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卫儒 《丝绸之路》2011,(24):101-105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为中国公民社会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一些基本条件,日益深化的市场化社会存在与生存方式,为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发育作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提供与精神重塑。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与成长创设了跨越疆域阻隔的比照与互动机制。大量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为公民社会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载体,逐渐成长的公民社会推动着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论文基于在泰国清迈市的田野调查,从生活方式移民的视角出发,探究了21世纪以来泰国中国新移民的迁移动机。研究发现,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现实情况是推动中国人来到清迈定居的深层原因。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推动了国人对于慢节奏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健康生活环境的追求,而清迈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恰好与之契合,迎合了中国人的感性需要。同时,惯性与理性也是吸引中国人来到清迈的重要原因,中泰之间由于地缘相近、文化相亲,形成了长久的迁移习惯和良好的移民网络;清迈较低的生活成本也满足中国人对于迁移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均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旅游行业的发展,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方面需求主要方式,开始蓬勃发展。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传承文化的大国,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行业的管理中来,可以更好的提升人们对精神的需求。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方面的影响作出分析,并研究出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红色中国     
中国红这个名字任何人听了都觉得十分贴切,就像老外说到中国人就会想到中餐一样,人们很自然就会将红色和中国联系起来。红色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的国色,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政治生活中,中国人都极能熟练地运用红色这种明快、饱和的颜色。  相似文献   

5.
张俊峰  张瑜 《安徽史学》2018,(2):152-161
村庄档案是从新的角度认识历史事件的重要资料,记录着不为人知或被人忽视的人物和情感。董心诚是在时代变迁中太行山地区的一个小知识分子,他在建国后改造期间鲜为人知的改造生活和心路历程,就尘封在这些档案中。他的一生经历了学生、低级军官、乡村教师、反革命分子、普通农民等不同身份的变化,其社会和政治地位也由新中国前的"高人一等"过渡到与群众平等,最终"低人一等"。在此过程中,董心诚的心态逐渐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适应,由迫不得已到心悦诚服,体现出他善于运用、适应政治逻辑的本性。这样一个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反映的正是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  相似文献   

