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894年腊月十四日,我的爸爸刘伯坚诞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今平昌县)龙岗寺小镇上,靠祖父刘显贵开个小客栈,维持生计。他4岁时就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以后,在具有维新思想的老师指导下,他喜欢读梁启超的《中国魂》。课余,他还贪婪地博览《三国》、《水浒》、《楚词》、唐诗、宋词……他钦佩岳飞“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严明军纪,立志效法祖狄“闻鸡起舞”的精神。1919年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他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革命真理的追求。不久,他赴法国勤工俭学,同赵世炎、李立三等8人在巴黎组成“…  相似文献   

2.
1935年1月,在红军长征途中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王稼祥因为对遵义会议作出贡献,同遵义会议联在一起而被载入党的史册。  相似文献   

3.
30年代至4O年代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建国以后的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联络部部长王稼祥同志,曾结过三次婚。第一次结婚时才刚过18岁。妻子是他很尊重的查文梅老师的女儿。王稼祥的这位新婚妻子,虽然是他老师之女,实际却是个文盲,两人毫无共同语言。1925年10月,王稼祥被组织选派,远离祖国奔赴苏联,进了专门培训中国革命者的莫斯科中山大学。这使他远离了家乡,并且与他那个  相似文献   

4.
王稼祥是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人。他首提“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为中共最终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指导思想。毛泽东称赞王稼祥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王稼祥的一生既丰富多彩,又曲折艰辛,甚至多次遇险,九死一生,这里讲述他几次遇险的经历。宁都会议排斥了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使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在强敌压境的严峻形势下显得比前几次更为艰苦。红军在一个月里连续进行了黄陂、东坡两个大的战役,打的虽是胜仗,俗话说,毙敌一千,自伤八百,红军因此消耗过多,减员尤甚。为迎接新的战斗,迅速地补充部队缺额,扩大红军队伍…  相似文献   

5.
斯巴达克起义与西西里起义比较陈德贤斯巴达克起义常常被誉为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组织性、纪律性方面代表了罗马奴隶起义的最高水平”。 ̄①中学历史教材甚至说这次起义是“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要回答斯巴达克起义是不是代表了罗马奴隶起义最高水平问...  相似文献   

6.
刘庚寅 《百年潮》2012,(2):31-33
正我国的外事活动最早是从民间交往开始的。新中国建立前,就有一些国际友好人士前往延安和解放区,如加拿大的白求恩,印度的柯棣华,新西兰的路易·艾黎、贝特兰,美国的埃德加·斯诺等。为了接待美军赴延安观察组,在延安还成立了中央军委外事组。新中国成立之初,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很少,到1954年才只有19个。  相似文献   

7.
1931年12月14日"宁都暴动",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加入红军队伍,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兵运史上空前的壮举。"宁都暴动"距今  相似文献   

8.
聂皖辉 《江淮文史》2007,(1):97-109
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史册,我们可以看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伟人毛泽东和王稼祥的名字,经常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王稼祥;中国革命每每处在紧急关头,都有王稼祥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海 《纵横》2001,(12)
宁都是江西东南部的一座古城。1931年12月14日,驻扎在这里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7000余官兵为了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人的领导下,毅然发动起义,走上了通往光明的道路。70年的岁月流逝并未磨灭他们的英雄事迹。今天的宁都城内,起义的遗迹仍历历在目,似乎在无言地述说着当年二十六路军官兵们争生存、求真理的艰苦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10.
1948年,国共争战已初见分晓,中国共产党胜利在望,毛泽东开始考虑建立新中国的问题。1949年元旦,毛泽东在西柏坡的一间小土屋里会见了时任东北局城工部长的老朋友王稼祥。他说:“今天有一件大事向你请教。”王稼祥一听,赶紧笑着说:“不敢当,不知主席要谈什么事?”毛泽东开门见山:“历史上的京城有西安、开封、洛阳、南京、北京等,我们就要胜利了,你看首都定在哪里合适呢?”  相似文献   

11.
自己动手做礼服1949年3月,党中央机关进入北平,准备建立新中国。此时的王稼祥为了筹备出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和有关外交方面的事务,非常忙碌。而我这个在延安时整天忙碌着的朱大夫,暂时没有什么工作,清闲下来。  相似文献   

