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之后,新建王朝的封建统治者,基本上都采取“轻徭薄赋”、“宽民省刑”的作法。这种作法,我国的许多史学家称之为“让步政策”。让步政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它的制定和实行,是有其明显的现实基础和深刻的理论渊源的。对于实行让步政策的现实基础,诸如农民起义对封建统治者的震慑和教训,以及社会大动荡之后的经济极度凋敝等,人们在讨论让步政策时,已作了详细而深刻的探讨,这里不拟赘言。只是想就人们很少论及的让步政策的理论渊源,略作初探。这个问题,以前人们虽曾偶而论及,也只限于“黄老之学”对让步政策的影响。然而,这仅是从表面现象出发,并没有挖掘出其本质。我认为,让步政策真正的理论渊源应当是先秦以来一直在封建社会中居重要地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后,若干新王朝实行的政策问题,史学界已争论多年,认识还不一致。有人认为这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反攻倒算,有人认为这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让步政策。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够全面,这些王朝实行的是反攻倒算和让步相结合的政策。一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期间,农民阶级曾经依靠自己的力量争得一定的解放。他们推翻了地主阶级的政权,建立了农民政权,打破了旧王朝封建法律的约束,挣脱了旧王朝赋役的剥削,从地主手中夺得了一部分土地,阶级关系完全被倒转过来。如在秦朝末  相似文献   

3.
“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过程考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过程考析陈金龙“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一个用来概括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完整概念。关于这一概念的内涵,史学界早几年有过热烈讨论,认识基本上趋于一致。至于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史学界尚无专文考察。特别是究竟何时开始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  相似文献   

4.
对远东危机时期英国对日政策的若干评价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始、以1933年3月日本退出国联为终的远东危机时期,由于英国“是唯一在远东拥有较大利益的欧洲国家”,因而,它的对日政策对事件的演进和局势的变化有着重大影响。在史学界,关于这方面的论著和论文可谓是汗牛充栋,各种观点大都可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笔者拟就若干观点提出商榷。一英国对日政策是否是绥靖政策对于这一时期英国对日政策,在中国史学界,持否定观点者居多,认为:“英国的政策的实质是绥靖政策”,它“首先是在  相似文献   

5.
关于雅各宾专政失败的原因,我国史学界提出过一些见解,如“孤家寡人统治倒台”论,“恐怖政策失败”说,等等。笔者认为,这些观点从政策分析入手,虽然看到了雅各宾政权矛盾的表现,但却忽视了矛盾的内在根源,因而给人似乎过于直观、流于片面的印象。本文试图变换一个角度,将雅各宾政权的性质及其所推行的恐怖政策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从而说明这一政权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试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后的让步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步政策"的讨论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文革"后,"让步政策"论为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所接受,而认为近代没有"让步政策"却似乎已成定论.作者通过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后实行的减浮、减赋、减差、招垦、劝农桑、兴水利等减轻农民负担,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认定近代确有"让步政策",而清政府的"让步政策",确实让农民得到了经济实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卫星 《史学月刊》1999,(4):102-11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学术界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研究历经了三个阶段:(1)建国初期至十年“文革”前,是揭露、批判“门户开放”政策的侵华性质阶段;(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8O年代中后期,围绕“门户开放”政策的评价问题展开学术争论阶段;(3)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在争论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具体研究阶段。目前史学界虽然对“门户开放”政策的性质、作用基本形成共识,但仍有许多值得进一步关注的研究视角和课题。  相似文献   

8.
如何评价美国内战前的几次妥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内战前的半个世纪内,资本主义制度和奴隶制度之间,出现过几次大的妥协事件,如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1850年的大妥协案、1854年的堪萨斯一内布拉斯加法案等。如何评价这些妥协?史家历来有不同看法。康马杰、摩里森和洛伊希腾堡合编的《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一书断定,这些妥协是必要的,认为“现在必须作出让步,来制止分离运动”,还说这是亨利·克莱“独具慧眼”的“高等战略”。①福斯特则认为这些妥协是不对的。他认为,这些妥协是对“进攻的种植园奴隶制度的重大让步”,“刺激了种植园主的胃口”,“是南部奴隶制  相似文献   