6.
权与仪、隔与藏、珍与赏,透过屏风之用以及对其不断演进的历史追忆,可以窥视到古代中国人在生活方式、精神构造和审美情趣上的种种诉求.  相似文献   

7.
社会文化本身乃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它融通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和精神气象,从上层和下层、观念与生活的互动中,揭示社会和文化的特质,对历史悠久、积累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更具有本土特色和发展的优势。生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同国家、种族和地区的人们,都需要吃饱穿暖,而理解却有不同。中国人对"生活日用"的理解,看重的是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对物的感知,自古就有百姓日用之教。从生活日用中提升概念,是中国人思维的特征。传统中国为礼俗社会,礼与俗分处于国家与民间的不同层次。俗一旦形成为礼,上升为典章制度,就具备了规范化的功能和强制性的力量,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礼俗整合的后果,使得礼中有俗,俗中有礼,礼和俗相互依存,双向地增强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礼俗互动是中国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8.
理解中国城市生活方式:基于时空行为的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娜  柴彦威 《人文地理》2019,34(2):17-23
面对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研究与规划需求,如何理解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分析城市空间与居民生活方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转型期背景下,受到制度与市场双重力量的驱动,中国城市生活方式表现出特殊性。本文从生活方式理论、时间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生活方式与时空行为的关系,指出从行为角度进行生活方式研究的可行性;提出基于时空行为变量测度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将出行模式、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和日程安排作为度量生活方式的核心指标;并构建了生活方式的影响机制分析框架,提出制度、技术、地理背景和社会关系是影响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为更好的理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与居民生活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健  石云 《神州民俗》2003,(9):70-73
一位绝境逢生的日本女兵,在中国人的宽容和关爱下留在了中国,并加入了解放军的行列。她在中国成家育女,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幸福地生活在这方热土上。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她多次应邀赴日本探亲,亲人多次挽留仍然回到了中国,继续在她生活的地方发挥着余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对象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但重点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变迁三大部分。中国当代社会史应以剖析社会结构为基础,以论述社会建设为核心,以揭示社会生活变迁及其规律为目标。目前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仍面临种种难题。当下的首要任务是系统而全面地收集和整理有关当代社会史的研究资料。在研究中,力图把个案研究与社会整体研究结合起来;把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注意当代社会生活变革与政治变动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孔军 《民俗研究》2013,(4):F0002-F00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化巨大,包括人口、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引发诸多研究。《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一书便是其中的杰作。全书共九章:第一章对中国社会整体变迁进行描述;第二章讨论作为改革起点的农村社会变迂;第三章就农村与城市互动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第四、五两章分析城市社会生活和管理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都离不开木材,而杉木防腐、防虫、密闭性强等优越性能使其早在晋代就成为人们的生活用材之一,但因经济发展水平及交通运输等条件的限制,当时杉木的使用比较有限。直到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杉木才开始得到广泛使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从物质层面看,杉木运用于建筑、造船、药材等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杉木也与宋至清朝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一定关联,如以杉木制琴,满足人们对音乐美的追求;以杉木制棺椁,体现了人们对逝去长辈的孝心。由此,杉木成为宋以后人们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木材。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80年代,当红山玉在辽河流域破土而出时,这个来自远古玉器中心的精美之器就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宝。这个像它的名字一样美丽、迷人的红山玉,是五千年前的先民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结晶,是玉器时代的美好再现,也是当今收藏人士的爱与愁。为此我们特别推出本专题,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红山玉。  相似文献   

14.
略论西安事变与中国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化的角度探讨了西安事变的动因及其在中国现代化史上的不平凡作用。指出:“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民族主义意识由传统走向现代,以及政治生活中一定程度的民主化,是西安事变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又在相当程度上加速了中国人的觉醒,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并为未来新中国经济结构的现代化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15.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3,(21):14-15
6月21日,同济大学马克恩主义学院郭强教授团队发布国内酋个“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指数”,2012—2013年度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指数为0.389。郭强解读,该指数表明当前中国超过六成的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娱乐消遣,打发时间”成为首要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翔宇 《中华遗产》2010,(12):81-87
第一场春雨的来临、被雷声唤醒的冬眠的动物、夏天里即将成熟的植物种子、秋天晶莹的露珠以及冬天迷蒙的雪天……这都是二十四节气里对季候的精致笺注。也是中国人对时间的审美。他们将天意之美融化到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和共同的价值理念。中国精神的历史内涵是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仁者爱人的道德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和开创博纳的创新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也正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也必然是铸就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彭文 《文博》2008,(1):68-7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从50年代中国的"乒乓外交",到80年代的"女排精神",从1984年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北京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体育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国人不断进取的一种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美、法瑶人,即指生活在美国和法国的瑶人;所谓生存理念,就是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存意义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美、法瑶人源于中国,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辗转迁徙,他们成了美、法社会的一分子,虽然身居异域,但是在他们的生存理念中,仍然追寻着并希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许多知识人已认识到近代以来思想界一味追随西方的弊病,由是开始了反思,转而关注中国自身的实际和需要,主要表现为努力产生中国的新政治理论,提倡新教育的中国化,呼吁建设中国本位的文化。一时间,中国化逐渐成为流行语,强调外来之说应用于实际蔚为潮流。但是,人们对于实际、中国、本位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此中国往往与彼中国相抵牾。相对以前的西与西战,可以说思想界又出现了中与中战的局面。另一方面,人们有意识地去重塑中国,却无意识地扎进世界里不能自拔;种种中国化的背后仍是各式各样的世界化。这表明中国人陷西已深,醒然仍无以自立,整个思想界还不能对近代以来的知识和思想进行超越的系统的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