影.碑刻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记事方式,福建各地宫庙林立,庙多立碑石记述其历史、祀神或重建修缮事宜,随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碑刻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碑刻是记录戏曲信息的载体,属于戏曲文物型文献,其碑文少则十几字,多则数百字,甚至达千余言.福建传世的戏曲碑刻多见于明清,包括庙碑、护林碑、墓碑等,其中尤以庙碑为主,反映出戏曲碑刻与宫庙的密切关系.它们出自历史上地方戏盛行的福、莆、泉、漳等地,是研究福建戏曲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隐语,说白了就是行话。从官场、科场,到市井各行,乃至于江湖,都有流行于圈子内的行话,大多不为外人所知晓,有时甚至带有黑话的性质,又当属于江湖切口。一个人若是凭借着自己所掌握的隐语或歇后语,专门用来欺骗他人,这在清代安徽当涂县的方言中也有专门的称呼,称为"打坎子"。明清两代的江南,乡民言谈,时有"来三"之语。虽说这是常语,当地人耳熟能详,且知其用义,但实在不晓源出何典。又明代小说《金瓶梅》中,也涉及不少隐语。其流行的注本  相似文献   

16.
<正>状元筹是流行于明清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娱乐博弈用具,从名称就能得知它的流行和当时科考观念的盛行密切相关。状元筹有的用象牙或骨头精雕细琢而成,形状规整,图案精美;也有用木头或竹子粗制的,适宜普通人家玩耍。筹条借用科举名第来命名,其形制大小和注数多少也由名第高低决定。安徽博物院收藏的这套状元筹为牙质(见图  相似文献   

17.
张青 《民俗研究》2014,(4):81-88
回娘家习俗至今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关于回娘家习俗的田野研究较为薄弱。在对苏北H村进行田野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回娘家节日禁忌是当地岁时节令习俗中的突出现象,结合对该地区自然、社会环境以及相关习俗的分析,认为父权制对父系世系延续的需要是回娘家节日禁忌得以传承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21,(4)
正避苦趋乐是人的本性。古代社会生产力落后,人们在生存需要的驱使下将更多精力投入繁重的劳动。古人按照时序节令、气候物候的变化形成的风俗习惯。春日光景与上巳、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此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值春耕春种。这些节日的一些民俗内容充满了文化色彩,相互融合或在此后被取代。憋屈一冬的古人也会跟今人一样,在东风送暖之时外出行春游戏,形成了包括物质生产生活类的民俗、组织活动类民俗、礼仪信仰类民俗、游戏娱乐类民俗等。中国人惯用通过关注对人的生存来照见人性,保存着古人们在春天时节快乐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19.
熊丽芬 《收藏家》2011,(9):41-46
在云南省博物馆的书画藏品中,有一些明清之际的作品,用传统技法表现了当时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如反映明代云贵地区苗族节日歌舞斗牛盛况的《斗牛图》;清代苗族的《百苗全图》、《百蛮图》;傣族的《写经图》、《骑象图》;  相似文献   

20.
人日节与"鼠嫁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红一 《民俗研究》2000,(3):86-105
人日节,中国“人”的节日。盛行于汉魏至明清时期,节俗丰富、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重要节日之一。“鼠嫁女”又叫“老鼠嫁女”或“老鼠娶亲”,是广泛流行于我国民间的,以“鼠婚”为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