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恐龙(dinosaur)是中生代(距今2.5~0.65亿年)最活跃、最繁盛的爬行动物。“恐龙”一词的拉丁含义为“恐怖的蜥蜴”。最早的恐龙大约在中三叠世(约2.25亿年前)从槽齿类分化出来,中生代大部分时间气候温暖湿润,裸子植物繁盛,各类恐龙迅速繁衍分化,  相似文献   

2.
镜头一1.8亿年前。一群群恐龙漫步在今天楚雄州禄丰、元谋、武定、双柏和牟定各县的大地上。这里水草丰茂,气候宜“龙”。高原还没有形成,恐龙们最多能看到一些矮小的山丘。海洋不远,甚至能听到大海传来的波涛声。高大的银杏、蕨类植物生长在湖边,素食的蜥脚类恐龙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着。它们成群结队地到水边嬉戏,泉边喝水,有时还  相似文献   

3.
我们已经漫游了中生代的恐龙世界,又来到了黑龙江省新生代第四纪大地。它是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个时代,相当人类史上的近代史。从新生代开始,亘古大地、万象更新。原来恐龙出没的湖边草地上,又被各种各样的哺乳动物所代替;原来的裸子植物被后来的被子植物所代换;原先寂静的山林,也能听到百鸟的啼鸣声。一直到新生代后期,距今三百万年左右,地球真正的主人——人类诞生了。新生代真是焕然一新。大小兴安岭“返老还童”早在四亿至二亿年前的古生代,现在大、小兴安岭分布的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洋景色大约持续二亿年左右。到了距今约两亿至三亿年的上古生代末,大、小兴安岭才从海底上升,隆起成山。从那时到现在,她已有两亿至三亿年的“高龄”。经过漫长的地质岁月,严寒酷暑,风吹雨淋,使原来巍峨高峻  相似文献   

4.
李成生 《华夏地理》2007,(U02):22-30
1.8亿年前。一群群恐龙漫步在今天楚雄州禄丰、元谋、武定、双柏和牟定各县的大地上。这里水草丰茂,气候宜“龙”。高原还没有形成,恐龙们最多能看到一些矮小的山匠。海洋不远,甚至能听到大海传来的波涛声。高大的银杏、蕨类植物生长在湖边,素食的蜥脚类恐龙住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着。它们成群结队地到水边嬉戏,泉边喝水,有时还会跳到浅水中洗个澡。这儿更是年幼恐龙们最钟爱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异域特色公园大观○李津军恐龙公园德国下萨克森州东部的克里亚茵维卡镇附近有一座恐龙公园。在占地两公顷的空地上安放着经过艺术家精雕细镂的30多尊恐龙模型,这些早已绝迹的古生代与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最大的一尊高9米,重达150吨。蟒蛇公园在...  相似文献   

6.
姚德荣 《旅游》2006,(1):50-53
6500万年前,河源是恐龙的乐园,也是恐龙的故乡。它们在此繁衍生息,在河源城外的一片山坡上,到处是恐龙留下的 足迹。自1996年发现第一窝恐龙蛋开始,到现在短短的9年时间内,河源共收集10563枚恐龙蛋,博物馆收藏恐龙蛋化 石数量居世界第一,河源因此被誉为“恐龙的产房”。河源还先后发现了具恐龙骨骼化五和168个恐龙脚印化石,成为 世界上罕见的恐龙蛋、恐龙骨骼和恐龙脚印化石“三位一体”的发现地。  相似文献   

7.
在古生物学上,“龙”是对爬行动物的通称,它与我国传说中的那种“五爪金龙”毫无同义之处。恐龙即为一类巨大的哺乳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距今已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年至七千万年前的三叠纪、侏罗纪、自垩纪远古时代,6500万年前从地球上完全消失。从它的出现到消失大约经历了一亿年。在其存在期间,一直是那个时期地球的统治者,以至现在被人们称为“地无三里平”的贵州也不例外。从近期地质勘查挖掘的恐龙化石中发现,在15O00万年前的贵州,不仅生活着早期、原始的恐龙,同时也生长着身体庞大并已进化的恐龙,有食植物类和食肉类,它们分别…  相似文献   

8.
贵州龙以个体娇小、形态玲城、特征别致而著称于世。恐龙则以庞然大物、狰狞恐怖、属种繁多而震撼世界。贵州龙和恐龙都是早已绝灭了的古爬行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爬行动物有着承上启下极为重要的关键作用。所以,对它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史学上的热门课题。尤其是广布世界各地的各种类形的恐龙化石的不断发现和恐龙在地球上戏剧性的突然绝灭、消失,更增添了人们对它神秘色彩的浓欲追索,并不断掀起阵阵“恐龙热潮”。“贵州龙”的发现,在贵州亦掀起了一波热浪。由于一些科普宣传的误导,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深刻印象——贵州龙…  相似文献   

9.
李成生 《华夏地理》2006,(Z1):22-30
镜头一 1.8亿年前.一群群恐龙漫步在今天楚雄州禄丰、元谋、武定、双柏和牟定各县的大地上.这里水草丰茂,气候宜"龙".高原还没有形成,恐龙们最多能看到一些矮小的山丘.海洋不远,甚至能听到大海传来的波涛声.高大的银杏、蕨类植物生长在湖边,素食的蜥脚类恐龙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着.它们成群结队地到水边嬉戏,泉边喝水,有时还会跳到浅水中洗个澡.这儿更是年幼恐龙们最钟爱的乐园.  相似文献   