9.
巍巍长白山,浩浩图们江,是我国东北边疆的国防屏障。20世纪初叶,日本帝国主义打着所谓解决中、朝界务问题的幌子,向我国东北地区进行了一场有预谋的侵略活动,我国延边地区的爱国志士在吴禄贞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致使纠缠三年之久的间岛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暂时遏止了日本侵略者向东北扩张的野心。尽管清政府慑于日本的压力,在“间岛”问题上作出了一些让步,但毕竟是清末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一次少有的胜利。这段历史被史学界称为“间岛”事件。  相似文献   

10.
美国史学界历来对林肯的重建计划及其作用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它是“极为明智的政策。”有人推断说,如果林肯活着的话,重建过程“将会完成得好得多,也快得多……”。有的人则认为重建计划是林肯所犯的“最严重错误之一”。甚至有的人  相似文献   

11.
四通过对胡适等人的反动历史观的批判,大大提高了史学界的马列主义水平。鉴于全国在各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知识界的政治思想状况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科学工作得到繁荣发展,使我国科学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水平。1956年党提出了关于知识分子政策的问题。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文学艺术与科学繁荣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得到知识界的热烈拥护,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兴奋。他们表示要积极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资产阶极的反动分子——右派分子却想混水摸鱼,借着“争鸣”放毒。尤其是党提出整风之后,他们更加猖獗,打着“帮助整  相似文献   

12.
苏联史学界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论述,一般都只写如何在四年完成了五年计划,在各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同时批判“右倾反对派”和资产阶级对计划的攻击。给人的印象是,建设初期,苏联党政领导人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就是很有经验,十分内行,似乎在思想上和经济政策上没有发生过严重失误。其实历史事实并非如此,从1929年冬天起到1931年,斯大林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苏美英三国所结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国前总统罗斯福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积极促进了同盟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在当时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承认和赞扬。然而,战后迄今,由于“冷战”、美苏“争霸”及其他原因的影响,对于罗斯福的同盟政策和行动的评价,在东西方颇具代表性的美苏史学界,却出现了一种人为的否定倾向。在美国,有人说罗斯福战时与苏联结盟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是对美国的“背叛”。苏联史学界一些人则一味斥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史学界对九一八事变的研究虽然起始于50年代,但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了深入的进展,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现将这一专题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建国后至文革前,国内史学界关于九一八事变研究的主要著作及资料有:中国现代史资料编委会编《“九·一八”以来国内政治形势的演变》(1957年7月,北京)、《从“九·一八”到“七·七”国民党的投降政策与人民的抗日运动》(1958年11月  相似文献   

15.
王杰 《神州》2011,(11):175-176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现代历史,乃至现代世界历史上具有转折性质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执行的不抵抗政策是史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现笔者将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观点撰写成文。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有关《世界通史》体系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以来,在历史研究和编纂工作中,国内史学界就热烈讨论过打破“王朝体系”和“欧洲中心论”的问题,议论过建立新的历史体系问题,可见,体系问题由来已久,而且还大可商榷。当前正在酝酿编写多卷本《世界通史》,规划蓝图的过程中还会碰到这个问题。这里拟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7.
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附身传言(以下简称“传言”),这在今天来看,的确十分荒唐可笑,但在当时太平天国运动中,却是煞有介事的,而且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件有过重大影响的大事。对此史学界颇有争议。“传言”是杨秀清出于对革命的诚心还是野心?是革  相似文献   

18.
中日战争初期纳粹德国“调停”活动内幕及其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7月爆发的中日战争引起了当时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纳粹德国从其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考虑出发,在中日战争初期采取了“中立”、“调停”政策。史学界对这段历史情况的研究尚少,本文愿对此做些粗浅的探讨,切盼前辈和同行们给予指正。  相似文献   

19.
秦珊 《史学月刊》2003,(8):101-104
中国史学界对美国“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的介绍往往是与“史汀生主义”相提并论的,而事实上“不承认主义”并不等于“史汀生主义”,它的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史汀生主义”的使用范围。更为重要的是,1932年“史汀生主义”的提出,并非美国政府第一次对华使用“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早在1915年,美国就在对华问题上使用过“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了。  相似文献   

20.
多种“范式”并存有益于史学的繁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历史研究中的新“范式”正在成为史学界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问题似由“现代化研究”而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实事求是”思想原则的回归,中国史学界兴起了对世界和中国现代化的研究。比之把“现代化”主要视为社会进化“目标”的西方早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