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近代法国历史上的各个阶段,国民自卫军发挥过不同程度的作用,有时甚至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拟就巴黎公社以前时期国民自卫军的产生、性质及作用作一介绍。关于国民自卫军具体建立的时间,大致有两种说法:(1)攻占巴士底狱以前,即在1789年6月29日资产阶级已着手拟订建军计划,米拉波积极参与其事。尽管国王路易十六反对,但到7月13日,资产阶级已“迅速地通过了建立一支正规民军或者是资产阶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历史揭秘》/2014年9月刊英法百年战争不是一次战争,也不止百年。它是1337年—1453年间,由历代英格兰国王和法国国王进行的王位之战。在14世纪初期,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作为法国国王腓力六世的诸侯,依旧拥有法国领地,也就是说爱德华三世需要向腓力六世进贡。可是两个国家的国王本来应该是平等的。这种不对称埋下了积怨的种子。当法国支持苏格兰挑战英  相似文献   

3.
吕俊 《神州》2012,(24):44-45
法国三级会议作为法国等级代表权力机关,和法国封建制度的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封建制度进入到等级君主制阶段,而三级会议也促进了法国封建制度发展;后来王权强大,国王征税并不召开三级会议,这标志着法国逐渐进入绝对君主制时期,再后来三级会议又成为法国封建制度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4.
人权是否有阶级性?本文试图从法国大革命中3个《人权宣言》的内容及产生的历史背景回答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在1789—1799年的大革命中,法国曾于1789年、1793年、1795年制定过3个人权宣言。然而,3个宣言在对人权的阐述方面都大相径庭,这是因为革命初期、雅各宾专政时期和热月党人执政时期的统治者代表了不同阶级利益,表达了不同阶级的意愿所致。  相似文献   

5.
吴义隆 《文史月刊》2010,(11):78-79
胡子 1136年,法国国王路易七世与阿奎丹公爵的女儿埃拉诺结婚时,得到法国南部两个省的陪嫁。  相似文献   

6.
冯棠 《世界历史》2000,(4):89-91
马生祥著《大革命与现代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有一个副题:“1789—1830年的法国”。这表明作者要考察的是一个长时段,它已不限于我们通常所说的1789—1799年的10年法国大革命,而是把资产阶级最终稳固地夺取政权和法国现代化最终启步、法国经济开始起飞,作为法国大革命的完整过程来考察,时间跨度从旧制度末期一直延伸到19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7.
路易十五时代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掀起了持续不断的争取报刊自由的运动.英国诗人弥尔顿发表于1644年主张报刊自由的辩护词,以及1776年弗吉尼亚宣告报刊自由的行动,都激励了法国报刊自由的拥护者.1788年7月5目的法兰西王国行政法院决议给予了报刊一种事实上的自由.此后至1789年7月,法国社会各阶层拥护报刊自由的人士,在该决议的框架内主要通过小册子和陈情书来表达他们的诉求.大多数法国资产阶级人士强烈拥护报刊自由,他们希望完全废除审查制度.1789年,争取报刊自由的潮流极其猛烈,摇摇欲坠的旧制度已无力抵挡.  相似文献   