10.
翼龙是生活在距今约7千万年至1.5亿年间的中生代地史时期爬行类动物中唯一能空中生活的种类,最早出现于中生代侏罗纪,到中生代末期的晚白垩世,和恐龙、鱼龙等一起灭  相似文献   

11.
有“世界恐龙之乡”美誉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是世界上发现恐龙化石种属最多、数量最大、埋藏最集中的遗址地。两年前,浙江一家民营企业计划投资16亿元要把沉睡了两亿多年的恐龙山打造成“世界恐龙谷”旅游景区。消息一出,人们围绕着企业是否有资格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腹地,面积为二十万平方公里。在这里,中生代陆相地层分布广泛,发育完备,层序清楚,化石丰富,是我国同期陆相地层典型的沉积地区。近二十年来,重庆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学部在盆地中生代陆相地层里,采集到很多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如恐龙、上龙、鳄鱼、龟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天山、阿尔泰山之间。在盆地东部将军戈壁、五彩湾一带和盆地西部乌尔禾、佳木河一带,裸露有大面积的古生代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林罗纪、白正纪地层。这里蕴藏着大量恐龙、翼龙、二齿兽、水龙兽等古脊椎动物化石,种类繁多,许多是新科、新属、新种。可以说是一个极为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宝库,是新疆的"恐龙之乡",具有重要的科研和旅游价值。亿万年之前,这里湖泊纵横,森林茂密,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湿润,陆地上生长着高大翠绿的该类、松柏、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森林里、湖泊中,穿梭着大小恐龙。是一个幽…  相似文献   

14.
《文物天地》2020,(4):26-31
安吉馆恐龙馆以"重返恐龙时代"为主题(图一),集中展示了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各个地质时期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包括浙江地区的恐龙以及与恐龙生活在同时代的海洋和空中霸主。丰富的恐龙展品(化石标本、化石骨架、模型骨架、复原模型和动态模型等)、真实的场景还原、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仿佛将观众重新带回了那个古老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15.
由黑龙江省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黑龙江平头鸭咀恐龙》、《黑龙江蝶类》、《馆藏历代货币》三个展览,于八月一日在沈阳故宫正式展出。恐龙属于中生代的爬行动物,起源于大约二亿多年前的三迭纪,灭绝于七千万年前的白恶纪。这次展出的黑龙江平头鸭咀恐龙,是在我省嘉阴县发掘的两具恐龙化石中较大的一具,身高6米,长12米。据有关专家鉴定,这具恐龙生存在距今七千万年前中  相似文献   

16.
乌江渡     
乌江自古称天险,故有“遍行天下路,难过乌江渡”之说。它发源于咸宁的草海,沿途容纳千溪万河,经过两千多座大山注入长江。据《汉书》记载,在汉代乌江叫延江。由于江两岸森林蔽日,连绵几百里,林多水凉呈黑色,故老百姓称之为乌江,久而久之,乌江就代替了延江。乌江何时形成,已无史料可查,1980年水电八局在乌江渡口的杨长岭开砂拓料,挖出一大一小的两具恐龙比石。恐龙是中生代动物,生存在六千七百万年前至两亿三千万年之间。恐龙生活的地方离不开水,这说明乌江从这儿流淌已经很久很久了。乌江渡在乌江的中游,又处于南北的交通要…  相似文献   

17.
滔滔的黑龙江黝黑深邃,源远流长。它被视为“黑龙”的化身,曾在我省民间产生过许多神话故事。其实黑龙江里并没有龙,而黑龙江边一些沉积地层中,则确实埋藏着不少的恐龙化石。1978—1979年夏天,省博物馆和省地质区测一队等单位,在嘉荫县太平林场附近的黑龙江边,联合进行了一次恐龙发掘,获得了特大的化石丰收。现已装架成两具完整的鸭嘴龙化石骨架。其中一具高  相似文献   

18.
“威风锣鼓”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风锣鼓”俗称“威风”,是广泛流布于晋南地区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它以鼓奏为核心,辅之于锣、钹、铙等乐器演奏,音域宽宏,节奏强烈,声撼天地,加之演奏者粗犷豪放之仪态,观之每每给人以“惊天地而泣鬼神”之感受,故历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鼓”.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地球上一次遭遇这样近乎全面的物种大灭绝,还是恐龙所在的那个时期。现在,谁都无法否认, 那一次大灭绝改变了地球。”——乔·门德尔松,亚特兰大动物园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知道两栖动物种群处境困难。而“动物保护国际”与其合作伙伴 2004年编撰的《2004年度全球两栖动物评估》更发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在被评估的5700多种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中,几乎三分之一属于濒危物  相似文献   

20.
在青海省黄南地区一个叫年都平的土族村子里,人们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带有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的虎舞。每年农历12月20日,是传统的祭神驱鬼日。七名男子赤身露体,在面部和身上用锅底灰绘以虎头形和虎斑纹,两手举树枝。他们从村外踏着原始拙朴的舞步进入村子。进村时,一名头戴五佛冠的饰虎者敲着单面羊皮鼓,与另一名打锣的饰虎者立于村口,与巫师一起击鼓鸣锣、诵祷舞蹈。其它五名“虎”则越墙进入各家,见肉就“叼”,见馍就拿。如果家中有病人,“虎”在病人身上跨越几次,意在驱魔,而肉、馍是家人提前准备好的,“虎”拿去的越多越好。之后,五只“虎”在巷道中列队而行,并向围观者炫耀拿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