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霞客行     
<正>他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又孤独地离去。在有生之年,乡人打量他的目光里总带着疑惑和不解,仿佛他是一个异类。对这样的目光,他早就习以为常。40万字的奇书,30年的求索,他忘情地用心灵抒写自然的瑰丽,执着地用脚步丈量生命的长度。他所走过的路,是常人不敢想象的旅途,他在历史的册页上所留下的印痕,亦闪耀着常人所无力  相似文献   

2.
1931年9月,上海《文艺新闻》刊登了左联发起人之一的钱杏邨谈蒋光慈的一段文字:“他虽然开拓了中国文艺运动,而又努力地使这一运动不断地展开;可是,他也就死在这发展的浪潮之中,因为自1928年以后,他自己却是逐渐地停滞了。他的顽固的个性,使他不能更深入地理解一切。因此,他对于文艺运动的认识,与其他的文艺运动者,在自我批评的斗争中,不断的冲突、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李海民 《百年潮》2013,(11):22-31
河南,对于习仲勋来说,具有多重含义。这里,既是他的祖籍地,也是他人生落难时的“休养地”;既是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付出心血的希望之地,也是他获得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感恩之地。在这里,他曾经深入工厂、矿山、农田指导工作;在这里,他曾经深入群众中了解冷暖,如实向中央反映百姓疾苦。  相似文献   

4.
孟庆宇 《文史精华》2009,(Z2):48-51
崔竹萱是文革前邯郸市一位无党派副市长,一位真抓实干的人民公仆,50岁以上的邯郸人大多对其熟知。在他辞世20多年后,仍有很多邯郸当地老人不时地提起他。那么,他有什么业绩能使人们长时间地记住他?原因是在他主管邯郸的文教卫生工作期间,把邯郸市建成了  相似文献   

5.
    
于世洋 《南京史志》2013,(12):44-44
他站在办公室里,一如既往地倔强。“到底怎么回事?”她严肃地质问。从开学到现在,他已经是第三次被叫来谈话了。传闻从他去女厕所旁抽烟,升级到他将班花堵在女厕所门口表白,现在甚至有学生告状说他进了女厕所。  相似文献   

6.
早上改日记,最后一本是小杰的,看了以后,有些痛心。在日记中,小杰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他小姨要和奶奶出去买东西,他吵着闹着要跟去。不知什么原因,小姨拒绝带他去。于是,他就大吵大闹,冲进自己的房间把门反锁了起来。起初,小姨生气地叫他开门,他死活不开。过了一会儿,小姨再次叫他开门,“柔声细语”地答应带他一起去。他欢欢喜喜地开了门,谁知,小姨却“冲”进去,劈哩叭啦给他一顿耳光,说是把他的脸打得“通  相似文献   

7.
轮回的草原     
60多岁的琼乃是西藏那曲地区嘉黎县夏玛乡垂琼村的普通村民,他像先辈们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在草原上,和他的家人他的牛他的马在一起,他的根就在草原上。  相似文献   

8.
他是极其挑剔的,不论对人对己。他不容自己形成套路自我重复,然后心安理得地功成名就。他的审美非常精致,他对个人品质非常爱惜,真小人和伪君子都不入他法眼。但他自己是不是一个真君子,一个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也不确定,他在不断地自省,这或许是他自负与自卑的根源。他骂自己,也骂别人,本意也许对事不对人,但说  相似文献   

9.
廖安祥同志离开我们已整十个年头了,今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 我们缅怀他、崇敬他、纪念他,是因为他为革命默默无闻地工作,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他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博大的胸怀,具有公而忘私的优秀品格,具有极大的人格魅力。廖安祥同志在35岁的时候,其周围的男女老幼,即以“安伯”两字尊称他,足见其品行之高洁,人格魅力之巨大。  相似文献   

10.
思语 《收藏家》2004,(11):49-52
他叫崔如琢,与他论道时,他会很专注地盯着你,眼神中不乏率真、童趣;与他谈天时,聊到高兴处,他会笑得很爽朗、灿烂。所以,他骨子里就应该是个画家,很重感性、感情,很仗义、性情,喜怒皆形于色。他是在新学年校园里第一次升起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时踏入小学校门的;他是在“改革开放”最初的几年里崛起的新一代画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冒冒失失地闯到大洋彼岸寻求发展,一不留神,居然成  相似文献   