8.
西方学者通常把近代民族主义理论区分为公民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并把法国民族主义作为前者的典型。事实上,这种对近代法国民族主义理论的界定只适用于近代前期(1789—1870年),而在近代后期(1870—1914年),法国则经历了一个从公民民族主义向族裔民族主义过渡的理论蜕变过程。在这一蜕变过程中,“我”族裔与“非我”族裔的对立逐渐成为近代法国内政、外交的主题之一,最终导致法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9.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是如此深远,“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记,都是在法国大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我们知道,在法国革命前期雅各宾专政广泛展开了废神和造神的运动,在政治上向宗教宣战;而在其后期拿破仑则同罗马教皇达成了政教协议,在法国恢复了天主教,实现了宗教和平。这是对待宗教信仰上两种不同的政策。究竟哪一种政策在当时是正确的呢?史学界说法不一。本文试图通过这两种不同宗教政策的比较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革命导师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三个来源、三小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来源,法国的社会主义,包含了法国大革命对马克思理论的启示。本文作者根据列宁的这一科学总结,结合马克思在1948年以前的著作和读书笔记,探讨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在哪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影响。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所提供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创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新时代,其思想原则、政治体制对各国的影响、冲击是不可估量的。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各国对法国大革命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即使在按“统一不可分割”的法兰西共和国模式建造的“姐妹共和国”中,革命的进程与结局也迥然有别。与法国接壤数百公里的东邻小国瑞士发生的海尔维第革命正是一个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2.
赖晨 《文史博览》2013,(3):22-23
时下,一本名叫《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专业书籍成了大众畅销书,尤其成了众多政府高层,有识、有忧之士的案头读物。这本书说的是1789年到1793年的法国大革命。其实,在法国大革命之前,还有许多的因素促成了革命的爆发,而被称为密札的制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相似文献   

13.
《世界》2008,(8)
清晨或黄昏,可以看到镇上的居民排着队在这里接水,你不得不妒忌他们得天独厚的优越生活。依云小镇的传说源自一个非常古老的故事:1789年夏一个叫Marquis de Lessert的法国贵族患上了顽固的肾  相似文献   