12.
王稼祥(1906-1974)安徽泾县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开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年代,王稼祥在军事工作和党的工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几件大事载入了党的史册。1935年,王稼祥为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支持毛泽东对中央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熊成基,字味根,江苏扬州人,长期寄居安徽芜湖。一八八六年出身于一个仕宦人家。祖父熊瑞生曾任清繁昌县宰,父亲熊存在为清候选通判。兄弟三人,排行为二。年少时,游手好闲,耽于酒色,活脱一付纨裤子的味儿。但不久父亡,家道中落,使之较多地接触了社会底层,了解了社会现实。国忧民难使他从纸醉金迷中惊醒过来,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去,决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先生称护国起义是“第三次革命运动”。戴戡在这场反对复辟、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运动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活动家,还是一名重要的军事将领,在护国起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戴戡,字循若。1880年10月1日(清光绪六年八月二十七日)生于贵州省贵定县猴场堡一农家。父戴连城,母钟氏。截幼时家贫且多病,12岁时丧母。13岁时父亲将他送到旧治(今旧治镇)拜郎云程先生为师。为方便其读书,其父很快便举家迁到了旧治。戴戡天资聪颖,在郎先生门下苦读三年,如坐春风,进步极快,一举成为秀才,初露锋芒。后来,因家中实在困难,不…  相似文献   

15.
李凤权 《纵横》2009,(4):26-30
横山起义,也称榆横起义,是解放战争初期,发生在陕西榆林横山地区国民党驻军中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反蒋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在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由习仲勋同志亲自策划和组织实施的,它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习仲勋的革命生涯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1969年10月,林彪以战备疏散为名,把朱德、陈云、陈毅、叶剑英等大批老干部撤离北京;王稼祥也被赶出北京,下放河南信阳。周恩来知道那里气候炎热,特地派人从徐州送去一只澡盆,并指示信阳地委,要让王稼祥安心休养。1970年冬,王稼祥在信阳患急性肺炎,生命垂危。可林彪、江青一伙令其改名换姓,不让看病吃药,欲将王稼祥置于死地。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医生说服了信阳地委的同志,给毛泽东、周恩来发去电报。毛泽东接到电报,立即批准王稼祥回京治疗。王稼祥于是住进了北京医院。王稼祥努力为党工作的精神,一直坚持到他的晚年,甚至在遭受林彪、江青、…  相似文献   

17.
孟东 《文史精华》2007,(9):24-26
1965年2月的一天,周恩来到毛泽东处汇报工作,其中谈到对经济指标党内有不同意见。毛泽东说,理无常是,今日是之,后或非之;今日非之,后或是之。这句话是毛泽东30年前,即江西苏区时期,在宁都会议上说的。在那次会议上,博古、张闻天、顾作霖、项英等人,对毛泽东进行了批判,并剥  相似文献   

18.
《文史月刊》2011,(7):56-61
黄花岗:革命党和老百姓从某种意义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党人对于百姓的共同心理。只是,有时百姓的"不幸",其实多半出自党人的想象。辛亥期间的革命党人是典型  相似文献   

19.
《宁都拉》     
正导演:任珊珊内容简介:该影片讲述了援藏医生凌雪峰(王鑫尧饰)十三年后踏着父辈的脚印,重回西藏与初恋女孩实习护士格桑梅朵(旺卓措饰)再次相恋,找回当年纯真记忆,成就一段民族融合的格桑花之恋。影片不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还加入了一些例如望果节、藏刀制作等藏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在讲好援藏故事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西藏  相似文献   

20.
柳森 《文史春秋》2005,(3):10-13
王稼祥一生经历三次婚恋:第一次是1925年,在父母的包办下,他和他的小学英语老师查文梅的女儿查瑞香结婚。这次婚姻持续了不到一年,因查瑞香产后病逝而结束。第二次是在1928年,21岁的王稼祥留学苏联莫斯科期间,与一个苏联姑娘结婚。这次婚姻因感情不合而分道扬镳,持续时间仅仅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