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招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辞《招魂》涉及楚国历史,研究《招魂》必定要研究什么是招魂,为什么要招魂。只有研究了这些,《招魂》的一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一招魂分两类:招生者之魂和招死者之魂。本文只探讨招死者之魂。招死者之魂,古书上称为“复”。《周礼》:“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复于大...  相似文献   

2.
我们研究《楚辞·招魂》的作者及所招的对象是谁,只能从《招魂》原文中探求,因为每一文学作品无不打上时代和人物的烙印。我们先撇开前人提出的“宋玉招屈原说”、“屈原自把说”、“屈原把怀王生魂说”、“屈原招怀王亡魂说”、“屈原招顷襄王”等说法,单从《招魂》涉及的时代、地理状况、人物来探求《招魂》所处的时代及地域,从而推论出《招魂》的作者以及为谁招魂的结论来。一“江南”“梦”地沿革考《招魂》“乱曰”是全文的总结,叙述了作者于“献岁发春兮洞吾南征”的途中作《招魂》,地点在“与王趋梦兮课后先”的“梦”地,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在概述胡念贻、潘啸龙得出的《招魂》之作是宋玉、《大招》的作才是屈原,并揭示宋玉《招魂》的创作背景和词旨的基础上,试图揭示宋玉《招魂》的创作时间、屈原《大招》的创作动机及反映的思想,并建议将屈原的“招魂词”恢复其原名《招魂》,而将宋玉的“招魂词”改用其曾用名《小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商代祭天帝的火祭“帝”、“”、“”谈起 ,在考察商、周祭祀承继关系等基础上 ,论证了《周礼·大宗伯》所载“”、“柴”、“燎”都是周人的祀礼 ,认为《周礼·大宗伯》的有关文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认为周礼柴祀日月星辰是西周“天”的观念产生以后的产物。并对柴祀可能为古东夷的“特产”提出了怀疑 ,否认了《周礼》“柴”与《楚辞》“些”同义 ,否认了《楚辞·招魂》中“些”可能是“柴祀”之“柴”的说法 ,重申了《招魂》“些”只是一个语辞 ,认为在楚俗招魂中 ,“些”声音的运用比它本身的词义重要  相似文献   

5.
男:你的魂挂在树枝上, 你的魂挂在岩壁上; 我要把它喊回来l 我要把它招回来!女:我的魂挂在树枝上呵! 我的魂挂在岩壁上呵I 你用什么来喊魂? 你用什么来招魂?男:你的魂挂在树枝上, 你钓魂挂在岩壁上, 我杀牙猪来喊魂,① 我事山羊来·招魂。女:用牙猪来祭, 用山羊来祭, 可是我的魂还在野外 跑, 可是我的魂还在山里 游。男:你的魂不回来不要愁, 你的魂不转来不必怕; 我是个很神通的人, 我是个很显灵的人, 我会把魂喊回来, 我会把魂招回禾。 用板果树枝来喊魂,勺用麻栗树枝来招魂。板栗树枝摇一摇,麻果树枝晃一晃,魂呀就转来啦!魂呀就回来啦!女…  相似文献   

6.
宋玉的《招魂》是一篇取材于古楚招魂礼俗、带有巫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从题目的选用,到结构的设置,从对招魂巫术套语的模拟借鉴,到在招魂套语框架中的文学性发挥,都无一例外地利用了楚人招魂礼俗和招魂巫术的文化滋养,从而使其文本具有了神秘诡异、猎奇志怪、铺张夸饰、状写奢华的写作特质。然而,更值得令人关注的是,《招魂》通篇采用的是反讽的修辞手法,借对招魂全景的描写,寄寓了对被招魂者不知节制的享乐意识和奢华淫逸的享乐生活的问责,既表现出宋玉的讽谏睿智,又反映了宋玉理性的思考和是非判断。不愧为中国古代悼伤文学的开山之作和垂范文坛的历史名篇。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楚辞》名篇《国殇》中的名句“首身离兮心不惩”阐述了“身首分离”的内容和这一恒语产生的基础以及它在《国殇》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楚辞·招魂》中记载:“菎蔽象棋,有六博些”。这证明在2000多年前,已经有“象棋”这个名称。但当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  相似文献   