14.
法兰西公学院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皮埃尔·罗桑瓦龙所著《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一书于2004年由法国瑟伊出版社出版,~①中文版由三联书店于2012年出版。~②法国的政治模式在西方独树一帜。近代早期,法国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与此相适应的是:法国的贵族势力相对而言遭到打压,城乡个体缴纳的直接税构成了维持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说法国形成了两极化社会(近年来,对这一观点,法国学界也有人提出异议)。这种政治形态为开始于1789年的大革命中一波高过一波的激烈革命运动以及具有恐怖色彩的雅各宾专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世纪,法国继续上演一幕幕风起云涌的激烈革命。对于这样一种政治文化,罗桑瓦龙指出,两极化模式的特质表现为雅各宾主义的革命思潮。在这本书中,他以中间体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待中间体的态度为研究主线,认为国家对中间体采取了政治一元论和社会多元论的策略,从而在19和20世纪使雅各宾主义获得了重建和重构。依据这样一种路径,在公权力得到加强和扩展的同时,法国的政治模式也发生了缓慢的、但却是深刻的改变。罗桑瓦龙声称,他的这一研究视角是对两个世纪以来法兰西模式整体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对法国民主现代性的一种宏观构思。鉴于罗桑瓦龙在这本书中所讨论的中间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特邀请4位研究法国史的学者对这本书进行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中间体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湖南文史》2012,(4):42-42
欧洲人认为吃得好,便说他吃的和法国国王一样。法国国王吃得到底有多好?路易十四时代,~位常在宫廷中行走的圣西门公爵晚年写回忆录,记载了路易十四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6.
法兰西公学院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皮埃尔·罗桑瓦龙所著《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一书于2004年由法国瑟伊出版社出版,~①中文版由三联书店于2012年出版。~②法国的政治模式在西方独树一帜。近代早期,法国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与此相适应的是:法国的贵族势力相对而言遭到打压,城乡个体缴纳的直接税构成了维持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说法国形成了两极化社会(近年来,对这一观点,法国学界也有人提出异议)。这种政治形态为开始于1789年的大革命中一波高过一波的激烈革命运动以及具有恐怖色彩的雅各宾专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世纪,法国继续上演一幕幕风起云涌的激烈革命。对于这样一种政治文化,罗桑瓦龙指出,两极化模式的特质表现为雅各宾主义的革命思潮。在这本书中,他以中间体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待中间体的态度为研究主线,认为国家对中间体采取了政治一元论和社会多元论的策略,从而在19和20世纪使雅各宾主义获得了重建和重构。依据这样一种路径,在公权力得到加强和扩展的同时,法国的政治模式也发生了缓慢的、但却是深刻的改变。罗桑瓦龙声称,他的这一研究视角是对两个世纪以来法兰西模式整体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对法国民主现代性的一种宏观构思。鉴于罗桑瓦龙在这本书中所讨论的中间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特邀请4位研究法国史的学者对这本书进行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中间体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法兰西公学院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皮埃尔·罗桑瓦龙所著《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一书于2004年由法国瑟伊出版社出版,~①中文版由三联书店于2012年出版。~②法国的政治模式在西方独树一帜。近代早期,法国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与此相适应的是:法国的贵族势力相对而言遭到打压,城乡个体缴纳的直接税构成了维持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说法国形成了两极化社会(近年来,对这一观点,法国学界也有人提出异议)。这种政治形态为开始于1789年的大革命中一波高过一波的激烈革命运动以及具有恐怖色彩的雅各宾专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世纪,法国继续上演一幕幕风起云涌的激烈革命。对于这样一种政治文化,罗桑瓦龙指出,两极化模式的特质表现为雅各宾主义的革命思潮。在这本书中,他以中间体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待中间体的态度为研究主线,认为国家对中间体采取了政治一元论和社会多元论的策略,从而在19和20世纪使雅各宾主义获得了重建和重构。依据这样一种路径,在公权力得到加强和扩展的同时,法国的政治模式也发生了缓慢的、但却是深刻的改变。罗桑瓦龙声称,他的这一研究视角是对两个世纪以来法兰西模式整体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对法国民主现代性的一种宏观构思。鉴于罗桑瓦龙在这本书中所讨论的中间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特邀请4位研究法国史的学者对这本书进行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中间体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法兰西公学院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皮埃尔·罗桑瓦龙所著《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一书于2004年由法国瑟伊出版社出版,~①中文版由三联书店于2012年出版。~②法国的政治模式在西方独树一帜。近代早期,法国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与此相适应的是:法国的贵族势力相对而言遭到打压,城乡个体缴纳的直接税构成了维持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说法国形成了两极化社会(近年来,对这一观点,法国学界也有人提出异议)。这种政治形态为开始于1789年的大革命中一波高过一波的激烈革命运动以及具有恐怖色彩的雅各宾专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世纪,法国继续上演一幕幕风起云涌的激烈革命。对于这样一种政治文化,罗桑瓦龙指出,两极化模式的特质表现为雅各宾主义的革命思潮。在这本书中,他以中间体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待中间体的态度为研究主线,认为国家对中间体采取了政治一元论和社会多元论的策略,从而在19和20世纪使雅各宾主义获得了重建和重构。依据这样一种路径,在公权力得到加强和扩展的同时,法国的政治模式也发生了缓慢的、但却是深刻的改变。罗桑瓦龙声称,他的这一研究视角是对两个世纪以来法兰西模式整体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对法国民主现代性的一种宏观构思。鉴于罗桑瓦龙在这本书中所讨论的中间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特邀请4位研究法国史的学者对这本书进行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中间体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法国米迪运河考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迪运河穿过法国南部地区,它的建造曾经创造了世界现代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奇迹。166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批准皮埃尔·保罗·里盖男爵开始修建一条连接大西洋到地中海的运河,以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促进贸易的繁荣,并大大提高朗格多克省和吉耶纳省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卢梭在民众心目中是倡导平等与美德的哲学家、情感小说家、自然神论者,革命后,法国的卢梭观中平添激进暴力的因素。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界有激烈的左右之争,右派批评卢梭毁坏了法国的传统,为此极力阻挠1878年卢梭逝世百年和1892年共和百年的纪念仪式。但卢梭在著作中并未倡导革命,而且在他的时代,“革命”一词指的是天体运行的往返规律,尚不具有现代的政治意义。那么,如何理解卢梭与1789年法国革命的关系,以及他如何进入革命话语体系?是卢梭的思想引起了革命,还是革命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卢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