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青田人赴日谋生、20世纪2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及排华政策对青田移民的限制、日本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和中日交战对青田侨民的影响等方面,对民国时期赴日及旅日的青田华侨移民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青田移民路径转移问题进行研究。论文认为,日本一度是青田人最为重要的聚居区,20世纪20年代以来,日本驱逐华侨的政策及其侵略行径使得青田赴日人数逐渐减少,转赴欧州谋生。但是移民先驱们已经形成了的"连锁移民"通道与人际关系网络所提供的便利,使得青田人赴日谋生这一移民惯性一直延续到了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在日本经济环境的恶化和中日交战的影响之下,青田民众仍连续移民日本,已经很难简单用"推拉理论"的市场导向和经济理性选择来解释。连锁移民一旦启动,不会因推拉因素的改变而戛然停止。  相似文献   

2.
移民网络与侨乡跨国移民分析——以青田人移民欧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移民网络理论,并运用移民网络理论分析了侨乡青田移民网络的形成、特点、演变、运作机制、发展趋势及其对移民潮的影响,认为移民网络是青田移民的主要途径,是侨乡的重要社会资本之一,也是侨乡移民潮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移民的发生、方向、过程和持续都是由移出地和移入地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历史条件促成的,当条件产生变化,移民雪球滚动的速度自然会发生变化,或加速,或减速,甚至停滞。  相似文献   

3.
论文通过台湾国史馆所藏的外交部档案、青田档案馆所藏华侨档案、民国新闻媒体、20世纪80年代的浙南侨情调查等资料,进一步探讨了民国浙南海外移民动因。认为贫穷固然是晚清民国浙南乡民出国的最主要原因,但是移民中介所编织的跨国移民网络和输送通道,对于浙南移民在海外的大规模聚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说经济因素是推动浙南移民出国的根本动因,是第一动力,那么在移民中介组织形成后,以乡情为纽带,以上海为中心,通过诱导、发动、输送,俨然成为推动浙南移民出国的第二动力。出于利益的追逐,他们不仅提供各项出国服务,而且在浙南长期布点,流动演说,动员乡人出国,掀起地方出国浪潮。正是这样的移民中介组织,使得浙南移民在欧洲的先发优势转变成垄断优势,乃至成为在欧洲中国侨民的代名词,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中国大陆新移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基于统计数字,分析了新西兰移民政策对中国大陆移民的影响、中国大陆移民在新西兰的定居状况以及近期新移民的政治诉求。得出结论,新西兰中国大陆新移民群体的形成始于新西兰在1987年所颁布的新移民法案,此后分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0年以后共两次大批的中国大陆人士移民新西兰;近年的新移民包括数以万计的留学生转化的移民以及数额可观的商业移民,尤其是投资移民;如此数万之众的留学生和新移民的到来,对新西兰华人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中国大陆新移民对参与新西兰政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未来的研究应做多角度和深度研究,如探讨新西兰中国大陆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他们与其他华裔移民及土生华裔的关系以及这个群体中的"空中飞人"和海归现象等。  相似文献   

5.
近一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新移民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新移民不论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还是作为研究课题都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不仅仅是由于新移民数量的增加 ,形成一定规模 ,更重要的是由于新移民的出现 ,对华侨、华人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及对祖籍国和居住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正确看待和分析这种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 ,对于海外华侨、华人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 ,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新移民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 新移民的内涵及方式  所谓新移民指的是一种社会现…  相似文献   