9.
神话传说与楚辞神话传说,是上古时代的口头文学,凭着后人付诸文字,得以传世。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曾精辟指出:“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想象,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来记载的文学,而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楚辞》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传说资料较多者之一(《天问》为最多,《离骚》、《九歌》、《招魂》等次之),这表明,屈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四年二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福建师大教授黄寿祺和贵州大学教师梅桐生合著的《楚辞全译》。全书包括《楚辞》各篇简介、原诗、简注和译文,二十五万字,印制比较精美,发行以来,已为学术界所闻知。 在历年已出版的许多《楚辞》注译本中,《楚辞全译》是有特色和长处的一种。首先一点就是“全”,是全译本,不是选注本、选译本。今人的许多注本大抵只注释和研究屈、宋作品;翻译更未有过全译本。郭沫若、文怀沙、陆侃如、龚克昌的译本都只是选本性质。《楚辞全译》则依照刘向、王逸对《楚辞》的编排,兼采战国、两汉,不但全部译齐屈原的诗篇,而且对宋王、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庄忌、王褒、刘向、王逸的“楚辞”作品都加以简注和翻译。而后者自朱熹以来,一向认为“自《七》以下,无足观者”(《楚辞辩证下》),所以一直未为研究者、注释家所重视,至于今译,更是一向无人涉足问津。朱熹等古人的评价有一定片面性,《七》、《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等“代言体”诗篇固然比不上屈原诗歌重要,但也是文学史上知名的作品,对其加以研究和今译乃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全译本避免了选译本零碎、片断、不见全牛的缺点,对于想要综览《楚辞》全貌的人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其二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和《北史》,均误将《高允传》中的"魂人"一词割裂开来。新出北周《裴智英墓志》中"魂人"的用例,从侧面提供了两书《高允传》中的"魂人"本为一个不可割裂的名词的有力证据。且从句意和语法结构上分析,原标点亦难成立。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亦可资参考。"魂人"是一个颇具民族色彩与时代特征的词语,学界多有因不明此词而据上述错误点读得出错误结论的例子。经此勘误,方可准确地表达两书原文之义,使"魂人"这一北魏重要的名物制度晦而复显。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和《北史》,均误将《高允传》中的"魂人"一词割裂开来。新出北周《裴智英墓志》中"魂人"的用例,从侧面提供了两书《高允传》中的"魂人"本为一个不可割裂的名词的有力证据。且从句意和语法结构上分析,原标点亦难成立。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亦可资参考。"魂人"是一个颇具民族色彩与时代特征的词语,学界多有因不明此词而据上述错误点读得出错误结论的例子。经此勘误,方可准确地表达两书原文之义,使"魂人"这一北魏重要的名物制度晦而复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辨析唐墓中明确采用招魂葬的墓葬实例,结合相关文献,可观察唐代招魂葬的基本面貌。研究表明,唐代招魂葬不埋葬尸骨,但有“替代形体”在场,招魂葬广泛流行于不同阶层中,且成为部分人群的主动选择。中古时期招魂葬由俗入礼的过程,反映了晋唐之间生死观念的变迁,传统“形神异制,墓庙大分”的观念淡化,墓葬藏形与藏神并存。此外,招魂葬的流行也反映了时人在情理之间所寻求到的平衡,在“以孝治国”的大背景下,制定和调整礼制的过程中,人情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汤显祖与哈姆莱特是同时代中西戏剧领域的大家,《牡丹亭》和《哈姆莱特》是他们的重要剧作。作品中都出现了魂,虽一个是为爱情的美女魂,一个是为政治的先王魂,但他们都由作品中主人公心灵深处而化。如果说杜丽娘的魂是“至情”而化,那么,老哈姆菜特的魂便是“至仇”而化。  相似文献   

15.
一《楚辞》是怎样一部书?《楚辞》是西汉末年刘向所编集的一部文学专著。此书以屈原赋为中心,裒辑自宋玉以下以至汉初人所作的旨在发挥屈原思想,在形式上摹拟《离骚》的所谓“骚赋”,再加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合为十六卷。东汉王逸取刘向所编《楚辞》为之作注,再加上他的作品《九思》合为十七卷,这就是今天所见的最古的《楚辞》本子。此书既以屈原作品为中心,实际上就是屈原集。我们读屈原作品,就是读荟集在这里的屈原的作品。屈原的作品很多,而其代表作是《离  相似文献   

16.
, 《文史天地》2012,(12):94-94
“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它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楚辞·招魂》:“嫡容修态,短洞房些。”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北周时庾信的《三和咏舞》中虽然让“洞房”与“花烛”携手了,“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但这里的“洞房”依然不是描写新婚之夜的。  相似文献   

17.
敦煌发现的道骞《楚辞音》残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在《离骚》经方面的文献价值有三:一是异文,其中既有未见于其它版本的异文,也有虽见于他本,而《楚辞音》可对其有所佐证的异文。二是破除通假,还原本字,这一类以"某字宜作某"的形式出现。三是辨析异文,定夺是非。《楚辞音》在王逸注方面的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了一种早期文本形态,并对《文选》各版本王逸注起到无可替代的佐证作用,同时也使王逸注在流传过程中的历史面貌有了更为清晰的展现。  相似文献   

18.
张金慧 《丝绸之路》2010,(14):44-46
《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诗经》以四言为主,《楚辞》则多用杂言,句式灵活多变,《楚辞》还变《诗经》的篇幅精短、内容单纯为篇幅较长、内容逐层扩展和丰富,并将《诗经》的比、兴赋予生命意识,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比较《诗经》和《楚辞》迥异的艺术表现方法,从文艺继承的关系去审视,《楚辞》对《诗经》的艺术特征有显著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敦煌发现的道骞《楚辞音》残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在《离骚》经方面的文献价值有三:一是异文,其中既有未见于其它版本的异文,也有虽见于他本,而《楚辞音》可对其有所佐证的异文。二是破除通假,还原本字,这一类以"某字宜作某"的形式出现。三是辨析异文,定夺是非。《楚辞音》在王逸注方面的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了一种早期文本形态,并对《文选》各版本王逸注起到无可替代的佐证作用,同时也使王逸注在流传过程中的历史面貌有了更为清晰的展现。  相似文献   

20.
近读陈子展先生《楚辞直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陈先生解《楚辞》,主要用译释的办法,只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略加简注。鉴于“今之《楚辞》译文亦数见不鲜矣,往往未能扣紧字句,致失原意。”(见《凡例》,下同)所以,陈先生的“今译,亦名直解,深戒解非本义,率而为之。必也古词今语,寻文比句,为媸为妍,临镜自见。”可见陈先生的“今译”是力求直译,尽量忠于原作的。用我们教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