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事件、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和寓言、宗教因素、社会风俗和谚语、文学作品探析了英汉典故的来源,并从文化翻译理论角度,从直译法、套译法、增译法、注释法、多种译法相结合等探析英汉典故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和翻译"牛"的习惯表达,有助于中英文化交流以及了解英汉语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所崇拜的动物形象、宗教信仰、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牛"的文化涵义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出其各自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是不同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因而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有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翻译不完全对等现象的存在,并通过文化转换,求同存异,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既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又符合英汉各民族的语言习惯,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或最相似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张玲 《神州》2013,(6):172-172
礼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用现象,但是由于文化、社会价值的差异,每种语言的礼貌又存在很大的不同。一些中国学者认为中国式礼貌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西方的礼貌理论对中国是不适用的。本文通过对比英汉礼貌的异同,证明英汉礼貌虽然有诸多的不同,但是并没有必要将两者孤立而论。  相似文献   

5.
英国和中国历史、文化、习俗、传统以及地理位置等等的不同,导致了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本文将从生存环境、思维方法和风俗习惯几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进行比较,并探讨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举例说明英语和汉语在词、词组、句子和语篇等四级语言单位都存在语序反向差异,然后指出并论证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两种语言本身性质的不同,其二是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词语文化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汉两个民族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从而使英汉词语文化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式。本文从习语、典故、比喻和委婉语四个方面用大量实例说明英汉词语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的"越…越…"结构总体上可分为小句内的和小句间的两种。在对此结构进行英译时,可根据不同分类,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有选择的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9.
老子之"道"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和三个基本性质。在将之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学界采用了附会译法、格义译法和音译法三种形式。其中,附会译法和格义译法是在西方中心的殖民文化思想翻译观的支配下做出的选择,而音译法则展示了一种相对平实而又开放的文化心态,因为它是在中西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展开工作。而且,音译Tao对老子之"道"的翻译已被英美学界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0.
刘思岑 《神州》2013,(36):181-181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翻译的结构语词一致,视点转换手法可以将英语和汉语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以此来实现翻译的最佳效果,对于英汉翻译来说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视点转换手法的理论依据,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视点转换理论在英汉语态翻译中的应用,为英汉翻译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日军编制和军衔的译法值得讨论俞辛日军的编制和军衔的译法,历来有两种不同看法。按科学的方法规范化(称师、旅)是必要的,但日军的编制和军衔也用汉字,用其原编制和军衔的汉字名称(师团、旅团)也能表达其意,因此不容易把译法统一起来。规范、统一化,不仅是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晏苏  宋苍松 《百年潮》2022,(9):95-96
<正>1995年4月,外文出版社收到中央领导审定过的甲种精装英汉对照《毛泽东诗词》,在第55页上有一处铅笔改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里的“于阗”英文Khotan改成了Yutien(过去的译法,今译为Yutian)。在此之前,外文出版社各种版本的“于阗”英译,皆沿用Khotan译法。  相似文献   

13.
张婷 《神州》2013,(17):56-56
英汉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和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许多日常行为在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电影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它的翻译也是属于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受文化差异的制约。因此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对电影片名和字幕的翻译进行研究,根据具体情况阐述了其翻译既要忠实于原片内容,又要符合语言文化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14.
英汉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和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许多日常行为在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电影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它的翻译也是属于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受文化差异的制约。因此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对电影片名和字幕的翻译进行研究,根据具体情况阐述了其翻译既要忠实于原片内容,又要符合语言文化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高中英语教科书以及语文教科书中的语句为例,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并从文化、哲学角度挖掘造成两种语言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由各民族人民根据自己特有的文化符号所创造的,因此也体现了各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习惯,风俗特征等。与动物有关的习语也因其与生活息息相关,精简而备受语言学习者亲睐。本文特选取"蝙蝠"作为文化意象,深入探析中西文化中"蝙蝠"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不仅如此,本文还引用与"蝙蝠"相关的习语并加以分析,以此对相应的翻译方法予以总结归纳,希望本文所得出的一些译法能给广大语言学习者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习语是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英汉习语中包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与文化信息。不同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物质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都是造成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应该仅仅是两种语言的形式上的简单转换,更应该是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徐铂 《神州》2013,(2):132-133
本文分析"介词‘在’+时间词语"做句中状语时,介词"在"是否有存在价值。首先列举"介词‘在’+时间词语"做句中状语的两类基本形式,归纳出结论:无论时间词语表示时点还是时段,介词"在"都有存在的价值。并基于这个结论解释有无"在"两种用法在语法、语用方面的差异。这对于检讨介词"在"介引时间词语的教学语法是否过于宽泛。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外中国学发展趋势与文明史观陈启能一中国学(Sinology),又译汉学,系指海外对中国的综合研究,一般不把中国本国的研究包括在内。Sinology一词有几种不同的中文译名。一是“汉学”,这是长期以来的习惯译法,一是坚决反对译成“汉学”,主张一律改译...  相似文献   

20.
正"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且是必需的。针对学生的差异,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合作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水平、对同一事物认识理解等不同),正是交流和合作的前提。一、"分层合作"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分层合作"教学是针对学生的知识差异、能力差异、智能差异而实施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它包含两层含义。1.教师"分层"教,学生"合作"学。"分层"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