11.
郭婷 《南京史志》2023,(26):13-14
<正>一、背景恒恒(化名)有孤独症倾向。在园期间,他不与同伴交流、玩耍,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小班刚入园的时候,他不爱说话,遇到问题就会使劲地大喊大叫。教师要是把他抱在怀里,他就会拼命地挣扎。他不爱吃菜,也不吃水果,每天在幼儿园只吃些白米饭。如厕的时候,他不愿意蹲在便池上,经常把大便拉到裤子里。有的时候,他还会把大便抹在墙上、椅子上。  相似文献   

12.
当一些孩子陷入网络游戏的深渊难以自拔的时候,这个17岁的中学生却在网上洋洋洒洒地体验着创业的快意。他在网上收放自如,进退有度。网络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获。上高中后,他冷静地从网上“全身而退”,全力以赴备战高考。  相似文献   

13.
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著名作家马烽为争取延长自己的生命,以极强的忍耐力和毅力,抵抗着巨大的痛苦,与死神进行不屈的抗争。他要亲眼看到他与西戎合写的《吕梁英雄传》,在他的指导下搬上银幕;他要亲眼看到他笔下的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农民群英,真实地不走形地展现在电视屏幕上……他非常不愿意离去,但是,他仍然带着无限的遗憾走了。本文正是马烽的儿女们,对爸爸最后日子的真实而感人的记录。  相似文献   

14.
我同振铎同志一起工作了六年。他为人坦直,做事认真,有自我批评精神,在政治上进步,靠近党。记得在整风贴大字报时,他很原意听取大家意见,同我们一起,在深夜中,仔细地阅读大家对他写的意见,并且自己也写大字报进行自我批评,同时也对大家提意见。在整风后期,领导同志间进行思想检查时,他也很虚心地进行了自我批评。我们想说的话,他在自我批评中都基本上讲到,而且态度十分诚恳,这就大大地教育了我。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一心想要在现代社会建立集权国家的国王,最后连名号都没有保住即使曾高贵如国王,贾南德拉也无法再优雅地挥手告别。5月11日上午,他做了离开王宫前的演讲。过去,贾南德拉是国王,他的优越写在脸上;现在,贾南德拉是平民,但也没打算服软。尼泊尔239年的王朝终止在他的手里,他很想优雅地告别,可是做不到:在演讲时,他身穿深色西装,头戴尼泊尔  相似文献   

16.
我开始注意到要让孩子更多地体验挫折,是因为发现儿子有两个毛病,一个是受不得半点的委屈,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了,小朋友嘲笑他摔倒了,想参加什么活动没能如愿……他都会不高兴,发脾气。比如,有一次老师批评了他几句,说他玩过玩具没送回原处,他就生气了,下午老师叫他讲故事,他就是不开口。他妈去接他的时候。他小嘴一撇便委屈地哭开了,他  相似文献   

17.
儿童外交部     
韦杰 《南方人物周刊》2012,(34):110-110
一宝第一次接受挫折教育,是在他一岁的时候。当时他咽Ⅱ学会走路,勤奋地去帮一位哥哥推车。旁边一位两岁左右的朋友冲出来,对着他脑袋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相似文献   

18.
马虎不得     
星云 《环球人物》2020,(4):116-116
宋朝时,京城住着一位画家。某日,他正在画一只虎,刚好有人上门请他画马,他为了省事,自作聪明地在刚画好的虎头后面画上了一个马的身子。买画的人问他:“你到底画的是马还是虎?”画家漫不经心地回答:“马马虎虎。”  相似文献   

19.
马卡连柯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纪律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纪律首先要成为教育的结果,之后才能成为一种手段。在改造儿童工学团时,他提出既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们,也尽可能地尊重他们,成功地转化了一批"问题儿童"。马卡连柯在实践中形成了他的纪律教育观,并在理论上做了深入研究,无论对当时还是当代的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香港,这块土地曾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轫之地,也是他革命活动发端之地。港英政府曾对他下达驱逐令,港英当局曾在他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无理干涉和禁止民众庆祝。最后一次离港时,他不禁双眼湿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