6.
潮汕与中国传统侨乡:一个关于移民经验的类型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的潮汕地区、江门五邑地区和兴梅(即梅州)地区,以及福建的福州地区、浙江的青田都是中国的传统侨乡。本文试以潮汕侨乡为重点,选择江门五邑、梅州、福州、青田等侨乡为参照,分析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侨乡的新移民浪潮所展现的各自的不同特点和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对侨乡的移民经验进行类型学分析,对当代中国侨乡人口国际迁移的特征、类型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口大国之一 ,印度与中国一样 ,有着庞大的海外移民群体及其后裔。目前 ,海外印度人已超过二千万人 ,分布在 1 1 0个国家和地区。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海外印度人对所在国和印度影响的增强 ,海外印度人在印度及海外都引起了比以前更多的关注。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印度人投身印度国内的经济建设 ,为印度的发展作贡献。本文概述海外印度移民的基本情况 ,分析海外印度人与印度的联系及对印度的影响以及印度政府对海外移民的政策 ,希望从中能得到某些启示 ,从而对中国的侨务政策提供某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对温州人和广东、福建等地新老移民群体的比较、美国的温州人和意大利的温州人的比较,分析了海外温州人的经商理念、创业模式、资金来源和企业运作的特点,并据此探讨了全球化经济体系对当代移民的影响。传统的观点认为,族裔经济是非主流社会群体被边缘化的结果,而温州人"小生意、大学问""小资本、大流通""小企业、大链接"的海外商业活动却展示了一种新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海外温州人抓住中国国内高速发展的时机,利用他们在语言、文化、人际和社会网络方面的多种优势开创了温州商人跨国生产和商业活动的繁盛,也显示海外华人在发展全球供应链、国际贸易、旅游和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中的优势还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9.
移民问题、特别是超越国界的移民问题,从古至今是影响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人类文明在源文化的母体和地域中向外迁徙,从而取得发展和扩大,特别是这些迁移向海洋扩展的时候,影响就更加明显。在中国,这种海外移民并创造出惊人成就的现象,在东南沿海一带表现得特别明显,以东南亚为主要居住地的潮汕地区海外移民又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有关研究以往成绩不大,近年来成为令学术界瞩目的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新葩。一、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的背景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意义重大,但国内研究工作的起步却较迟。潮汕地区本应是开展研究的主要基地,在这个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发源地,也是现代华人移民的主要来源。纵观中国海外移民史,从华侨华人的发源到新移民的产生,既有“惊人相似的一幕”,又有质的根本性区别。虽然,一个世纪以来,“排华”的劫难和阴影总是与中国人在海外创业的艰辛和血泪相伴,但时至今日,“移民”依然是中国大陆充满诱惑力的词语。本文试就中国大陆新老移民的差异作一个比较,从而阐明对新移民发展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an ongoing dialogue on the causes of migration and emigr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nts/emigrants and their homelands by investigat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dealing with the Chinese in Chicago from 1870s to 1940s. It shows that patterns of Chinese migration/emigration overseas have endured for a long period, from pre-Qing times to today’s global capitalist expansionism. The key argument is tha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se patterns, it has been trans-local and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that have acted as primary vehicles facilitating survival in the new land. While adjusting their lives in new environments, migrants and emigrants have made conscious efforts to maintain and renew socioeconomic and emotional ties with their homelands, thus creating transnational ethnic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2.
国际移民研究热点与华侨华人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对当今国际学术界国际移民研究的热点进行了评介,剖析重要概念,展望发展趋势,认为国际移民是全球化的一个系统性因素,唯有将国际移民置于全球化的大系统之内,方能准确认识其社会影响,正确评价其未来走向。同时结合国内华侨华人研究现状,对华侨华人研究总体水平进行了回顾,并就一些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论文依据对青田县方山、船寮等地华侨村官以及所管辖的村民进行田野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华侨村官群体出现的原因、作用和特点,剖析了华侨村官工作中存在的阻碍和不足,以及工作中“水土不服”现象和阻碍的因素,旨在为地方政府研究制订华侨参政长效机制提供参考,并以期社会对华侨参政这一新现象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关系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新中国建立后,华侨科学家纷纷回国献身科技事业,贡献卓著;海外华商回国设厂和捐资办学一度非常踊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国家正确侨务政策引导下,华侨华人掀起支持祖籍国改革开放的热湖。他们大规模来华投资,继续支持科技事业,大力兴办公益事业,积极推动中国统一大业。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关系史,是国史和侨史不可忽视的内容,其对于制定侨务政策、利用和保护侨务资源、推动祖国完全统一乃至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乐人素有海上谋生的传统,并在近20年间塑造了移民海外的社会风尚。长乐与纽约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和美国较好的谋生与发展条件,使长乐人选择美国作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长乐人在美国成功建立的互助网络,使长乐人能承担巨额出国费用和成功地在美国求职与发展。因此,美国虽然是绝大部分中国国际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但唯有长乐人(福州人)能大规模移民美国,创造了在20年间近20万人成功地从一个仅6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移民美国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详细评介了国际移民的学术定义;归纳其六大基本类别,指出不同类型的迁移可能相互转化;阐述了当代国际移民发展趋势,并将华侨华人研究置于国际移民的大背景下进行剖析;对由于缺乏对当代“国际移民”相关定义的基本了解而出现的明显错误给予了指正。  相似文献   

17.
17-18世纪是闽南人海外移民的高潮时期,也是台湾移民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台湾移民以闽南人为主,可说是闽南社会在海峡对岸的延伸.推动闽南人移民海外的内因是明中叶以来的人口压力,而16世纪中叶欧人东来以后带动的商贸和东亚、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开发使对中国商贩和劳力的需求大增,则是吸引闽南移民的拉力.在整个17-18世纪,始终存在着华人海上商贸和海外移民的互动.闽南人冒险、重商的人文精神,则是使这种推力与拉力作用得以实现的主观原因.17世纪20年代以来,由泉籍郑氏集团主导的海外华商网络和台湾开发则是台湾泉籍人多于漳籍人和泉籍人主导台湾商贸的主要原因,这与17-18世纪海外华商网络和华人社会以闽南人为主、闽南籍者又以泉府人居多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清末和民国时期华侨在厦门的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华侨在厦门的投资是伴随着厦门近代城市的形成不断发展起来的。从1871-1949年的79年间,华侨在厦门及其附近的泉州、漳州等地的投资为1.28亿元人民币(建国初价格),约占同期华侨在福建投资的92%。华侨在厦门及其周边地区投资最多的是房地产业,约占总投资额的46%,其他投资领域依次为工业、商业、交通业、农矿业和金融业。华侨在厦门的投资符合当时厦门作为归侨、侨眷聚居的消费型城市的各种需求,对厦门现代城市规模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厦门近代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潮汕侨批业为个案研究,利用跨国主义理论,探讨了侨批网络的内部整合与制度化问题。认为侨批网络的制度化表现首先是侨批公会的建立,继而是侨批公会网络的形成,侨批公会网络再通过其制度化机制进入以中华总商会为中心的更高层次的华人社团网络。侨批网络的扩大加强了其对外的集体交涉能力,从而维护了侨批网络的正常运转。在此运作模式中,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侨批网络的运作模式对研究跨国华人商业网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